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启示我们( )
①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②要做万众创新的时代创客
③我们正处在创新的时代
④要学会用法律维护合法权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十四五”规划纲要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标准,描绘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绿色正在充实当代中国人的新梦想。“盼环保”“求生态”的国情依据是( )
①我国把保护环境放在一场工作的首位
②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依然严峻
③人类要完全服从自然界,不应该改造自然
④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虽总体有所改善,但生态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某超市长期占道堆放货架,致使行人只能走机动车道,存在安全隐患。一位市民通过政府网站反映此情况( )
A.选举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
B.政府对人民负责,人民有权直接管理社会事务
C.公民应积极参与民主生活,依法参与民主决策
D.政府要依法行政,更好发挥管理和服务的职能
4、西安大唐不夜城景区推出的“盛唐密盒”通过“演艺+互动”的形式,由房玄龄和杜如晦的扮演者出题,随机挑选游客上台参与答题,以喜剧幽默的方式向大家科普天文地理、诗词歌赋等小知识,一时火遍网络。“盛唐密盒”火出圈( )
①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
②体现了推陈出新,传承中华文化
③说明了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④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下列时事新闻线索共同描述的法律是( )
线索一 | 线索二 | 线索三 |
本法自2023年5月1日起施行 | 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为了保护野生动物,拯救珍贵、濒危野生动物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6、2023年9月1日起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正式施行。该法明确: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应当尊重、顺应、保护自然;坚持生态保护第一,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坚持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科学防控、系统治理。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上述材料体现出我国( )
A.实施保护环境发展战略
B.建设资源节约型国家
C.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D.不断转变经济方式
【2】施行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 )
①为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
②符合良法之治的法治基本要求
③全面开启了我国科技保护的制度建设
④旨在推进立法工作的与时俱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两者都对社会行为进行规范调整,法治和德治也成为国家治理的两种重要方式。对法律与道德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
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道德和法律共同发挥作用 ②法律对道德建设具有促进作用
③道德对法律具有规范作用 ④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地上、“云”上同步推进,产业、民生一齐发力,推窗见绿、开门入园,15分钟生活圈便民利民……短短6年,河北雄安新区绣出“美丽城市之花”。以下城市管理措施与雄安“绣花功夫”相一致的有( )
①高楼大厦与棚户区并存②组织人大代表视察民生实事项目推进情况
③积极推进“口袋公园”建设④让农村孩子全部进城上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2023年7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正式施行。修订反间谍法是新形势下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加强反间谍斗争的需要,是推动反渗透、反颠覆、反窃密斗争,确保国家安全的有力法治保障。这说明( )
A.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国家不断夯实法治基础
B.我们是未成年人,反间谍斗争与我们无关
C.社会因法治而进步,有了法律制度就有了法治
D.要加强法治宣传,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
10、下列句子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的有( )
①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 ②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③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④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饭圈”指喜欢某个明星或者组合的粉丝群体。随着“饭圈”的无序生长,诸多乱象产生,引发社会问题,如诱导未成年人应援集资、高额消费、投票打榜,“饭圈”粉丝互撕谩骂等。对“饭圈”的治理,需要( )
①青少年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 ②行政机关要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③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观,杜绝追星 ④立法机关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2、人民日报推出“奋斗者·正青春”的特别报道,讲述当代中国青年奋斗故事,引导广大青少年把握美好青春时光,展现青春担当。报道传递的价值导向( )
A.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B.只要奋斗就能实现梦想
C.自信的中国人对国家有认同
D.当今时代是放飞梦想的时代
1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下列古语最能体现这一情怀的是( )
A.天地之大,黎元为先
B.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C.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4、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近五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每年都保持在4%以上,义务教育巩固率由93.8%提高到95.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45.7%提高到59.6%,国家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这是因为教育是( )
A.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B.国之重器,要不来、买不来
