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雷锋对“生命的追问”启示我们( )
A.要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的价值
B.当别人需要帮助时,付出精力求回报
C.有价值的人生,不应该考虑个人利益
D.只有为自己而活的生命才是有意义的
2、下列对亲子冲突会带来的影响,认识正确的是( )
①亲子冲突是亲子之间互动的一种方式,体现了青少年个体的发展,也能够促进父母的改变和完善
②亲子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是生活当中的一部分
③如果发生亲子冲突,最好的办法就是冷处理,时间久了就解决了
④如果处理不好,亲子冲突就会伤害双方的感情,影响家庭的和睦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3、七年级(1)班班主任李老师在主题班会上,要求学生自己创造格言,寻找前进的目标。召勇同学创造的格言是“只关注别人事情的人,他们将永远也不了解真实的自我。人活着,最重要 的还是了解自我,认识自我。”正确认识自己有利于( )
①明己之长,知己之短
②促进自身发展
③战胜学习上的一切困难
④促进与他人交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重温《雷锋日记》,我们倍感振奋。下图“雷锋日记”告诉我们,拥有真正的青春需要( )
1959年10月25日 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节选自《雷锋日记》 |
①不断战胜自我,探索生命意义②勇敢面对未来,决定社会发展
③弘扬高尚道德,提升道德境界④主动承担责任,维护人民利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获得信息的渠道日益增加,网络因其快捷方便成为我们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但是网络信息的开放性对于自控能力不强,极富好奇心的青少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网络中的暴力。色情等信息严重损害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中学生可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尽可能多上网
B.中学生有自我保护能力,不会受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
C.中学生要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拒绝上网
D.中学生要提高自控力,加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6、小乐同学参加校园歌手比赛,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通过这次比赛,她认识到自己的唱歌天赋,从此,她经常唱着、笑着,脸上洋溢着自信。这表明正确认识自己( )
A.有助于我们增强对自己的信心
B.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C.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善待自己
D.有利于我们改正缺点
7、一位老师在批改试卷时,在每张卷子上画简笔画以此鼓励学生的视频引发网友热议。该老师称,画这些是为了鼓励学生,同学们看到后特别开心,很兴奋,自己还和学生们达成约定想要得到画就要好好写作业。这启示我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 )
①相互理解,主动关心对方
②正确看待老师的鼓励和期待
③尊重老师,不向老师提任何反对意见
④彼此尊重,平等相待,相互促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表明友谊( )
A.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B.是平等的、双向的
C.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D.不是一成不变的
9、“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这一网络流行语寓意友谊往往经不起考验,是易碎品,说变就变。为避免友谊翻船,当与朋友发生冲突时要( )
①保持冷静,换位思考 ②坦诚交流,及时处理
③据理力争,寸步不让 ④克制自己,满足对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春节时,一些家庭选择了如“忠厚传家远,孝悌守业长”“成事成名成伟业;立人立德立家风”等对联,对联字迹虽因日久而模糊,但好家风代代相传。可见好家风( )
A.是一个家庭文化的延续,是有形的财富
B.是家庭兴旺和社会稳定的精神源泉之一
C.是推动全家努力奋斗、名利双收的法宝
D.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美德和精神支柱
11、“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这告诉我们( )
A.生命是不可逆的
B.生命是永恒的
C.生命是独特的
D.生命是短暂的
12、“感动中国”人物江梦南,半岁时意外失聪,后来通过读唇语学会了“听”和“说”。她刻苦学习,凭借优异的学习成绩,成为清华大学的博士生。这启示我们( )
①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让我们能够拥有更充实的生活
②学习,打开了生命的视窗,让我们面前的世界变得更精彩
③学习是改变我们命运的唯一出路
④与普通学生相比,失聪学生在学习上具有明显优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提醒我们,有时我们需要通过__________来认识自己。( )
A.自我观察
B.他人评价
C.集体
D.反省
14、媒体的一项调查显示,近六成大学生有容貌焦虑,容貌焦虑已成为年轻人普遍存在的“心病”。完成下面小题
【1】存在“容貌焦虑”,说明这些年轻人( )
A.没有认识自己
B.没有欣赏自己
C.没有掩饰自己
D.没有改变自己
【2】面对“容貌焦虑”,应有的正确的态度是( )
①放大自身优点,掩饰自己不完美②树立正确审美,欣赏和接纳自己
③注重内外兼修,提升自己的气质④正确认识自己,不断追求外在美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5、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我们已经步入中学生活。下列对中学生活认识正确的有( )
①我们进入了新起点,开始了新征程
②这是为我们一生莫定重要基础的阶段
③见证着我们从幼年到少年的生命进阶
④一定能塑造一个全新的自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6、近年来,全国各地许多中学都会不定期举行各种逃生演练、紧急疏散、疫情防控等安全教育活动。这是因为( )
A.中学生生命太脆弱,经不起任何伤害
B.要敬畏生命,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
C.我们要关爱生命,要从日常生活做起
D.敬畏生命并不是我们内心的自愿选择
17、2023年9月10日迎来了第39个教师节,习近平主席向广大教师致以节日问候和诚挚的祝福。初一的同学们,有的为老师制作了手工卡片并写上暖心的祝福,有的给老师带一朵鲜花,还有的送一个棒棒糖,师生情谊感动着彼此。我们如此尊师重教的原因是( )
①永感师恩,老师是我们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②亲其师信其道,增进师生情谊有利于我们的学习生活
③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④“四有好老师”是当代教师的努力方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下列小明的行为与该俗语所体现的认识自我的途径相一致的有( )
①虚心请老师指出缺点不足②对着镜子反复练习演讲动作
③每天坚持写日记反省自己④认真阅读小组同学的评价意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漫画《命是弱者的借口,运是努力的谦辞》启示我们( )
①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困难与挫折是难免的
