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海北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以法治的方式推动全体公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     

    A.爱国

    B.诚信

    C.友善

    D.敬业

  • 2、2022年10月12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开讲,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在轨介绍了问天实验舱基本情况和植物生长研究项目,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等趣味实验。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问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生动的科学课堂,顺畅的天地互动,实时的全球直播,中国航天向世界彰显着中国自信,也在亿万青少年心中撒播了科学的种子。这表明(     

    A.我国的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已经成为世界一流创新强国

    B.科技进步促进国家发展,创新已成为我国的中心工作

    C.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D.创新应该成为青少年的唯一追求,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

  • 3、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构建具有东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对于东北而言有利于(       

    A.增强文化实力

    B.消除发展差异

    C.实现共同富裕

    D.实现率先崛起

  • 4、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奔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路上,56个民族拧成一股绳,同心协力,绘就民族团结新图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这说明(     

    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人的梦。

    ②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③我们要发扬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④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5、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为了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党和政府采取的措施有(     

    ①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

    ②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③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④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6、少年有梦,国家也有梦。“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     

    A.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B.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D.奥运梦、飞天梦、航母梦等

  • 7、2022年1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他强调不论国际形势发生什么变化,中国都将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这源于改革开放是(     

    ①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②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③我们的强国之路、富民之路④民族进步之魂和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8、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草案在修订过程中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共有98512位网民对修订草案提出了513719条意见。此外,还收到近三百封群众来信。以上材料体现了(     

    ①让法律更好的体现人民意志,反映人民呼声

    ②公民积极行使监督权,积极参与立法工作

    ③立法过程广泛凝聚社会共识,有利于民主科学立法

    ④公民有序行使立法权,提高法律专业素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9、“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体现中国发展机遇的是(     

    A.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稳居世界第二

    B.新冠肺炎疫情继续在全球蔓延,冲击各国经济

    C.大国博弈激化,国际冲突风险总体呈上升趋势

    D.各国的劳动力素质提高,全球劳动力成本上升

  • 10、思维导图中的①和②依次应填的内容是(     

       

    A.公民当家作主     协商民主

    B.公民当家作主     管理民主

    C.人民当家作主     管理民主

    D.人民当家作主     协商民主

  • 11、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中国的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这说明(     

    A.节日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B.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C.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日益增大

    D.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独特的,都有其存在的价值

  • 12、2023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强调,“政府工作必须在法律框架内进行,所有行政行为都要有法有据。”图中①、②应分别填入的是(     

    A.依法执政,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B.依法行政,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C.依法执政,规范政府的司法权

    D.依法行政,规范政府的司法权

  • 13、8月28日,2023版标准地图正式发布,共380幅。其中包括中国地图、世界地图和专题地图。中国虽大,但一点都不能少;地图虽小,但一点都不能错。规范使用中国地图(     

    A.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要求

    B.要理解和包容地图中出现的小问题

    C.自行标注上必要的涉密和敏感信息

    D.要学习和掌握专业的地理测绘知识

  • 14、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这体现的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     

    A.选举民主

    B.直接选举

    C.协商民主

    D.民主监督

  • 15、 是国之重器,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     

    A.关键核心技术

    B.人才

    C.教育

    D.科技创新能力

  • 16、2018-202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累计投入21.4万亿元,年均增长7%,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始终保持在4%以上。国家加大教育财政投入是因为(     

    ①我国教育质量已经居于世界首位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③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途径④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7、“世界经济的大海,你要还是不要,都在那儿,是回避不了的。想人为切断各国经济的资金流、技术流、产品流、产业流、人员流,让世界经济的大海退回到一个一个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历史潮流的。”这告诉我们(     

    ①当今世界是一个紧密联系的世界②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

    ③合作共赢已成为所有国家的共识④破坏经济全球化是不明智的选择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 18、面对美国为首的西方技术封锁,华为从容拿出自己的备胎系统。9月10日开发者大会上正式亮相鸿蒙OS2.0系统,12月发布手机Beta版本,华为自主研发国产高端芯片的智能手机已投入量产。华为此举告诉我们(     

