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郑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2023年12月1日23时许,华阴交警在某路口对过往车辆进行检查时,发现王某涉嫌酒后驾驶机动车,经检测,王某血液中酒精含量为158.68mg/100ml,系醉酒驾驶机动车,涉嫌危险驾驶罪。交警依法对王某处以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王某的行为(     

    ①没有做到对自身安全负责②危害公共安全,是对他人不负责的表现

    ③反映出其缺乏责任意识,规则意识淡薄④说明其具有高超的驾驶技术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 2、某教育平台将语文教材中的10部名著改编的电影整理出来,以此方便大家点击观看。例如关于勇敢的电影《老人与海》,关于爱感恩和救赎的电影《悲惨的世界》,关于母爱的电影《鬼妈妈》等等,一些学生表示教育平台的做法既让他们轻松看了名著,又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非常好。原因是(       

    A.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B.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了新的平台

    C.网络为科技创新搭建了新平台

    D.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 3、为了保护旅客合法权益,维护铁路旅客运输正常秩序,《铁路旅客运输规程》于2023年1月1日正式施行,改变以往儿童票以身高划分的规定,实行“双轨制”即按年龄或身高标准进行售票,这说明(     

    A.规则的完善要符合人民利益和社会发展要求

    B.改进规则是因为原有规则一开始就存在错误

    C.遵守规则只能靠个人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提醒

    D.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废除全部原有规则

  • 4、2023年,在我们的记忆相册中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感人瞬间:外卖小哥彭清林路遇女子跳水水,从桥上一跃而下施救;甘肃地震后,拉面店老板坚持拒收救援人员的餐费;群众为冒雨执勤的交警打伞……每个人都被他人关爱着,也都在关爱着他人。这一个个镜头(     

    ①说明关爱只发生在特定群体②汇聚成爱的海洋,使社会更加和谐

    ③传递美好情感,给人们带来温暖④启示我们要尽己所能,献出爱心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 5、2023年4月6日,针对美国国会众议长麦卡锡等国会议员在美国执意会见“过境”窜美的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予以强烈谴责。习近平主席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这体现了(     

    ①国家安全以政治安全为基础,必须高度警惕②台湾问题事关国家核心利益,不容他国干涉

    ③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是中国的内政④解决台湾问题才能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6、2023年8月29日,哈尔滨市政协原党委书记姜国文因受贿1.039亿元,被判无期徒刑。对该案的认知正确的是(       

    ①案例中的行为触犯了刑法,所受到的处罚是刑罚处罚

    ②案例中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属于犯罪

    ③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④只要违法就要承担刑事责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7、《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正式公布,为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健康成长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对此,同学们纷纷发表评论。以下评论不正确的是(     

    ①小敏:“网络打开新的交往通道,我们可以和任何人网上交往。”

    ②小林:“虚拟世界的交往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可能带来危害。”

    ③小聪:“网络交往有陷阱,未成年人的判断能力还有待提高。”

    ④小雅:“互联网无所不能的,现代人的网络素养都非常的高。”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 8、眉山市推行“个人文明诚信积分”,对具有优良信用记录、文明诚信积分高的个人在教育、就业、创业、社会服务等领域给予重点支持。推行“个人文明诚信积分”旨在(     

    ①引导企业诚信经营,塑造良好企业形象②建立失信惩戒机制,严惩个人失信行为

    ③大力弘扬诚信文化,营造良好社会环境④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珍惜个人诚信记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9、小强在影剧院观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时,兴奋之余,不禁手舞足蹈,大声叫好,引起周围观众的不满,别人制止他时,他却说:“这是我的权利和自由,我想怎样就怎样。”下列选项不能反驳其观点的是(     

    A.社会规则对自由起着约束和保障作用

    B.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他人和集体的利益

    C.公民要在道德、法律等规则的范围内行使自由和权利

    D.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必须得到他人的许可

  • 10、下列同学的行为中,体现出“对自己负责”的是(     

    A.小华上劳技课时抓紧时间做数学作业

    B.小明在复习迎考阶段也坚持每天锻炼

    C.小琳为了保证作业质量抄写网上答案

    D.小江怕上课迟到在十字路口闯了红灯

  • 11、下表是某市公共场所中人们最不喜欢的行为的调查结果。这提醒市民(     

    人们最不喜欢的行为

    乱扔垃圾

    大声喧哗

    插队

    闯红灯

    遛狗不栓绳

    践踏草坪

    占比

    100%

    86.1%

    79.5%

    56.8%

    27.3%

    16.3%

    A.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B.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C.增强公共参与意识

    D.提升自身文化水平

  • 12、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     

    A.社会

    B.父母

    C.学校

    D.法律

  • 13、“尊重他人”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必备品质。因为一个人只有懂得尊重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人重。关于尊重他人,以下同学的做法错误的是(       

    A.当别人和小李说话的时候,小李都会看着对方的眼睛

    B.同学们都愿意和小刘做朋友,因为他总是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

    C.小罗是班长,当有同学给别人起侮辱性外号时,她总会站出来制止

    D.小周看见了下铺同学的笔记放在床头,他没能忍住好奇心,翻看了

  • 14、2023年12月22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了关于公开征求《网络游戏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意见稿拟规定“限制游戏过度使用和高额消费”。这样规定主要是因为(     

    A.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B.沉迷网络,会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C.网络严重侵犯我们的个人隐私

    D.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便利和多彩

  • 15、小明同学在演讲中说: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下列最适合他演讲的标题是(     

