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热播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各地的美食。那么,中原人开始吃上石榴、核桃等食物应该是在
A.秦朝
B.汉朝
C.西周
D.东周
2、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 )
A.春秋时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3、下列有关我国夏、商、周三代兴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夏朝最后一个国王是桀
B.汤灭夏建立商朝
C.启建立了夏朝
D.周武王建立周朝
4、下列各项中,与明朝灭亡有直接关系的是
①朝政腐败,宦官擅权
②土地兼并严重
③朝廷征派苛捐杂税
④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
⑤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⑥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⑤
D. ①②③④⑤⑥
5、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
A. 汉文帝时期 B. 汉景帝时期
C. 汉武帝时期 D. 汉元帝时期
6、公元7世纪,大唐一位僧人踏上了丝绸之路,他要前往遥远的西方,寻求佛法。大漠雪山,他命悬一线……怀着坚定的信念,他终于抵达心中的圣地。下列与“他……寻求佛法”无关的是
A.天竺
B.那烂陀寺
C.唐招提寺
D.《大唐西域记》
7、春秋时期,许多人以“牛”“耕”作为名字,孔子弟子中,冉伯牛名耕,司马牛名耕,或称司马耕,字子牛。这可以用来证明春秋时期( )
A.牛耕已被人熟知
B.土地私有化出现
C.井田制已经瓦解
D.改革变法的兴起
8、有学者认为,当时沟通南北的客观形势已经存在,就是没有炀帝这个人,也一定有其他人出来开辟一条连接南北的新河道。该学者认为隋炀帝开通大运河( )
A.维护了社会稳定
B.满足对外战争需要
C.促进了民族交融
D.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明朝中期,倭寇开始骚扰我国沿海地区
B.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加强同海外的联系
C.郑和远航比欧洲航海家远航时间早
D.戚继光抗倭在台州取得九战九捷的业绩
10、“割圆不尽十指磨出血,周率可限青史标美名。”诗中赞美的是
A.祖冲之
B.王羲之
C.顾恺之
D.司马迁
11、《三字经》中有云:“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其中“五霸”是指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五位霸主,其中被称为“春秋首霸”的是(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秦穆公
12、公元前1046年商朝灭亡,西周建立,与之相关的史实是
A. 炎黄战蚩尤
B. 商汤灭夏
C. 牧野之战
D. 春秋争霸
13、“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了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材料反映了北京人
A. 会制造和使用石器 B. 会种植庄稼
C. 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D. 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14、密云地区在历史上是军事要地,秦朝时属天下三十六郡之一的
A.渔阳郡
B.南阳郡
C.云中郡
D.右北平
15、汉文帝即位时,有人献千里马,他拒绝接受还下令说:“朕不受献,其令四方勿来献。”汉文帝这一做法,有利于当时( )
A.废除严刑苛法
B.监视地方官吏
C.发展农业生产
D.树立廉政风气
16、白寿彝在分析东汉中后期的政治形势时写道:“豪族政治势力的发展以外戚专权的形式出现,从而架空了皇权,而皇帝为了保持自己的权力,不得不求助口口。”材料中“口口”应该是()
A.贵族
B.诸侯
C.宦官
D.皇后
17、邓小平强调“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不要像小脚女人一样”,“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些讲话应该是在( )
A.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B.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上
C.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讲话
D.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
18、汉武帝为筹措对匈奴作战的经费,向地方富商借贷,但有些富商大贾唯利是图,不关心国事,担心朝廷不能获胜而不肯借贷。对此,汉武帝
A.颁布推恩令
B.统一度量衡
C.实施盐铁官营专卖
D.建立刺史制度
19、近年来,穿越剧受到某些人的青睐。假如你能够穿越到唐朝,不可能经历到的事情是()
A.欣赏颜真卿书法作品
B.阅读《金刚经》
C.游览敦煌莫高窟精品
D.到东京城内的“瓦子”看演出
20、“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北京王麻子剪刀的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科技(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该书是
A.《本草纲目》
B.《农政全书》
C.《徐霞客游记》
D.《天工开物》
21、宋太祖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权,为将地方税收收归中央,在地方设置______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22、史前时期:
(1)被称为“人文始祖”的是_____。
(2) 炎黄部落合并发展,打败蚩尤的战争是_____。
(3)尧舜禹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_____。
23、新文化运动的两大阵地是______、______。
24、原因:战国时期的连年战争,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各诸侯国的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秦国经过_______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秦王________即位后,为灭亡六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他招募各国的人才,委以重任,并及时听取建议,积极策划统一大计。
25、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在____进行谈判,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
26、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______”之称,他被誉为“诗圣”;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关汉卿,他一生创作了许多剧本,代表作是悲剧《______》。
27、截至2017年7月9日,中国世界遗产已达52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6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世界自然遗产12项,在世界遗产名录国家里排名第二,仅次于意大利(53项)。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安阳殷墟(河南,2006.7.13世界文化遗产)】
(1)上述安阳殷墟出土的文物展示的文字是________。这种文字记录了________朝的历史。
【曲阜孔府.孔庙.孔林(山东,1994.12世界文化遗产)】
(2)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请问他的思想核心是________和________,儒家学说在________被确立为历代王朝的正统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
【青城山—都江堰(四川,2000.11世界文化遗产)】
(3)都江堰是战国时期________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它由三部分组成,将岷江东边的内江之水引入支流,灌溉农田的部分是________。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2014.6世界文化遗产)】
(4)西汉时期,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汉朝与西域各国联系的人物是________。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是________。
28、________年,秦国完成了统一大业。为加强中央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________ 制度,这一制度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29、图一《北宋时期形势图(1111年)》中①(北宋的都城)处是____(填地名)。图二中②处是南宋和金的分界线____。
图一 图二
30、战国后期秦国在岷江上修建的著名水利工程是_____
31、连线题(请用线条将相应的内容连接起来)
诗仙 杜甫 女真族 辽
画圣 李白 党项族 元
药王 吴道子 蒙古族 西夏
诗圣 孙思邈 契丹族 金
32、列举战国七雄中地处最东边和最西边的国家。
3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民族交往密切,江南地区也得到了开发。
【历史时序——知变迁】
(1)材料一的①和②分别指的是什么政权?①和②的建立者是谁?它们的都城都位于今天的哪个城市?
【关键之战——知胜负】
材料二:曹操的兵力有20余万,对方只有5万人。周瑜采纳部下黄盖的建议,由黄盖向曹操诈降并用火攻,曹军大溃。此战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
——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2)与曹军对战的是哪一方?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的战役是什么战役?这次战役的特点是以少胜多,你还知道哪些以少胜多的战役?请列举两个。
【江南开发——知原因】
材料三:《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3)当时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