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下列诗句中带点的词理解错误的是( )
A.“短笛无腔信口吹”(随口)
B.“却看妻子愁何在”(妻子和孩子)
C.“青春作伴好还乡”(春天)
D.“也傍桑阴学种瓜”(傍晚)
2、“夜( )、扫( )、( )名”中,括号内应填的字依次是( )
A.幕、墓、慕
B.墓、幕、慕
C.慕、墓、幕
3、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我和父亲看着鱼鳃(sāi)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hé)动着。
B.在离时装展出只有十三天的时候,缝纫(rèn)姑娘们在另一家时装店的挑(tiǎo)拨下跑光了。
C.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kònɡ)地,母亲号召我们开辟(bì)出来种上了花生。
D.我很少扒开叶蔓(màn)瞧它们,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qiǔ)瞅我。
4、根据学习积累和课文内容填空。
(1)人要心灵澄明,就得不断认真读书,不断求新求异,不断获取新知,才能达到至高的境界,正如朱熹在《观书有感》(其一)所说:“______?______。”
(2)创新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培养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正如龚自珍在《己亥杂诗》所说“______,______。”
(3)走进黄山,明月朗照,泉水淙淙,我不禁想起了王维的“______,______。”
(4)恰到好处就是美。增之一分则嫌长,______,______,黛之一忽则嫌黑。(《白鹭》)
(5)今年是袁隆平爷爷诞辰93周年,纪念袁老最好的方式就是传承他的精神,珍惜每一粒粮食,正如朱用纯所说:“一粥一饭,______;半丝半缕,______。”
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书 一( )船 一( )灯光 一( )扑克牌
一( )山水画 一( )圆月 一( )寒风 一( )阳关
一( )琴 一( )朋友 一( )旅行 一( )大树
6、读拼音,写词语。
1.哥哥用玻璃zhǐ xiè(_______)给我做了一个万花筒。
2.是姐姐péi(_______)我去的kǎo(________)场。
7、写出下面的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1.齿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有一种号称“海中之虎”的虎鲸,常常好几十头结成一群,围住一头三十多吨重的长须鲸,几个小时就能把它吃光。(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座天桥成弧形,就像虹。(__________)
8、按原文填空。
(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写《游子吟》
_____________
(3)默写《从军行》
_____________
(4)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_______________
9、课外阅读。
用脑想,用心记
宋朝有个读书人叫陈正之,他看书看得特别快,一目十行,囫囵(hú lún)吞枣。他读过的书一本又一本,花(废 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可是没留下什么印(象 像)。这使他十分苦(恼 脑),疑心自己是不是记忆力有问题。
有一次他向著名学者朱熹请教,朱熹询问了他的读书过程后,给了他一番(忠 衷)告:“以后读书不要只图快,哪怕一句话,也要重复多读几遍,这样要比一味往前赶效果好。读书一定要用脑想,用心记。”
听了朱熹的话,陈正之这才明白,他读书记不住,( )因为记性不好,( )读书的目的不明确,方法不对。从此以后,他改变了读书方法。每读完一本书,就想想这本书讲了什么事,有几个主要问题,并且留心把重要的内容记住。日积月累,他终于成了一个有学问的人。
【1】选择括号中恰当的字,打“√”。
【2】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3】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
(1)囫囵吞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积月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陈正之后来是怎样读书的?用“____”在短文中画出来。
