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日记的格式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第一行先写上日期、星期几、天气情况。
B.最后两行偏右处先写上当天的日期,再写上自己的姓名。
C.正文格式和一般习作一样,都是每个自然段开头空两格。
2、下列每道小题中都有一个词语和加点词语的意思最接近,请选出来。
【1】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 )
A.美丽
B.艳丽
C.漂亮
D.鲜美
【2】木地板满意地舒展着身子,躺在阳台上,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舒服极了。( )
A.舒适
B.展示
C.伸展
D.展开
【3】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 )
A.鼓动
B.鼓励
C.勉励
D.鼓气
【4】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
A.杂乱
B.凌空
C.错乱
D.混乱
3、“群儿戏于庭。”中“庭”的意思是( )
A.庭院
B.家庭
C.大厅
4、下列选项中,哪一项的故事不是选自《安徒生童话》?( )
A.《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
B.《丑小鸭》《拇指姑娘》
C.《灰姑娘》《小红帽》
D.《皇帝的新衣》《坚定的锡兵》
5、读句子,写出加点词的反义词。
(1)一时( )弱在于力,万古( )负在于理。
(2)以前的城市多么热闹,( )的城市变得那么( )。
(3)你们是城市的守护神,把( )给了自己,把安全给了我们。你们坚定的目光,赶走了黑暗,带来了( )。你们暖心的鼓励,让我们告别胆小,向着希望( )出发。
6、补充词语,并按要求写词语。
( )头晃( ) ( )牙( )爪 四面( )( )
面( )耳( ) 五( )丰( ) 鸦( )无( )
1.小红和小明因为谁值日的问题吵得( )。
2.疫情爆发,全国医护人员从( )赶来支援武汉。
3.上面词语中,形容秋天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
我还能再写出一个这样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
7、背诵积累。
1.灯不拨不亮,__________。 2.有理走遍天下,___________。
3.一时强弱在于力,____________。 4.人心齐,_________。
5.二人同心,____________。 6.三个臭皮匠,____________。
8、看拼音,写词语。
yǐn jiǔ zhì shǎo ɡū dú qīng chu
wèi lái mó nàn fān chuán yín pán
9、课内阅读
青头大吃一惊,它一下子蹦到牛身上,可是那头牛用尾巴轻轻一扫,青头就给摔到地上了。青头不顾身上的疼痛,一骨碌爬起来大声喊:“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1】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一般可以用“谁怎么样”和“谁干什么”的方式概括,有结果的话还可以说清结果怎么样。选段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描写青头动作和语言中的“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我能感受到青头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3】朗读选段中青头说的话,应该用______的语气来读。
10、阅读天地。
会飞的蒲公英
童年的我,在夏天的时候,常常和妈妈去小木屋后面的山坡。山坡上盛开着一丛丛火红的杜鹃、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我快活地拍着小手,蹦蹦跳跳采摘这些五颜六色的花儿,可妈妈却总是轻轻地挽着我走到山坡的另一侧,那里开满了一朵朵白色的小花儿。小花儿怪逗人的:圆圆的脑袋,白白的茸毛,风一吹,就轻盈地飞了起来,飞呀飞呀。我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抓住一朵飞在空中的小白花儿。
妈妈说:“这是蒲公英,它从不满足于待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飘荡)。
妈妈的话,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晚上,我常常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广阔的世界上空(闯荡 飘荡)。
【1】用“√”画出括号中恰当的词语。
【2】根据短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表示颜色的词语。
(______)的杜鹃 (______)的迎春 (______)的牵牛
这么多的颜色用文中的一个词语可以概括,这个词是________________。
【3】用“_______”画出描写蒲公英样子的句子。
【4】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一种花?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常常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广阔的世界上空飞来飞去。想象一下:“我”都飞到了哪里?又看见了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朵红玫瑰
雾来了。
白白的雾弥漫在森林里。
小猴不敢下树,小鹿不敢出门,松鼠把头探出洞外又缩了回去。尽管他们的肚子饿得咕咕叫,也不敢出门找一顿早餐。
因为这太危险了。
说不定在雾里,会绊倒,会迷路,还会碰上凶狠的老虎、狼和蟒蛇……
终于,雾消散了,太阳露出了笑脸。
奇怪的是,小猴的树下放着一堆黄瓜;松鼠的树下有一篮蘑菇;小鹿家的门口放着几个苹果……
是谁干的好事呢?谁也不知道。
小猴搔搔头皮,找来了松鼠、小鹿、小羊、小兔、豪猪、刺猬和小黑熊。
小猴说:“是谁干了好事,给我们大伙送来了蘑菇和瓜果,我们应该感谢他。”
大伙都同意,可是没有谁出来承认。
小猴朝大伙看了一眼,继续往下说:“其实我早就知道是谁干的了,就在他干好事的时候,我偷偷在他胸前别上了一朵红玫瑰,可他还不知道呢!”
