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一读,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____的天空 _____________的阳光
____________的春风 _____________的鲜花
____________的柳条 _____________的草坪
蒙蒙______________ 锦_______添_______
________空如________ _____________勃勃
2、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动词。
(______)台灯 (______)图画 (______)围棋
3、查字典,填一填。
刘明读书时,遇到“窗”字不认识,他使用______查字法,先查______部,再查除部首外的______画,从字典中找到了“窗”字,知道了这个字的读音是______,还能组两词:______、______。
4、一( )紫丁香 一( )绿叶 一( )小院
一( )笑脸 一( )老师 一( )星星
一( )梦 一( )劳动委员 一( )教室
一( )掌声 一( )钟 一( )路口
一( )座位 一( )哈欠 一( )爷爷
一( )娃娃 一( )汽车 一( )书包
( )的小院 ( )的枝叶 ( )的花儿
( )的梦 ( )的教室 ( )的星星
( )的日子 ( )的微笑 ( )的样子
( )的心情 ( )的笑容 ( )的天空
( )的阳光
( )地说 ( )地做 ( )的回答
( )地点头 ( )地问 ( )的站着
5、照样子,写词语。
例:又高又大 又(____)又(____) 又(____)又(____)
例:明亮的眼睛 (________)的眼睛 (_____)的眼睛
例:乌黑的头发 (________)的头发 (_____)的头发
例:弯弯的眉毛 (_____)的眉毛 (_____)的眉毛
6、看拼音,写词语。
liǎnɡ tiáo nǎ lǐ kuān ɡuǎnɡ dǐnɡ zhù yǎn jinɡ
biàn chénɡ běi jí mù piàn shànɡ hǎi ɡōnɡ zuò
7、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央”是独体字,用部首查字法查“央”,先查“|”,再查4画。(______)
2.“朱德同志戴着草鞋,穿着斗笠。”这句话是对的。(______)
3.雨点、霜冻、雪花、梅花是一类词语。(______)
4.《曹冲称象》中的曹冲是个善于观察,爱动脑筋的孩子。(______)
5.《狐假虎威》根据《伊索寓言》改编,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其他动物。(______)
8、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草长莺飞、花红柳绿、银装素裹”都是描写春天的词语。________
【2】《曹冲称象》中曹冲用的办法是先装石头上船,接着在船舷上做记号,然后赶象上船,最后称石头重量。________
【3】“闭”是半包围结构,它的第一笔是点。________
【4】学校图书馆要悬挂一条横幅, 可以选用“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_____
9、前面有位阿姨挡住了西西的路,西西说:“喂,快让开!”_____
10、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不管从什么角度看,杨桃的样子都是一样的。( )
【2】河马嘴巴大,长颈鹿脖子长。( )
【3】北极星不是天然指南针。( )
【4】大米是用稻子加工出来的。( )
11、读《北京烤鸭》一文,做题。
烤鸭,旧称“烧鸭子”,是最具特色的“京味儿菜”。
烤鸭师傅用一根长长的烤杆,( )起肥鸭,( )进炉膛,( )在炉梁上,其间还要有规律地( )鸭子。如此烤出的鸭子如枣红色的绸缎一样光洁、闪亮、诱人,口感细腻、香酥,皮脆、肉嫩。
据说,技艺娴熟的片鸭师傅能将一只烤鸭均匀地片成大小薄厚一样的108片,且每片上都有皮、有肥肉、有瘦肉。吃时,一般用荷叶薄饼抹上甜面酱,铺上葱白丝,卷起来吃。根据季节的不同,还可以配萝卜条或黄瓜条。
“逛长城,听京戏,吃烤鸭”是北京旅游的三大特色。有机会你也尝尝正宗的北京烤鸭吧! (有删改)
【1】把后面字词填入文中的括号里。【转动 挂 放 挑】
【2】北京旅游的三大特色是__________,最具特色的“京味儿菜”是_____________。
【3】北京烤鸭有什么特色?在文中用“ ”画出来。
【4】我还知道_______的特色菜——________,味道非常棒。
12、阅读课文片断,完成练习。
过了几天,松鼠再也受不了啦。他在一只折好的纸船上写了一句话如果你愿意和好
就放一只风筝吧
他把这只纸船放进了小溪。
傍晚,松鼠看见一只美丽的风筝朝他飞来,高兴得哭了。他连忙爬上屋顶,取下纸船,把一只只纸船放到了小溪里。
【1】在文中的里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选文中的加点字“你”指的是________。
【3】选文中哪个短语表现了松鼠渴望与小熊和好的心情?用“____”画出来。
【4】用“连忙”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
乌鸦兄弟
①乌鸦兄弟俩同住在一个窝里。
②有一天,窝破了一个洞。大乌鸦想:“老二会去修的。”小乌鸦想:“老大会去修的。”结果谁也没去修。
