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师范大学王开玺教授说:“英军焚毁圆明园最终、最根本的原因,即是要对清帝及清政府进行最严厉、最直接、最深刻的精神打击与惩罚‘以表明吾人之愤怒’。”上述材料反映了英军火烧圆明园的根本原因是( )
A.迫使清廷从此彻底对外屈服,使中国彻底变成其殖民地
B.抢掠大量财物,弥补战争给本国带来的损失
C.对清政府的反抗表达不满,通过破坏宣泄愤怒的情绪
D.通过放火来实现侵略的目的,威慑清帝和清政府
2、在某一条约签订之后,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抢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这一条约指的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北京条约》
3、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中共八大成为良好的开端。下列选项中能够说明这一良好开端的是( )
A.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
B.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C.确定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D.决定实施“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4、下列两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从分裂走向统一
B.从专制走向民主
C.从屈辱走向独立
D.从封闭走向开放
5、1895年出版的《普拉茨塞海军年鉴》中指出,日舰第一游击队见致远舰奋然挺进,连连轰击。有数颗榴弹同时命中致远水线,致使其舷旁鱼雷发射管内一枚鱼雷爆炸,右舷随即倾斜,最终舰首先行下沉。与材料相关的战役发生的地点位于下图中的哪一位置( )
A.①
B.②
C.③
D.④
6、年前河北石家庄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新疆库尔勒市向石家庄支援抗疫物资共计6吨。新疆向石家庄支援的物资可能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7、中国人民在哪一年再次选择了邓小平,带来了中国伟大的转折
A. 1956
B. 1976
C. 1977
D. 1978
8、1937年10月,美国记者斯诺出版了《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他在书中讲到“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这里的“大迁移”是指( )
A.辛亥革命
B.北伐战争
C.红军长征
D.解放战争
9、新冠肺类疫情发生以来,很多医护人员齐心协力,共同抗“疫”,他们被称为“最可爱的人”。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也被称为“最可爱的人”,下列哪些人物是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英雄( )
①黄继光 ②董存瑞 ③邱少云 ④张自忠
A.①②
B.① ③
C.②③
D.③④
10、2007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其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109年前那个烦闷的夏天,又一次见证了旧制度的腐朽。刽子手挥刀砍下了六颗爱国者的头颅,也砍断了所有试图通过改良实现救国自强的人们的幻想。”请问这六位爱国者因参与了哪一运动而被砍头?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11、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法制建设发展历程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A.法制在曲折探索中不断完善
B.2014年是法制发展的顶峰
C.新中国成立初期没有法制
D.法制的转折点是改革开放的实行
12、造成下表项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项目 | 时间 | 变化 |
农户 | 1914~1918年 | 减少1500多万户 |
耕地 | 1914~1918年 | 减少2600多万亩 |
荒地 | 1914~1918年 | 增加4900多万亩 |
军费 | 1916~1918年 | 增加5000多方元 |
A.实业救国
B.军阀割据
C.列强侵略
D.农民战争
13、1987年,联合国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它的确立是为了纪念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是( )
A.关天培
B.林则徐
C.左宗棠
D.邓世昌
14、下图是某校排演历史剧拟定的各幕题目。依此判断剧本名称是剧本名称( )
A.近代开端 B.走向共和
C.军阀割据 D.国家统一
15、“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初战一仗,国民党精锐主力即被打残,由此导致首府南京的轻易陷落,30万生灵涂炭,日军沿江长驱直入,直逼我中原腹地。”这段材料评论的是( )
A.台儿庄战役 B.保卫大武汉 C.长沙会战 D.淞沪会战
16、下图是某同学历史笔记的部分内容,据此判断他学习的是( )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天下一家,共享太平, 具有空想色彩,难以实践。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变法通议》
D.《定国是诏》
17、1898年,作为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清政府在北京设立了一所新式学堂“广育人才,讲求实务”。这所新式学堂是
A.万木草堂
B.京师大学堂
C.清华大学
D.复旦大学
18、下面图片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巩固与发展。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
C.②③①④
D.③②①④
19、“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最大的公约数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其中关于欧洲“‘人权’的伸张”所颁布的法律文件是( )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权利法案》
D.《拿破仑法典》
20、1955年,为了新中国的安全,毛主席、党中央作出发展核武装、打破帝国主义国家核垄断的战略决策。这一目标实现的标志是
A. 中近程火箭飞行试验取得成功
B. “神舟一号”发射成功
C. 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
D.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1、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 《 》,土地改革全面展开。
22、1912年3月颁布的《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1945年中共召开七大,大会确立________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23、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党的好干部________是其中的典型代表: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________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24、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建立_____体制。
25、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的人是—— 。
26、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_______
27、【危机·应对】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的__________、梁启超等,联合各省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这就是著名的“___________”。
28、将下表空白处填写完整:
战争名称 | 不平等条约 | 影响 |
|
| 中国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
甲午中日战争 |
|
|
|
|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
29、1955年在______________的万隆召开,是第一次没有__________________参加的_____________会议。周恩来提出“_______________”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同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团结与合作。
30、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展开了三大改造,观察图片,请回答相关的问题:
(1)1953年至1956年,我国对 、 和 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合称为“三大改造”。
(2)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基本建立 。
3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五四精神)
(1)五四精神是一种不屈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试举五四运动的史实一例说明五四精神的具体表现。
(红船精神)
(2)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标志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会议是什么?
(长征精神)
(3)长征途中召开的哪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毛泽东指挥红军跳出敌人重重包围的军事行动是什么?
(延安精神)
(4)延安是抗战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神经中枢。1940年,哪次大规模战役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写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统一的思想理论名称。
(学习感悟)
(5)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传承中国精神?
32、走近楷模,学习楷模。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人民是如何称颂他的?
(2)图二中的人物是谁?他被誉为什么?
(3)图三中的航天员是谁?他乘坐的飞船的名称是什么?
(4)你从这些人物身上学到了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
33、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100年前,中国大地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重大事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该运动最先在哪座城市发生?五四运动后期,其中心转移到哪座城市?五四运动的主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其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五四运动已过去100年,“五四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请谈谈你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34、建国以来,我国在经济体制建设完成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1984年,福建省55位国营厂长、经理联名写了一封公开信:“现行体制的条条框框捆住了我们的手脚,企业只有压力,没有动力,更谈不上活力……我们怀揣冒昧,大胆地向你们伸手要权。”随后几年,国有企业相继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扩大自主权的制度。
——摘编自《复兴之路》
材料三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化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断、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1993年《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这一时期我国工业生产所呈现的特点及形成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的“现行体制”是什么?这种体制下的国营厂长为什么要权?要什么权?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是要发挥哪一经济手段的作用?为保证这一体制的社会主义性质,对所有制提出了什么要求?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建国后我国经济体制发展所呈现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