大伙立刻东张西望,找别人胸前的红玫瑰。只有小黑熊慌低头看自己的胸前。
小猴拍着巴掌笑了。
他说:“我知道是谁干的好事了,我代表大伙感谢他。”说着,小猴从身后拿出一朵鲜艳的红玫瑰,别在了小熊的胸前。
这次,轮到小黑熊搔自己的头皮了,他不好意思地笑了……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弥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张西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雾时,大伙不敢出来,因为太危险。请联系上下文,说说可能有哪些危险?
危险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雾消散了,小猴的树下放着______________;松鼠的树下有____________;小鹿家的门口放着__________________。
【4】是谁干的好事?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鲁班造伞
①很久以前,还没有伞。著名的工匠鲁班和几个木匠一起在路边造了许多亭子。亭子的顶是尖尖的,四面用几根柱子撑住。雨来了,或是太阳晒得难受了,行人可以躲一躲,歇一歇,喘口气。
②可是鲁班想,要是雨下个不停,那该怎么办呢?人总不能老蹲在亭子里不走哇。要是能把亭子做得很小,让大家带在身上,该多好哇!可是,用什么办法才能把亭子做得轻轻巧巧的呢?
③一天,天气热极了,鲁班看见许多小孩子在荷塘边玩,每个孩子的头上都顶了一张荷叶。
④鲁班问他们:“你们为什么顶着荷叶呢?”小孩子(七手八脚 七嘴八舌)地说:“太阳像个大火轮,我们头上顶着荷叶,就不怕晒了。”
⑤鲁班拿过一张荷叶,仔细地瞧了又瞧。荷叶圆圆的,上面有许多叶脉,朝头上一罩,又轻巧,又凉快。
⑥鲁班的心里一下亮堂起来。他赶紧跑回家,找了一根竹子,劈成许多细条,照着荷叶的样子,扎了个架子;又找了一块羊皮,把它剪得圆圆的,蒙在竹架子上。“好啦,好啦!”他高兴地喊了起来,“这东西(既 即)能挡雨遮太阳,又很轻巧!”鲁班就这样造出了一座可以移动的“亭子”。
⑦后来,鲁班又把它改成了可以活动的——用的时候,就把它撑开;用不着时,就把它收拢。这就是最早的伞。
【1】用“/”划去括号里不合适的词语。
【2】“亮堂”原意是___________。联系句子“鲁班的心里一下亮堂起来”,知道这里的“亮堂”指________。
【3】第⑥自然段主要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摘抄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鲁班是怎么造伞的?阅读第⑥~⑦自然段,给下列小标题排排序,把序号填在方框里。
A.劈竹子 B.蒙架子 C.剪羊皮 D.改成可活动 E.扎架子
→
→
→
→
【5】下面对文意的理解,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这个故事主要讲鲁班和几个工匠为行人造了很多亭子挡雨遮太阳。( )
②“瞧了又瞧”这个词语写出了鲁班仔细观察、用心琢磨的样子。( )
③文中画“ ”线句子,通过鲁班的想法,写出了鲁班造伞的原因。( )
④可以用“眼疾手快”这个词来形容故事中鲁班给人的印象。( )
13、课外阅读理解。
蜜蜂
①正在写稿的时候,耳朵近旁觉得有“嗡嗡”之声,间以“得得”之声。因为文思正畅快,只管看着笔底下,无暇抬头来探究这是什么声音。然而“嗡嗡”,“得得”,也只管在我耳旁继续作声,不稍间断。过了几分钟之后,它们已把我的耳鼓刺得麻木,在我似觉这是写稿时耳旁应有的声音,或者一种天籁,无须去探究了。
②等到文章告一段落,我放下自来水笔,照例伸手向罐中取香烟的时候,我才举头看见这“嗡嗡”“得得”之声的来源。原来有一只蜜蜂,向我案旁的玻璃窗上求出路,正在那里乱撞乱叫。
③我以前只管自己的工作,不起来为它谋出路,任它乱撞乱叫到这许久时光,心中觉得有些抱歉。然而已经挨到现在,况且一时我也想不出怎样可以使它攒得出去的方法,也就再停一会儿,等到点着了香烟再说。
④我一边点香烟,一旁观它的乱撞乱叫。我看它每一次攒,先飞到离玻璃一二寸的地方,然后直冲过去,把它的小头在玻璃上“得,得”地撞两下,然后沿着玻璃“嗡嗡”地向四处飞鸣。其意思是想在那里找一个出身的洞。也许不是找洞,为的是玻璃上很光滑,使它立脚不住,只得向四处乱舞。乱舞了一回之后,大概它悟到了此路不通,于是再飞开来,飞到离玻璃一二寸的地方,重整旗鼓,向玻璃的另一处地方直撞过去。因此“嗡嗡”“得得”,一直继续到现在。
⑤我看了这模样觉得非常可怜。求生活真不容易,只做一只小小的蜜蜂,为了生活也须碰到这许多钉子。我诅咒那玻璃,它一面使它清楚地看见窗外花台里含着许多蜜汁的花,以及天空中自由翱翔的同类,一面又周密地拦阻它,永远使它可望而不可即。这真是何等恶毒的东西!
