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划线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
A.比较(jiǎo) 拱(ɡǒnɡ)门 恼(lǎo)怒
B.礼貌(miào) 蚂(mǎ)蚱 创(chuànɡ)造
C.束缚(bó) 禁(jin)止 惠(huì)崇
D.疲倦(juàn) 计(jì)算 贡(ɡònɡ)梨
2、拇指姑娘非常有爱心,她救了( )。
A.老田鼠
B.小燕子
C.癞蛤蟆
3、给下面的句子缩句,最简练的一项是( )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
A.古老的铜钟,挂在枝干上。
B.铜钟挂在枝干上。
C.铜钟挂在粗壮的枝干上。
D.铜钟挂在大青树上。
4、“是啊,什么时候才能不丢碗呢?”是什么句子( )
A.反问句
B.疑问句
C.设问句
5、根据所学的内容填空。
1.群儿______,一儿______瓮,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暖于布帛;____________,深于矛戟。
3.两岸青山相对出,____________。
4.《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写的都是秋季的景色。《饮湖上初晴后雨》写的是:____________。
5.“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句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
6、按要求填空。
①“举世闻名”的“举”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再查音节( ),“举世闻名”的意思是( )
②“琳琅满目”的“琳”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再查音节( ),“琳琅满目”的意思是( )
7、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轻风微微地chuī fú______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sǎ luò______着,沉睡了一冬的大地sū xǐng______了,百花齐放,zhēng qí dòu yàn________,fēn fāng mí rén________。
8、看拼音写词语,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
qīān xū zhì huì sū xǐng biàn rèn liú tǎng
pū téng bǎi bù mó xíng lún chuán wēi wǔ
9、课内阅读
灰雀(节选)
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列宁问:“会飞回来?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 )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
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当然,灰雀没有告诉列宁昨天它去哪儿了。列宁也没再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
【1】在选文括号内填入合适的词语。
【2】从选文画线句子中“______________”这几个词可以体会到列宁对灰雀的________,感受到列宁对灰雀的___________之情。
【3】男孩在说“一定会飞回来”这句话时,心里会想: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男孩是一个诚实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读短文完成练习。
富饶的西沙群岛(节选)
①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
②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③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遍地都是鸟蛋。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
【1】第①自然段中加点的“划”字用得特别好,让我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第②自然段应该用(激昂 沉重 欢快)的语气来读。(选择合适的答案画上“√”)
【3】下列对划横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沙群岛水和鱼一样多。
B.西沙群岛鱼的数量很多。
C.西沙群岛很美。
【4】第③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请用“﹏﹏﹏”在文中画出来。围绕这句话,作者具体写了海鸟多、 和 这三个方面内容。
【5】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以下各句,对的打“√”,错的打“×”。
(1)海底的珊瑚不但美丽而且样子多。 ( )
(2)海底的海参不仅数量多而且游动速度快。( )
(3)作者把鸟当作人来写,写出了西沙群岛的鸟自由自在。( )
【6】短文中有很多写得生动的句子,请选择喜欢的一句摘抄下来。
我的摘抄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小天地。
天那么高,那么蓝。高高的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蓝天下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稻子熟了黄澄澄的,像铺了一地金子。
稻田旁边有个池塘。池塘的边上有棵梧桐树。一片一片的黄叶从树上落下来。有的落到水里,小鱼游过去,藏在底下,把它当做伞。有的落在岸边,蚂蚁爬上去,来回跑着,把它当做运动场。
稻田那边飞来两只燕子,看见树叶往下落,一边飞一边叫,好像在说:“电报来了,催我们赶快到南方去呢!”
(1)这篇短文分( )个自然段。
(2)第一自然段是按照从( )到( )的顺序展开描写的。
(3)用“ ”划出文中的排比句。
(4)第三自然段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 填序号)
A. 排比 B。 比喻 C。 拟人。
(5)把文中的比喻句找出来写在下面。
12、阅读理解。
花的授粉
花有雌雄两种花蕊。花要结果子,必得要雌蕊得到雄蕊的花粉才行。
有些花的雌蕊得不着花粉,就白开一场,没有结果就凋残枯死了。
有些花的雄蕊的花粉,是自动地落到本花的雌蕊上。可是有些花却要靠外界的力量做媒介,把这花的花粉传递到那花的雌蕊上。说是这样结成果实种子,要比较强健些呢。所以多数花为了要得着强健的后代,使种族兴盛,都找媒人给自己做媒——传递花粉。
花所请的媒人,有风,有水,有昆虫。大概请昆虫做媒的花顶多顶多。在昆虫媒人当中,顶顶受花欢迎,顶顶有名气的`,是蜂、蝶、蛾三大望族。
花很懂得虫情世故,它知道昆虫决不肯白白地替它效劳。它必定要备一份厚礼,才请得到媒人。所以它特别制造了香甜的花蜜,作为酬谢媒人的筵席。
这还不算数。花恐怕昆虫不知道它有花蜜,还用了心计,装上艳丽的花冠,散出芬芳的香气,利用荚色芳香来招引昆虫上门。这跟商店用大招牌、装霓虹灯招引顾客有些相似。
昆虫来到花里,就不客气地享用花备办的筵席。吃这顿丰盛的筵席的时候,昆虫还带上一身花粉,就把花粉传送到别朵花的雌蕊上,完成它的使命,使那花受精结子。
【1】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词语。
( )的花蜜 ( )的香气 ( )的筵席
【2】朵怎样才能结出强健的果实种子?
