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柳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很多人取名叫“国庆”,是因为出生在国庆节那一天,那么在这些叫“国庆”的朋友中,最大的在2017年应是多少周岁

    A.54

    B.55

    C.56

    D.68

  • 2、“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展现了林则徐的家国情怀。林则徐忠心报国的事件是(       

    A.黄海激战

    B.虎门销烟

    C.东北易帜

    D.护国运动

  • 3、“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毛泽东诗句的创作背景是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 B.红军长征

    C.日本无条件投降 D.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 4、下图是解放战争中某一战役形势图,该战役中图中①所示城市获得了和平解放。该战役胜利的意义是(  

    A.华北全境基本得到解放

    B.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C.粉碎了国民党全面进攻

    D.结束国民党在大陆统治

  • 5、民国25年至26年,日本军队通过调查和情报,完成了《支那(近代日本对中国的侮辱称呼)军队一览表》《支那军事调查》《支那航空一览表》《支那现用飞机调查》等报告。由此可见,日本(       

    A.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B.准备发动甲午中日战争

    C.为发动九一八事变搜集情报

    D.准备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 6、1984年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并发行首批股票300万元。该股票可以用来研究(     

    A.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展

    B.包干到户的实行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

  • 7、大龙同学复习八年级历史时看到这样一句“标志着祖国大陆基本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请你回忆,这一主题的相关知识是(  )

    A.开国大典

    B.一五计划

    C.西藏和平解放

    D.港澳回归

  • 8、201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改成“火箭军”,并成为我国人民军队的第四个军种。“第二炮兵部队”成立于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D.新中国成立初期

  • 9、1933年6月,中共中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建议,以□□□□日——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每年的8月1日开展纪念活动。“□□□□”指的是(        )

    A.五四运动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

  • 10、清朝咸丰帝在批准《天津条约》后就心生悔意,企图用免除进口关税的代价,换取外国公使不进驻北京,而当时清朝关税收人占全国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材料旨在说明

    A.清朝统治者缺乏治国谋略 B.清政府经济实力十分雄厚

    C.清政府的国家主权意识严重不足 D.清政府外交政策灵活善变

  • 11、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 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一事件的解决标志着(   )

    A.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 B.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C.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D.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 12、《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破坏了中国的哪种主权?(     

    A.领土主权

    B.外交自主权

    C.关税自主权

    D.司法自主权

  • 1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什么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

    A. ”一五”计划实施

    B.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C. 土地改革

    D. “三大改造”

  • 14、从前人们说中国民众是“一盘散沙”,没有组织,没有活力。五四运动勃兴,到处涌现。他们的活动多种多样,除了组织集会游行之外,做社会调查⋯⋯材料反映了五四运动(     

    A.促进了维新思想传播

    B.催生了中国无产阶级

    C.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D.凝聚了伟大民族力量

  • 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  

    A.落后的生产力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矛盾

    B.经济迅速发展与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

    C.城乡差距越来越大之问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16、每年12月13日是我国的国家公祭日,这是为了祭奠什么历史事件?(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南京大屠杀

  • 17、1940年下半年,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八路军总部在副总司令的指挥下,组织了100多个团,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史称“百团大战”。这位副总司令是

    A.彭德怀 B.朱德 C.毛泽东 D.林彪

  • 18、下列史实与影响搭配正确的是

    A.广州、武汉失陷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B.国民党军队进攻山东解放区标志着全面内战爆发

    C.孟良崮战役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D.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目的是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

  • 19、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说:“1977年毛后的领导转变了方针。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这里费正清指的是

    A.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恢复高校招生考试制度

    C.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D.推进九年义务制教育

  • 20、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的事件是(       

    A.解放战争胜利

    B.西藏和平解放

    C.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

    D.中共八大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__________》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31年拍摄的《_________________》。

  • 22、下图是近代两次侵华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______,大大加深了中国______程度。

  • 23、1950年中国方面以_______为司令员,率领_______军出兵朝鲜半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迫使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 24、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代史上收复新疆的清军将领是________

  • 25、五四运动前期的主力:⑥_____

  • 26、国民党守军总司令____________接受和平改编。

  • 27、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是______。解放战争时期,标志着人民解放军开始战略进攻的事件是______

  • 28、1985年,我国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地区开辟为______区;2001年12月,我国正式成为______的成员,开辟了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途径。

  • 29、意义: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______胜利,粉碎了日军“_____”的神话。

     

  • 30、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共产党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请简要回答《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 32、规定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的条约是?哪个条约的签订使得外国侵略者在华鸦片贸易合法化?

  • 33、辛亥革命后,为了维护民主共和,孙中山先后开展了哪些革命斗争?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梦在前方,路在脚下,中国人对“中国梦”的艰苦求索,从来就没有停止过,“雄关漫漫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中国梦正指引当代中国向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大步迈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雄关漫漫真如铁)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曾经饱受欺凌,山河破碎、民生凋敝,但中国梦在无数的仁人志士心中从未泯灭。汇聚了中华民族先进分子的中国共产党,不仅让中华民族的中国梦越来越清晰,更带领中华儿女找到了实现中国梦的路径。

    (而今迈步从头越)

    “看似寻常最崎岖,成如容易却艰辛”。尽管中国梦的曙光就在眼前,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追寻中国梦的道路是曲折的、艰辛的,追梦之路上还面临很多问题,我们距离美丽的中国梦还有一定的距离。

    (长风破浪会有时)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1)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实现中国梦的路径是什么?

    (3)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什么?

    (4)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为实现中国梦,我们应做好哪些准备?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