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永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有资料记载:新政措施颁行后,山西成立了府务局,负责承办全省的矿物、铁路、还集股白银45万两开设纺纱、织布厂、引入机器生产。材料说明维新变法(     

    A.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

    B.遏制了外国资本进入中国市场

    C.一定程度推动地方近代产业发展

    D.主要实施地是山西

  • 2、1919年5月3日晚,邵飘萍在北大作了中国外交失败的经过及原因的演讲,呼吁青年学生挺身而出,救亡图存。次日,北京爆发了一场运动。这场运动的性质是

    A.思想解放运动 B.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C.反帝爱国运动 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3、洋务运动破产的根本原因是

    A.西方列强的破坏

    B.顽固派的破坏

    C.在中央缺乏一个健全的有力的领导核心

    D.引进西方技术设备,而没有变革封建制度

  • 4、“下午3时,大地欢声雷动。毛泽东和朱德最先登上天安门城楼。在雄浑的礼炮声中,毛泽东亲自按动电钮,新中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这段文字描述的是

    A.开国大典隆重举行

    B.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C.庆祝北平和平解放

    D.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 5、“学良等多年袍泽,不忍坐视,因对介公为最后之诤谏……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溶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处置。”材料中张学良“对介公为最后之诤谏”是指( )

    A.实行“东北易帜”

    B.逼蒋剿共联日

    C.实行不抵抗政策

    D.发动西安事变

  • 6、1977年,全国高考出现以下现象:报考者不少年龄相差十几岁,从应届高中毕业生到中学教师甚至校长都有,出现了师生同堂竞高考的空前盛况。这一现象发生的背景是

    A.拨乱反正的推进

    B.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义务教育的普及

    D.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

  • 7、下图是沈阳九一八博物馆内的“残历碑”,它铭刻着中国人民永远难忘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开始了长达_____的抗日战争( )

    A.8 B.10 C.12 D.14

  • 8、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了时局转换的枢纽。”这主要因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A.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B.揭开了全面抗战的序幕

    C.使国共两党由内战开始走向合作

    D.标志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 9、有专家说:“条约中有三项规定对中国的危害最大核定关税、治外法权和最惠国待遇。中国人同意这些条款部分是出于权宣之计,部分是由于不懂国际法和国家主权概念。”“这些条款”出自

    A.《南京条约》及其附件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望厦条约》

  • 10、下列属于抗美援朝时期的英雄的是(  

    ①黄继光②邓世昌③邱少云④张自忠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1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取得这一成就的时间与下列年代尺上对应的阶段是

    A.①

    B.②

    C.③

    D.④

  • 12、有学者认为,尽管在三大改造的后期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这场社会变革,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积累了资金、提供了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材料意在强调三大改造

    A.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B.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C.促进了工业化建设

    D.推动市场经济发展

  • 13、1964年的秋天,中国打破了超级大国核垄断与核讹诈的事件是(   )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成功发射了第一颗近程导弹

    C.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D.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

  • 14、下面四副对联是关于五四运动的,其中哪一副对联反映了五四运动取得了一定胜利(     

    A.“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

    B.“民众雪耻心坚,全市罢工: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

    C.“学生一日不释,本店一日不开”

    D.“学生含冤,属地三年不雨;同胞受辱,可兆六月风雪”

  • 15、如图是现代中国某个时间段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增长率变化示意图。该时间段是(       

    A.1954-1958年

    B.1959-1963年

    C.1966-1970年

    D.1978-1984年

  • 16、1958年可能出现的热门词汇是(     

    A.真理标准、拨乱反正、经济建设

    B.改革开放、四个全面、公私合营

    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D.阶级斗争、深圳特区、和平发展

  • 17、近代历史上,外国侵略者攻陷北京和北平的事实有

    ①第二次鸦片战争  

    ②甲午中日战争  

    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④抗日战争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 18、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那么2021年执行的是第( )个五年规划?

    A.12

    B.13

    C.14

    D.15

  • 19、比较法是历史学习中的一个重要方法。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有关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不同点的表格,其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A B.B C.C D.D

  • 20、下表中反映的现象,其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农户

    1914-1918年

    减少1500多万户

    耕地

    1914-1918年

    减少2600多万亩

    荒地

    1914-1918年

    增加4900多万亩

    陆军

    1914-1919年

    增加92万多人

    军费

    1916-1918年

    增加5000多万元

    A.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

    B.帝国主义的疯狂瓜分

    C.清朝政府的黑暗统治

    D.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列表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表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主要革命活动,请填写表格空白部分。

    时间

    革命活动

    1894

    在檀香山成立①,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

    1895

    与陆皓东等人发动②起义,起义失败

    ③年

    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

    1912

    创建④,被选举为临时大总统

    1913

    发动“二次革命”,反对袁世凯的独裁统治

    1915-1916

    发表《讨袁檄文》,掀起⑤战争

    1917-1918

    组织护法军政府,开展护法运动

    1924

    召开国民党一大,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建立

    ⑥年

    创立黄埔军校,培养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

    1925

    病逝,终年59

    请填写: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甲午中日战争中,致远舰管带________率领全舰官兵英勇杀敌壮烈殉国。

  • 23、_________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胜利,粉碎了_________不可战胜的神话。

  • 24、国民党守军总司令____________接受和平改编。

  • 25、发动西安事变的人是张学良和  

  • 26、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通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总方针,决定了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 27、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掀起了一场旨在“______”、“______”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然而清政府在______中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 28、清政府割领土给沙俄面积最多的条约是___________》,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是《_________________》。

  • 29、方针、政策、战略是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了更好地发展和建设国家而在不同领域提出的,根据下列叙述写出我国不同时期制定的方针、政策、战略。

    (1)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____

    (2)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的创举是____

    (3)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怎样的方针,促进了会议圆满成功。____

    (4)新中国成立后,党提出的文艺方针是____

    (5)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____

  • 30、_______(具体到年月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对蒋介石实行“兵谏”。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在欧洲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文艺复兴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

    2)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潮是什么? 

    3)文艺复兴运动有何影响?

  • 32、简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清朝统治者的一些开明官员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改革运动……

    材料二:90多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以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1)请说出材料一所提的改革运动指的是哪次运动?这次运动的两个口号是什么?

    (2)材料二提到的“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发生在哪一年,开始于哪个城市?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口号是什么?

    (3)作为当代的中学生,你认为我们应该学习五四运动的什么精神。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函中要求将8年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以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

    材料二 “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不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

    ——《卢沟桥歌》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决定将每年的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材料四 七七事变后,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全民族的抗战开始了。经过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克服了重重困难,付出了巨大牺牲,终于同美、英、苏等反法西斯同盟国一道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1)根据材料一的背景材料,写出“十四年抗战”的起止年份。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作出改编后的名称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2017年是卢沟桥事变爆发多少周年?卢沟桥事变的爆发标志着什么?列举一位为保卫卢沟桥、保卫北平而牺牲的爱国将领?请分别列举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各一个著名战例。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谈谈中国设立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日有何意义?

    (4)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人民能够取得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