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年,兰考成为河南省贫困机制建立后首个脱贫的贫困县,兰考人民无不欢欣鼓舞!”这个好消息告慰了“党的好干部”( )
A.邓稼先
B.雷锋
C.王进喜
D.焦裕禄
2、下图《愚公移山》这部美术作品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既表现了作者的绘画才能,也饱含了他的赤城爱国之心。该作品的创作者是( )
A.曹禺
B.齐白石
C.徐悲鸿
D.詹天佑
3、当今的中国正在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为依托,探索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融入世界的发展道路。如果要追溯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必须要铭记。第一扇“窗”是( )
A. 经济特区 B. 沿海经济开放区
C. 沿海经济开放城市 D. 自由贸易区
4、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表中选项、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 史实 | 推论 |
A | 公车上书 | 揭开了中国维新变法的序幕 |
B | 百日维新 | 挽救了中华民族危亡 |
C | 颁布《定国是诏》 | 标志维新派掌握了国家政权 |
D | 戊戌政变 | 提高了光绪帝的地位 |
A. A
B. B
C. C
D. D
5、下图是一枚“中华民国十八年”发行的银元,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枚银元发行于公元
A.1918年
B.1928年
C.1929年
D.1935年
6、中共中央发布通电,指出“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通电发表于
A.九一八事变后 B.西安事变后
C.八一三事变后 D.七七事变后
7、观察如图,其中1921—1925年粮食产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废除农奴制
B.“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C.农业集体化的开展
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8、1919年春,胡老太爷从绍兴到上海探亲。此时,他不可能看到的是( )
A.西式洋楼里,身着旗袍的摩登女郎正在吃西餐
B.学校里的孩子正在为进京参加科举做准备
C.书店里陈列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书籍
D.轮船往来于黄浦江上,汽车行驶在马路上
9、林则徐为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下令在广州虎门海滩当众销毁从英、美鸦片贩子手中收缴的大批鸦片,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黄海大战
D.虎门战役
10、1874年日本入侵台湾,朝野上下强烈呼吁整饬海防。1875年李鸿章奉命督办海防,到19世纪80年代,福建、广东、南洋和北洋等海军初步建成。洋务运动建成的海军中,规模最大的是( )
A.福建舰队
B.广东舰队
C.北洋舰队
D.南洋舰队
11、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道:“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偿二百兆以后始也。”与“割台、偿二百兆”有关的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2、“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歌曲《五星红旗》唱出了我们的心声。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的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周恩来 D.朱德
13、毛泽东曾在一篇文章中说:“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齐破了产。”毛泽东发表此番评论应该在
A. l945年
B. 1946年
C. 1947年
D. 1949年
14、《天朝田亩制度》确定:“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由此可见太平天国运动:( )
A.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制度
B.将农民起义堆到了历史的最高峰
C.带有很大空想色彩
D.提出了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
15、有关“最可爱的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代表人物有邱少云、黄继光 B. 他们充满了爱国主义精神
C. 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D. 取得了近百年来反抗帝国主义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16、“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这体现了北京学生( )
A.对自由平等的追求
B.强烈的爱国情怀
C.根本改造社会的勇气
D.对马克思主义的关注
17、“振兴中华”是每一位爱国志士的不懈追求。最早喊出这个口号的是孙中山,为了振兴中华,他
①创办《中外纪闻》
②组建兴中会
③提出“三民主义”
④发起“公车上书”
⑤建立中国同盟会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⑤
18、洋务运动前期提出了“自强”的口号,下列体现洋务派“自强”主张的实践活动是:
A.创办湖北织布局
B.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C.创办开平矿务局
D.创办汉阳铁厂
19、“西藏的局势到1951年通过军事行动和与地方当局谈判双管齐下而发生变化。”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军事行动失败后,采取与地方当局谈判的方式解放西藏
B.军事行动不利于西藏问题的解决
C.人民解放军一面向西藏进军,一面力争和平解放西藏
D.西藏人民都抵制人民解放军解放西藏
20、“是名少帅,是伟丈夫,青史长留兵谏事;为天下悲,为百世惜,功名永铸民族魂。”此对联高度赞扬了张学良的卓越功勋和爱国风范。与“青史长留兵谏事”有关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重庆谈判
21、观察下边《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红一方面军长征的出发地——瑞金
B.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召开地——遵义
C.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的地点——吴起镇
22、__________,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________解放区,__________、_________ 、等撤离延安,转战陕北,________ 、___________ 率西北人民解放军,粉碎了敌人的进攻。
23、中国近代史上,无数仁人志士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进行了艰难曲折、不屈不挠的斗争,催人奋进。(在横线上填写相关内容)
(1)农民阶级
在内忧外患中,______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了,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者和外国侵略势力。19世纪末,______运动兴起,进行反帝斗争。
(2)地主阶级
______运动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人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3)资产阶级
在______(事件)中,维新派宣传变法思想,积极推行变法,但最终遭到失败、1911年的______,终于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1915年,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发起______运动,推动了思想的解放。