【5】读了这则故事,我懂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碗水的愤怒
在我生命里曾经流淌过一碗水,是这碗水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愤怒。
暑假时,久居都市的我与朋友结伴西北行。七月如火,车子在高高的黄河大堤上爬行。黄河河底龟裂,河水时断时续,给人一种苟延残喘的感觉,全没有“黄河在咆哮”的气势。在黄河拐弯处好不容易才见到了一个村子,村子因树而得名,叫“五棵树村”。在村头有个苗圃,绿绿的一片,让长途跋涉的我们略感一丝凉意。一个小姑娘拿着一个特制的大瓢,在每一棵小树苗根上小心地地滴上一点点水,那动作好像是在轻轻抚摸睡梦中的婴儿。“小姑娘,能不能给点水?”我不停地用毛巾擦着好像永远也擦不干的汗,渴望能洗一把被汗水渍疼的脸。
小姑娘迟疑了一下,转身走向苗圃后面的屋子,屋子里的椅子上坐着一位老妇人,脸上带着世事洞明的安详。小姑娘轻轻对她说了些什么,老妇人点点头从腰间“哗啦”一声摸出一串钥匙一这时我才看见在屋子和苗圃之间有一眼水窖,水窖设有坚固的木盖儿,木盖儿上牢牢地锁着一把大铁锁。
只见小姑娘轻盈地走到水窖前,熟练地打开大铁锁,用一个小木桶小。小心地汲出一点水,倒进一个干净的陶瓷碗里。她双手捧着那碗,像捧着整个世界一样走到我面前说:“走远路渴了吧,快喝吧!”我看了一眼,那水里竞漂浮着一些细小的杂物,在白瓷碗里显得更浑浊。
本来我是想洗把脸凉爽一下。喝的水我们自带了许多瓶纯净水。等小姑娘转过身去继续 “滴”她的水后,我让同伴把那碗水倒出来,开始洗脸。
听到水落地的声音。老妇人和小姑娘不约而同地投来愤怒的目光。老妇人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喊了声:“作孽呀!”突然摔倒了。小姑娘却不去扶老妇人,只是惊叫着冲到我身边,一把抢过我同伴手中的水碗,然后竞倒在地上,伸开双手用力挖起我脚下那一点被水浸湿的土,捏成一个泥团,迅速跑到苗圃旁新栽的小树边,深挖了一个坑,把湿泥团贴着树根埋下,这才急切地叫着“奶奶”向老妇人跑去,慢慢把她搀扶到椅子上。
我被眼前这一切惊呆了,一时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良久,我们才从小姑娘口中知道,这村周围黄河大堤旁的小树苗都是那位老人家培育出来的,这水窖也是老人家挖的。前年大旱, 水窖里也难以存住水了,为了让刚栽上的小树苗能够成活,老妇人翻山越岭到二十余里外的地方去挑水,不料半路上一脚踏空,瘸了一条腿。
老妇人叹了口气,意味深长地说:“不是我小气,这样热的天,我的苗圃一天才用一瓢水,你们不知道缺水的苦,这样糟蹋水,我心疼呀!”
(1)在文中找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反的词。
清澈________ 缓慢________
停止________ 暂时________
(2)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恰当的成语。
①事先没有商量却说出相同的话或做出相同的事。________
②内容深刻含蓄,耐人寻味。________
③比喻勉强维持生存。________
(3)用“——”画出文中描写黄河干旱的句子。
(4)读下面句子,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①水窖设有坚固的木盖儿,木盖儿上牢牢地锁着一把大铁锁。
②小姑娘伸开双手用力挖起我脚下那一点被水浸湿的土,捏成一个泥团,迅速跑到苗圃旁新栽的小树边,深挖了一个坑,把湿泥团贴着树根埋下。
(5)说说小姑娘为什么不先扶摔倒在地的奶奶?
(6)说说老妇人为什么那么愤怒?从中看出了什么?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柑橘
①柑橘,素性jiāo贵,容易腐烂,采摘贮藏须分外小心。自古以来,柑橘保鲜,一直为棘手难题。今采用山洞、地下库、冷库等贮藏方式,能使柑橘保鲜数月。但橘熟时节,正值秋风夹雨洗果,纵有现代化冷库,鲜果也不能久存。
②能否让柑橘高挂枝头,越冬迎春呢?四川万县独辟蹊径,冬季往锦橙树上喷洒水赤霉素,留树保鲜三个月。湖南邵阳市农科所自1980年以来,用科学方法把温州蜜橘留在树上,经受了零下三摄氏度的严寒考验,至翌年“雨水”前后采摘,好果率达百分之九十三至九十八,而且果色鲜艳、晶莹有光。据测定,可溶性固形物(糖类)提高百分之一左右,蛋白质、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均比隔年贮藏的更丰富,食之沁人心脾。
