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壮哉!武昌起义,一枪打翻封建帝制;伟哉!天下响应,万众擎起民主共和。”这副对联中的“武昌起义”发生在哪一年( )
A.1898年 B.1911年 C.1919年 D.1927年
2、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 )
①国内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②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
③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④初步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为迎接中国共产党的生日,某校学生决定编排历史情境剧《红旗飘扬》。其中有一场景与历史史实不符,请帮忙找出来
A.南昌起义——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B.星星之火——毛泽东思想写进中国共产党党章,成为指导思想
C.井冈山会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巩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D.红军长征——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4、“亚罗号事件”成为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其根本目的是( )
A.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B.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C.让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D.获得更多的赔款
5、“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除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的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学生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这个新时代是
A.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B.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C.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D.社会主义革命新时代
6、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是中国近代以来规模较大的两次运动。两者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
A.斗争的侧重点 B.失败的根本原因 C.所处的社会环境 D.运动的阶级基础
7、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战国时期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A. 荀子、董仲舒 B. 荀子、孟子 C. 商鞅、孟子 D. 韩非子、董仲舒
8、成语“趁火打劫”用来比喻乘人之危牟取私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干此勾当,强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9、如图为一座雕塑:一双大手把一根烟枪折为两段,这一-雕塑纪念的是历史上发生在这里的-场轰轰烈烈的反对外国毒品走私的活动。“这里”是指
A.福州 B.香港 C.厦门 D.虎门
10、在鸦片战争中,英军进攻吴淞,身为江南提督的他,率众抵抗,力竭牺牲。此人是 ( )
A.林则徐
B.邓世昌
C.关天培
D.陈化成
11、请对以下事件按照时间顺序排序( )
①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②二次革命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④护国战争⑤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
A.①③⑤②④ B.③①②⑤④ C.①③②⑤④ D.③①⑤②④
12、他受命于钦差大臣,后赴广东虎门销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他爱国情怀的真实写照。“他”是
A.林则徐
B.邓世昌
C.左宗棠
D.关天培
13、2020年11月,习总书记在参观南通博物苑时指出:“他在兴办实业(大生纱厂)的同时,积极兴办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材料中的“他”及他的主张分别是( )
A.张骞 民主共和
B.张蹇 实业救国
C.张謇 实业救国
D.张蓦 民主科学
14、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这里“逸出旧轨的趋向”指的是( )
A.有效地维护了清政府的统治
B.彻底瓦解了封建传统的自然经济
C.打击了国内的太平天国运动
D.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15、辛亥革命后,长辫、缠足、跪拜等封建陋习被逐渐废除,其主要原因是( )
A.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B.长辫、缠足不方便生活
C.长辫、缠足不卫生
D.辛亥革命冲击旧制度,改变社会习俗
16、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为此清政府( )
A.引进新物种
B.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C.设立军机处
D.改革中央地方官制
17、2021年4月29日,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华民族的问天长歌又奏响了新的乐章。我国太空探索开端于( )
A.长征一号
B.东方红一号
C.神舟七号
D.嫦娥五号
18、以下历史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A. 布票——市场经济
B. 神舟五号——开启飞天之旅
C. 中日建交——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D. 福建古田——全军政治工作
19、下列条约中允许外国人在通商口岸设工厂的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马关条约》
20、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的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老字号。1954年同仁堂响应国家号召,顺利实现了公私合营。公私合营是对哪一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A.农业
B.手工业
C.制造业
D.资本主义工商业
21、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1)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______。
(2)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的标志是______。
(3)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是______。
(4)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是______。
22、1905年孙中山在____________成立中国____________,大大推进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23、“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是________运动中青年学生的呼声。
2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______制度正式确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______制度的确立。
25、“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著名论断的提出者是______。
26、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共产党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位于广州市黄埔区的辛亥革命纪念馆陈列着一幅黄兴撰写的对联:“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该对联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28、“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近代化,是中国政治、经济等近代化的全面起步。”以上表述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29、1917年,______在《新青年》发表《______》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30、观察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开国大典,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
B.先在农村实行包产到户的地方。
C.沿江开放城市起“龙尾”作用的城市。
31、国共两党在近代曾经两次实现合作,都取得了重大成果。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国共第一次合作建立的标志是什么?为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国共两党合作进行了哪场战争?
(2)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第二次合作建立的统一战线名称是什么?
(3)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是哪场战役?哪场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
(4)国共两次合作取得的成果,对你有何启示?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关事件名称。
(1)揭开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2)井冈山,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3)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4)化恩怨,转时局,统一战线初形成——
(5)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的会议——
33、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农民起义,它与历史上的其他农民起义有什么不同?
34、阅读下面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节选),回答问题。
(1)如果把以上11件大事作为一个学习单位,请为这个学习单元拟一个最恰当的单元主题。
(2)仿照示例,从上述大事年表中,找出有直接因果关系的两个事件,并加以说明。
示例:
事件:义和团运动高潮和八国联军侵华。
说明:义和团运动迅猛发展,威胁到列强利益。为镇压义和团运动,英美俄日等国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以“中国近代史上的三大不平等条约”为题制作一个表格,内容包括条约名称、签订时间、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