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定安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开始于( )

    A.召开八七会议 B.发动南昌起义 C.组建东北抗日联军 D.开辟敌后战场

  • 2、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华兴会

    B.兴中会

    C.中国同盟会

    D.强学会

  • 3、在谈到道光皇帝(1820~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学者龚书铎说:“因为在他手上打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A.广州

    B.香港岛

    C.台湾

    D.辽东半岛

  • 4、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B.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C.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D.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 5、2015年3月20日,中韩双方对68具中国人民志愿军遗骸进行交接,使这些在朝鲜半岛沉睡了超过半个世纪的烈士得以“荣归故里”。当年,志愿军战士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被誉为(   

    A.和平卫士

    B.钢铁卫士

    C.党的好战士

    D.最可爱的人

  • 6、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是:( )

    A. 自强与求富   B. 民主与专制

    C. 科学与民主   D. 科学与迷信

     

  • 7、“公私合营”、“大跃进”、“国民经济调整八字方针”、“艰苦创业的英雄模范"共同反映出的时代主题是(  )

    A.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B.拨乱反正

    C.工业化的起步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8、归纳和整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下列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共十三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中共十五大——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C.中共十六大——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中共十九大——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9、历史学家吕思勉在《中国简史》一书中写道:“中国行君主制度二千余年,突然改为共和,自不免有帝制的回光返照,然不过八十三日而取消,这也可见民意所在了。”材料中的“回光返照”是指

    A.二次革命

    B.袁世凯复辟帝制

    C.护国战争

    D.军阀割据

  • 10、《变法通议》是梁启超阐述维新变法理论的主要著作。书中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A.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B.训练新式陆海军

    C.开办新式学堂(如京师大学堂),培养人才

    D.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 11、《北京学生界宣言》中写道:“山东亡,是中国亡矣!”“我同胞有不忍于奴隶牛马之痛苦,极欲奔救之者乎?则开国民大会,露天演讲,通电坚持,为今日之要着。”从上述宣言发表开始的运动(     

    A.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

    C.发展成为波及全国的爱国浪潮

    D.将辛亥革命推向高潮

  • 12、为结束“十年动乱”“十年浩劫”奠定群众基础的是

    A. “二月风暴”

    B. “二月逆流”

    C. “九一三”事件

    D. “四五运动”

  • 13、法国上尉巴特雷写信给雨果,要雨果歌颂他们。他认为,这次远征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可雨果却严厉地谴责了他们的行径。他们的行径是(  )

    A. 逼迫清政府开五口   B. 火烧圆明园

    C. 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D. 对华倾销商品

     

  • 14、小光同学在学习八年级中国近代历史的过程中,在网上找到了以下两张照片,他学习的主题是

    A.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C.近代教育的发展

    D.近代电影事业的发展

  • 15、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电影《建军大业》于2017年7月19日在“军旗升起的地方”举行首映式。该地位于( )

    A.湖北 B.陕西 C.贵州 D.江西

  • 16、下图为1953年创作的宣传画《把更多的钢铁送到祖国建设的最前线》,画面上的钢铁工人,豪情万丈,大家干劲十足,努力生产更多的钢铁。该宣传画体现了我国(     

    A.人民打败美帝国主义的坚定信念

    B.土地改革后农民支持工业的决心

    C.一五计划时期工人建设祖国的热情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工人的愿望

  • 17、《辛丑条约》签订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邹容的代表作是(       

    A.《猛回头》

    B.《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C.《警世钟》

    D.《革命军》

  • 18、下面是李小花同学进行主题式复习时整理的图片。据此判断,她学习的主题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现固

    B.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会议

    C.建国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

    D.农村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成就

  • 19、邓小平曾说过:“毛泽东同志犯了一个错误,这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犯错误,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犯错误。”从历史上来看,这里的“错误”指的是

    A.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 B.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C.领导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D.晚年发动了“文化大革命”

     

  • 20、历史谱写着歌曲,歌曲凝聚历史。下列歌曲在中国20世纪20年代广为传唱的是

    A.“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B.“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C.“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列举中国近代历史上发生的“第一”。

    (1)洋务派创办的近代第一个军事工业是

    (2)孙中山创立的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3)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彻底的的 民主革命纲领。

  • 22、1937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取得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史称__________1938年春,_______指挥中国军队歼灭日军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 23、《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至第三次战役示意图》中的①处是五圣山的主要阵地,它的得失关系到整个中部战线的安危,在此处发生了著名的______(地名)战役;《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中②处是______(地名)经济特区。

  • 24、______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______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 25、1894年是农历的“甲午年”;1898年是_______年;1901年是“辛丑年”;1911年是_______年。

  • 26、______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______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并举行示威游行,五四运动爆发。

  • 27、孙中山少年时期特别爱听太平天国的故事,称洪秀全是______

  • 28、兴起:义和团由________________一带发展而来。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____________活动的猖獗,这些组织逐渐由反清转变为反帝斗争组织。

  • 29、1909 年 10 月 2日,京张铁路在南口举行盛大的通车典礼。这条铁路是以______为首的中国工程技术人员与中国工人,用自己的技术力量,由中国筹款,独立自主建成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 30、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________、陈毅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两军会师后合编为______________,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指出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时间。列举两例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英雄人物。简述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 32、列举出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国旗、代国歌。

  • 33、识物学史:如图建筑物是为了纪念孙中山而兴建的广州孙中山纪念堂和北京香山孙中山纪念堂。请你说说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有哪些?(至少列举5项)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一战争给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写出与图二有关的民族英雄。图二战争对应的条约中,清政府将中国的哪些地方割给了日本?

    材料二

    (2)图一中的“废墟”是哪次侵华战争造成的?图二中清政府成为西方列强的“扯线木偶”与哪个条约有关?这个条约使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怎样的变化?

    (3)近代列强的侵华战争,中国大多以失败而告终,你认为主要原因有哪些?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