C.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D.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15、12月27日至28日,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举行。习近平在重要讲话中系统总结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历史性成就和宝贵经验,深刻阐述新征程对外工作面临的国际环境和肩负的历史使命。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②只有合作互惠才能使世界各国共同发展
③我国为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作着不懈努力
④国际形势缓和的大趋势已经改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6、行政处罚与民生利益息息相关。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罚款事项的决定》,取消调整与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33个罚款事项。这体现了( )
一是严格依据上位法,调整罚款数额。 二是严格区分违法行为的情形,修改罚款数额的计算方式,确保过罚相当。 三是严格落实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的要求,将直接处以罚款调整为逾期不改正。 |
①政府管理公共事务必须依据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②政府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③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
④行政机关严格执法,厉行法治就是对政府提出的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2023年10月1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出台的《深圳市医疗保障办法》正式实施。社保卡买药没有“门槛线”,住院待遇提升,异地就医更便捷……这些举措体现了政府( )
A.满载民生情怀,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B.完善医疗政策,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C.增进民生福祉,消除了社会主要矛盾
D.坚持依法执政,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
18、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妇女权益保障法,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修订通过。该法进一步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确保广大妇女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平等获得发展机遇、平等享有发展成果。这体现了我国坚持( )
A.科学立法
B.严格执法
C.公正司法
D.全民守法
19、仔细观察下图,图中的主人公(小学生)此时( )
①应该不顾一切,立即冲进去和小偷搏斗
②遭遇危险情境,要冷静、沉着、机智
③应该选择最佳方法,确保自身安全
④虚张声势,与违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③④
20、2023年10月16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公布,特别加大对网络诈骗、个人信息泄露、网络沉迷、网络欺凌等易发多发问题的打击和整治力度,坚决守住网络安全底线。落实该条例需要( )
①监护人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做好示范引导
②监察委员会大力查处传播不良信息的网络平台
③行政机关定期开展预防沉迷网络的宣传教育
④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审理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在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多极化的进程中,各国在经济、政治、安全、文化等领域合作互惠,共同发展。有人认为,现在国家间只有合作,不存在竞争了。
判断:
理由:
22、提起高铁,中国人无不为之骄傲,由最初时速200公里,到如今350公里,中国速度让世界为之惊叹,李明据此认为,中国已经是科技强国了。你如何评价李明的观点?谈谈理由?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互联网改变世界,世界因互联网而精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美好。
◆医生:给千里之外的病人进行外科手术,从开刀到缝线均由远程操控机器人完成。
◆市民:出门不用带钱包,手机支付更方便。
◆公益组织:发起帮助视障碍人群的公益活动,采取“每人捐赠一分钟声音”的方式,开展声音捐赠活动,鼓励人们一起为视障人群朗读书报活动。
结合上述事例,有人说,创新只是为了满足个人兴趣,与大众的幸福生活无关。对此你怎么看?
24、解决台湾问题,要遵循的基本方针是什么?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是什么?
25、40年风雷激荡,40年岁月更迭。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历程,每一次重大改革都给党和国家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给事业前进增添强大动力。改革开放走过4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将改革进行到底”凝聚起社会共识,激励着奋斗精神,成为新时代的主旋律、最强音。
(1)改革的意义是什么?
(2)改革的作用体现哪些方面?
(3)“将改革进行到底” 为什么会凝聚起社会共识?
26、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哪一方面的内容?
(2)列举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的名言警句。
27、(8分)材料一:让国人引以为豪的“Made in china”曾带领中国走在世界前沿,一度曾是中国经济发展引擎巨擘,目前中国制造遇到了一些难题。我们的机床占到世界产量的38%,但是我们高档的数控机床基本得靠进口;我们钢铁产量世界第一,但是港口码头上高吨位起重机的钢丝绳得进口;我们的铝产量是世界第一,但是飞机上用的铝我们得进口……中国制造的问题在于大而不强。
材料二:创客一词源于英文单词“Maker”,是指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创客”一词,并且还提出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
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2)请分析材料二中“要把‘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引擎’”的原因。(6分)
28、2021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70年来,在党的光辉照耀下,雪城高原创造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如今的西藏,社会大局更加稳定、经济文化更加繁荣、生态环境更加良好、人民生活更加幸福,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新西藏呈现在世人面前。
运用所学,简要说明成就“崭新的社会主义新西藏”的原因。(写出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