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甘南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北洋军阀统治

    B.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C.袁世凯的尊孔复古逆流

    D.反帝爱国运动

  • 2、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曾写下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诗句。与这一诗句有关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 3、201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更名为“火箭军”,并成为人民军队的第四个军种,被称为“国之利器”,“二炮“指的是

    A. 海军部队

    B. 空军部队

    C. 导弹部队

    D. 陆军部队

  • 4、如图是1894年英国讽刺漫画杂志刊登的一幅漫画:一个小矮子日本武士挑战全身披挂凶神恶煞的中国巨人,而西方人则站在木板后。下列对此漫画的理解比较恰当的是

    A.表达出了对日本以弱胜强的赞扬

    B.准确反映了中日两国的真实状况

    C.承认了西方对于战争的默许态度

    D.讽刺了西方各国政府的中立政策

  • 5、凌波同学正在收听评书《百年风云》,书中说到“水勇们听到命令,立即行动起来,忙绞起闸门,把海水灌入坑内。海水遇上生石灰,产生了高温,这大坑里就‘咕嘟咕嘟’开了锅啦!气泡连成片,浓烟冲上天,被销毁的鸦片随着海水流入大海,什么也剩不下了。”他收听的回目应该是

    A.灭威风洋商发抖显志气虎门销烟 B.率军民加强防务守虎门首战告捷

    C.拒禁烟群魔乱舞顶妖风钦差执法 D.牛栏岗引牛入圈平英团计平英军

  • 6、1952年的一天,农民张大爷看着自己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喜泪涟涟。请问,这一情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选项直接有关( )

    A. 进行了土地改革 B. 粉碎了“四人帮”

    C. 实行了改革开放 D.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7、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林旭(1875—1898)在《虎丘道上》写道:“愿使江涛荡寇仇,啾啾故鬼哭荒丘。”意指敌寇的魔爪使美丽的苏州在被迫开埠后出现了故鬼吼哭的荒丘。这种惨状发生在下列哪一次战争之后? (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8、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的主要刊物是

    A.《时务报》 B.《新青年》 C.《民报》 D.《国闻报》

  • 9、下列关于《南京条约》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割台湾岛给英国

    B.赔款2100万元

    C.英商所缴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D.开放广州、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 10、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历史事件按照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①清统治结束     ②护国战争爆发     ③黄花岗起义     ④中华民国成立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④②①③

    D.③④①②

  • 11、近代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A.美国

    B.俄国

    C.法国

    D.日本

  • 12、表:1956-1966年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情况表

    年份

    情况

    年份

    情况

    1958年

    发起大跃进运动

    到1964年

    我国主要机器设备的自给率已达90%以上

    1958年

    发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到1965年

    国内需要的石油已经全部自给

    1959-1961

    三年困难

    到1966年

    新建成武汉、包头钢铁工业基地

    1960年

    中苏关系恶化

    到1966年

    天花、霍乱、血吸虫病、疟疾、鼠疫等疾病,或被灭绝,或得到有效防治

    1964年

    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上表所列事实表明,这一时期(       

    A.中国独立自主外交事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

    B.“左”倾错误的影响扩展到经济建设领域

    C.中国工业和科技落后面貌得到了根本改变

    D.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与挫折并存,成就为主

  • 13、“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材料反映的“革命”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

    A.封建剥削制度 B.中央集权制度

    C.君主专制制度 D.封建土地制度

  • 14、《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其中直接导致如表中数据变化的内容是(  )

    A. 割让香港岛 B. 战后赔款 C. 五口通商 D. 协定关税

  • 15、下图所示的两个民间团体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取得了一个重要成果,被媒体称为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定海神针”。该“定海神针”是(     

          

    A.社会主义道路

    B.“九二共识”

    C.坚持中共领导

    D.“和平统一”

  • 16、在五四运动中,学生们喊出了很多的口号,在下列中最能体现这一运动性质的是 (  )

    A. “废除二十一条”   B.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 “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D“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 17、升国旗、唱国歌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1949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国歌是(  )

    A.《义勇军进行曲》

    B.《大路歌》

    C.《毕业歌》

    D.《黄河大合唱》

  • 18、“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周恩来、邓小平扭转了经济的下滑

    C.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D.毛泽东批评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

  • 19、1912年是中华民国元年,孙中山于1925年在北京逝世。按照民国纪年的方法计算,1925年应该是

    A. 民国十二年

    B. 民国十三年

    C. 民国十四年

    D. 民国十五年

  • 20、19世纪中叶后,开始探索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运动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运动

    D.义和团运动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地点

    (1)组织强学会——

    (2)革命团体兴中会建立——

    (3)北伐战争的两个主要战场——

    (4)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5)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地点——

  • 22、下图中的人物是________,他被誉为“_____________”。

  • 23、重大历史事件影响历史发展进程。

    (1)清政府被迫签订   《   》,从此对外闭关锁国的局面结束。

    (2)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   ,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3)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   地区,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 24、2003年10月,航天员______乘坐“______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

  • 25、1966年,中国组建的_____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它于2015年更名为火箭军。新时期,我国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_____新格局。

  • 26、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历了四个时期.请写出下列各个时期的时间。

    (1)  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渡时期

    (2)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

    (3)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4)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27、为了实现祖国统一,进入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将_______作为完成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

  • 28、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_;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的国家是________

  • 29、解放南京:________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占领________,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________

  • 30、2003年10月,航天员(  )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2008年9月,航天员(  )乘坐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19世纪末美国提出的侵华政策是?

  • 32、请说出“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是哪场运动的标语?这场运动发生在什么时间?运动前期的地点是哪里?今天,我国的哪一个节日来源于这场运动?

  • 33、列举从1839年到20世纪第一年这一时期中国人民所遭受西方列强侵略的史实和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史实。(各不少于三个事例)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

    事件

    1949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

    1953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

    1954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1)请从材料一中任意选取三个有关联的历史事件,通过设计示意图的形式将其关系展示出来,并概括其反映的主题。

    (2)材料二中“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请用史实说明这一事件完成的“创造性”。

    (3)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新中国成立后还有哪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创造性?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