1、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南宋灭亡②西夏灭亡③金朝灭亡④统一蒙古⑤元朝建立
A.④②③⑤①
B.③②①④⑤
C.⑤②③①④
D.⑤①④②③
2、“文字将人们的思维、语言、经验以及复杂的社会现象记录下来.使文化得以传播交流、世代传承,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是( )
A.钟繇
B.王羲之
C.胡昭
D.顾恺之
3、安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2006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下列图片反映的史实,哪一项与安阳无关( )
A. B.
C.
D.
4、东汉中期以后,政治黑暗的主要原因是
A.皇帝任用贪官污吏
B.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C.外威和宦官交替专权
D.诸侯割据势力强大
5、明君兴国,昏君误国。下列有关夏、商、周君王的叙述,对应正确的是( )
A.周武王—涿鹿之战,灭商建周
B.商纣—任用贤臣,建立商朝
C.周平王—专断横行,“国人暴动”
D.夏桀—荒淫无度,暴政亡夏
6、建立金国,定都会宁的是( )
A.元昊 B.忽必烈 C.耶律阿保机 D.完颜阿骨打
7、长江流域最具代表性的古人类活动遗址是( )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的遗址 C. 河姆渡人遗址 D. 半坡遗址
8、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点。下列能体现我国农业生产技术在汉代取得显著进步的是( )
A.
B.
C.
D.
9、以身作则,公而忘私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中国历史上禹曾经为治理黄河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后来他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这个王朝是朝( )
A.夏 朝
B.商 朝
C.周 朝
D.秦 朝
10、陆贾在《新语》中写道"秦非不欲为治,然失之者,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这句话说明了秦朝灭亡的原因是
A.刑法太严酷
B.秦朝建立了中央集权制
C.陈胜吴广爆发了起义
D.可怕的殉葬
11、距今约20万年,直立人经过演化发展到更高一级的人类,即早期智人。下列哪处遗址能为研究这演化进程提供“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手史料
A.元谋人遗址
B.半坡遗址
C.北京人遗址
D.河姆渡遗址
12、某电视剧摄制组根据剧情布置了一个汉王朝汉武帝的书房情景,其道具有四样,根据史实判断其中搞错的是( )
①书桌上有一卷竹简
②墙上挂有《魏国疆域图》
③桌上有《孙子兵法》一书
④摆放着纸质的书籍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3、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是( )
A.陈胜、吴广起义 B.项羽起义 C.楚汉战争 D.刘邦起义
14、史实是被考古资料证实的已经发生的历史。下列属于史实的是( )。
A.女娲补天
B.大禹治水
C.涿鹿之战
D.牧野大战
15、下列材料所示内容中的“他”是指( )
他是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政治上强调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富有改革进取精神。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
16、汉文帝刚即位时,有人向他献了一匹千里马,他拒绝接受,并下诏表明以后不接受类似献礼。对于修建自己的陵墓,汉文帝要求不许用金、银、铜等装饰,只可用瓦罐、土盆。汉文帝的这些做法在当时( )
A.有利于营造廉洁简朴的社会风气
B.有利于打击诸侯豪强的嚣张气焰
C.有利于加强中外之间的经济联系
D.有利于确立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17、圆周率日(3月14日)是一年一度的庆祝数学常数π节日,这一天,很多人会怀念在圆周率值计算上有过杰出贡献的
A.张仲景
B.祖冲之
C.贾思勰
D.郦道元
18、“汉代”、“麻沸散”、“五禽戏”,看了这些你会联想到的是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李时珍
19、琅琊刻石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书法刻石之一(见下图),其刻于秦朝。它所使用的文字应是( )
《琅琊台刻石》碑(局部))
A.大篆
B.小篆
C.甲骨文
D.金文
20、五代时期中原的开国君主和同时期南方政权的开国君主中,有很多人曾担过节度使,如后梁的建立者是宣武节度使,后晋的建立者是河东节度使。材料表明这一时期( )
A.是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B.蕴含着统一的趋势
C.经济重心向南方转移
D.开国君主都是文臣
21、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展开征战,史称“______”;在东汉军队的残酷镇压下,起义军受到重挫,损失惨重,起义首领张角因病去世,历时9个月的______最后被镇压下去。
22、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定都(_______),刘邦就是(_______)
23、他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洲际航海家,作为人类征服海洋的先驱,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对中国和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他是_____________。
24、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________”;晋惠帝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________”。
25、战国时期最杰出的诗人屈原的代表作品是《__________》。
26、________和________为争夺帝位,展开争战,史称“楚汉之争”。
27、张骞通西域后,________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28、唐玄宗时, 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 范围内命题。
29、________是由北宋时的匠人毕异发明的;元朝用金属作简,取代竹简,发明了________,这比以前的突火枪威力更大。
30、公元前119年,西汉大将卫青、________率领精骑出击匈奴,在漠北大败匈奴。
31、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很多成语都与历史典故相关。亲爱的同学你能找出下面的成语的历史典故吗?你一定能行!
32、(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王朝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西汉时期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
(4)鲁迅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某部史学名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___________________。
33、在中国历史上,汉武帝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27年,汉皇帝(汉武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产。
(1)材料一是汉武帝采取的哪一措施?该措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材料二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2)材料二中的“臣”是谁?他向汉武帝提出了怎样的建议?
材料三 秦末汉初,游牧于蒙古草原的匈奴族,在首领冒顿单于的率领下,统一了蒙古草原,并不断南下袭扰。西汉建国之初,国力疲弱,不得不对匈奴实行“和亲”。经过“文景之治”西汉强盛起来,汉武帝组建起强大的骑兵队伍,开始大举反击匈奴。
(3)据材料三指出西汉初年和汉武帝时期,面对匈奴的不断袭扰,应对之策发生了怎样的转变?转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 《汉书・张骞传))载:“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4)材料四中“然骞凿空”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此事件有何重要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