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做操时,有些同学不会做,就在那里掩耳盗铃。
B.你说要好好学习,却天天上网打游戏,这不是南辕北辙吗?
C.完全模仿套用别人的文章,难免落得个邯郸学步的结果。
2、给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 )
A.把衣服鞋袜等物套在身体上。
B.破;透。
C.通过(孔洞、缝隙、空地等)
【2】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
A.听见。
B.用鼻子嗅。
C.听见的事情;消息。
3、火眼金睛找准确。(找出下列每组词语中写错的一个字,用“____”标出并改正)
1.违抗 梅花鹿 小猪 侯子 改正:____ 2.狐狸东张西忘 鹬蚌相争 改正:____
4、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膝盖(qī) 装载(zài) 挑选(tiāo)
B.骨碌(gū) 惹怒(rě) 压力(yà)
C.宿舍(shè) 茎叶(jīng) 海滨(bīn)
D.背诵(bèi) 胸脯(pǔ) 鲫鱼(jǐ)
5、按课文内容填空
(1)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___________”即使你在再聪明强大,也需要有人帮助,这是你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2)做什么事都要讲道理,不讲道理的人不受欢迎,正如“有理走遍天下,___________”所表明的道理一样。
(3)“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只要两个人一条心,就能发挥很大的力量。
(4)___________,孤帆一片日边来。
(5)人间四月芳菲尽,___________。
(6)___________,万古胜负在于理。
6、形近字组词。
迟_______等_______由_______泪_______剩_______
送_______寺_______油_______汨_______乘_______
睁_______准_______备_______壁_______搭_______
争_______堆_______奋_______臂_______塔_______
7、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1)听到这高昂的ɡānɡ qín( )曲,爷爷shòu( )到感染,情绪也随之jī dònɡ( )起来。
(2)小麻雀cōnɡ cōnɡ( )飞到屋檐下,dǒu le dǒu( )被雨lín shī( )的chì bǎnɡ( )。
8、认真读,写工整。
周末,爸爸妈妈带我去公园wán shuǎ。正值秋天,公园里的菊花shènɡ kāi
了。我最xǐ huān
其中的龙爪菊,那金灿灿的花瓣向内卷起,好像微微hé lǒnɡ
的shǒu zhǎnɡ
,yǒu qù
极了!
9、课内阅读。
①周恩来和同学一路上左顾右盼,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②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怎么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拯救出来呢?这个问题像一团烈火一直燃烧在周恩来心中。所以,当修身课上魏校长提出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时,就有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响亮回答。
【1】选文主要写了周恩来目睹了__________的事。因为这件事,他真正体会到了“_________”这个词语的含义,立下了“_________”的远大志向。
【2】对比下面两个句子,可以体会到第_____句的语气更加强烈,更能体现出围观中国人的_________。
①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②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奉头,但这是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里,谁也不敢怎么样。
【3】你认为紧握着拳头的中国人当时会想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很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一天,爷爷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椅子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爷爷:“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就煮坏了吗?”
爷爷笑了:“书是精神食粮嘛,既是食粮,为什么不能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
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就是能够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做起诗来就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样‘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爷爷,您看我该怎么‘煮书’呢?”
“你可以从‘煮’语文书入手嘛。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来,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啊!这样‘煮’下去,你不仅可以体会文章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肚子里的词多了,今后说话和写作还会犯愁吗?”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哩。
【1】在文中找出具有下列意思的成语,写在( )里。
①因为有疑问而困惑不能理解。( )
②形容经过别人的指点突然明白或领悟。 ( )
【2】用“ ”画出爷爷教“我”怎样“煮”语文书的句子;用“ ”画出爷爷讲“煮书”好处的句子。
【3】你怎样理解“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给本文取个恰当的题目:______
【5】爷爷说:“书是精神食粮嘛。”你认为书是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雨中的舞蹈
夏天到了,红红的草莓熟透了,狐狸一家要到河那边的树林里去采草莓。在半路上,天突然下起了大雨,狐狸先生和狐狸太太的心情一下子变得非常坏。
“下雨了!下雨了!”小狐狸却欢呼着,撑开了红雨伞。
“下雨有什么好?”狐狸太太白了小狐狸一眼,“下雨连草莓都采不成了。”
“妈妈,你应该这么想:雨后的草莓更新鲜,更好吃。”
听小狐狸这么一说,狐狸太太的心情变得好起来。狐狸先生却还在发愁:“河水把小桥都漫过了,再新鲜的草莓也采不到了。”
“爸爸,你应该这么想:下过雨后,河面上说不定会出现一座彩虹桥呢!”
