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漳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一位历史老师在自我介绍时自豪地说:“我的姓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名称是一样的。”该历史老师的姓是

    A.周

    B.夏

    C.商

    D.汤

  • 2、我国夏商周时期,统治残暴、与民争利,激起人民反抗的国王有

    ①夏桀  ②商纣王  ③周武王  ④周厉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3、堪称当时世界之最,却加速民不聊生、王朝倾覆的宏大工程,除了隋朝的大运河以外,最为典型的是

    A. 都江堰   B. 秦长城   C. 唐长安   D. 明皇宫

     

  • 4、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我国(   

    A.四川省

    B.湖北省

    C.山东省

    D.云南省

  • 5、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是

    A.

    B.

    C.

    D.

  • 6、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这说明北京人已经学会

    A.建造房屋

    B.使用火

    C.制造彩陶

    D.种植水稻

  • 7、下侧邮票纪念的历史人物是北朝时期的贾思勰,纪念贾思勰主要是因为他

    A.撰写了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著作《水经注》

    B.为我国古代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C.撰写的《齐民要术》对后世农学影响深远

    D.首次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

  • 8、唐朝堪称世界工艺珍品的陶瓷制品是(     

    A.唐三彩

    B.白瓷

    C.青花瓷

    D.青瓷

  • 9、“春秋一霸谢幕去,战国三雄傲世立。风云际会龙虎斗,华夏进入战国期。”这首历史歌谣中的“春秋一霸谢幕去,战国三雄傲世立”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A.三家分晋

    B.晋文公称霸

    C.田氏代齐

    D.尊王攘夷

  • 10、“纸”是现代日常学习生活的必备用品。回顾历史在东汉有位人物改进造纸工艺,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为原料造纸……,这位人物是

    A.蔡伦

    B.张仲景

    C.华佗

    D.司马迁

  • 11、山东省有《齐鲁晚报》,山西省有《三晋都市报》,湖北省有《楚天都市报》,与这些报纸的得名相关的古代制度是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世袭制

    D. 郡县制

  • 12、《来自星星的你》主人公都教授于1603年8月25日(中国明朝后期),从外星球掉落到朝鲜大地。如果当时他到中国最不可能(          )

    A.了解科举考试

    B.听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C.学习活字印刷术

    D.查阅《尼布楚条约》

  • 13、抖音用户上传了关于描述中国历史上著名帝王的对联作品,下列描写唐玄宗的是(     

    A.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B.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

    C.调整政策呈开元,沉酒声色误王国

    D.陈桥兵变成君主,黄袍加身显威风

  • 14、下能正确映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

    A.

    B.

    C.

    D.

  • 15、钱穆比喻秦汉文化“犹如此室的四周遍悬万盏明灯,打碎一盏,其余犹亮”。下列关于两汉科技成就搭配正确的是(     

    A.张仲景发明麻沸散——被尊称为医圣

    B.扁鹊创编“五禽戏”——预防疾病,强身健体

    C.蔡伦改进造纸术——便利典籍流传

    D.华佗写成《伤寒杂病论》——分析病情,对症治疗

  • 16、与“黄袍加身”“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有关的皇帝和建立的政权是(  

    A.宋太祖、北宋

    B.宋太宗、北宋

    C.宋真宗、南宋

    D.宋钦宗、南宋

  • 17、唐朝初年,著名僧人玄奘不畏艰险,西游天竺取经。如果想了解玄奘西游途中的所见所闻,最值得查阅的书籍是

    A. 《大唐西域记》

    B. 《史记》

    C. 《金刚经》

    D. 《资治通鉴》

  • 18、在黄海海战中,率领致远舰冲向日舰,最后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是

    A.林则徐

    B.关天培

    C.左宗棠

    D.邓世昌

  • 19、远古先民们利用大自然的馈赠——泥与火,发明了陶器,并在日常生活、丧葬祭祀中广泛使用。如图中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出土于