③果熟蒂落乃自然规律,叫橘果“超期服役”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当柑橘脱尽翠衣,黄袍加身时,要喷洒植物激素,延缓果实成熟,不让它匆匆离开树枝。柑橘怕冻,需用磷酸二氢钾叶面追肥,补充营养,才能傲霜斗雪。微生物是招致柑橘腐烂变质的大敌,得借助托布津,谨防微生物乘虚而入,还得给橘树“进补”,多施枯菜等有机肥,让橘树来年青枝繁茂,“儿孙满堂”。你看,为了珍惜大自然的恩赐,实现柑橘均衡上市,园艺工作者付出了多少智慧的汗水!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jiāo( )贵
【2】第②段中运用_____、_____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让柑橘“越冬迎春”这一难题是可以解决的,而且还具有____,果色美,糖分和营养物质_____等优点。
【3】第③段中加点的“超期服役”实际是指:_____。
【4】第③段具体说明了实现橘果“超期服役”的科学方法,它们是通过喷药、施肥来使柑橘迟熟、____、___和增果。(横线上只能填二字词语)
12、快乐阅读。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鲁智深原名鲁达,原是陕西渭州经略府的提辖,因为打死了恶霸镇关西,逃到五台山出家当了和尚,法名叫智深。后因整天违反戒律,酒后闹事,被送到大相国寺管菜园。
菜园附近住着二三十个(忙里偷闲 游手好闲)的泼皮,平日里常来偷菜。听说新来了一个和尚,商量着要闹他一番,给鲁智深来个(下马威 闭门羹)。泼皮们抢先下手,想把鲁智深弄到粪坑里。哪知鲁智深一身好武艺,这伙泼皮根本不是他的对手。鲁智深只三拳两脚就把为首的两个踢进了粪坑,其他的泼皮吓得纷纷求饶。
第二天,这伙泼皮拿着酒菜来向鲁智深赔礼。吃到半酣,只听门外大树上的乌鸦喳喳叫个不停,吵得人心烦。泼皮们嫌不吉利,要搬梯子上树去拆掉乌鸦的窝。鲁智深跟着他们来到树下,他打量了一下那棵粗壮的垂杨柳,把衣服一脱,弯下腰去,两手抱紧树干,腰一挺,竟把那棵大树连根拔了起来。
周围的泼皮全都惊呆了,半天说不出话来。他们纷纷跪在地上,拜鲁智深为师父,跟他学武。
【1】根据上下文,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用“√”标出来。
【2】文中画“________”的句子讲的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
【3】短文的第2自然段与第3自然段分别写了哪两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本文,请你用一句话评价鲁智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 )。天戴其苍,(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来日方长。
【1】将短文空白处补充完整。
【2】本片段选自《_______________(节选)》,作者是___________。
【3】这段话通过象征的手法,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事物描绘了少年中国生机勃勃、奋发有为的光辉前景。
【4】这篇文章被改编成歌曲,在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节目中演唱,下面是其中的一部分歌词,请你根据歌词大意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A.做栋梁 B.少年狂 C.万丈光 D.我去闯
少年自有_______,心似骄阳________,千难万挡________,今朝唯我少年郎。天高海阔万里长,华夏少年意气扬,发奋图强_______,不负年少。
14、位于江西省的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它像一颗最大的绿宝石,点缀在祖国母亲金色的腰带——长江上。它令人向往,令人赞美。
鄱阳湖令人陶醉的是它的美丽多姿。风平浪静的时候,鄱阳湖就像一面镜子,湖边的青山,倒映在湖中,不正是仙女在梳洗打扮吗?微风吹过湖面的时候,碧波荡漾,在金色的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叫人心旷神怡。当湖面狂风大作的时候,几百里的水面白浪滔滔,汹涌澎湃,风声水声响成一片.就像那千军万马在冲锋陷阵……鄱阳湖无论什么时候,都会使人产生遐想。兴奋不已。
鄱阳湖最令人陶醉的,还是它那丰盛的水产。这里的水产品名目繁多,有味道鲜美的青鱼、鳊鱼,有披盔戴甲的龙虾、螃蟹,还有闻名全国的红眼鱼、银鱼……每年秋冬季节湖水下退的时候,鄱阳湖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一艘艘机帆船“嘟,嘟,嘟……穿梭来往,一网网鱼虾装满了舱,大大小小的鱼儿在舱内乱跳乱撞……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渔乐图”啊!