_______
【3】花朵可以找_____、_____、_____等帮助传粉,短文中重点介绍的媒介是___。
【4】画线句子中的“大概”一词能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
【5】花朵为了让昆虫传粉,做了哪些努力?
________
【6】文把昆虫比成了“媒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
13、延伸阅读
我当值日生
①清晨,我早早地吃过饭,便急急忙忙地赶到学校,因为这个星期我当值日生,我和同学王丽负责检查学校的卫生状况。
②我俩依次认认真真地看每个教室地面、门窗、黑板是否干净,看桌椅摆放是否整齐。检查的结果是记分簿上每个班都写上了鲜红的“优”。最后,我们来到了办公室。办公室里,正在凝神思考的校长似乎没有发现我们的到来,他的手上正捏着一支烟,地上还有一个没有熄灭的烟蒂在冒着烟。我内心一阵慌乱,是“说”还是“不说”,我犹豫不决。说真的,校长为了我们学校各方面的工作能搞上去,早出晚归,废寝忘食,吃了很多苦。现在学校建设得像花园一样,都是校长倾注心血的结果啊!这不,他又在思考着学校的什么大事呢。我看看站在身旁的王丽,她正歪着头对我笑,好像在说:“校长乱丢烟蒂,你敢说吗?”我想到值日生的职责,便鼓起勇气,走到校长面前,说了声“校长您早”,接着又结结巴巴地轻声说:“校长,这烟蒂是您丢的吧?”我一边问,一边弯腰去捡烟蒂。不料,校长已经抢先把它捡起来了。我偷偷看了他一眼,只见他的脸红红的,好像做了错事的小学生。他认真地对我说:“谢谢你提醒了我……”
③我心慌意乱地走出办公室,王丽一个劲儿地说:“你真是个称职的值日生。”可她不知道当时我的心里有多乱。
④早操结束后,校长开始讲话了,我心里紧张极了,头埋得低低的,不敢正视校长。操场上回荡着校长洪钟一样的声音:“今天,我要向全体师生作自我批评……”什么?校长作自我批评?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要表扬咱们的值日生,她提醒了我……”我抬起头来,看到校长的神情是那么严肃,那么认真,我的眼睛湿润了。
【1】用“‖”给短文分层,并写出第二层的层意。
层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补充“我”的变化。(选用文中的重点词句作答)
犹豫不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紧张极了——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短文的中心思想表述正确的是( )
A.赞扬了校长治校有方。
B.赞扬了“我”忠于职守、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14、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________, 而是________ 。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________。傍晚的时候,草地又_________。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多么可爱的草地( )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从那时起( )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它和我们一起睡觉( )和我们一起起床( )
【1】将课文内容填在横线上
【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3】在“( )”中补充适当的标点符号
【4】填写合适的词语。
________的草地 ________的花瓣 ________的蒲公英
15、课外阅读。
倾听大自然的声音
我十分愿意去倾听脚踩在落叶上的声音,“沙沙”,因为它十分清脆。
我十分愿意去倾听树叶随风摇曳的声音,“唰唰”,因为它听起来像树叶在合唱,有高声部也有低声部,十分和谐。
我十分愿意去倾听小鸟扑翅的声音,虽然我无法形容这种声音,但是它真是太棒了,再配上小鸟那“叽叽喳喳”的叫声,几乎完美。每当听到这种美妙之声时,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抬起头,望望天,看看自由飞翔的小鸟。
我十分愿意去倾听小溪流淌的声音,“哗啦啦”,十分悦耳。小溪像是在向溪边人打招呼:“欢迎你啊!”好客的小溪总是想用它美妙悦耳的声音留住过往的客人。
走进大自然去倾听吧!倾听它的奇妙,倾听它的古老,倾听它的神秘!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细听( ) 响亮( ) 摇晃( ) 动听( )
【2】连一连。
踩落叶 唰唰 美妙
风摇叶 沙沙 悦耳
鸟叫声 哗啦啦 清脆
溪流声 叽叽喳喳 和谐
【3】照样子,补充句子(要与文中内容不同)。
例:我十分愿意去倾听小溪流淌的声音。
(1)我十分愿意去倾听________________。
(2)我十分愿意去倾听_______________。
【4】用“ ”画出文中表达我内心感受的一个句子。
16、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令人心旷神怡。(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英走上讲台。(把句子写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在草地上走。(用拟人的方法改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口语交际。
仔细观察可以让我们对事物有更深的了解。你在生活中观察到了什么?都有哪些新的收获?向大家介绍一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口语交际
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我们应该多看他人的长处。今天,我要夸夸我同学。(至少写清同学的三个优点)
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妈妈买了遥控汽车、大熊玩偶、运动服和变形机器人等玩具。
_____________
(2)他以经走在上学的路上了,因该不会迟到。
_______________
(3)在树林里,我听到了小鸟清脆的歌声,小松鼠欢快跳跃的样子。
__________
20、修改下列句子。
1.黎明时,都抖动着羽毛,要抖净露水和湿气。
_________________
2.上课了,我赶紧将铅笔、橡皮檫、尺子、课本等文具摆放整齐。
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同学们,你们平时观察了不少身边的事物,一定有了新发现。请以“我眼中的 ”为题,记录你最近的观察。
要求:
①可以是一种动物或植物,也可以是一处场景或景物。
②请把题目补充完整。
③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的内容写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