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抗日战争的经验,给了我们和中国人民这样一种信心: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也是不可能的。”《论联合政府》是毛泽东在哪次大会上所做的政治报告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
C.八七会议
D.中共二大
2、19世纪末,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爱国的仁人志士奔走呼号,称“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掀起了救亡图存的()
A.太平天国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洋务运动
3、1948年9月7日,毛泽东给林彪发去的电报中写道:“为了歼灭这些敌人,你们现在就应该准备使用主力于该线,而置长春、沈阳两敌于不顾,并准备在打锦州时歼灭可能由长、沈援锦之敌。”与此相关的是
A.百团大战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辽沈战役
D.淮海战役
4、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但在19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侵略新疆的两个国家是
A.英国和美国
B.英国和俄国
C.英国和法国
D.俄国和法国
5、在“文化大革命”中,党的历史上最大冤案的受害者是
A.彭德怀
B.邓小平
C.刘少奇
D.陈毅
6、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下列事件中既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又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是( )
A.九一八事变
B.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
C.西安事变
D.德国突袭波兰
7、1882年英国商人比尔在年度财务报告中写道:“统计结果表明,我们的航运公司今年亏损额达到了400万两白银,法国的轮船也大抵如此。照这样下去,我们将很快退出上海航运市场了。”材料表明某运动的开展( )
A. 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先进技术 B.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 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D. 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8、“我翻开历史一查,这个历史没有年代……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但实际上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材料出自
A. 《新青年》
B. 《狂人日记》
C. 《文学改良刍议》
D. 《文学革命论》
9、邓小平指出:“文化大革命提供了反面教训。”这个“反面教训”是( )
A.坚持“两个凡是”
B.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C.过度依赖苏联政府
D.以阶级斗争为纲和严重的个人崇拜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对“新纪元”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结束两千多年封建帝制
B.中国结束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
C.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D.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11、他是欧洲最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的法典为欧洲许多国家借鉴和仿效;他是欧洲最伟大的音乐家,他的音乐推动着时代的脉搏,而一部《英雄交响曲》把他们俩紧紧地连在了一起。这两个同时代的杰出人物是
A.克伦威尔、贝多芬
B.马克思、施特劳斯
C.希特勒、贝多芬
D.拿破仑、贝多芬
12、“从此,联合国有了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的真正代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首次有了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从此,在联合国里有了一个真正坚持独立自主、主持公道、伸张正义,始终不渝地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国家的代表”。“从此”的含义是 ( )
A. 从中国加入联合国开始 B. 从开国大典开始
C. 从中国重返联合国开始 D. 从中美建交开始
13、“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是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的《义勇军进行曲》,体现的时代主题是( )
A.变法图强
B.民主科学
C.抗日救亡
D.和平建国
14、下列哪项史实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
A.建立中国同盟会
B.建立兴中会
C.建立南京临时政府
D.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5、下图(二七纪念塔)是为了纪念1923年的一场运动中牺牲的烈士、发扬革命传统而修建的,该运动是( )
A.二次革命
B.萍浏醴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京汉铁路大罢工
16、“会议室的房顶中央吊有一盏旧式煤油灯,房屋中间有一长条桌子,当时开会时代表们就是围坐在这张桌子前。会场十分狭小,却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命运”。这次“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古田会议 C.中共七大 D.遵义会议
17、周恩来曾说:“(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互相交叉的……汉族曾经长时期统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区扩张;可是也有不少的兄弟民族进入过内地,统治中原。这样就形成各民族杂居的现象。”据此可以看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因素是( )
A.民族团结平等的历史传统
B.各民族反侵略的政治需要
C.民族共同繁荣的经济任务
D.民族杂居融合的现实国情
18、戊戌变法法令中,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措施是( )
A.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 D.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19、1949年9月在北平举行的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
A.筹建新中国 B.制定《土地改革法》 C.制定“一五计划” D.庆祝抗战胜利
20、制作学习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基本方法。下边这张学习卡片记录的历史事件是:( )
时间:1905年8月 地点:日本东京 性质: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
A.兴中会
B.华兴会
C.中国同盟会
D.中国国民党
21、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____________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祖国大陆。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____________在新加坡会面,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22、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和陕北红军在_______会师,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_______胜利会师。
2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的好干部是___________;中国的杂交水稻,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________
24、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______》,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在《______》中,清政府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25、标志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事件是 ______ 。
26、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________的产生;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各省举人,请求光绪帝拒和、迁都、变法,史称“________”。
27、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_______,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实行_______。
28、1875年清政府任命_________为钦差大臣收复新疆。
29、1924年,为培养军政人才,国民党在广州创办了________;1927年8月1日,______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30、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创办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亦称“________”,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1928年年底,张作霖的儿子________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至此,南京政府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31、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100年前,中国大地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重大事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该运动最先在哪座城市发生?五四运动后期,其中心转移到哪座城市?五四运动的主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其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五四运动已过去100年,“五四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请谈谈你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3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面貌开始焕然一新。某班举行中国共产党革命史展览,请你完成活动。
(1)什么事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什么事件打响了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3)中共开创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学开创了哪一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4)哪一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一会议在中共历史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结合产生第一次理论飞跃诞生了什么理论,中共哪一会议把这一理论写入党章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6)回顾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的历史,你有何感想?
3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图1到图2我国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简要分析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图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图2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甚至进入到了京城和各省,表面上打着和好的旗号,暗地里怀着吞并中国的野心,一国生事,诸国构端,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
﹣﹣1867年李鸿章《筹议海防折》
(1)面对“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洋务派开始筹划海防,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 从1865年到1895年,洋务派在各地创办了20多个制造枪炮、弹药和船舰的工厂。在自制和外购的基础上,19世纪70年代,淮军已“尽弃中国习用之抬鸟枪,而变为洋枪队”。中国军队武器装备的改善,使其战斗力有所增强。洋务派的海军建设成效尤为卓著,经过精心经营,洋务派建立起了北洋、南洋和福建水师。尤以北洋水师实力最强,其规模时居世界第四。甲午战争爆发后,北洋海军在黄海海战中重创日本海军,阻止了日本侵略军的长驱直入。因此,洋务运动中的近代军事工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国防力量,起到了“御侮”的作用。
(2)据材料二,概括洋务派在军队革新方面的表现,并分析洋务派革新军队的影响。
材料三 1895年,《马关条约》签署的消息传到北京后,举国激愤,人人思变,雪耻强国之声陡然放大。时值18省1300多名举子在京会试,37岁的广东南海考生康有为在一夜之间赶写万言书,提出“拒和、迁都、变法”,强烈要求光绪帝“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
(3)材料三描述的是中国近代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中的万言书提出的主张是什么?
材料四 戊戌变法是……先进知识分子在内忧外患的刺激下所展开的一场救亡图存运动。它力图通过中国社会内部结构的自我调整转出一个全新的社会类型,将一个封建专制的中国改造成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使国家步入发展的轨道,走上现代化的道路。
﹣﹣《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过程》
(4)根据材料四概括“全新的社会类型”的含义。
材料五 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在当时人的心目中,与“皇帝倒了”相提并论的是“辫子割了”…鲁迅先生曾不止一次地说过,他感谢辛亥革命,就是因为从此可以不带辫子而自由自在……辫子比皇帝更直接地使每个普通老百姓感受到革命浪潮的冲击。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5)分析材料五中“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的含义,并从材料五中找出与此相近的内容,请用一句话概述领导了辛亥革命的孙中山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