啊!鄱阳湖,人们爱你的美丽多姿,人们赞美你的物产丰富。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好处是____________。
【2】本文从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写鄱阳湖的。
【3】在第二自然段中,用“ ”画出描写鄱阳湖静态的句子,用“﹏﹏”画出描写鄱阳湖动态的句子。
【4】给短文加个题目,填在文前的横线上。
15、阅读理解
他轻轻地“啊”了一声,心里还有些想不通。说他不尊敬老师,实在委屈,尤其对这位年轻的语文老师。她刚从师范学校毕业,给学生的印象一直很好。她个子不高,身体单薄,脸色有些苍白,扎着刷把辫儿,像个高中生,一点儿老师的架子也没有。下课时把教案放在窗台上,( )跟男生掷飞碟,( )同女生跳橡皮筋。她的课讲得也好,清楚明白。她特别善于朗读课文,那柔和悦耳的声音,那么富有感染力,仿佛能把人带入诗的境界。东东喜爱听她朗读,时常模仿她的腔调和姿态,练习朗读。
【1】给下列词语中的标下划线的字注音。
掷飞碟( ) 橡皮筋( ) 朗读( )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实在——( ) 善于——( ) 尊敬——( )
【3】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并用这个关联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横线①”画出描写老师外貌的句子。
【5】用“横线②”画出描写老师善于朗读课文的句子。
【6】东东喜欢语文老师吗?从哪里能看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他轻轻地‘啊’了一声,心里还有些想不通。”联系上下文,说说东东为什么想不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说他不尊敬老师,实在委屈,尤其对这位年轻的语文老师。”东东为什么觉得实在委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外阅读
折翅后的翱翔
在美洲辽阔的亚马孙平原上,生活着一种雕鹰,它有“飞行之王”的美誉。它的飞行时间之长、速度之快、动作之敏捷,堪称鹰之最。被它发现的小动物,一般都难以逃脱它的利爪。
但谁能想到那壮丽的飞翔后面却蕴含着滴血的悲壮。
一只幼鹰出生后,享受不到几天舒服的日子,就要经受母鹰近似残酷的训练。在母鹰的帮助下,幼鹰没多久就能独自飞翔,但这只是第一步,因为这种飞翔只比爬行快一点。幼鹰需要成百上千次的训练,否则,就不能获得母鹰口中的食物。第二步,母鹰把幼鹰带到高处,或树颠,或悬崖上,然后把它们摔下去,有的幼鹰因胆怯而被母鹰活活摔死,但母鹰不会因此而停止对它们的训练。母鹰深知:不经过这样的训练,孩子们就不能够飞上高远的蓝天;即使能,也难以捕捉到食物,最终被饿死。第三步则充满着残酷和恐怖,那些被母鹰推下悬崖而能成功飞翔的幼鹰,将面临着最后的,也是最关键、最艰难的考验,因为它们正在成长的翅膀会被母鹰残忍地折断大部分骨骼,然后还会再次从高处被推下。有很多幼鹰就是在这时成为练习飞翔的悲壮的祭品,但母鹰同样不会停止这种“血淋淋”的训练,因为它眼中虽然有痛苦的泪水,但同时也在构筑着孩子们未来的生命。
有的猎人动了恻隐之心,偷偷地把一些还没来得及被母鹰折断翅膀的幼鹰带回家里喂养。可后来猎人发现,被人喂养长大的雕鹰最多能飞到房屋那么高便要落下来,那两米多长的翅膀已成为累赘。
原来,母鹰“残忍”地折断幼鹰翅膀中的大部分骨骼,是决定幼鹰未来能否在广袤的天空中自由翱翔的关键所在。雕鹰翅膀骨骼的再生能力很强,只要在被折断后仍能忍着剧痛不停的展翅飞翔,使翅膀不断地充血,不久便能痊愈。而翅膀痊愈后的幼鹰则似神话中的凤凰一样死后复生,将长得更加强健有力。如果不这样,雕鹰也就失去了这仅有的一次机会,它也将永远与蓝天无缘。
没有谁能帮助雕鹰飞翔,除了它自己。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辽阔而美丽的蓝天,也都拥有为飞上蓝天而做准备的翅膀,那就是激情、意志、勇气和希望。但我们的翅膀也同样会常被折断,也同样会变得疲软无力。如果是那样,我们能忍受剧痛拒绝怜悯,而永不坠落地飞翔吗?
