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亲爱的汉修先生》中,汉修先生是一位( )
A.画家 B.音乐家 C.作家 D.科学家
2、一年好景君须记。给划线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
A.你
B.君子
C.国君
3、下列几组词语中,不是同一类的是( )。
A.蚂蚁 蜻蜓
B.铅笔 橡皮擦
C.黄瓜 西瓜
4、我会在下面每组的五个词中,找出不同类的一个,在下面画上“ ”。
①红色 绿色 白色 颜色 黄色
②工人 农民 老人 教师 军人
③香蕉 水果 苹果 西瓜 桃子
④杨树 松树 槐树 柳树 果树
5、看拼音写词语。(词语盘点)
zǎo chen(______) chuān dài(______) fú zhuāng(______) xiào yuán(______)
jìng’ài(______) guó qí(______) jìng lǐ(______) tóng zhōng(______)
jiào shì(______) lǎng dú(______) ān jìng(______) shù zhī(______)
zhè xiē(______) hào qí(______) zhāo yǐn(______) gǔ lǎo(______)
cū zhuàng(______) zhī gàn(______) yǐng zi(______) zhèn yǔ(______)
huāng yě(______) tiào wǔ(______) kuáng huān(______) gōng kè(______)
hù xiāng(______) kuáng fēng(______) zì rán(______) néng gòu(______)
shuāng bì(______) cāi xiǎng(______)róng qiú huā(_____) jí jí máng máng(____)
6、初知内容。(读课文填空)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男孩之间的故事。故事从两条线索展开。明线是列宁喜爱灰雀,__________,观灰雀;暗线是列宁寻找灰雀遇男孩,巧妙教育男孩知错就改。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对男孩的__________以及男孩的诚实和天真。
7、基础与巩固。
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 )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 )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 )静地蹲着。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给划线的字注音,并仿照“一模一样”写词:____________。
8、看拼音,写词语。
1.hàn fú不仅是一件衣裳更多的是华xià
文明的一个zài
体,是传统文化的外在体现。
2.去年hán jià我们一家都去海南lǚ
行,我chū
次尝试了cì ji
的冲浪,还在海边捉xiā
、bǔ
鱼, tǎng
在róu ruǎn
、安jìng
的shā
滩上shài
太阳,那gǎn
觉真是美miào
极了。
9、课外阅读拓展
勤学好问的伽利略
伽利略17岁那年,考进了比萨大学。他喜欢提问题,不问个水落石出决不罢休。
有一次上课,教授讲天文学,教授讲道:“宇宙中的行星都是在宇宙中进行曲线运动的。”
教授的话音刚落,伽利略就举手说道:“老师,我有疑问。”
教授不高兴地说:“你提的问题太多了!你是个学生,上课时应该认真听老师讲,多记笔记,不要胡思乱想,动不动就提问题,影响同学们学习!”
“这不是胡思乱想,也不是动不动就提问题。宇宙中的行星一定是在做曲线运动的吗?有什么证据能证明呢?”伽利略没有被教授吓倒,继续问道。
“我是根据古代著名学者的观点讲的,不会错!”教授搬出了理论根据,想用古代学者的话让伽利略相信自己。
伽利略继续说:“难道古代的学者讲的就一定符合事实吗?科学一定要与事实相符,否则就不是真正的科学。”教授被问倒了。
后来,伽利略继续刻苦学习,勤于思考,不断提出问题并自己想办法解答问题。他勇于坚持、好学善问、追求真理的精神丝毫没有改变。正因为这样,他最终成为一代科学巨匠。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水落石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胡思乱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标题是“勤学好问的伽利略”,这说明本文想要表现的就是伽利略__________的特点,那么本文是通过一件什么事情来表现伽利略这一特点的?
