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常德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他的伟大不只在领导中国人民促使社会向一个崭新的时代跃进,还在于在消灭帝制、缔造共和后仍为建设一个独立强盛、自由平等的中国而奋斗不息。”材料评论的人物是(     

    A.李鸿章

    B.孙中山

    C.康有为

    D.梁启超

  • 2、邓小平说:“从我们党的历史来看,我们全党成熟的标志是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那是在1945年。我们从1921年建党,经过了二十四年,才成为一个成熟的党。当然,这是从全党来说。”以下选项,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将毛泽东思想写进党章并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B.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已经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C.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D.确定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 3、19世纪中后期,面对侵略,英勇的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林则徐虎门销烟①,太平军大败华尔的洋枪队②,李鸿章收复新疆③,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④……材料中有一处错误,是

    A. B. C. D.

  • 4、下列哪一项成就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取得的

    A.南京长江大桥

    B.大庆油田的建成投产

    C.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D.上海宝山钢铁公司

  • 5、1877-1882年,左宗棠连续五次上书清政府指出:“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西北臂指相连,形势完整,自无隙可乘”。由此,左宗棠采取的行动是(       

    A.收缴鸦片

    B.编练新军

    C.收复新疆

    D.进行改革

  • 6、“1954年,同仁堂的经理乐松生以大局为重,顺应历史潮流,带头进行公私合营。受到毛泽东的高度赞扬。”与乐松生这一行为直接相关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三大改造

    C.“一五”计划

    D.八字方针

  • 7、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诗句“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台湾被割占源于哪一条约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 8、如图是“双十协定”原稿影印件。该协定签署于

    A.西安 B.南京 C.上海 D.重庆

  • 9、下图宣传画体现的政治态度是

    A.踊跃参军,抗美援朝

    B.团结起来,一致抗日

    C.联合英美,坚持抗战

    D.发动民众,支援北伐

  • 10、“我们党用28年时间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缔造新中国,彻底改变了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中国共产党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间是(     

    A.1840年

    B.1919年

    C.1921年

    D.1949年

  • 11、历史上的一些做法,往往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请问“大串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学生“停课闹革命”,这些做法应当发生在(     

    A.“大跃进”时期

    B.“文化大革命”时期

    C.人民公社化时期

    D.土地改革时期

  • 12、1953年12月,新中国进行了全国规模的基层选举,选举地区人口为5.7亿。全国各地共选出500多万基层人大代表,选举产生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行各业的优秀人被选为人民代表。在全国人民普选的基础上,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全国人民代表聚集一堂,共商国家大事,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上述材料反映(     

    A.宪法代表着人民意志

    B.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C.宪法由人民直接制定

    D.宪法保障各族人民利益

  • 13、某同学整理了关于中国近代政权时间演变时间轴(图),其中南京政府是(       

    A.A

    B.B

    C.C

    D.D

  • 14、如下表为《1980-2008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及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其中2000年以后出现大幅增长得益于(     

    年份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06

    2007

    2008

    进出口总额(亿元)

    570

    2067

    5560

    23500

    39273

    116922

    140971

    166740

    179764

    占GDP比重(%)

    12.5

    22.9

    29.8

    38.7

    39.6

    63.8

    66.5

    64.8

    59.8

    A.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的直接推动

    B.设立经济特区,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推动

  • 15、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是在历史学科中常见的构成要素。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1839年6月林则徐主持,在虎门海滩将英美等国商贩缴出的鸦片销毁

    B.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共割占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C.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组建新式洋枪队

    D.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16、“从此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这一现象说明辛亥革命(  )

    A. 推翻了君主专制   B. 建立了中华民国

    C.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 17、中国末代皇帝宣统帝的退位诏书由晚清状元、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起草,内称: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对此诏书解读正确的是(       

    A.开启了中国政治近代化

    B.清廷主动顺应时代潮流

    C.辛亥革命取得重要成果

    D.宣告了封建制度的终结

  • 18、下面是1904—1910年中国教育统计表,由其内容可知,新式学堂数量猛增主要是由于(     

    A.洋务运动的推动

    B.教育救国思想的影响

    C.辛亥革命的推动

    D.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

  • 19、“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幅挽联哀悼的是( )

    A. 关天培   B. 左宝贵   C. 邓世昌   D. 丁汝昌

  • 20、下列报刊中,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______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______战役,全歼国民党七十四师。

  • 22、     )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到1956年底,(     )的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 23、失败: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陈玉成、李秀成战败,安庆陷落。陈玉成被俘就义,李秀成攻克杭州进逼上海遭遇华尔的洋枪队和李鸿章的淮军。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李秀成会师救援。1864年,太平军与敌军经过40多天的激战未能解除湘军对天京的威胁,最终_______,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

  • 24、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____________,孙中山在其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____________”。

  • 25、内容: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_______;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参议院行使__________,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 26、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__________,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准则。1955年,在亚非会议上,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了“__________”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 27、鸦片战争后,英、_____两国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了第_____次鸦片战争。

  • 28、抗战以来国民政府取得的重大胜利是__________战役,其指挥官是_______________ 为了粉碎日军对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囚笼”政策,_________指挥下,八路军发动了100多个团参加的重大战役,称之为“百团大战”

  • 29、____被称为“状元实业家”。

  • 30、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双百”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______________。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2012年,中国作家________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说说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改革的影响。

  • 32、面对外敌入侵和本国的专制统治,中国人民在近代进行了艰苦的反封建反侵略的抗战和探索。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分成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请结合这两个革命阶段的斗争回答下列问题。

    (1)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事件是什么?写出这场革命的领导者。

    (2)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是什么?写出这一事件成为转折点的理由。

    (3)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谁?它在何时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写出把中国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推向顶峰的事件。

  • 33、铁血悲歌尽风流,千秋正气树丰碑,2016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它将再次唤起人们对长征岁月的怀想,沿着饱含先烈热血的足迹,让我们一同走进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旌旗漫卷突重围]

    (1)根据下框材料,”革命大本营”指哪一革命根据地?红军撤出”革命大本营”的原因是什么?

    [渡尽劫波换新颜]

    下图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两枚金币.

    (2)写出两枚纪念币记载的红军经历过的两件重大历史事件。

    (3)图2纪念币中的三面红旗象征着哪三支队伍?三支队伍会合意味着什么?

    [峥嵘岁月意长存]

    (4)长征给予人类的精神财富是宝贵的.近年来,四川等省发起”长征路线申请加入世界文化遗产”活动,你认为这项活动有何现实意义?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些人原来就是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为了正式组织共产党,约定到上海来开会的。7月底大会开幕了,到会的一共有13人。730号晚被租界巡捕发现后,被迫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继续举行。

    ——摘自《中国共产党历史口述实录》

    材料二   日头一出红又红,朱德来会毛泽东;两军会师力量大,革命一定会成功!

    ——江西民谣

    材料三   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1)根据材料一,判断这次“大会”是指的是中共的哪一次会议?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什么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朱德来会毛泽东”发生在什么地方?中国共产党在此开辟革命根据地,开始探索怎样的革命道路?

    (3)根据材料三中的“战略转移”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战略转移”的胜利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4)回首中国共产党新民民主主义革命的奋斗历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