    A.合理利用网络

    B.国家利益至上

    C.做负责任的人

    D.预防违法犯罪

  • 16、《荀子》中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这体现了(     

    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②文明礼貌是社会中最重要的行为规范

    ③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④只要做到文明有礼就可以获得成功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 1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每一个平凡岗位都能书写不平凡的人生华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②中国人民用劳动和实干创造了今天的辉煌

    ③劳动是实现中国梦的唯一路径

    ④实现伟大梦想需要一代代人接续奋斗,继续发扬实干精神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8、新浪微公益平台自成立至今,已累计筹款4亿余元,超过两千万用户参与捐款,捐赠重复率达到26.7%。快捷、互动、灵活……网络微公益让公益变得随时随地触手可及,带来“人人皆可公益”的新体验。这表明(     

    A.新科技为人们参与公益活动、传播正能量提供了便捷

    B.网络公益行动是人们参与公益活动的唯一方式

    C.网络公益行动在传播正能量的同时,也带动了网络电信诈骗等犯罪行为

    D.网络公益行动需要法律规范和政府监督

  • 19、20231015日上午,“儒辰集团杯”2023临沂马拉松赛在五洲湖广场鸣枪开跑。一声令下,万马齐发。2.6万名跑友齐聚,共赴“临马”赛道。据此,回答下面试题。

    【1】这一路,奔跑有风,守护有警,赛场内外,临沂交警直属一大队全程保驾护航。用炙阳下的荧光“警”色,与体育健儿们一同“奋力奔跑”。从社会关系的角度看,这些临沂交警队的关系是(       

    A.血缘关系

    B.地缘关系

    C.业缘关系

    D.法律关系

    【2】针对此次安保工作规格高、人员多、线路长、幅度大、覆盖广等特点,大队始终坚持“保安全”“保畅通”与“保民生”相结合原则,按照“赛道严控、周边分流、外围疏导”的交通组织策略,对赛道沿线采取分时段封闭限制措施,最大限度保证赛道周边的畅通,并依赛程分时分段解除管控措施,及时恢复交通,还路于民。这告诉我们(       

    ①人人都能自觉维护社会秩序       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保障

    ③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④有了规则秩序就能得到维护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20、女儿:网络生活真精彩,学习购物很方便。妈妈:网络生活很无奈,虚假信息真烦人。下列观点能全面反映上述对话的是(     

    A.网络滋生虚假信息

    B.网络改变人际交往

    C.网络推动经济发展

    D.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讲指出话:坚定不移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政治监督,一刻不停推进反腐败斗争等。

    有人认为:权力溢生腐败,消除腐败要靠监督,依法严惩才能杜绝。请你对此观点判断并说明理由。

  • 22、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表现。

    判断:(   )理由:

  • 23、当今社会,有些明星为了赚钱,不惜代言

    虚假广告,被消费者投诉后又百般推卸责任。

      请从责任的角度,对漫画中明星的言行进行辨析。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24、   在学习了“公民义务”一课后,小刚、小明、雯雯三位同学谈各自的感受。

    小刚:这节课真有意思,以前我只知道法律赋予我们各项权利,现在才知道,享受权利的同时还必须履行义务。小明:履行义务?那多累啊!你想享受权利,所以必须履行义务。我放弃权利,不就可以不履行义务了吗?雯雯:放弃所有的权利?那多没劲!对了,我有一个好办法:咱们可以多享受一些权利,少履行一些义务,这不是两全其美嘛!

    (1)你知道我国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分别有哪些吗?

    (2)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作为中学生,应怎样依法履行公民义务?

  • 25、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召开之际,某校八年级二班开展以“宪法在我们身边”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原因探究)第一小组同学查阅资料,搜集到如下材料:2020年6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依据宪法、香港基本法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香港社会各界第一时间纷纷发声,坚决拥护和支持实施香港国安法。

    (思辨明理)第二小组同学分享了以下信息:2020年9月29日,国务院在中南海举行宪法宣誓仪式。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监誓。2019年12月至2020年9月国务院任命的28个部门和单位的31名负责人依法进行宪法宣誓。

    (1)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要依据宪法制定?

    (2)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两种宣传方式。

  • 26、(依法自律健康成长)

    材料: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这种陷阱不仅存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网络世界里,但某些青少年认为网络是个虚拟世界,不受法律约束,肆意妄为,进而走上犯罪道路,令人痛惜。

    (1)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2)我们应如何加强自我防犯,预防犯罪?

    (3)犯罪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

    (4)你知道刑罚分为哪两类吗?

  • 27、   材料一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鼓励人人成就梦想,离不开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更是人人成就梦想的重要前提。一个合理且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社会,应该是充满机遇的社会,更是通过奋斗实现愿望、获取成功的社会。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才能让每个人的梦想都能开出灿烂的花朵,结出累累的果实,为“中国梦”的实现增添光彩。

    (1)为什么说成就梦想离不开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处在什么发展水平上,制度都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我们要通过创新制度安排,努力克服人为因素造成的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2)材料二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材料三 某校八年级同学开展了一次社会调查,经统计,结果如下:

    调查问题

    能够同破坏社会公平的行为作斗争

    自己遇到不公平的待遇能够予以抗争

    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非正义行为能够奋起反抗

    路见不平,能够做到匡扶正义、见义勇为

    调查结果

    10%

    92%

    90%

    15%

     

    (3)材料三的调查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青少年如何自觉守护正义?

  • 28、为什么社会生活需要秩序?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0
题数 28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