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国大革命的导火线是( )
A.三级会议召开
B.攻占巴士底狱
C.颁布《人权宣言》
D.雅各宾派专权
2、某校八年级开展“我最崇拜的革命历史人物”演讲,小敏整理了一位历史人物的部分经历,据此可知,这位历史人物是( )
12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6岁:被任命为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29岁:领导发动南昌起义 |
A.陈独秀
B.周恩来
C.孙中山
D.蔡元培
3、1949年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①是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 ②初步建立了中共领导下的同各民族各党派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 ③与当时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起发挥着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作用 ④是新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4、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 )
①俄国二月革命
②苏维埃政府成立
③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④苏俄粉碎国内反革命叛乱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④②③ D.①③②④
5、20世纪初以后,中国文艺创作空前繁荣,成就突出,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品。下列作者与作品搭配正确的是
A.冼星海一《义勇军进行曲》 B.聂耳-------《黄河大合唱》
C.徐悲鸿一《愚公移山》 D.齐白石一《田横五百士》
6、他带领人民艰苦奋斗,治理灾害,开始改变当地贫穷的面貌:病故前要求“埋在沙滩上”,“也要看着把沙丘治好”。这位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模范人物是
A.雷锋
B.王进喜
C.邓稼先
D.焦裕禄
7、“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新的伟大革命”指的是( )
A.土地改革
B.一五计划
C.三大改造
D.改革开放
8、2020年上半年,武汉的李文亮医生因为最早直面疫情,向外界发出防护预警,而被称为疫情“吹哨人”。在中国近代史上,有这样一位革命者,他早在1894年就开始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才能拯救中国,堪称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吹哨人”,他是
A.孙中山
B.康有为
C.陈独秀
D.毛泽东
9、李学通在《袁世凯剪发辫日期考》中记载,1912年2月16日内阁总理袁世凯剪除发辫,“以为各界之倡”。很快,社会各界纷纷效仿。上述材料可说明
A. 剪发辫是辛亥革命后的大势所趋 B. 袁世凯崇洋媚外思想严重
C. 袁世凯及国人的卫生观念提高 D. 袁世凯认同自由平等思想
10、1980年我国建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不包括
A. 深圳
B. 厦门
C. 珠海
D. 上海
11、《狂人日记》的作者是( )
A.徐悲鸿 B.冼星海 C.鲁迅 D.郭沫若
12、以下是一位同学的学习笔记,空缺处应该补充的内容是( )
主题:民族危机的加剧 |
时间:1901年 |
内容: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等等 |
影响: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中国近代史开端
B.中国近代化开端
C.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3、“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两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孙中山《讨袁檄文》中的这段话,针对的是袁世凯( )
A.向荣禄告密出卖维新派 B.刺杀宋教仁
C.接受“二十一条”出卖国家利益 D.复辟帝制
14、某历史兴趣小组探究“第一次国共合作”,需要选用资料。他们可以从以下选项中选用的资料是( )
①地图:《北伐战争形势图》 ②地图:《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
③图片:《国民党一大会场》 ④图片:《国民党右派屠杀革命志士》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胡适曾提出“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由此可知他主张( )
A.维新变法
B.扶清灭洋
C.提倡新文学
D.提倡科学
16、它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它”通过于( )
A.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D.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
17、为新中国的和平建设争取了较为有利的外部环境的举措有
①、三大改造的完成
②、和平解放西藏
③、第一部宪法的制定
④、中国代表团在万隆会议期间卓有成效的活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④
18、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提出“求富”的主张。下列各项中,属于洋务派在“求富”的旗号下创办的民用工业的是( )
A. 江南制造总局 B. 安庆内军械所
C. 汉阳铁厂 D. 福州船政局
19、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先后从中国割占领土面积达150多万平方千米的是( )
A. 英国 B. 法国 C. 俄国 D. 美国
20、“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这是谭嗣同于1896年春写下的诗句《有感》,此诗所作时代背景为(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马关条约》导致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C.戊戌变法失败使得维新派痛心疾首
D.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21、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提出向西方学习,著有《资政新篇》的是________。
(2)戊戌六君子”中甘愿流血,矢志为变法献身的是________。
(3)洋务派在地方的代表有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和________。
22、1927年10月,毛泽东在____________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23、1945年,国共双方签署了“_________”。1947年,_____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
24、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__”号交接入列,增强了国防能力。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改名为________,它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
25、太平天国运动中,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______。
26、全国抗战开始的标志:___________年___________月___________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___________”,也叫“___________”。中国驻军奋起还击,影响(标志):___________。牺牲的爱国将领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是____,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8、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在政治上颁布了________,在军事上组织________和________,革命斗争进入全盛时期。
29、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是( ),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当时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是陕甘宁边区首府( )。
30、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_。1927年8月1日,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是________。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毛泽东主席带领中国人民经过了长期的革命斗争,终于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创建了新中国。开创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对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执政地位作了不懈的探索。
请根据下面的提示,做出回答。
(1)南昌起义后,中共中央在汉口紧急召开“八七会议”,请写出毛主席在会议上做出的著名论断。
(2)秋收起义后,毛主席在江西永新对起义部队进行改编,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领导,此事件是什么?
(3)抗日战争期间,毛主席发表了一份驳斥当时国民党内部流行的“亡国论”和“速胜论”的作品,请写出此作品。
(4)1945年8月,继美国对日本投放两颗原子弹,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后,毛主席发表了什么声明?
(5)1946年,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面对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和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毛主席提出了什么论断。
(6)请写出毛主席在哪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清朝统治者的一些开明官员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改革运动……
材料二:90多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以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1)请说出材料一所提的改革运动指的是哪次运动?这次运动的两个口号是什么?
(2)材料二提到的“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发生在哪一年,开始于哪个城市?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口号是什么?
(3)作为当代的中学生,你认为我们应该学习五四运动的什么精神。
33、新中国成立以来,为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中国政府和人民作出了不懈努力。哪些地区的回归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我国至今没有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由于什么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广大农民与地主阶级进行面对面的斗争,迫使地主阶级在群众威力面前屈服低头,树立了农民群众在农村中的政治优势……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以及耕畜、农具等,分给那些无地少地的农民,也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毛泽东同志说∶“吃饭是第一件大事。”手中有根,心中不慌。我国十三亿多张嘴要吃饭.不吃饭就不能生存,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只要根食不出大问题,中国的事就稳得住。
——2013年习近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为“广大农民与地主阶级进行面对面的斗争”提供法律保障的文件是什么?这次斗争对国家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2)根据材料二,分析国家重视粮食问题的原因。纵观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经济的发展历程,我们能汲取哪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