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汉武帝两次派遣谁出使西域?
A.张謇 B.张骞 C.霍去病 D.班超
2、某导演拍摄电视剧《隋文帝》时,布置了四个场景,其中有一个是错误的。它是( )
A.从北周统治者手中夺取政权
B.开凿大运河
C.建立隋朝
D.统一全国
3、如下图为广州市出土的东汉陶院落(模型)。高墙大院有供临窗眺望的谯楼,有执兵器的武士。这些反映出东汉的社会问题是( )
A.南方暴风雨频发
B.百姓居住条件大为改善
C.经济重心已南移
D.阶级对立和社会的动乱
4、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华民族在继承中创新,创造出骄人的文化成就。《兰亭集序》既有道家的“飘逸”,又有儒家的“文质”,反映了中华文化的“中和之美”。这一作品( )
A.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B.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农书
C.是当时最为先进的历法
D.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特点
5、甲骨文有象形等多种造字方法,它往往能反映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状况。下表中的甲骨文反映了( )
甲骨文 | 现代汉字 | 意 思 |
祖 | 高高的神主牌竖立在面前,让人肃然起敬 | |
宗 | 高大的屋子中央,竖立着祖宗的神牌,这是宗庙 |
A.祭祀活动
B.军事行动
C.等级观念
D.生产方式
6、自东汉末年以来,北方和西北的少数民族纷纷内迁,史称“五胡内迁”,下列哪个民族不属于此类?
A.匈奴
B.鲜卑
C.羯
D.山越
7、下列人物在《史记》中不可能有记载的是
A. 秦始皇
B. 刘秀
C. 商鞅
D. 刘邦
8、计算圆的面积,就必须要用到圆周率。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将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的科学家是:
A.贾思勰
B.郦道元
C.祖冲之
D.张衡
9、“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历史上大多数的农民起义都是发生在统治阶级的横征暴敛时期,由于农民阶级不得不到最低的生存保障而自发发动武装起义来进行反抗。下列历史人物属于农民起义领袖的是
A. 安禄山
B. 史思明
C. 黄巢
D. 李亨
10、习近平总书记在谈治国理政中引用了“法令行则国治”“奉法者强则国强”等经典名言。下列践行了这一思想主张的史事是( )
A.武王伐纣
B.西周分封诸侯
C.商鞅变法
D.孔子周游列国
11、《全球通史》记载:“周以后的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朝的制度……所有这些使中国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秦朝在地方上取代了周制的“帝国结构”是指实行(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皇帝制度
D.察举制
12、“以势若游龙的身姿穿群山,越峻岭,奔腾万里,浩然大气,堪称一部以建筑写就的中华民族史实。”与这段描述有关的中国古代建筑是
A.明长城
B.兵马俑
C.北京故宫
D.都江堰
13、1278年,文天祥在广东兵败被俘,被关押在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诗中的“干戈”指的是哪两个政权之间的战争( )
过零丁洋 [作者]文天祥[朝代]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感,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A.南宋与蒙古
B.南宋与元朝
C.西夏与蒙古
D.南宋与金朝
14、传说中尧接受四岳推荐,将帝位让给舜,舜年老再传给禹,这种制度称为 ( )
A. 推荐制 B. 禅让制 C. 世袭制 D. 集权制
15、2013年,央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周末黄金时间播出,其宣传语是“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与汉字一脉相承的最早的文字是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16、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它证明了今天的哪一地区在当时就是中央政府的有效管辖范围( )
A.新疆
B.西藏
C.台湾
D.蒙古
17、今天的汉字最早源于
A.甲骨文
B.金文
C.大篆
D.小篆
18、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
A. 孔子 B. 老子 C. 庄子 D. 墨子
19、西周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实行了
A. 分封制 B. 世袭制 C. 嫡长子继承制 D. 禅让制
20、下列朝代建立的顺序是( )
①西汉 ②秦朝 ③西晋 ④蜀汉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④②① D.④③②①
21、_______被称为唐太宗的一面可以知得失的“镜子”。
22、通过这学期的学习,你都知道了哪些朝代,来填填看吧。
23、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王朝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创造了灿烂的文明,________和________反映了当时高度发达的文明。
24、 在位期间,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
25、秦汉两朝是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发展的重要时期,结合所学知识补全下列表格
类别 | 秦朝措施 | 西汉措施 | 实质 |
政治 | 为加强中央集权对地方实行① | 为加强对地方控制汉武帝颁布③______ | 削弱地方权力 |
思想 | 为禁锢思想实行②______ |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 ④______建议 | ⑥______ |
经济 | 为改变币制混乱局面⑤______ | 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 |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
26、________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的古人类;___________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27、原因:西汉初,________势力强大,各自独霸一方。地方上的________也发展起来,兼并土地,横行乡里,与官府分庭抗礼。这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措施:汉武帝采纳________的“________”建议,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________制定封号。这样,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汉武帝还建立________制度,监视13个州部内的________、________及其________,严禁他们为非作歹。
作用:通过这些措施,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
28、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______登上皇位,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29、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信息。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____________。
(2)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作品是____________。
(3)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____________。
30、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被称为“诗仙”的唐朝诗人——
(3)西夏的建立者——
(4)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
(5)1206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
31、对号入座。某电视台开设“古代思思家”专栏节目,设计有五个栏目,每个栏目将介绍1﹣2位思想家,请根据每个栏目的名称及主要内容,将下列要介绍的思想家序号放入最合适的栏目中,每个栏目选1﹣2人。
人物:①孔子②庄子③韩非④墨子⑤孙武⑥商鞅⑦老子
32、按照提示写出相关的历史人物。
(1)他是我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他是______。
(2)他是东汉名医,被誉为“医圣”,他是______。
(3)他与刘邦争夺帝位,结果被围垓下。他是______。
(4)他创立太平道,宣传和发动群众,掀起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他是______。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齐桓公、晋文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的真实目的,是要利用这一口号作为扩张领土和掠夺财富的手段。尽管春秋时代争霸战争不可避免地带来种种惨祸、灾难和痛苦,但也产生了有利于历史前进的客观效果……争霸战争打破了列国的分野,逐渐泯灭了各族的界限,形成了几个融合的中心。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等
材料二:该战役是毛泽东同志指出的我国历史上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战例之一……也和他(曹操)知人善任,注意听取部下的正确意见分不开的。相比之下,袁绍的失败,就不是偶然的了。
——摘编自《三国史话》
材料三:淝水之战在中国历史上是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东晋在这次战役中取得的胜利,使南方人民避免了氐族统治者的蹂躏,保障了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因而具有重大意义.…这时,前秦在北方的统治已陷于瓦解,南北之间又重新出现了对峙的局面。
(1)根据材料一,指出诸侯提出“尊王攘夷”口号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有何利弊?
(2)材料二图片反映的是哪场战役?根据材料二文字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曹操赢得这场战役的主要因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淝水之战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