____________
【3】对于伽利略爱提问这一行为,教授认为这是伽利略在________________,而伽利略则是为了(____)
A.显示自己与众不同。
B.嘲笑教授没讲清楚知识。
C.显示自己很聪明,看不起古代的学者。
D.探寻真正的科学。
【4】读一读文中画线的句子,完成练习。
“难道古代的学者讲的就一定符合事实吗?”这句话的意思是( )
A. 古代的学者讲的一定符合事实。
B. 古代的学者讲的不一定符合事实。
C. 古代的学者讲的一定不符合事实。
D. 古代的学者讲的就是事实。
【5】读一读文中画线的句子,完成练习。
伽利略认为什么是“真正的科学”?( )
A. 古代著名学者提出的观点。
B. 课本中写的、教授讲解的知识。
C. 有理论依据的、经过事实验证的知识。
D. 自己亲身体验过的事实。
【6】伽利略为什么最终能成为一代科学巨匠?在文中用“——”画出来。
【7】你在生活中善于提问吗?提出问题后又是怎样找到问题答案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狐狸和猫
一次,在一片森林里,母猫遇见了狐狸先生。猫心想:狐狸机灵能干,老于世故,在世界 上很吃得开。所以,猫便满脸堆笑地跟狐狸搭讪(shàn):“您好,亲爱的狐狸先生!身体怎么样?心情怎么样?现在找食物这么难,您是怎么生活的啊?”狐狸骄傲得像什么似的,从头到脚打量了母猫一通,最后,它终于说:“呵,你这只只知抹胡子的可怜虫,你这花皮傻子,你这追赶耗子的饿鬼,你到底打的什么主意?竟敢问我过得怎么样?你学过些什么?会多少本领?”“我只会一种本领。”母猫非常谦逊地回答。“那又是怎样的本领呢?”狐狸问。“就是那些狗追来的时候,我会跳到树上逃命。”“就这个吗?”狐狸问,“我可精通一百种本领,除此之外还有满满一口袋计谋哩!我可怜你。跟我走,我教你怎样逃脱狗的追赶。”
正说着,一位猎人带着四条猎犬走来。猫一见,敏捷地跳到树上,爬上了被枝叶全部掩盖起来的树顶。“快打开口袋,狐狸先生,”猫在树上喊,“快打开口袋呀!”哪知猎犬已经紧紧地抓住了狐狸。“唉,狐狸啊狐狸,”猫感叹道,“您有一百种本领,仍然逃不脱厄 (è)运。您也能像我一样爬上树来,不会丢了老命呀!”
【1】给下列词语找一个意思相近的词。
骄傲________本领________ 谦逊________ 计谋________
【2】给文中最后一句话加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写在横线上。
________您也能像我一样爬上树来,________不会丢了老命呀!”
【3】给下面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写在横线上。
通:①没有堵塞,可以通过;②通报,告知,通晓;③懂得,明了;④普通,一般。
精通________ 通知________ 通畅________ 通常________
【4】根据下面的层意,将短文分为三层。
第一层:猫遇见了狐狸。
第二层:狐狸说大话时,被猎犬抓住了。
第三层:猫的感叹。
【5】读了这篇短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读下面的一段话,完成练习。
有一年冬天,列宁在郊外养病。他每天到公园散步。//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歌声十分动听,非常惹人喜爱。//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1】这段话用“//”分成了三层,请简要说说第二层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__”划出写三只灰雀样子的句子。
【3】给带“△”的词写近义词或反义词。
非常——(______)[近义词] 欢快——(______)[反义词]
【4】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
婉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①我们的希望就是把宝贝蛋训练成一条真正的狗。//
②我和小沙分工,我做教练,小沙做陪练员。我 说:“跳!”小沙就 一跳,然后让宝贝蛋跟着跳。
③可是,小沙手脚笨重,跳起来不好看,样子古怪,所以宝贝蛋像看西洋景似的,就是不肯照着学。小沙只能抱着宝贝蛋跳。这下,更糟,小狗误会了。每次我叫“跳”时,它就看着小沙,等他抱它跳,好像我的命令只是针对小沙,它只是个旁观者。
④我们骂它懒,小狗晃晃脑袋,朝我们作个揖(yī),仿佛在说□□有话好好说□我还小呢□□可我们一句也听不懂□
⑤后来,我们还教宝贝蛋飞檐走壁。可惜,小沙这个陪练员不争气,想攀上围墙,结果失败了,摔个鼻青脸肿。小狗见了这一切,以为我们在向它说明爬墙的危险,所以,一把它带到墙根,它的四条狗腿就哆嗦个不停。
⑥我们还幻想从培养小狗的毅力着手,在狗食里拌了辣椒酱。它碰都不碰,情愿绝食。我们为了做个榜样勾下头,每人吃了一大口拌了辣椒酱的狗食,嘴巴里火烧火燎,可小狗却不动心叫了一声,像是责骂我们是自讨苦吃的傻瓜。 //
⑦姑父常骂我们,火气很大地说我们身上沾有一股狗味,还说要把小狗送人。可是,他终于没那么做。因为小沙自从做了小狗的陪练员,每天又蹦又跳,饭量大了,人也胖了;还因为宝贝蛋始终像猫,一点都没有变成他讨厌的狗。//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安全—( ) 喜欢—( )
【2】给短文取一个合适的标题,写在短文前面的横线上。
【3】仔细读第②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在短文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
【4】给短文第④自然段加上标点。
【5】短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围绕这句话,先写我和小沙训练宝贝蛋_________,再写训练它_________,最后训练它的________。结果宝贝蛋___________________。
【6】姑父没有把宝贝蛋送人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只小狗非常可爱,我们从“晃晃脑袋,朝我们作个揖”可以看出它____________,从“四条狗腿就哆嗦个不停”可以体会到它胆小,从“小狗却不动心,叫了一声”可以体会到它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运用。
书本里的蚂蚁(节选)
古老的墙角边,一朵红色的小花孤零零地开着,在风里轻轻地唱着歌。一只黑黑的小蚂蚁,静静地趴在花蕊里睡觉。
一个小姑娘经过这儿,采下这朵花,随手夹进了一本旧书里。小蚂蚁当然也被带进了书本,被夹成了一只扁扁的蚂蚁。
“喂,你好,你也是一个字吗?”书本里传来了细碎的声音。
“是谁?”小蚂蚁奇怪极了。
“我们是字。”细碎的声音回答着。小蚂蚁这才看清,书本里满是密密麻麻的小字。“我们小得像蚂蚁。”字有点不好意思地回答。
“我是蚂蚁,噢,我变得这么扁,也像一个字。”小蚂蚁挺乐意当一个字的。
书本里有了一个会走路的字。第一天,它住在第100页,第二天跑到了第50页,第三天又跑到了200页。所有的字都感到很新奇。要知道,这是一本很旧的书,很久没有人翻动过了,而这些字从没想过动动手脚,走一走,跳一跳。“我们真是太傻了。”字对自己说。现在,它们要学着小蚂蚁,跳跳舞,串串门,那有多快乐呀!
