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文物和遗迹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之一。通过研究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等遗物,我们最早可了解( )
A.夏朝历史
B.商朝历史
C.西周历史
D.秦朝历史
2、苏东坡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道:“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段词描述了我国古代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这场战役( )
A.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B.交战双方为曹操军队和袁绍军队
C.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D.导致了前秦的瓦解和北方的再度分裂
3、假如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特别繁忙,除了将大臣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那么,这名政府高官应是( )
A. 丞相
B. 御史大夫
C. 太尉
D. 郡守
4、李时珍经过27年研究,写成有药物一千八百多种、医方一万多个的《本草纲目》这本书
A. 成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B. 奠定了中医临床理论体系基础
C. 是中国系统介绍西医的著作
D. 是一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
5、学了“百家争鸣”知识后,同学们在讨论本班任课教师的风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语文赵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颇有儒家真谛
②历史钱老师深入了解学生,要求大家互爱互利,颇有道家风范
③音乐孙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墨家风格
④数学李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6、“统契丹,建政权,都上京,为太祖”,材料中“太祖”是指
A.松赞干布
B.阿保机
C.元昊
D.阿骨打
7、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和黍均发现于哪个国家( )
A.埃及
B.中国
C.印度
D.美国
8、战国历史的特点,一是“乱”,二是“变”,以下各项中,不属于战国历史的是
A.商鞅变法 B.完璧归赵 C.葵丘会盟 D.长平之战
9、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分封制的讨论。其中,哪位同学的表述与史实不符
A.小华: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B.小李: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纳贡
C.小林:诸侯必须带兵随从天子作战,定期朝见天子 D.小王:夏朝时创立分封制
10、南宋时期,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他抵达泉州后应到哪个机构办理手续( )
A.三司
B.市舶司
C.中书省
D.蕃坊
11、“南海一号”古沉船为研究宋代历史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材料。当年“南海一号”从广州出发前往海外贸易应到哪一机构办理手续 ( )
A. 蕃市 B. 市舶司 C. 蕃坊 D. 宣政院
12、西汉初年,汉高祖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该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 )
①让士兵还乡务农②派张骞出使西域③释放奴婢为平民④轻徭薄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3、武则天曾下令,奖励能使所辖境内“田畴垦辟,家有余粮”的州县官员。这体现了武则天( )
A.善于纳谏
B.提倡节俭
C.重视生产
D.重用贤能
14、下列不是发生在秦始皇统治期间的是
A.创立一套中央集权制度
B.统一度量衡
C.秦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D.大泽乡起义
15、宝鸡被誉为“青铜器之乡”,在宝鸡出土了大量国家级的青铜器文物,品种多、工艺精美,极具考古研究价值。早在原始社会后期就已出现青铜器,我国青铜器的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是在
A.原始社会
B.夏朝以后
C.商朝以后
D.西周以后
16、《天朝田亩制度》对太平天国的革命斗争起到的最大作用是
A.实现了平均分配产品
B.鼓舞了农民参加反封建斗争的积极性
C.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愿望
D.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17、我国许多优秀文化成就被列为世界级文化遗产。下列文化遗产中,带有中外文明交汇融合特征的是( )
A.都江堰
B.秦始皇陵兵马俑
C.云冈石窟
D.长城
18、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表现在( )
①种植农作物,开创原始农耕文化 ②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③学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④会制作陶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9、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频繁,以下有关本时期政权更迭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A.曹魏→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
B.西晋→曹魏→东晋十六国→南北朝
C.西晋→东晋十六国→曹魏→南北朝
D.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曹魏
20、下图是唐朝农民创制的灌溉工具的模型,它是
A.曲辕犁
B.龙骨水车
C.筒车
D.水转翻车
21、1927年8月1日,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人的领导下,革命军在_______发动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2、填空题
春秋时期出现的 是我国古代农业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战国时期李冰修建的“ ”至今仍在造福四川百姓。
23、元谋人距今约______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公元前_____年,秦国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24、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提出了“________”的主张;法 家主张君主治国要靠________、权术和威势,以使臣民慑服。
25、南宋与金议和后,以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为界,形成宋金对峙的局面。
26、时势造英雄,英雄人物亦能推动历史前进。汉族英雄辈出,少数民族也涌现出许多杰出的英雄人物,如:契丹族、党项族完成本民族统一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北宋时,匠人______________发明活字印刷术;清朝时,文学家______________创作了《红楼梦》前80回。
28、在______遗址,考古学家发现了木结构水井,这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半坡人的房屋主要是______,多用木头作柱子,屋内有灶坑。
29、公元前1046年,______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公元前______年,赢政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30、行省制度即今地方行政区划——省的前身,它产生的朝代是____
31、( )(1)烽火戏诸侯 A 老子
( )(2)卧薪尝胆 B 项羽
( )(3)无为而治 C 周幽王
( )(4)乌江自刎 D 越王勾践
32、举出三国的建立者。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是侮慢王朝,等于不贡。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卷
材料二 王(注:东周初年第二代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朝觐),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
——《左传·桓公五年》
材料三 (春秋时期)一些势力比较强大的诸侯国图谋称霸,相互之间开展了争夺土地、人口和掠取各国贡物的战争。在争霸过程中,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材料四 生存的压力,能否铸就崭新的国家?一个旧制度的挑战者,为君王的信念而战。机遇、开拓、质疑、争斗,古老的秦国在变法中成长为东方霸主。
——《历史的拐点》解说词
(1)对比材料一、材料二、周王室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春秋争霸的认识。
(3)材料四中的“变法”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铸就“崭新的国家”,变法在军事方面采取的措施。
(4)综上所述,概括这一时期的最主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