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生小明的爷爷今年(2010年)恰好满八十大寿,即1930年出生,他平时总强调自己出生于民国。寿宴上,一位历史老师问小明:你爷爷出生于民国多少年?小明的正确回答应该是
A. 十八年 B. 十九年 C. 二十八年 D. 二十九年
2、“对于国家而言、它意味着祖国大陆的统一、边防的巩固;对西藏而言、意味着旧社会的结束、新生活的开始。”材料评价的是( )
A.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西藏的和平解放
C.西藏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D.西藏实现工业化
3、制作时间轴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面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时间轴,空白方框内应填写的是
A.毛泽东思想
B.四项基本原则
C.马克思主义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4、“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不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屋,不见烟火冲天。”这段俗语反映了中国近代一段惨痛的历史,它的现实意义在于告诫我们应
A.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B.家庭和睦,相亲相爱
C.珍惜土地,保护环境 D.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5、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内容
①“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②和平解放西藏
③“文化大革命”的开始
④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A. ②①④③
B. ①③④②
C. ③①④②
D. ①③②④
6、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洋务运动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是
A. 江南制造总局
B. 开平矿务局
C. 汉阳铁厂
D. 上海轮船招商局
7、中共八大提出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完成三大改造
B.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C.集中力量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D.开展整风运动
8、“浦江怒吼震狂风,淞沪硝烟卷碧穹。炸药长枪拼坦克,草鞋斗笠铸英雄。躯捐为就中华梦,兵败难泯民族功……”据此判断这首纪念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西安事变
B.七七事变
C.淞沪会战
D.华北危机
9、学习历史需要把握单元主题。图示内容提炼的主题是( )
洋务运动 甲午中日战争 戊戌变法 八国联军侵华 |
A.皇权强化和近代前夜的危机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
10、下列关于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发生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 B.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
C.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D.中国军队歼灭大批日军
11、帝国主义的炮火惊醍了古老的中华帝国的迷梦,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开始了。你知道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2、“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眼睁睁地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与这则材料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割占台湾岛
B.火烧圆明园
C.虎门销烟
D.《天津条约》签订
13、20世纪初,一位历史人物因创办《青年杂志》而被誉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后又成为五四运动的领导人。该历史人物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胡适 D.陈独秀
14、在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签订12年后,“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为实现这一目的,他们采取的军事行动是( )
A.发动鸦片战争
B.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C.发动甲午中日战争
D.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起临时宪法的作用。”上述材料最有可能来源于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6、1860年,抢劫并焚毁著名皇家园林圆明园的侵略军是
A.八国联军 B.英法联军 C.英军 D.日军
17、“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这种说法的主要原因( )
A. 作战的双方没有变化 B. 性质一样
C. 原因一脉相承 D. 结果大同小异
18、以下哪一个事件,标志着国民党撕下和平的面具,发动了全面内战( )
A.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对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大规模进攻
B.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陕北解放区
C.1946年10月,国民党军队占领张家口
D.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山东解放区
19、“百万雄师过大江”解放南京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20、下面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农业发展趋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导致甲到乙阶段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
C.“一五”计划的实施
D.三大改造完成
【2】出现乙到丙阶段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
A.“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B.农民缺少发展生产的资金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的开展
【3】出现丙到丁阶段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
A.“一五”计划的完成
B.三大改造完成
C.“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D.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21、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是____
22、______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随后,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______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3、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成立了______,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912年3月,______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果实被窃取。
24、改革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__________________改革使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在西欧封建制度确立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改革是______________改革;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重要标志是_____________;使日本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是 。
25、陈独秀在上海创办《____》,后改名为《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鲁迅的白话小说《____》,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26、1934年10月,红军从__________出发开始长征,1936年10月红军三大方面军在__________、__________胜利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
27、为了反对袁世凯独裁统治,维护共和制度,在孙中山等人号召下,1913年,发动________,1915年发起________。
28、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并付出了巨大牺牲。请写出下列壮烈殉国的爱国将领的姓名。
(1)在白山黑水之间领导东北抗日联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而牺牲的抗日英雄:____________
(2)七七事变后,在保卫北平战斗中壮烈殉国的爱国将领:赵登禹和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枣宜战役中壮烈殉国的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反“扫荡”作战中血洒疆场的八路军副参谋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884年,为加强西北塞防,清政府在______建立行省。与此同时,中国的东南海疆也受到威胁。1885年,清政府在_______建立行省。
30、状元实业家是_________。
31、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第一单元主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请回答:在本单元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有何国际意义?“巩固”主要指哪些史实?请分别回答这些“巩固”史实对当时新中国有何意义?
32、某班级同学准备举办一次《“一五计划”成果图片展》。他们找到了以下图片资料: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第一批国产喷气式飞机,武汉长江大桥,青藏铁路图放在成果展上。同学们提供的图片都合适吗?请说明理由。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危害甚巨,法当从严”,若放任自流,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人民痛感鸦片危害,强烈要求禁烟。
材料二 北京西郊,青山绿水,风景优美。清朝几代帝王调集全国的能工巧匠,历时150年,在这里建造起中西结合、豪华壮观的皇家园林。这座皇家园林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洗劫一空(见如图)。
材料三 从今以后,我们的商人得沿大江河航行,在大的消费中心开行设业,并自由出入所有港口。
——《给葛罗男爵先生的训令》(1857年5月9日)
黑龙江、松花江左岸,由额尔古讷河至松花江海口,作为俄罗斯国所属之地;右岸顺江流至乌苏里河,出海口作为大清国所属之地;由乌苏里河往彼至海所有之地,此地如同接连两国交界明定之间地方,作为两国共管之地。
——《瑷珲条约》(节选)
(1)依据材料一,禁烟运动的领导人是谁?
(2)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这座皇家园林名称是什么?
(4)根据材料三,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在领土、主权方面有什么影响?
34、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阅读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对应中国近代史上外国列强的三次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与外国列强签订了三个不平等条约,请你写出其中任意一幅图片所对应的条约名称。
图____________(填写图片编号)——《____________条约》
(2)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请写出一位这个时期反抗外国侵略的英雄人物及其事例。(2分)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倡言学习西方,主张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实现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并为此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
——《中国历史十五讲》
(3)“学习西方”——洋务派为“自强”“求富”分别进行了怎样的实践活动?
(4)“转变思想,更新观念”——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等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运动中举起了哪两面大旗?
(5)结合列强的侵华史实和中国人民的不懈探索、抗争,说说你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