    A.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

    B.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

    C.企业创新需要有创新的法治环境

    D.中国企业创新能力已经超越西方

  • 19、拥有古老文明的中华民族,在其漫长的历史活动中,创造性地发明并使用了“风”这一汉字,并在其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赋予“风”字繁多的意义,甚至引申到了精神层面。下列词语中的“风”字能够体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特点的是(       

    ①风调雨顺的风          ②感冒伤风的风               ③风吹日晒的风            ④世风民风的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0、从篮球“村BA”到足球“村超”,这种自发组织的民间草根球赛,不仅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观赛,带火了当地的特色旅游。这表明(       

    ①贯彻开放的新发展理念,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②开发乡村文化创新模式,助推乡村经济持续发展

    ③坚持在发展中改善民生,持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④体育赛事赋能乡村振兴,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1、   2020年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在国际抗“疫”方面,中国积极同国际社会分享防控经验和诊疗方案,已向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抗“疫”物资并派出了29支医疗专家组。为170多个国家举办卫生专家专题视频会议。但是在国际抗“疫”合作的紧要关头,也有一些国家的政客将疫情政治化,甚至污名化中国,引起了世界人民的共同愤慨。

    有人认为,中国在较短时间内控制了国内疫情,但是参与全球抗“疫”付出太多,遭遇太多恶意中伤,得不偿失。

  • 22、凝聚反诈合力   维护国家安全

    近年来,网络电信诈骗引起多方关注。九(1)班同学们为此开展了“凝聚反诈合力   维护国家安全”的时政探究活动。

    通过查阅资料,他们了解到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损害人民利益,危及国家安全。党中央要求依法从重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为进一步探究,同学们走访了相关部门,获得了以下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制定过程中,面向社会广泛征求并积极采纳民众意见。

    公安机关依法打击涉诈犯罪,2023年累计对21.05万人次进行行政处罚,抓获犯罪嫌疑人7.8万名。

    五年来,检察机关起诉19.3万人,人民法院审结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案件22.6万件。

    在重拳打击下,仅2020年就挽回涉诈损失约1870亿元,维护了国家经济、网络、社会等安全。

    在案例分析中,他们还学会了如何保护自身财产、信息安全,知道了公民要积极参与反诈行动,协助相关部门开展工作。

    探究活动结束后,晓芸认为“维护国家安全需要厉行法治”,小鹏认为“维护国家安全需要责任共担”。

    你更认同谁的观点呢?请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内容阐述你的理由。

  • 23、材料--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促进就业创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提高技术工人待遇。

    甲说:只要建立公平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就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乙说:社会上没有绝对的公平,所以追求公平正义是徒劳的。

    请辨析以上两个观点。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24、材料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4年2月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关于2013年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和全国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汇报,决定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65周年华诞之际,中国驻外使馆举行招待会,华侨华人和留学生等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同庆同贺。外国人士高度评价新中国成立65年来的发展成就,认为中国是一个有活力、有自信、有希望的国家,相信中国共产党一定能够凝聚全国人民的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体现了教材的哪些观点?6分

    2请概括新中国成立65年来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根本原因。2分

     

  • 25、时事点评

    如图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标识,活动标识由党徽、数字“100”“1921”“2021”和光芒线组成,生动展现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艰苦奋斗的百年光辉历程。数字“1921”代表100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创始,“2021”代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两个圆形寓意党和国家事业犹如滚滚历史车轮,势不可挡,勇往直前。

    运用时事或教材知识,评说我国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原因。

  • 26、改革发展稳定,离不开法治护航;经济社会发展,有赖于法治赋能;百姓平安福祉,靠的是法治守卫。继续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就能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让发展更有质量,让治理更有水平,让人民更有获得感,确保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

    (1)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法治的重要性。

    (2)简析如何建设法治政府?

  •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指出:一百年来,党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人类重大问题,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成为推动人类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

    (1)当前人类有哪些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2)为什么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青少年如何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 28、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讲道“2018年是全面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共十九大描绘了我国发展今后30多年的美好蓝图。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要把这个蓝图变为现实,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

    (1)我国发展今后30多年的美好蓝图是什么?

    (2)谈谈你对“中国梦”内涵的理解。

    (3)为把这个蓝图变为现实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0
题数 28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