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他是以大一统王朝使臣身份开辟域外交通路线的第一人,经过他的探险,后来形成了沟通欧亚的丝绸之路,造福当世,恩泽后人。这里的“他”是指( )
A.张骞 B.蒙恬 C.霍去病 D.董仲舒
2、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淞沪会战
3、战国时期七雄纷争,下图中①和④分别是哪两个国家
A.燕、楚
B.秦、楚
C.秦、齐
D.楚、燕
4、他的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在他的名作中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是( )
A.《女史箴图》
B.《兰亭集序》
C.《洛神赋图》
D.《齐民要术》
5、唐朝“三省六部制”中门下省负责政令的审核,请问负责政令起草的是
A.尚书省 B.宣政院 C.门下省 D.中书省
6、明清时期,人们在思想上受到控制和摧残是由于
①锦衣卫的设置 ②“八股取士”的实行 ③“文字狱”的泛滥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7、获取有效信息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符合“距今约70万一20万年”,“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旧石器时代”三个信息的古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山顶洞人
8、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佛教相关的雕塑和绘画作品大量涌现,龙门石窟、敦煌壁画成为中国艺术的瑰宝,文学中也出现了大批以佛教为题材的作品。这说明佛教的传入( )
A.丰富了艺术内容和形式
B.动摇了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
C.迎合了民众的道德观念
D.有利于中国宗教文化走向世界
9、他的诗雄奇飘逸,想象丰富,激昂奔放,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被誉为“诗仙”,这位诗人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苏轼
10、唐朝灭亡后,“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材料描述的是( )
A.黄巢起义
B.元末农民起义
C.隋末农民大起义
D.五代十国的更迭
11、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分别颁布并推行了统一铸币、盐铁官营、和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等诏令,意在( )
A.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B.增加百姓赋税负担
C.扩大商品交换范围
D.掌控经济加强集权
1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创作这首诗的作者是:
A.文天祥
B.白居易
C.李白
D.陆秀夫
13、唐朝诗人皮日休的诗《汴河怀古》中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诗中论及的帝王是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14、中国是算盘的故乡,在计算机已被普遍使用的今天,古老的算盘不仅没有被遗弃,反而因它的灵便、准确等优点,在许多国家方兴未艾。下列哪位是远古传说时代发明算盘的人物
A.伶伦 B.隶首 C.嫘祖 D.仓颉
15、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是( )
A.夏朝
B.秦朝
C.汉朝
D.西晋
16、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隋唐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
A.早期国家的建立与社会变革
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17、下列情形可能在唐朝发生的是( )
A.兵部接到金国入侵的消息
B.商人用交子到扬州购买丝绸
C.儒生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
D.私塾先生教授《资治通鉴》
18、西周的分封制在西晋又出现,当时的皇帝是
A.晋武帝 B.晋惠帝 C.汉武帝 D.司马睿
19、我们知道黄帝、炎帝、尧、舜,主要是依据 ( )
A. 传说 B. 考古 C. 想象 D. 史实
20、下图是小强搜集到的图片,由此判断,他正在研究的历史课题是
A.唐朝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B.唐朝与新罗的友好关系
C.唐蕃友好关系的发展
D.唐朝与天竺的友好交流
21、根据下列提示写出对应的答案。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2)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3)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的朝代——
(4)元朝时期,民族交融,形成新的民族——
22、约公元前2070年 ______建立了夏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________王朝。商王朝的建立者是________。西周为了巩固政治形势,巩固疆土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________”。
23、我们熟知的古诗“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玉门关”“阳关”以西的地方,在汉代时被称为_________;
24、请观察《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请将图中相应的字母番号填入横线上:大运河中心洛阳____江南河____。
25、炎帝和黄帝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的___________。孔子的思想后来由弟子整理成《___________》书。
26、隋炀帝时,_____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明朝科举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其中后四个部分为主体,每部分要有两股对仗的文字,因此称为“_____”
27、北宋著名画家 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东京 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
28、为加强中央集权,宋朝在中央设置___________管理政务,_________管理军务,合称_____________。为将地方财权收归中央,宋朝在地方设置____________。
29、宋代由越南传入的______,成熟早,抗旱力强,当时推广到东南地区。
30、古代中国科技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1)东汉时期,宦官_____改进造纸术,使纸的使用日益普及。
(2)“医圣”张仲景写成《____________》一书,为中医治疗学奠定了基础。
(3)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_____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31、朝代建立者
夏朝 商汤
商朝 禹
周朝 嬴政
秦朝 姬发
西汉 刘秀
东汉 刘邦
32、列举古代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名称
33、唐宋时代,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朝的商业十分繁荣,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都城长安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商业繁荣,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唐都长安的城市规划井然有序,城中有东、西两市,是主要的商业区,这里商铺林立;城内所建100多个坊,是居民区,居住人口达百万。当时,国内各族和国外的商人、使者、艺人、学子、僧侣、工匠等云集长安。长安的建筑布局和城市规划独具特色,在世界城市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都城长安的主要特征。
材料二:作为旱稻优良品种的占城稻,北宋初时引进,在福建路种植,经过一百多年的推广,到南宋时姜娜各地十之八九种占城稻。……宋金对峙时期,大量的北方移民迁入南方,对南方经济发展起了巨大作用……偏安于江南的南宋,为了维持与北方对峙的局面,必须致力于农业资源的开发和农业技术的提高。从朝廷到地方政府都十分重视农业技术的总结推广。
海外贸易的兴盛刺激了中国的内部生产,宋代的冶铁数量在当时整个世界应该是数一数二的,其他如制造瓷器、丝绸、茶叶、酒类以及各种工艺品,数量之大、种类之多也是惊人的。也因为这些缘故,宋代面对强大的北方敌国可以用金线或丝帛换取和平。而在完全失去北方以后,偏安在南边的南宋,地方小了,人口少了,生活条件居然比过去还好。
——张辫子樊树志《国史概要》、《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
(2)根据材料二,概括推动宋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