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七台河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三国时期,魏蜀吴统治者都积极发展经济,其主要动机是

    A.改变东汉后期的经济状况

    B.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加强与少数民族的联系

    D.满足军事斗争的需要

  • 2、下列哪种现象不符合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     

    A.分封制瓦解,王室衰微

    B.诸侯争霸,民族融合,局部统一

    C.铁器牛耕出现,生产力飞速发展

    D.各诸侯国将土地分封给卿大夫,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 3、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圣人”。“医圣”“书圣”分别指

    A.华佗、王羲之

    B.张仲景、王羲之

    C.华佗、顾恺之

    D.张仲景、顾恺之

  • 4、下列几位皇帝在位的顺序是( )

    ①汉高祖②汉文帝③汉武帝④汉景帝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④③

    D.①④②③

  • 5、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记述了我国古代(     

    A.从战国到五代时期的历史

    B.从夏朝到三国时期的历史

    C.从商朝到唐朝时期的历史

    D.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 6、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是从夏朝开始的,开创了中国近四千年王位世袭之先河。它始于

    A.禹传位给伯益

    B.禹传位给启

    C.舜传位给禹

    D.商汤灭夏

  • 7、在唐代,使出行变得普遍而富于情趣的方式是( )。

    A. 乘船   B. 骑马   C. 坐轿   D. 乘车

     

  • 8、有这样一副对联,上联是“商汤灭夏建亳都”,下联是“__________迁殷定国疆”。下联中横线上应该填写的人物是(       

    A.夏桀

    B.周武王

    C.纣王

    D.盘庚

  • 9、两宋时期,中原王朝与契丹、党项、女真族实现和平相处的主要途径是(     

    A.战争

    B.议和

    C.和亲

    D.册封

  • 10、汉武帝接受了(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立为正统思想

    A.董仲舒 B.曹操 C.李斯 D.主父偃

  • 11、“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知,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这是《祭黄帝陵文》的前八句。我们中华民族自称为“炎黄子孙”,下列有关炎帝、黄帝的表述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 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是不打不相识

    B. 黄炎联盟后,共同战胜了蚩尤部落

    C. 黄炎联盟在长江流域生活、繁衍,构成了华夏族

    D. 华夏族就是汉族的前身

     

  • 12、夏商周断代工程测定,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建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这一年即

    A.公元前21世纪70年代 B.21世纪70年代

    C.公元前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70年代

  • 13、“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上述材料最有可能反映的是哪一时期商业繁荣的景象?(  

    A.商代

    B.汉代

    C.唐代

    D.宋代

  • 14、“唐史臣称(姚)崇善应变以成天下之务,(宋)璟常守文以持天下之正。二人道不同,同归于治,此天所以佐唐使中兴也。”以上材料可以佐证

    A.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

    B.唐玄宗统治后期,任人唯亲,各地节度使的势力逐渐膨胀

    C.唐玄宗励精图治,重用贤能,统治前期出现“开元盛世”的局面

    D.唐太宗用人唯贤,唯才是举,统治时期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

  • 15、曹军以少胜多,奠定了统一北方基础的战役是(   

    A.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 16、如果我们要学习农作物种植、瓜果蔬菜栽培、家禽家畜饲养等知识,可以参考北魏时期贾思勰的农学著作

    A.《伤寒杂病论》 B.《齐民要术》 C.《大明历》 D.《道德经》

  • 17、李世民评价隋炀帝时写道:“隋炀帝…不顾百姓,行幸无期,径往江都…,身戮国灭,为天下笑”。关于隋炀帝的表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年号开皇,史称其统治为“开皇之治”   B. 在位期间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

    C. 在他统治时期封建社会达到了鼎盛   D. 589年,他在位期间实现了国家南北统一

  • 18、毛泽东《沁园春·雪》中说:“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其中,“宋祖”和“一代天骄”分别是(     

    A.赵匡胤和铁木真

    B.赵匡胤和忽必烈

    C.李世民和忽必烈

    D.赵构和成吉思汗

  • 19、唐朝的科举,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明经科的录取率约为,进士科的录取率约为;科举出身的官员占全部官员的比例略多于.从材料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①科举制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

    ②科举制是政府选官的主要方式

    ③科举选拔的标准是择优录取

    ④科举考试基本年年进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 20、由下面的历史短剧台词(片段),可知他们正在学习的是

    小花:送人千里,终有一别,陛下请回吧!

    小红:爱卿,此去西域凶险异常,然匈奴一日未了,则国无宁日,望卿不辱使命,早去早回。

    A. 张骞出使西域

    B. 班超经营西域

    C. 楚汉之争

    D. 实施推恩令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______________(时间)年,秦始皇嬴政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 22、公元前209年,_______和吴广领导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在_______爆发。

  • 23、______编著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______体通史。

  • 24、中国的指南针和火药经_______人传入欧洲。

  • 25、西汉历史学家_________编写《史记》,是中国第一部_________通史。

  • 26、宋真宗时,辽和北宋议和,双方签订了______,形成了长期和平的局面。

  • 27、填空题隋朝大运河北通_________,南达_________,全长2000多千米,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 28、元朝疆域辽阔,为了加强对全国各地的统治实行____制度;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元朝设置了____,负责管辖台湾。

  • 29、1771年,英勇的_____部众,在杰出首领渥巴锡的领导下,历时八个月,行程万余里,终于回到新疆,受到清政府的妥善安置。

  • 30、一位同学制作了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的年代标尺,其中①处政权是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将下列人物、朝代及相关事物搭配起来

    人物       朝代          相关事物

    ①李世民      a.南宋          A.杯酒释兵权

    ②杨广       b.元朝          B.贞观之治

    ③赵匡胤      c.隋朝          C开凿大运河

    ④文天祥      d.唐朝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⑤关汉卿      e.北宋         E.《窦娥冤》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应的作品。

    (1)司马光主持编写的通史巨著——

    (2)明代科学家徐光启编写的有关国计民生的科技名著——

    (3)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药物学著作——

    (4)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以来,不少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他们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

    材料二 在清朝辽阔的疆土上,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等诸多民族。清朝在边疆地区分设机构,进行有效的管辖。清朝的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中“新的民族”是指哪个民族?它是在哪个朝代最终形成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为加强对西藏、新疆的管辖,清朝分别设置了什么机构?其共同历史作用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