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78年,我国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次大讨论的实质是
A.平反“文革”的冤假错案
B.“两个凡是”的延续
C.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D.改革开放政策的确立
2、范文澜在《中国近代史》中评说,“光绪帝是满洲皇族中比较能接受新思想的青年皇帝,颇想有所作为”。能支撑这一结论的史实是光绪帝
A.提倡办洋务,推进全盘西化
B.提倡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
C.提倡兴共和,推行民主政治
D.提倡新文学,倡导文学革命
3、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实行改革开放
B.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4、“门户开放”政策的含义是( )
A. 清政府向西方列强开放 B. 清政府与各国之间相互开放
C. 西方列强在华势力范围互相开放 D. 西方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向美国开放
5、《给葛罗男爵先生的训令》(1857年5月9日)中说道:“……因而我们所想修订的正是为了要在更大的程度上,为我们的商业打开通向天朝帝国(清朝统治下的中国)的道路。”据此,可以判断出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A.和天朝上国交流学习,签订友好条约
B.因为广东水师搜查了亚罗号商船
C.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D.因为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被处死
6、图中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是
A. 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
B. 沿海地区发展快,内地发展较慢
C. 总体发展比较落后
D. 资金少,规模小
7、20世纪90年代,《纽约时报》有时事评论写道:“在大片稻田和破旧的建筑物中,中国已经开始了一个大规模的项目,建立一个亚洲金融之都,向世界证明其对外开放仍在继续。”材料中“大规模的项目”最有可能在
A.深圳
B.广州
C.厦门
D.浦东
8、在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中,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目的的条款是 ( )
A. 制香港岛给英国 B. 赔款2100万元
C. 开放通商口岸 D. 英国与中国商定关税
9、下边的宣传画与下列那一历史事件有关( )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大跃进
C.文化大革命 D.西部大开发
10、李侃编写的《中国近代史》称:“《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争夺中国的步伐大大加快, 俄、英等国争先恐后地掠夺在华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这实际上反映了
A.日本是瓜分中国狂潮中的急先锋 B.《马关条约》加剧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C.列强在掠夺中国过程中相互勾结 D.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1、1895年,一群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要求拒和、迁都、变法,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这就是著名的
A.三元里抗英斗争
B.廊坊大捷
C.公车上书
D.戊戌政变
12、1916年,北京中国银行最先使用女子司账,一时被称为“银行界之破天荒,妇女界之新事业”。1918年4月,上海曹某的理发店首次雇佣了二三十名女理发师。进入20世纪20年代,一些大城市的医疗、银行、商店、文艺、电讯等部门均有女职员出现。当时中国社会生活发生新变化的经济因素是( )
A.洋务运动的影响
B.辛亥革命的推动
C.近代经济的发展
D.新文化运动开始
13、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A.颁布《定国是诏》 B.成立保国会
C.公车上书 D.创办《中外纪闻》
14、1945年8月,毛泽东到重庆,《大公报》说:“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其主要依据是
A. 消除了内战重启的威胁
B. 使人民看到了和平民主的希望
C. 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粹
D. 国共两党首次合作
15、“读书人,最不济,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作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就叫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这段材料反映了( )
A.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 B.唐朝的科举制
C.明朝的八股取士 D.清朝的文字狱
16、“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唱出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
A. 56个
B. 55个
C. 54个
D. 50个
17、我国建立的经济特区的“特”主要指( )
A.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B.特殊的法律地位。
C.实行特殊的社会制度
D.国家主权地位
18、李鸿章曾感叹西方国家“大炮之精纯,子药之细巧,器械之最明……实非中国所能及”,为此,他主张学习西方的( )
A.民主思想
B.政治制度
C.军事技术
D.风俗习惯
19、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这主要是指辛亥革命
A.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B.结束了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
C.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D.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篇章
20、下图为某校八年级学生创作的历史记忆卡片,其反映的条约是( )
A.鸦片战争 B.《南京条约》 C.《尼布楚条约》 D.《虎门条约》
21、_____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______年12月,我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22、《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________、_________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向中国索取_________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____________________的瓜分中国狂潮。
23、______,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从此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24、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_____的高潮。
25、________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________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6、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了“______”,______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国民革命失败。
27、太平天国运动最主要的领导人是( )
28、20世纪初以后,中国文艺创作空前繁荣,其中__________擅绘花鸟草虫,画法上工笔、写意兼长,造诣精深;在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_________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等名曲,谱写了时代的最强音。
29、我国大陆最后统一的地方是______。
30、维新人士创办的报刊中,影响最大的是上海的 ______和天津的《国闻报》;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 ______。
31、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该条约中割失的第一块领土是哪里?
(2)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额最大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该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中国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是哪个国家?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什么?
(4)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什么?
(5)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什么?
32、在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我们出现了很多失误,主要失误有哪些?
3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内涵有哪些?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其内容是什么?实现中国梦为什么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为了高效记忆、理解历史知识,小英绘制了一张历史图表。
(1)《南京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有五处请任意写出两处即可得分此条约中割让的领土具体指哪里?
(2)《马关条约》的内容中,体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的是哪一条款?这一条款体现了列强侵华的什么新特点?
(3)第三个方框中最能体现“完全”二字的条款内容是什么?
(4)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材料表达的含义和主题
(5)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给你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