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15年,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这次运动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下列信息提取错误的是
A.新文化运动的阵地是《青年杂志》
B.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
C.新文化运动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
D.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五四运动的爆发
2、它是一条分界线。在此之后,帝王由人主、天子、君父变成了人民的公敌。它是( )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洋务运动 D.解放战争
3、辨别历史史实与历史结论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福州在《南京条约》中被迫开放
B.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虎门条约》
C.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D.三元里人民抗击英军侵略
4、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中共十八大确立科学发展观为党的指导思想
D.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5、“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下列事件与电文内容相关的是( )
A.日本投降
B.内战爆发
C.北平谈判
D.重庆谈判
6、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A.九一三事件
B.四五运动
C.粉碎四人帮
D.邓小平复出
7、民国初年,北大教授辜鸿铭梳着小辫子走进教室,引得学生哄堂大笑,辜鸿铭平静地说:“弊人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诸君心中的辫子是无形的。”学生一片静默。这一情景反映出辛亥革命后
A.守旧思想根深蒂固
B.新式教育发展缓慢
C.民族压迫依然存在
D.全盘否定儒家文化
8、洋务运动被看作中国近代化实践的起点,这一观点成立的最主要理由是
A.它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
B.它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
C.它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
D.它创办了一批机器大生产的工业
9、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下列有关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它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C.它引起了社会习俗的新变化 D.它推动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10、义务教育阶段指的是
①小学
②初中
③高中
④大学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11、比较法是学习历史的常用方法。请你比较一下,“南方谈话”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的相同点( )
A.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都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C.都深化了改革开放
D.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毛泽东在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提出了艺术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
B. 我国自行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是《歌女红牡丹》
C. 赵丹、周璇是20世纪初著名的电影明星
D. 白话小说《白毛女》影响很大
13、从1927年起的十年,中国革命道路极为艰难曲折。下列相关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南昌起义
②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③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④遵义会议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②④①③
D. ①④③②
14、1952年底,我国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他们分到土地的法律依据是
A. 《中国土地法大纲》 B. 《土地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大纲》
15、“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无产者是没有财产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材料出自( )
A.《法国民法典》
B.《共产党宣言》
C.《资本论》
D.《国际歌》
16、1905年,北京城一家茶馆里有4个当地居民在聊天,赵平说:“我看见谭嗣同赴法场。”钱老大说:“我参加过义和团。”孙正说:“我读过《民报》。”李飞说:“我参加过黄花岗起义。”你认为他们中谁说的话不符合史实( )
A.赵平 B.钱老大 C.孙正 D.李飞
17、文革期间,国家主席刘少奇被污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残酷迫害。这突出表明
A.民主与法制受到践踏
B.国民经济的严重倒退
C.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科教文化事业的摧残
18、1927年,为了挽救革命危机,在周恩来、朱德、彭湃、贺龙、叶挺等同志的领导下,发动了某次起义。后来,起义军南下进驻潮汕七天,并建立过革命政权,史称“潮汕七日红”。这次起义的意义是( )
A.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D.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19、将下图所反映的理论介绍到中国的是
A. 严复 B. 胡适 C. 李大钊 D. 梁启超
20、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
A.中共十四大
B.中共十五大
C.中共十六大
D.中共十七大
21、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历史证明,制度的僵化阻碍社会进步,制度的创新促进社会进步
(1)1978年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 ______________ (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2) 新时期为完成祖国统一, 邓小平提出的创造性构想是 。
(3)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 ______________ 体制并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2、甲午战争后,状元实业家张骞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_____)"的道路;在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_____)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等名曲,谱写了时代的最强音。
23、到19世纪80年代为此,______割占中国北方领土________。成为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24、根据本单元所学知识判断历史事件。
( 1 )标志祖国大陆领土完成统一的是________________。
( 2 )提高新中国国际威望的是________________。
( 3 )为新中国工业化建设准备条件的是________________。
25、以“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坚强意志跟冲天干劲,带领钻井队艰难创业,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被称为“铁人”的是________。
26、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_______,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27、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 ______;
28、完成下列相关知识填空。
(1)他,是大庆油田石油工人,为我国石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被誉为“铁人”。他是_____
(2)他,是我国核武器研究工作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被誉为“两弹元勋”。他是__________
(3)他,是一名军人,默默无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被称为“解放军好战士”。他是_____
(4)他,专注于田畴,毕生的梦想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______
29、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___________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国家主席___________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
30、2015年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________的发展理念。2020年召开的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战略决策。“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涵演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________”。
31、写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代表三位。
32、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强国之梦进行了苦苦的探索。
请回答:
(1)在维护清朝统治的上,洋务派提出了什么主张?请写出两位洋务派的代表人物。
(2)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什么事件?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3)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请说出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功绩。
(4)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失败了?
(5)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33、某中学组织“知荣明耻”教育活动,决定以“抗日战争”为内容的历史手抄报竞赛活动。以下是小明的手抄报设计方案,请你帮他编辑。
1.准备:你准备通过哪些途径获取相关资料?(写出一个途径即可)
2.栏目:
① 全民奋起:标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的事件?
② 铁证如山:请列出日军在中国制造的暴行一例。
③ 同仇敌忾:请写出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3.总结:在编辑铁证如山这个栏目的具体内容时,你有什么认识?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这些企业虽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资本,产品投放市场。当时外商企业垄断民用工业,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同时给军事企业提供资金、燃料。
——摘自《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材料二:1895年后,一位洋务派官员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材料三:梁启超说:“李鸿章坐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其于西国所以富强之原,茫乎未有闻焉,以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船耳,铁路耳,机器耳。吾但学此,而洋务之能事毕矣。”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本,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1)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运动创办民用工业的目的和民用工业的特点。(用材料中的原文表达即可)
(2)材料二中这位洋务派官员是李鸿章,曾创办了北洋舰队。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伤感”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梁启超认为洋务运动有很大的局限性,主要原因是他们只学习西方哪一方面的内容?
(4)根据材料四,指出梁启超认为变法成败关键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