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国尽征成,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这是杜甫《垂老别》中的诗句。该诗创作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动乱时期。请问这场动乱是( )
A.八王之乱
B.安史之乱
C.七国之乱
D.王莽之乱
2、观察如下图,唐朝自公元755年后人口急剧下降的原因是( )
A.爆发安史之乱
B.发生严重灾荒
C.社会矛盾尖锐
D.皇帝荒废朝政
3、宋朝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的是
A.开封
B.广州
C.景德镇
D.洛阳
4、描写魏、蜀、吴之间政治、军事斗争的长篇历史小说是
A. 《水浒传》 B. 《三国志通俗演义》 C. 《西游记》 D. 《红楼梦》
5、“民以食为天。”我国先民最早种植和食用的两种粮食作物是( )
A. 水稻和玉米 B. 水稻和粟 C. 粟和小麦 D. 小麦和水稻
6、下侧为某同学梳理的知识表格,在“作物”的“★”处应填写的是( )
作物 | 原产地 | 传入 | 特点 |
★ | 越南 | 宋朝 | 成熟早,抗旱力强 |
A.越南稻
B.占城稻
C.棉花
D.粟
7、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下令修建从咸阳附近的军事重地直通北方九原的军事通道,全长700多公里。据估计,骑兵部队三天三夜就可以从咸阳赶到九原。此举目的是( )
A.结束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
B.便利不同地域人民顺畅沟通
C.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D.加强中央对北疆的控制
8、下表是五代简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政权名称 | 存亡时间 | 开国国君 | 国君原来身份 |
后梁 | 907—923年 | 朱温 | 宣武节度使 |
后唐 | 947-950年 | 刘知远 | 河东节度使 |
后周 | 951-960年 | 郭威 | 邯郸留守 |
A.五代时期北方政权林立
B.农民起义推动五代更替
C.五代是藩镇割据的延续
D.君主身份影响王朝兴衰
9、昆曲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发源于14世纪苏州昆山,其流布区域开始只限于苏州一带,到了万历年间,便以苏州为中心扩展到长江以南和钱塘江以北各地,万历末年还流入北京,这样昆山腔便成为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昆曲的盛行主要因为
A.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
B.商品经济发展造就艺术市场
C.艺术魅力征服广大听众
D.吸收了其它剧种的戏曲元素
10、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
B.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都是用磨制石器,过定居生活
C.河姆渡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半坡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
D.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都生活在长江流域
11、西汉初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为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12、《羋月传》中有这样一个场量,“拿月的姐姐在前往秦国途中生病了,羋月拿着女医开的药方去买药。结果没有人看得懂药方“。在秦统一大国后,采取下列哪项措施,可以解决羋月当时遇到的向题
A.开凿灵渠 B.统一度量街 C.统一货币 D.统一文字
13、他是我国远古时代的一位杰出首领,他带领群众治理洪水,在外13年,三次经过家门而不入。他是( )
A.黄帝
B.尧
C.舜
D.禹
14、秦朝在中央设置的官职中,管理行政的是( )
A.丞相
B.郡守
C.御史大夫
D.太尉
15、恩格斯曾经说:“在14世纪初,火药从阿拉伯人那里传入西欧,它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变革,这是每一个小学生都知道的。”作为改变整个作战方法的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是在( )
A.隋朝后期
B.唐朝初年
C.唐朝末年
D.北宋前期
16、老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下列选项中,最能代表其思想精华的是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兼爱非攻
C.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D.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17、北魏时期贾思勰的著作 ,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内容完整的农书。( )
A.《齐民要术》
B.《水经注》
C.《缀术》
D.《天工开物》
18、“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侯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存大同。”这段材料里的华夏民族生活在( )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淮河流域 D.珠江流域
19、西汉初年,刘邦废除秦朝苛法,豁免徭役,减轻人民的负担,如减轻田租,十五税一;文帝、景帝之时又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即土地税由十五税一减为三十税一,还减轻刑罚,废除了连坐法和残损肢体的肉刑等。汉初统治者实行这些措施的原因是( )
①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②人民对政府不满,不断起来反抗
③为汉朝的强盛奠定基础 ④创造安定的社会局面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0、下列四幅历史地图中,与“民族交往”主题相符合的是
图1 图2 图3 图4
A.图1玄奘西行线路示意图
B.图2鉴真东渡示意图
C.图3文成公主入藏和亲线路示意图
D.图4唐朝海上交通示意图
21、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 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
22、________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东汉时期,________改进造纸工艺,纸的质量大大提高,推动了文化的传播。
23、造纸术的传播:世界各国的______ 大都是从中国辗转流传过去的。
24、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聚落生活在________流域。
25、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在 ______(地点)称帝,国号魏;221年,刘备在 ______(地点)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
26、唐朝都城长安不仅是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国际性的大都市。仅长安城的建筑布局,就对周边邻国的城市建筑与都城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城中的______是专门的商业区;宋代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大量涌现,城市人口大幅度增加。为满足城镇居民的经济文化需求,出现了固定的商业和娱乐场所叫__________。
27、炎帝和________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28、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它分为 和 。
29、民族大融合是历史车轮前进的方向。
(1)316年,内迁的________人灭掉西晋,建立起自己的政权。
(2)氐族苻氏建立的________逐渐强盛,并统一了黄河流域。
(3)3世纪后期,游牧在阴山地区的鲜卑族________部迅速崛起,建立了北魏
30、古书上称夏、商、周为“三代”。夏、商、西周时期,社会经济和文化方面取得巨大飞跃,创造了以青铜器、甲骨文和礼法制度为代表的灿烂的青铜文明。请结合所学知识,在下面夏、商、西周大事年表中的空格内填上相应的内容:
夏、商、西周大事年表 | |
时间 | 重大事件 |
约公元前2070年 |
|
| 成汤灭夏,建立商朝 |
公元前1046年 |
|
| 西周灭亡 |
31、将下列有关联的内容用线连起来
公元前2070年 巨鹿之战 秦孝公
公元前356年 秦统一六国 陈胜、吴广
公元前209年 夏朝的建立 项羽
公元前207年 商鞅变法 嬴政
公元前221年 大泽乡起义 禹
32、请列举明清朝代的民族英雄?
33、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唐 李白
材料二
材料三: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唐 胡曾
材料四: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
(1)材料一中的秦王指谁? “扫六合”指的是什么,有什么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结构图反映的是秦朝首创的哪一制度? 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央政府设置了“三公”,其中分管行政的是哪一职位? 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实行了哪一行政制度?
(3)为了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秦朝统治者在经济、文化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4)材料三中的“胡”指哪个少数民族? 为了抗击这个少数民族,秦王采取了什么措施?
(5)依据材料四,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