听小狐狸这么一说,狐狸先生的心情也变得好起来。
雨更大了,地上盛开着白色的水花。小狐狸撑着红雨伞,在雨中跳起舞来。
“你疯了吗?”狐狸太太朝小狐狸喊道,“下雨还跳舞!”
“有这么好听的鼓声,怎么能不跳舞呢?”
“哪里有鼓声?”狐狸先生和狐狸太太伸长了耳朵,“我们怎么听不见?”
“你们到伞下来听——”
狐狸先生和狐狸太太跑到红雨伞下,果然听到了欢快的鼓声“咚咚咚”……
在雨中,有一把鲜亮的红雨伞,红雨伞下有三只狐狸,在尽情地舞蹈。
在雨中舞蹈,多么有意思的事呀!有时,遇到不顺心的事,换一个角度想想,也许,你就能快乐起来。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下雨了,狐狸妈妈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小狐狸却认为:雨后的草莓_____________。
(2)下雨了,狐狸爸爸认为:河水把小桥都漫过了,______________。而小狐狸却认为:下过雨后,___________________。
【2】给小狐狸一家伴舞的“鼓声”其实就是_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短文中给你启发最大的一句话。
【4】过了一会儿,太阳出来了,狐狸一家又会发生什么事呢?他们又会有怎样的对话呢?请预测一下,继续写下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植物会出汗(节选)
史军
炎炎夏日,踢完一场球赛,每个队员都已经是汗如雨下。如果这个时候,能得到大树的荫凉,那一定是件美事。不过,你知道吗,我们之所以能在大树下享受荫凉,也是因为大树在出汗降温呢!
我们人体要保持相对稳定的温度,一旦温度上升,大脑就会发出赶紧出汗的指令,这时所有汗腺就开始工作,汗水就从毛孔里冒了出来。大树们出汗,通常是从叶片的气孔里冒出来的,不过,大树们出汗可不是为了降低体温,而是为了运输养料。
我们都知道,植物的根会吸收养料和水分,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植物是怎么把这些物资运输到十几米甚至上百米的树梢呢?想想看,如果你们家住在10楼,恰逢水泵坏了,你要花多大的力气才能把一小桶水送到家呢?
起初人们认为,大树是通过毛细作用来“提”水的。所谓毛细作用,简单来说,就是水会顺着很细很细的管道向上“爬”,我们在家可以用一个比较细的玻璃管体验一下。玻璃管越细,爬升的高度就越高。可是,经过计算发现,以大树输送管道(维管束)的尺寸产生的毛细作用,根本无法把水分送到几十米高的地方。
实际上,大树使用的还真的是水泵。它们就是枝干顶端的那些叶片。叶子通过不停地向空气中释放水汽,迫使树干维管束的水分前来补充,这样节节传递,就像是把树根吸收的水分给抽了上来。因为跟蒸腾作用有关,这种特别的提升力就被称为蒸腾拉力。不过,这个供水系统究竟是如何常年运转的,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巨大拉力,到目前还是个谜。
那么大树一天要出多少汗呢?盛夏时节,每公顷加拿大白杨林每天都要从土壤中取出50吨水贡献到空气中去。对于白杨树这样的阔叶树来说,从根部吸进水分的99.8%都要蒸发掉,只有0.2%用作光合作用,在它们生长过程中,要形成1千克的干物质,大约需要从土壤中抽取300到400千克的水释放到空气中。相对来说,针叶树要节俭得多,每公顷油松每个月才会蒸腾掉50吨左右的水。
可以肯定的是,大树出汗会带走很多热量,所以我们才能享受到凉爽的树荫。出汗多的杨树林比松树林更凉爽,就是这个原因了。
【1】认真读短文,整理重要信息。
(1)人出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树出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树出汗会( )热量。
(4)夏天时,在( )树林里比在( )树林里更凉快。
像这样重要的信息你还能整理出两条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认真读第5自然段,回答问题。
(1)“水泵”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5自然段中,你整理的重要信息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能针对第5自然段提一个问题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篇短文,你觉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树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下雨的时候,他喜欢玩打击乐器。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每片树叶;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不同的声音。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 潺潺地流向 , 哗啦啦地汹涌澎湃。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1】这段话选自我们学过的课文《________》。