    A.河姆渡遗址

    B.半坡遗址

    C.仙人洞遗址

    D.贾湖遗址

  • 20、时下鉴宝活动红火,各种鉴宝节目充斥荧屏。“鉴宝师”这一原本冷落的行当,现在水涨船高、热门起来。下面是鉴宝师对某一历史文物的介绍:“它形制雄伟,气势宏大,纹饰华丽,工艺高超,体现了庄严凝重的风格,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那么这一文物是

    A.四羊方尊 B.利簋 C.毛公鼎 D.司母戊鼎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 ______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______年,嬴政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 22、时势造英雄,请根据题意列举相关人物

    1)被称为人文初祖的中华文明的创始者是  

    2)中国历史上曾经为治理黄河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是  

    3)商鞅受到   的重用,推行改革,提振国力。

  • 23、性质:统治阶级为________展开的争战

  • 24、观察下图《金、宋对峙形势》,请回答:

    (1)建立 A 处政权的少数民族是   

    (2)B 处发生的重大事件(战役)   

  • 25、1771年,西迁的土尔扈特部因不堪忍受沙皇俄国的控制和压迫,在______的领导 下,战胜重重困难,返回新疆,得到______的妥善安置。

  • 26、战国时期主张“无为而治”的道家代表人物是_________;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定都_________

  • 27、禹的儿子___________,凭借势力继承了他的位置,从此,___________代替了禅让制。

  • 28、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尧舜禹之间传让部落首领的制度一一______

    (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朝代——______

    (3)主父偃建议汉武帝推行的政策——______

    (4)东汉光武帝统治后期的盛世局面一一______

  • 29、西汉初期的统治者实行______政策,使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______,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 30、618年,李渊称帝,定都____。唐代画家____,他的画落笔雄劲,风格奔放,代表作《送子天王图》。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将作品的代号填入相应作者后的括号内。

    A《农书》     王祯(     

    B《窦娥冤》     司马光(     

    C《资治通鉴》     关汉卿(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列举夏、商、西周的三位暴君。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我国是最早利用海洋的国家之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是连接古代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的海上通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丝路初定)

    材料一:汉代先后开辟了多条海上航线……更重要的一条航线是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经中南半鸟南下,绕过马来半岛,穿过马六甲海峡,通往孟加拉湾沿岸,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中国的丝绸等物品经过这条航线再转运到欧洲地区,因此这航线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

    一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最先致力于开辟海上航线的皇帝是谁?当时海上最远到达什么地方?这航域称为上丝绸之路的原因是什么?

    (丝路兴盛)

    材料二:自唐中叶以后,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向南方转移……江南发达的经济,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再者,自隋场帝开通南北大运河后,我国水上运输日益发达,东南地区的造般技木最为精湛……再加上,隋唐时期,国家对海外贸易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和鼓励政策,也促使海上丝绸之路更加兴盛。

    ——黄栋法《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

    (2)依据材料二指出我国海上丝绸之路走向兴盛在什么时期?指出海上丝绸之路兴盛的两项原因。

    (丝路联谊)

    材料三:据考证,“华光礁1号”当时是从福建泉州港出发,船货均为南宋外销瓷器,最终在西沙群岛沉没。这意味着,沉船行驶在向西的“海上丝绸之路”上,前往东南亚甚至更远的地方。专家认为,“华光礁1号”古沉船遗址及出土文物,记载着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友好往来的历史,标志着中国人开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先河,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一摘编自2016年4月25日中国新闻网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这艘沉船的出土文物主要是什么物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在主要港口设立的外贸管理部门是什么?

    (丝路鼎盛)

    材料四: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通道。

    (4)依据材料四说明宋代对外交通发生了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

    (丝路衰落)

    材料五:明代海上丝绸之路...其“盛”是指郑和七次下西洋,郑和下西洋使我国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到了顶峰…….到了明代,国家只重视有限的官方“朝贡贸易”,而忽略了民间贸易的发展。迫于当时沿海地区的不利形势,明朝对民间贸易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民间贸易不得不采取走私的形式。在这种情形下,我国沿海港口也随之慢慢衰落。

    ——黄栋法《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

    (5)依据材料五概括明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变化?概述变化原因是什么?

    (6)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古代海上丝之路开的积极影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