旧书不再是一本安安静静的书了。
有一天,小姑娘想起了那朵美丽的花,就打开书来看。啊!上面写着她从来也没有看过的新故事,她一口气读完了这个新故事。
第二天,小姑娘忍不住又打开书来看,她更加惊奇了, 。
【1】试着给文章加个结尾。
【2】照样子写词语。
跳跳舞 串串门 ______
密密麻麻 安安静静 ______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 )的小花 ( )的蚂蚁 ( )的声音
( )地回答 ( )地唱歌 ( )地睡觉
【4】为什么“上面写着她从来也没有看过的新故事”?( )
A.因为这是一本新书。 B.因为书里的字和小蚂蚁一样在走来走去。
C.因为小姑娘好久不读这本书了,觉得新鲜。
14、 课文内容精彩回放。
小蜘蛛飞快地爬进屋子,在屋檐上织了一张又大又漂亮的网。偶尔有虫子撞到网上,小蜘蛛马上爬过去把虫子吃掉。
“小蜘蛛,你吃饱了吗?”老屋问。
“没有,没有!”小蜘蛛一边忙着补网,一边回答,“老屋老屋,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老屋想,这倒很有意思。于是它就开始听小蜘蛛讲故事。
小蜘蛛的故事一直没讲完,因此,老屋到现在还站在那儿,边晒太阳,边听小蜘蛛讲故事。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偶尔——(______) 马上——(______)
【2】读了上下文,我觉得老屋具有(__________)的品质。
【3】老屋到现在还站在那儿,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4】老屋还会帮助谁?请简单地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拓展阅读。
杜牧山行
深秋时分,夕阳西下,漫天红霞;枫树红叶,漫山遍野,一幅火红底色的“油画”,从天幕上直挂下来。
“吁”的一声,马车停在岳麓山峪谷口,随后车上跳下来一位年轻的书生——杜牧。他激情荡漾地享受着大自然特别赐予的南国大礼:经霜的枫叶红了,爆炸似的燃烧着;林峰间的雾气白了,慢悠悠地飘浮着;石头小径如同沉睡的巨蟒,静卧山腰;几点农家小舍朦胧地镶嵌于山顶七……
面对如此奇伟的美景,杜牧流连忘返。才思敏捷、极会吟诗的他,此刻是诗兴大发!只见他摇头晃脑,随口吟出:“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就是文质兼美的颂秋佳作——《山行》一诗的来历。这首诗创作以来,备受大家的喜爱并广为流传,成为传世精品。
【1】短文第一自然段中,作者把什么比作“油画”?( )
A. 作者把“红霞”“红叶”比作“油画”。
B. 作者把“夕阳西下,漫天红霞;枫树红叶,漫山遍野”的壮美景色比作“油画”。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远上寒山石径斜”中的“寒山”在短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石径斜”用短文中的一句话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第三自然段中标下划线的词语属于________(填序号)(①语言描写;②动作描写;③心理描写;④外貌描写;⑤神态描写)。你从这个词语中读懂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牧创作《山行》的过程,对你有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们关了门。 他们做功课。(把两句话合并为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与表达。
这学期,你阅读的童话书是______。它的作者是______。请你用一两句话说说你的阅读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教室里的掌声激烈而持久。(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仿写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亮晶晶的 把 交给了 钥匙 爸爸 小强(连字词组成两句不同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椅子一放又是好多年____我真是老了____椅子想____(加标点符号)
19、下面这段话中有三处错误,请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
稻草人看见主人要走了,及得不得了,连忙扇子,想靠这声音把主人留住。可是老妇人老婆婆不懂,她一步一步地走远了。
20、修改下面句子中的错误。
生日那天,爸爸送了我一个飘亮的大蛋糕,妈妈买了我最喜欢吃的土豆、鱼肉、菠菜和胡萝卜这些蔬菜。看到这些,高兴极了!
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同学们,将近三年的学校生活,相信你一定经历了不少事,也许是高兴的,也许是有趣的,也许是后悔的……请选择其中一件让你印象深刻的事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要求:1.自拟题目,字数在350字左右。2.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3.书写整齐,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尝试运用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