【2】将语段补充完整。
【3】用“ ”画出拟声词。(最少画出4个)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喜欢——(______) 轻快——(______)
【5】用“﹏﹏﹏”画出语段的中心句。
14、课外阅读。
梧桐树
校园里的梧桐树,你是我们的好朋友。
春天,你发芽了。一个个灰白的、有细绒毛的芽苞,快乐地绽开在枝头,就像小
弟弟微笑着睁开的眼睛。
夏天,我们在你的树荫下做功课,多么凉爽。有时,我仰起头来,透过密匝匝绿叶,看见金色的阳光在闪烁。我好像看见了你明亮的眼睛。
秋天,你悄悄地落叶了,我们把落叶堆积起来,点燃了。火苗跳跃着,发出呵呵的笑声。我们把黑色的草灰埋在你的脚下,让它变成养料,使你长得更加粗壮。
冬天,在我做功课的地方,照射着灿烂的阳光。我明白了,梧桐树,你落了叶,好让阳光给我们更多的温暖。
校园里的梧桐树,你是我们的好朋友。
【1】课文是按________顺序来写的,用“ ”画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灰暗—(_________) 瘦弱—(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填一填。
(1)短文中的“你”指( )。
(2)“快乐地绽开在枝头”中的“绽开”可以换成( )。
(3)“透过密匝匝的绿叶”中的“密匝匝”可以换成( )。
【4】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再仿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练习。
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是在外祖母家长大的。外祖母很疼他。牛顿8岁上学以后,外祖母有时给他一些零用钱,小牛顿一不买糖果,二不买玩具。他把钱积攒起来,买了锤子和锯子。他喜欢自己动脑筋,做些手工制品。
一天,小牛顿兴冲冲地跑到外祖母面前说:“外婆,你看这个。”外祖母一看小牛顿手里捧着一面木板,中间钉着一个钉子,四周画着一条条放射形的线条,外祖母问:“这是什么呀?”
“太阳钟。太阳光把钉子的影子偷到哪条线上,就可以看出是什么时间了。”
“是谁教你做的呀?”
“是我自己想出来的。”小牛顿自豪地回答。
牛顿长大以后,始终保持着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取得了许许多多科学研究成果。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伟大( ) 积攒( ) 自豪( ) 成果( )
2.仿写词语。
兴冲冲 ( ) ( ) ( )
许许多多( ) ( ) ( )
3.这篇短文说明了( )。
A牛顿小时候喜欢自己动脑筋做一些手工制品。
B牛顿从小就喜欢善于思考,勇于创新。
4.读了这篇短文,对你有什么启发?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和弟弟常常在草地上玩耍。(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翠鸟。(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把蒲公英的绒毛吹到他的脸上。(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句子练习。
(1)表弟的头发被我剪坏。表弟不在乎,没有生气。(用关联词把两句话连成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特别”在词典中的解释有:a.与众不同,不普通;b. 格外。请你根据这两个意思分别用词语“特别”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围绕开头的句子,接着写。
妈妈真是心灵手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口语交际。
孙中山遇到不懂的问题,就主动问老师。在平时的生活或学习中,当你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你是如何做的?讲一讲,与大家分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我们全家都去看电影,只留下我看家。(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带着鲜艳的红领巾走在队伍的前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秋天,香山到处是五颜六色的红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小学生应该上课认真听讲的好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超市的货架上摆满了水果,有冬瓜、西瓜、香蕉、苹果和梨子。
21、习作。
题目:那次玩得真高兴
生活中快乐的事情就像大海里的一颗颗珍珠。如果让你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最先想到的是哪一件事情呢?试着写一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