【1】雕鹰为什么被称为“飞行之王”?请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雕鹰训练幼鹰的三个步骤是怎样的?用简洁的句子归纳出来。
第一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_____”划出母鹰折断幼鹰翅膀的原因。
【4】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的翅膀,那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5】“但谁能想到那壮丽的飞翔后面却蕴含着滴血的悲壮。”一句中“壮丽的飞翔”指的是___,“滴血的悲壮”指的是_________。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_。
17、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鹅的叫声,与鸭的叫声大体相似,都是“轧轧”的。但音调上大不相同。鸭的“轧轧”,其音调琐碎而愉快,有小心翼翼的意味;鹅的“轧轧”,其音调严肃郑重,有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其叫声的严厉,不亚于狗的狂吠。狗的狂吠,是专对生客或宵小用的;见了主人,狗会摇头摆尾,呜呜地乞怜。鹅则对无论何人,都是厉声呵斥;要求饲食时的叫声,也好像大爷嫌饭迟而怒骂小使一样。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这在大体上也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这正是它的傲慢的性格的表现。我们走近鸡或鸭,这鸡或鸭一定让步逃走。这是表示对人惧怕。所以我们要捉住鸡或鸭,颇不容易。那鹅就不然:它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简直不让;有时非但不让,竞伸过颈予来咬你一口。这表示它不怕人,看不起人。但这傲慢终归是狂妄的。我们一伸手,就可一把抓住它的项颈,而任意处置它。家禽之中,最傲人的无过于鹅,同时最容易捉住的也无过于鹅。
(1)两段选文写了两个方面的内容,请就这两个方面概括鹅的特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1段写鹅的叫声,为什么还要写鸭和狗的叫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鹅同鸭和狗的叫声相比,鹅的叫声____________________,鸭的叫声____________________,狗的叫声____________________。
(4)“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一句中,“更”字有__________的作用。
(5)鹅的步态的傲慢,体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1】用“____”画出本段话的中心句。
【2】这段话是作者对_____(季节)景物的______(动态 静态)描写,不仅体现了景物的______,还表达了诗人_____的心情。
【3】仿照这段话的描写手法,写一写你所熟悉的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非连续性文本
【材料一】火神山医院是首个接诊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专门医院,也是聚集多方力量、诠释“中国速度”的一座医院。几百台大型机械、数千名工人同时作业,施工画面吸引了4000多万中外网民在线收看……广大网友变身“云监工”,密切关注医院建设过程。10天10夜争分夺秒,火神山医院在日夜轰鸣的机械声中拔地而起。这速度的背后,是中国建造技术的创新,是更丰富的抗疫经验,是同舟共济、坚不可催的中国力量。
【材料二】无论是“非典”还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我国皆在第一时间紧急建设专门收治病人的医院,如武汉火神山医院、武汉雷神山医院、北京小汤山医院,现将三所医院相关数据进行对比:
医院名称 | 建筑面积(平方米) | 编设床位(张) | 建设用时(天) | 参与建设人数 |
火神山医院 | 3.39万 | 1000 | 10 | 4000人以上 |
雷神山医院 | 7.97万 | 1600 | 14 | 7000人以上 |
小汤山医院 | 2.5万 | 1000 | 7 | 4000人以上 |
【1】判断下列对材料内容理解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网络包工头”“云监工”可以看出广大网民对医院建设信任度不高。( )
(2)火神山医院是第一个接诊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专门医院。( )
(3)火神山、雷神山、小汤山医院的建成与使用诠释了“中国速度”是技术创新和中国力量的体现。 ( )
(4)火神山、雷神山、小汤山三所医院都是为了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 )
【2】应对疫情而建的专门医院是如何体现“中国速度”的?结合材料一、二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
20、缩句
①新型玻璃正在起着重要作用。 ②建筑物装上这种玻璃。
21、按要求写句子。
1、父母养育了我,我怎么能忘记他们的恩情呢?(改写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许多年过后,当我再来拿起这首诗看时,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不会忘记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夏天的江南农村是一年中农事最繁忙的季节。(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绕着美丽的村庄。(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听了妈妈的话,我心里怎能不充满骄傲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那是我们成长的地方。二十年后的家乡在环境、工作、生活方面会发生什么巨变?让我们大胆想象,写下来吧!(要求:题目自拟,5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