(4)无产阶级
1921年7月,______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1924年,中国共产党与中国______展开合作,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毛泽东等人创建______革命根据地,创造“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开展土地革命,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即开辟了一条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1934年,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围剿”,______进行战略转移。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发动______事变,挑起侵华战争。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协同作战,都为抗战作出了重要贡献。______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战场是世界反______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经过艰苦卓绝的抗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______的伟大胜利。在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区军民,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之后展开战略反攻,发起三大战役。1949年4月,解放军占领______,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1949年10月1日,______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24、1912年3月颁布的《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1945年中共召开七大,大会确立________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25、_______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
26、______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______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并举行示威游行,五四运动爆发。
27、他们沿途张贴文告,揭露帝国主义罪行,捣毁教堂、拆毁铁道.等方式,并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这场波澜壮阔的反帝爱国运动是________运动。
28、1851年,农民革命领袖______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定都天京后,颁布______ ,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29、概况:1940年,______指挥100多个团,在华北广阔的地域,面对日军发动进攻。
30、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_________、湖北是北伐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
(2)__________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3)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_是 近代中国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4)左宗棠收复新疆后,清政府于1884年在新疆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简答题
(1)1840年到1949年的中国历史经历了“沉沦”、“谷底”、“上升”三个阶段。说出中国从开始“沉沦”到完全沉沦到“谷底”的标志性事件各是什么?从此中国完全陷入了什么社会的深渊?
(2)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哪一年的什么事件?
(3)张学良、杨虎城为劝谏蒋介石抗日,发动了什么事件?如何解决?
(4)请分别列举十四年抗战期间国民党和共产党抗日战役各一例。
(5)在抗日战争即将胜利时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什么会议?把什么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请写出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
(6)请写出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走向战略反攻的标志性事件及与国民党军队主力决战的三大战役名称。摧垮南京国民政府的战役又是什么?
32、孙中山是中华民国的缔造者、经济近代化的强力推进者。据此回答
(1)为谛造中华民国,孙中山先生在1905年建立的统一的革命组织是什么?1911年他领导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
(2)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其中反映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主张是什么?
(3)我们从孙中山身上应学习哪些精神?
33、近代中国饱受列强侵略,中国屈辱的近代史开始了,那么西方列强与清政府签定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被迫开放的港口有哪五个,说出其中两个。
34、八年级的同学们在学习新中国历史的过程中对以下角度进行了合作探究,遇到了一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完成以下学习探究内容。
【制度建设篇】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纪元。
——摘自李忠杰主编《共和国的足迹》
(1)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2)民主制度的构建是建设民主法制国家的重要内容,请写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在民主制度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
【经济发展篇】
材料二 1952年和1956年我国经济成分变化表
| 国营经济 | 合作社经济 | 公私合营经济 | 个体经济 | 资本主义经济 |
1952年 | 19.1% | 1.5% | 0.7% | 71.8% | 6.9% |
1956年 | 32.2% | 53.4% | 7.3% | 7.1% | 0 |
(3)观察表格,简要描述从1952年到1956年我国经济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并说明发生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我国从1953~1985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的情况
时段 | 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 |
1953~1957年 | 14.6% |
1958~1962年 | 0.6% |
1963~1965年 | 15.7% |
1966~1976年 | 3.1% |
1978~1985年 | 8.3% |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1958~1962年工农业产值下降的原因?之后为什么又大幅度回升?
(5)通过阅读表格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何经验或教训可以总结?
【思想引领篇】
材料四:
(6)材料四图片中历史事件的性质是什么?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7)综合以上探究过程,你认为影响国家发展强大的因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