②勇气和意志让我们战胜困难,做命运的主人
③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
④在命运面前,我们的生命是脆弱的、渺小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家是一个有温度的词,“倦鸟归林,鱼翔浅底,落叶归根”,这都是对家的渴望。人们之所以如此“渴望”家,主要因为家( )
A.只是血缘关系的亲属生活组织
B.是提供休闲娱乐的地方
C.就是一所房子、一个地域
D.是身心寄居之所,是心灵的港湾
21、在生活中,我们会面对一些客观存在的、非人力可抗拒的______,或一些人为______。我们需要增强______意识、______意识,提高______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______方法。
22、家是温馨的港湾,父母是我们最亲近的人。下面是某班同学的一份关于“家”和“亲情”的手抄报,请根据所学知识将其补充完整。
23、___________,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24、中国始终坚持走共同发展的道路,通过发展促进和平,打造人类________。
25、我们需要_____________的朋友,共同见证我们走过的成长历程。
26、请将答案字母填写在相对应的括号内
( )(1)青春的美 A.创造的源泉
( )(2)真正的爱情 B.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能严守道德准则
( )(3)思维的批判性 C.青春期矛盾心理的表现
( )(4)反抗与依赖 D.有助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 )(5)慎独 E.需要责任和能力
( )(6)社会实践 F.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和谐统一
27、有了好奇心就一定能培养高雅情趣。
判断:
理由:
28、古人说:“学贵有疑”。但在生活中,却有这么一些同学,以反驳质疑他人为乐,例如:你说1加1等于2,他说一堆沙子加上另一堆沙子,不还是一堆沙子?这些同学并不真正关心真相和观点正确与否,对人不对事,故意持相反意见,试图一决高下,甚至使他人感受到被冒犯、愤怒。这些同学被人们笑称为“杠精”。
有些同学认为:“一味反驳他人是具有批判精神的体现,应当提倡。”请你辨析此观点。
29、【青春证明】
滦河中学七(1)班召开以“我的青春我做主”为主题的班会,同学们纷纷踊跃发言。
小琪 “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情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投身社会,只有做大事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小江 自信是战鼓,是号角,是旌旗。自信的人生不一般,不一般的人生有自信。
阅读材料,你认为小琪的说法对吗?请说明理由。
30、给孩子们一个更安全、更温馨的成长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心愿。2021年6月1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实施,从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六个方面,结合现今社会突出问题,对原《未成年人保护法》作出修改与完善。
这次修订再次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小林同学不理解,说:“不是说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吗,为什么还要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请你对此说法进行辨析。
31、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器,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文明有序、和谐自由的空间。生活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在建设法治中国的进程中,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1)为什么说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法律有哪些作用?
(3)我们应该怎样做到依法办事?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刘伟,生于1987年,10岁时因触电意外失去双臂。他没有双臂,但能用双脚弹奏出美妙的钢琴曲;他从来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总说自己要精彩地活着。他的故事感动了许多人,被评为“2011感动中国人物”。
材料二:刘伟语录:
1.“我从来没有把我当什么特殊群体,就是你们用手做的东西,我用脚做,只是换了一种方式而已,没有不一样。”
2.“我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养活自己,虽然我体会不到拥抱别人的幸福感,但我能够在琴声中感受到更多的幸福。”
3.“摆在我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去死,要么精彩地活着。”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6分)
(2)生命弥足珍贵,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生命呢?(6分)
(3)结合材料二,请给自己设计一条生命箴言。(3分)
33、【男生女生】
小娟和小刚是同班同学,因为两家住得近,两人又很谈得来,经常结伴上下学,在学校要么一起讨论学习上的问题,要么一起聊天,常常形影不离。一段时间后,班上一些同学便开始说他们两人的闲话,班主任也暗示他们要正常交往。小娟为此很烦恼,决定以后再也不与任何男同学交往了。小刚却意识到自己越来越喜欢能干、善解人意的小娟了。难道自己陷入“爱情”了,小刚开始有些迷茫……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联系身边的实际,谈谈中学生与异性交往的重要性。
(2)结合小刚的迷茫,谈谈正值青春期的我们应如何看待与异性的朦胧情感。
(3)异性之间的友谊需要注意些什么?
34、为了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之美,某校开展《优秀文化共传承》活动,号召全校师生提供活动素材。以下是某班学生张强收集的素材,请联系七年级上册的相关内容,说说从下列句子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活动素材 | 启 示 |
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要培养学习兴趣。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① |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也。 | ②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③ |
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霞。 | ④ |
35、有位神仙想帮助一个贫穷的孩子,就把路边的一块小石头变成了黄金送给他,可是这个孩子不肯要。神仙以为他嫌少,于是又把一块更大的石头变成了黄金送给他,但孩子还是不肯要。于是神仙就把对面的一座小山丘变成了金山,觉得孩子再贪婪也该满足了吧,结果孩子还是不要。神仙就迷惑了:“给你金山都不要,那你要什么?”孩子不慌不忙地回答说:“我只要你的点金术。”老子曾经说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鱼只能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
(1)这个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2)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你认为“学习”有怎样的意义?
(3)对于学习你有什么正确的学习方法介绍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