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梧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有同学爱吃从泰国引进的香米,而宋朝时期也从国外引进了优良的水稻品种占城稻,你知道它是从哪个国家中引进的吗?(     

    A.波斯

    B.新罗

    C.天竺

    D.越南

  • 2、“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这首《天堂》充分表达了蒙古歌手腾格尔对自己家乡的赞美。在我国历史上,蒙古族曾经建立了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A.唐太宗

    B.成吉思汗

    C.忽必烈

    D.朱元璋

  • 3、毛泽东《沁园春·雪》中说:“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其中,“宋祖”和“一代天骄”分别是(       

    A.赵匡胤和铁木真

    B.赵匡胤和忽必烈

    C.赵构和成吉思汗

    D.赵构和忽必烈

  • 4、唐朝衣服的主要原料是

    A.丝、麻 B.棉、麻

    C.丝、毛  D.棉、毛

     

  • 5、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北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的主要有   (   )

    A. 鲜卑、匈奴、大月氏、羌、氐   B. 匈奴、鲜卑、羯氐、羌

    C. 乌孙、鲜卑、匈奴、羯、羌   D. 匈奴、大月氏、乌孙、鲜卑、氐

  • 6、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家也积累了大量钱粮,库存粮食和铜钱非常充盈。该现象的出现与下列哪一政策的实施密不可分?(

    A.统一文字 B.统一度量衡 C.统一货币 D.体养生息

  • 7、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医学瑰宝,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国家卫生健康委推荐的“清肺排毒汤”便源自东汉医学家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张仲景还(       

    A.能实施外科手术

    B.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提倡预防疾病

    C.发明了“麻沸散”

    D.创编了帮助人们强身健体的五禽戏

  • 8、如下地图(局部)所反映事件的历史意义是

    A.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抗秦

    B.鼓舞人民反抗残暴的统治

    C.消灭了秦军主力

    D.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 9、下图是宋元时期的政权更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民族政权并立到大一统

    C.经济重心南移

    D.繁荣与开放

  • 10、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是

    A. 《齐民要术》

    B. 《天工开物》

    C. 《神农本草经》

    D. 《九章算术》

  • 11、贞观四年,有官员认为南蛮林邑国的奏章中有对朝廷不恭顺的言辞,建议兵讨,唐太宗回应“言语之间,何足意”,竟不讨之。据此可推知,唐太宗时期(     

    A.中央集权稳固

    B.地方州县失控

    C.政策开明

    D.君主专制强化

  • 12、杜甫在《春水》中写到:“接缕垂芳饵,连筒灌水园。”诗中提到的生产工具是

    A.曲辕犁

    B.楼车

    C.翻车

    D.筒车

  • 13、如表是七年级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搜集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哪一位人物的历史事迹

    1、郾城大捷,收复失地。

    2.“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3.“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A.安禄山

    B.岳飞

    C.朱温

    D.文天祥

  • 14、小明同学在课本剧《百家争鸣》中扮演法家代表人物韩非,下列属于他的台词的是

    A.为政以德,有教无类

    B.兼爱非攻,互爱互利

    C.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 15、约公元前21世纪,我国古代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下列朝代更迭的正确顺序是

    A.夏、西周、商、东周 B.商、夏、西周、东西

    C.夏、商、西周、东周 D.西周、东周、夏、商

  • 16、在唐太宗时期以敢于犯颜直谏而流芳青史的最著名的谏臣是(  

    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征   D.姚崇

     

  • 17、年代尺的运用,有助于我们明晰历史进程。如图中内容反映的中国古代王朝是(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明朝

  • 18、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________”主张,完成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A.北击匈奴

    B.实施“推恩令”

    C.独尊儒术

    D.收回盐铁专卖权

  • 19、重要历史人物对于历史的发展作用重大,元世祖对元朝的历史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不包括(  

    A.建元灭宋,统一全国 B.开凿运河,南粮北运

    C.建立行省,加强统治 D.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

  • 20、“汴京梁家瓦子大小勾栏50余座,最大的可容纳数千人。在京瓦肆伎艺就有小唱、傀儡、小说等人们喜闻乐见的丰富内容。”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改革

    B.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坚持以农为本

    C.城市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D.北人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唐朝都城   (填古地名)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南宋都城   (填古地名)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

     

  • 22、___________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者。1662年2月,被荷兰侵略者占据了38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___________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 23、科举制是由______(皇帝)创立的;安史之乱由______和史思明发动。

  • 24、宋朝的____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____,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 25、周口店_____________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

  • 26、1644年,黄巢率军攻进北京城,明王朝被农民起义推翻了。错误:( )改正:( )

  • 27、列举与下列信息相对应的人物。

    (1)1069年宋神宗任用他主持变法——

    (2)北宋著名史学家,和司马迁被称为“史学两司马”——

    (3)1771年率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 28、图四中的人物是商鞅,他的变法发生在___________国,支持他变法的君主是___________

  • 29、公元前________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________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

  • 30、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_____________。秦朝灭亡后,项羽、刘邦为争夺帝位,展开争战,史称“ _______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连线

    (1)赵括   A.三顾茅庐

    (2)刘邦   B.破釜沉舟

    (3)项羽   C.草木皆兵

    (4)陈胜   D.纸上谈兵

    (5)苻坚   E.推恩令

    (6)诸葛亮   F.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7)主父偃   G.揭竿而起

    (8)董仲舒   H.约法三章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2)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的变法——

    (3)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4)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沟通、交流、发展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密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图片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并说出该事件发生在哪位皇帝统治时期?

    材料二:2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道,后人将其统称为“······”,这条路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文中的“······”应填什么内容?并写出材料中“这条路”的一点作用。

    材料三:汉朝对西域进行政治军事管理,在通往中亚、西亚的路线上修道路、设驿站、筑长城,为往来使团商旅提供食宿、交通和安全保护。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汉朝政府设置了什么官职对西域进行管辖?它的设置标志着什么?

    材料四:“一带一路”既传承以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古丝绸之路精神,又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21世纪时代潮流,将“中国梦”与“世界梦”进行有机衔接,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全球性影响力。

    (4)根据材料四,指出古丝绸之路精神的核心。

    (5)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谈一谈汉朝的繁荣给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振兴带来了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