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战国七雄不包括 ( )
A. 齐国 B. 楚国 C. 秦国 D. 夏朝
2、关于甲骨文,错误的解译是
A. 是刻在青铜器上的比较成熟文字
B. 对研究商朝历史有重要价值
C. 它其中有40%是象形字
D. 是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资料
3、考古出土的文物是了解历史的重要载体,下图是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和装饰品,从这些出土文物中我们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
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和装饰
A.山顶洞人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
B.山顶洞人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C.山顶洞人的脑容量及头骨形态与现代人类接近
D.山顶洞人会人工取火
4、丝绸之路是西汉王朝和外界陆上贸易的一条重要商路。它之所以得此名字,主要是因为( )
A.汉朝向外输出的主要是丝绸,影响深远而广泛,名称准确生动
B.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
C.丝绸的名字优美动听,人们好记
D.张骞通西域后命此名字
5、中共十六大提出( )
A.小康社会
B.四个现代化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6、如图是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的形势图。它是( )
A.西汉形势图
B.三国鼎立形势图
C.周朝形势图
D.南朝形势图
7、月球上有一座以祖冲之的名字命名的环形山。这主要是为了纪念他( )
A.对圆周率的精确计算
B.创制出《大明历》
C.改进造纸术
D.撰写《齐民要术》
8、武则天曾下令查抄豪门贵族的私人非法田地,还耕于民,……同时规定,凡官吏所在地区“田畴垦辟,家有余粮”者升官。这体现了武则天( )
A.重用人才
B.痛恨贪官
C.重视农业
D.改革税制
9、历史学家钱穆说∶"(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他的主要依据是战国时期
A.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B.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强
C.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
D.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0、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被毛泽东赞誉为“一代天骄”的是( )
A.阿保机
B.阿骨打
C.成吉思汗
D.忽必烈
11、关于商鞅变法正确的有( )
A. 变法时间为公元前356年 B. 在秦穆公支持下进行
C. 变法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D. 变法失败,商鞅被车裂而死
12、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报告精神的是( )
A.因材施教
B.温故而知新
C.有教无类
D.仁者爱人
13、战国时期主张“以法治国”的代表人物是
A.庄子 B.孟子 C.墨子 D.韩非
14、现代汉字很多都是( )
A. 象形字 B. 会意字
C. 指事字 D. 形声字
15、西周时期,一个人用耒耜只能耕田十亩;战国时期则可耕百亩田。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铁器牛耕的推广 B.私田大量被开垦
C.社会人口的增加 D.封建制度的确立
16、有学者认为,汉末魏晋时期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以下符合这一观点的作品是
A.王羲之《兰亭集序》
B.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C.关汉卿《窦娥冤》
D.曹雪芹《红楼梦》
17、隋朝的统治与历史上哪一皇朝的统治最为相似?( )
A. 秦朝 B. 西汉 C. 东汉 D. 西晋
18、“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被人们称为“诗史”。这位诗人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房玄龄
19、《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秦始皇“罢侯置守”的着眼点是
A. 强化君权
B. 发展经济
C. 壮大军事力量
D. 对外交往
20、在某中学历史知识竞赛“朝代竞猜”环节中,主持人先后给出了“定都洛阳”“短暂统一”“八王之乱”等信息,该朝代是( )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西晋
21、________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秦统一后,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了举世闻名的“________”。
22、西周时,为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疆土,而确立的周王朝社会等级制度是_________。
23、将下列各小题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死后,唐太宗痛惜失去一面可以知得失的“镜子”。___________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唐朝陶瓷器生产水平很高,闻名中外的___________(产品)造型精美,色彩亮丽。北宋兴起的江西___________,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3)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___________”,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在北宋,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___________”。
24、根据战国形式图回答:
(1)图中ABCDEFG分别代表哪一国?
A是_________________
B是_________________
C是_________________
D是_________________
E是_________________
F是_________________
G是_________________
(2)战国初年,B、D、E由春秋时期某国分裂而来,这个国家是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H是战国时期B、G两国发生的一次重大战役,该战役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
25、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________的诗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抒发了昂扬的进取精神,表现出蔑视权贵、超凡脱俗的风骨,享有“诗仙”的美誉;元朝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________,他与马致远、郑光祖和白朴三人,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26、将下面表格空白处补充完整
朝代 | 建立者 | 建立时间 | 都城 | 亡国之君 |
夏 | ________ | ________ | 阳城 | ________ |
商 | ________ | ________ | 亳 | ________ |
西周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27、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大起义是________。
28、(1)繁重的____________(大规模征调民力修建骊山陵、阿房宫、长城等)
(2)沉重的____(迫使农民将 2/3(泰半之赋)的收获物上交国家)
(3)严酷的_______
29、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_____________”,厉王逃亡。
30、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为________
31、王安石变法是宋神宗时期一次重大的改革,颁布的措施有①募役法②方田均税法③农田水利法④保甲法。其目的是:A.促进农业发展B.加强对人民的控制,稳定统治秩序,增强国家的军事力量C.限制官僚的特权,增加政府的收入D.使官僚和大地主不能隐瞒土地、逃避赋税,增加国家财赋收入。请按照措施和目的一一对应的原则把ABCD四个字母填写在31--34题相应的横线上。
①对应______ ②对应______ ③对应______ ④对应______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战国初年由大夫田氏取代的诸侯国——
(2)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的变法——
(3)奠定我国古代军事理论基础的书籍——
33、依据材料内容,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与材料内容相符的,在机读卡上涂“正确”;与材料内容不符的,在机读卡上涂“错误”;材料内容没有涉及的,在机读卡上涂“C”。
考古学者按照人类使用工具的器质,把人类的早期历史区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青铜时代是区别于此前的石器时代以及此后的铁器时代的一个历史阶段。在中国,大体是指夏商周三代。从目前的发现来看,最早的青铜器出土于河南西部的二里头文化遗址,它们是青铜礼器爵(酒器),以及青铜兵器戈。商朝是青铜文明的鼎盛时期。商王武丁时代的妇好墓,出土200多件青铜礼器、5件大铜铎、16件小青铜铃、44件青铜器具(包括27件青铜刀)4件青铜镜、1件青铜勺、130多件青铜兵器、4个青铜虎、20余件其他青铜器。青铜器主要是礼器与兵器,礼器有爵、鼎、彝、盘、盂等,象征其拥有者的身份和等级。兵器有戈、矛、钺等,还有车马的青铜部件和佩饰,都和战争有关。青铜器并不排斥青铜农具的存在,1989年江西省新干县发现一座商朝方国诸侯大墓,墓中出土成套青铜农具铲、耒、耜、犁、镰等,就是一个明证。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1)夏商周三代被称为青铜时代
(2)二里头文化遗址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
(3)商朝时期的青铜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以礼器和兵器为主
(4)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
(5)商朝考古材料可证明,商代农具主要由青铜铸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