⑥因了诅咒玻璃,我又羡慕起物质文明未兴时的幼年生活的诗趣来。我家祖母年年养蚕。每当蚕宝宝上山的时候,堂前装纸窗以防风。为了一双燕子常要出入,特地在纸窗上开一个碗来大的洞,当作燕子的门,那双燕子似乎通人意的,来去时自会把翼稍稍敛住,穿过这洞。这般情景,现在回想了使我何等憧憬假如我案旁的窗不用玻璃而换了从前的纸窗,我们这蜜蜂总可攒得出去。即使撞两下,也是软软地,没有什么苦痛。求生活在从前容易得多,不但人类社会如此,连虫类社会也如此。
⑦我点着了香烟之后就开始为它谋出路。但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叫它不要在这里钻,应该回头来从门里出去,它听不懂我的话。用手硬把它捉住了到门外去放,它一定误会我要害它,会用螯反害我,使我的手肿痛的不能工作。除非给他开窗;但是这扇窗不容易开,窗外堆叠着许多笨重的东西,须得先把这些东西除去,方可开窗。这些笨重的东西不是我一人之力所能除去的。
⑧于是我起身来请同室的人帮忙,大家合力除去窗外的笨重的东西,好把窗开开,让我们这蜜蜂得到出路。但是同室的人大家不肯,他们说,“我们做工都很疲倦了,那有余力去搬重物而救蜜蜂呢?”
⑨忽然门里走进一个人来和我说话。为了不能避免的事,我立刻被他拉了一同出门去,就把蜜蜂的事忘却了。等到我回来的时候,这蜜蜂已不见。不知道是飞去了,被救了,还是撞杀了。
【1】联系上下文,说说你从第②段加点的“才”字中读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语境,品味第⑤段中“清楚地看见”“周密地拦阻”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第⑦段,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作者觉得为蜜蜂谋出路“很不容易”的几点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全文看,如果删掉最后一段画线的句子,文章结构也完整,但在情感的表达上有什么不同?请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赵州桥(节选)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1】给下面的词语注音。
缠绕______似的______
【2】联系上下文,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回首遥望______ A.第一。B.头。C.首领。
双龙戏珠______ A.玩耍,游戏。B.开玩笑,嘲弄。C.喜剧,也指杂技。
【3】这段话主要写了赵州桥( )的特点。
A.坚固
B.美观
C.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4】选文中画“ ”的句子在课文中的作用是( )
A.引出下文
B.承上启下
C.点明中心
【5】仿照选文的段落结构,用文中加点的词语组织语段介绍一种事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 )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 )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 )的、( )的、( )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1】在文段中的括号里写上合适的词语,并回答问题。
我发现括号里的词语都是表示 的。
【2】“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把 比作 ,表现了 。
【3】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画出来。
16、看到下面的词语,你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请选择两个词语结合起来写一两句话。
静悄悄 空荡荡 懒洋洋 慢腾腾 兴冲冲 乱糟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英子走上了讲台。(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位植物学家把花圃修建得像钟面一样。(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蜜蜂无论飞到哪里,都能回到原处。(用加点的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常常每天到公园散步。(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连词成句。
都 相声 听 人人 喜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
(1)教师节那天,英子为老师献上了一束五颜六色、色彩鲜艳的鲜花。
(2)风会在森林里演出他的手风琴。
20、修改病句。
1.听了小英雄的故事,我很受感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欢会上,同学们演唱了歌曲和舞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夕阳被湖面照得一片金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敢肯定这件好事可能是丁丁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文。题目:我喜欢______
横线上可以填上人物、玩具、小礼品等,注意要把文章写具体,不少于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