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东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1938年,为了驳斥当时国民党内“亡国论”和“速胜论”的观点,毛泽东发表了(       

    A.《论持久战》

    B.《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C.《论联合政府》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2、下图新闻反映的史实(  

    A.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

    C.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标志着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 3、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

    ①宋教遇刺②袁世凯称帝③护国战争④二次革命

    A. ④①②③   B. ①②④③   C. ①④②③   D. ④①②③

  • 4、1947年,国民党重点进攻的解放区是

    ①中原解放区

    ②陕北解放区

    ③山东解放区

    ④东北解放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③④

    D. ②③

  • 5、下列有关洋务运动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B.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C.洋务运动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D.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 6、1834年英国官员要求直接与清朝官员接治通商遭拒绝双方发生冲突英国兵舰袭击清军炮台中国军民则包围广州城外英商住处。事后许多英国商人联名上书英王要求派一支“有充分规模的武装力量直接与中国政府交涉",以求取更多的通商特权。由此可见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拒绝与英国直接接洽

    B.英国兵舰有足够的能力进犯中国

    C.英国谋求中国市场的企图受阻

    D.清政府釆取了严厉的禁烟措施

  • 7、流行语记录着人类生活的变化和观念的更新,带着明显的时代特征.下列流行语在新中国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是:(  

    ①抗美援朝 ②招商引资 ③造反有理 ④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A.①④③②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②①③④

  • 8、根据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我国建立了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如下图④处是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

    C.广西壮族自治区

    D.西藏自治区

  • 9、“打倒列强除军阀”这是一首描写国共合作共同北伐的战歌。北伐的主要对象不包括(     

    A.张作霖

    B.吴佩孚

    C.汪精卫

    D.孙传芳

  • 10、下图所示人物是哪一国反抗殖民统治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   )

    A.印度 B.土耳其 C.中国 D.日本

  • 11、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版图的这种变化与哪国有关?

    A.美国

    B.日本

    C.英国

    D.俄国

  • 12、某班以“追寻先行者共和足迹”为主题出一期板报,下列素材按发生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成立中国同盟会

    ②成立中华民国

    ③发动二次革命

    ④建立兴中会

    A. ①②④③ B. ②①③④ C. ④①③② D. ④①②③

  • 13、中科院院士杨叔子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民族精神,没有人文精神,不打自垮。“一打就垮”和“不打自垮”都说明了必须

    A.提高国家的文化竞争力

    B.提高国家的国际影响力

    C.提高国家的科技水平

    D.弘扬国家的民族精神

  • 14、袁世凯成功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原因不包括(

    A. 帝国主义国家支持孙中山的南京政府

    B. 袁世凯对南京革命政权施加压力

    C. 南京政府中的立宪派、旧官僚倾向袁世凯

    D. 南京革命政权内外交困处境艰难

     

  • 15、香港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但近代它却经历了一段被殖民的岁月,香港问题的形成开始于下列哪个条约(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 16、习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之所以这样评价孙中山,是因为他领导的辛亥革命(  )

    A. 宣告中国封建思想的终结   B. 开启了中国政治经济的近代化

    C. 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D. 实现了民族独立

  • 17、房价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及社会的和谐稳定。早在1995年国家就启动了安居工程,它体现了我国(            )

    A.城市化建设的要求

    B.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

    C.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D.社会保障的不断完善

  • 18、1987年,标志着海峡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的重要事件是(  

    A.“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B.“九二共识”

    C.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

    D.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

  • 19、中国改革开放经历了三次思想大解放:1978年第一次思想解放冲破了个人的崇拜;1992年第二次思想解放冲破了计划经济的崇拜;1997年第三次思想解放冲破了所有制的崇拜。“第二次思想解放”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提出 B. 重申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C. 邓小平南方谈话 D. 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战略的提出

  • 20、“中世纪欧洲学校教育混乱而重复,各种年龄的年青人与一位教师坐在一起。14世纪后,逐渐出现了按年龄和程度分班级,每班有不同的教师,学生定期升级,并增加了希腊文的学习。”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

    A.人文主义的复兴

    B.罗马法的重生

    C.城邦民主政治的复活

    D.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填写下面年代尺上A、B处的信息。下图所示揭示了中国近代史的哪条线索?

    A:________B:_________

    线索:__________________

  • 22、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为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的是_________

  • 23、袁隆平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培育成功的(     )水稻,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 24、甲午中日战争的目的:侵略中国、称霸____

  • 25、______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______。大会选举孙中山为总理,建立了领导机构,并创办了机关刊物《______》,作为宣传革命的刊物。

  • 26、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毁坏了人类文明的结晶。(

  • 27、完成下列相关知识填空。

    (1)他,是大庆油田石油工人,为我国石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被誉为“铁人”。他是_____

    (2)他,是我国核武器研究工作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被誉为“两弹元勋”。他是__________

    (3)他,是一名军人,默默无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被称为“解放军好战士”。他是_____

    (4)他,专注于田畴,毕生的梦想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______

  • 28、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是

     

  • 29、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_____。为了进一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国家实施了_____旨在推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 行动,采取特殊措施帮助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

  • 30、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__________,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刊物是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某班级同学准备举办一次《一五计划成果图片展》。他们找到了以下图片资料: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第一批国产喷气式飞机,武汉长江大桥,青藏铁路图放在成果展上。同学们提供的图片都合适吗?请说明理由。

     

  • 32、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时间、领导人及失败原因是什么?

  • 33、观察如下图,请将下列地点名称填到图中相应的方框中。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率先开始的地点

    B、20世纪90年代设置的扩大开放的地点

    C、对外开放的代表和窗口城市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开始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材料二:“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1958年6月21日社论

    材料三:这场持续了十年的政治运动,给十亿中国人民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损失以及人身伤害,更大的伤害是心灵层面的,只有那些经历过这次运动的人,才能了解它真正的含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八大根据当时我国的新形势,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当时经济建设出现的主要问题。结合所学,指出该问题的产生与当时哪些曲折的探索有关?

    (3)材料三中“这场持续了十年的政治运动”指的是什么?在这场运动中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的人物是谁?

    (4)综上所述,结合所学,概述你对这一时期经济建设得失的主要启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