③后来洞越来越大了。大乌鸦想:“这一下老二一定会去修,窝都这样破了,它还能住吗?”小乌鸦想:“这一下老大一定会去修了,窝都这样破了,它还能住吗?”结果又是谁也没有去修。
④一直到了寒冷的冬天,西北风呼呼地刮着,大雪纷纷地飘落。乌鸦兄弟俩都蜷缩(quán suō)在破窝里,哆嗦地叫着:“冷啊!冷啊!”大乌鸦想:“这样冷的天气,老二一定耐(nài)不住,它会去修了。”小乌鸦想:“这样冷的天气,老大还耐得住吗?它一定会去修了。”可是谁也没有动手,只是把身子蜷缩得更紧些。
⑤风越________越________,雪越________越________。
⑥结果,窝被风吹到地.上,两只乌鸦都冻僵了。
【1】请在文中第⑤段的横线上填入合适的词语,使句子更具体。
【2】小明读到第4段,发现自已不认识“蜷”字,可以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通过联系上下文,知道“蜷缩”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兄弟俩都不去修补窝的破洞?( )
A.他们都不会修破洞。
B.他们都在等对方去修窝的破洞。
14、我会读短文回答问题。
雷雨过后
①雷雨过后,太阳又露出了笑脸。天边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红虹)。
②家家户户都打开了窗,让清新的空气扑了进来。碧绿的柳枝经过大雨的冲洗,变得更加绿油油的了。柔软的小草也醒过来,点着头洒下水滴,感谢阳光的照晒。
③荷叶上滚动着几滴水珠,真像一粒粒珍珠,亮晶晶的。一只青蛙精神抖擞地蹲在荷叶上,使劲儿歌唱。一只蜻蜓张开翅膀,在池塘边飞来飞去,好(象 像)在表演舞蹈。蚂蚁连忙来到地面,准备往家里搬东西。蚯蚓(专 钻)进稻田里,正在和小虫捉迷藏呢。蜘蛛慢慢地从屋顶、门窗上爬下来, 趴在摇篮似(shì sì)的网上。
④雷雨过后,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美丽的图画。
【1】用“/”划掉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字和读音。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雷雨过后,打开窗户,( )的空气扑了进来,( )的柳枝变得更加绿了,( )的小草醒过来了,一幅( )的图画展现在我们眼前。
【3】找出文中的一句比喻句,用“ ”画下来,这句话是把 比作 。
15、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银杏水杉活化石,金桂开花满院香。
【1】从选文中找出与下面两个字意思相反的字。
________——寒 北——________
【2】选一选,填一填。(填序号)
________被称作“活化石”,________开花香满院,________很耐寒。
①金桂 ②银杏 ③木棉 ④桦树 ⑤水杉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弯弯的月亮像小船。
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
(2)小黑狗在路边散步。(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一边说,一边拿着笔在纸上记。
____一边_______,一边____________。
(4)这件事还用得着说?(改为肯定语气)
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棵树的叶子是红色的 这是什么树呢 (给句子加上标点)
____________________
(6)雾是个又淘气又顽皮的孩子。
____又_____又______________
(7)花坛真漂亮啊!我多么想把它拍下来。(照样子写句子)
__________真____啊!我多么想__________。
(8)太阳一晒,我就变成汽,升到空中。
___________一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
17、照样子写句子。
例: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白云。
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白云,一朵美丽的白云。
(1)屋门前有一棵大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草地上开了几朵野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根据语境来默写。
《三字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
19、按要求写句子。
1.社团活动开始了,同学们有的下围棋,有的练书法,有的________________。
2.鲁班是发明家。(把句子写具体)
鲁班是____________的发明家。
3.写出带有“山”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看图写话。
我们的祖国有许多美丽的景点,让我们去旅游吧!图上的小朋友去哪里游玩了?一路上看到了什么?请任选一幅写一写吧!不想写图上的,也可以写自己游玩过的地方。
北京天安门真雄伟! 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真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