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绿色食品、环保食品受到人们的欢迎。如果我们发展绿色农作物,学习农作物种植、瓜果蔬菜栽培、家禽家畜饲养等知识,可以参考以下哪部著作
A. 《缀术》
B. 《水经注》
C. 《伤寒杂病论》
D. 《齐民要术》
2、如果你是唐太宗时期中央的一名官员,那么你可能遇到的情况有( )
①有幸与魏征、杜如晦等名臣同朝为官。
②唐太宗常常告诫大臣“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③由于唐太宗善于纳谏,因此你提出一些有利于朝政的提议,得到唐太宗的赏识。
④见证了唐太宗死后,武则天登上皇位的一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3、这本书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本书是
A.《春秋》 B.《史记》 C.《缀术》 D.《大明历》
4、秦朝时期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阿房,阿房,亡始皇。”民谣暗指( )
A.名字是阿房的人将发动灭秦的战争
B.秦朝的刑罚特别残酷
C.秦朝滥用民力
D.秦始皇死后将葬于阿房
5、战国时期战事连绵,干戈不息,当时的诸侯国有十几个,其中势力较强的七国被称为“战国七雄”,包括
A.周、楚、秦、燕、赵、吴、韩 B.齐、楚、秦、燕、赵、魏、韩
C.齐、楚、秦、燕、赵、晋、周 D.吴、楚、秦、越、赵、魏、韩
6、现在,在美国、日本、英国等很多国家,把华人聚居的地方称“唐人街”,把华人称“唐人”,这主要是因为( )
A. 这些地方华人穿着习惯保持唐朝的风貌
B. 现在的华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C. 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唐人成为华人象征
D. 唐朝开始中国被世界所认识
7、下图是宋元时期的政权更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
A.繁荣与开放
B.民族政权并立到统一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8、“少儿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琵琶记》中这段诗文反映了我国古代比较完备的选拔官吏的制度,它是
A.世袭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郡县制
9、“它把一个集权、富饶、稳定和辽阔的帝国搞成斗争不休、不安全和分裂的国家。历史学家早就认为它是唐朝史的一个转折点”。它的主角是( )
A.杨贵妃
B.朱温
C.黄巢
D.安禄山
10、太平天国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
A.金田起义 B.北伐 C.西征 D.定都天京
11、中国是一个具有德治传统的国家,道德在整合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天我国采用“以德治国”的方略,而西汉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一些严刑峻法是在
A.汉高祖时期 B.文帝景帝时期 C.汉武帝时期 D.光武中兴时期
12、关注历史教材的课目标题,可以准确把握历史的阶段特征。下表教材目录括号处应填上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第16课三国鼎立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8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早期国家和社会变革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13、公元纪年的特点是( )
A、没有公元1年 B、没有公元前1年
C、没有公元0年 D、没有公元前各年
14、国家的团结和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第一次由少数民族实现大一统局面的首领是( )
A. 铁木真 B. 努尔哈赤 C. 忽必烈 D. 皇太极
15、翻开历史画卷,讴歌民族团结的光辉篇章。下列为民族团结作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A. 文天祥
B. 岳飞
C. 戚继光
D. 文成公主
16、如果诸侯不履行自己的义务,或超越周王赋予他们的特权,周王可以削减或废除给他们的封地和爵禄,甚至消灭他们。以上文字是在解读(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17、《论语》云:“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这则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 )
A.晋文公称霸
B.齐桓公称霸
C.勾践称霸
D.楚庄王称霸
18、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材料中“最早的考试制度”是指
A.三省六部制
B.科举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
19、元朝内外交通发达,对外交流也较频繁。下列哪一人物来自海外,在元朝时曾到过中国( )
A.马可·波罗
B.阔端
C.蒙哥
D.萨迦班智达
20、如图是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的夔足方鼎,年代属于商代晚期。《山海经》中说它身躯像牛,以其复杂的张口、卷尾、长条形的神兽纹样著称。该方鼎( )
A.反映出商代的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
B.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C.反映出商代的青铜器种类非常丰富
D.是中国目前已发现最早的青铜礼器
21、为了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______主持变法。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的______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其建成后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22、写出与下列人物相对应的代表作
(1)关汉卿——
(2)司马光——
(3)宋应星——
(4)吴承恩——
(5)曹雪芹——
23、写出清朝疆域的四至。
西跨____________、北接____________、东临____________、南至____________。
24、唐朝时,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____
25、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商朝最后一个王﹣﹣ 。
(2)主张改革,提倡法治的思想家﹣﹣﹣ 。
(3)改进造纸术的是﹣﹣ 。
(4)把西汉推向鼎盛时期的是﹣﹣ 。
(5)东晋的建立者﹣﹣ 。
(6)《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的作者﹣﹣ 。
26、结合所学知识,请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判断并选写出相关内容(填字母)。
(1)《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这一记载反映的制度是:__________
(2)琅琊台刻石是秦代传世石刻之一,刻于秦始皇28年(公元前219),记述秦始皇“器械一量,书同文字”。该文物能为秦朝哪一史实提供佐证__________
(3)20世纪90年代,山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哪一事实__________
(4)秦朝农民要向官府缴纳田租、户税,还有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总征收量占农民全年收入的2/3之上。这说明秦朝__________
(5)“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体现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相关内容
A.统一文字、度量衡B.陈胜、吴广起义C.禅让制度D.设立郡县制度E.赋税繁重
27、历史上有一支“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英勇之师,被称为________军。
28、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________。我国有文字可靠的历史从________开始的。
4战国时期,蜀郡郡守李冰修建了________,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________”。
29、北宋时活字印刷术是__________发明的。元代__________发明了转轮排字法。
30、______ 是中国商国时期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31、连线
第二次鸦片战争 《马关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 《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 《北京条约》
32、战国初年,有七个大的诸侯国势力较强,左右着东周政局,史称“战国七雄”。请列举出“战国七雄”所指的诸侯国。
33、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过程就是中央集权在不断加强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350年,商鞅以孝公迁都至成阳为契机,将原本分散的小乡、邑等自然聚落编制在一起,设立县,由国君派出官吏进行管理,职位不世袭。这种县制的推行,把分散的权力汇聚到国君手中。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这是秦国国力日强,最终打败群雄,建立中华一统帝国的根本原因。
——选自《中国通史》
(1)材料一体现了商鞅变法的哪一项措施?材料中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秦国…建立中华一统帝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这位新皇帝开始……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郡县,每一郡县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材料二中的“这位新皇帝”是谁?材料反映了“这位新皇帝”采取的哪一项措施?依据材料概括这项措施的特点。
(3)依据上述材料,说明中国古代对地方实施管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