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中写到了“走进这辽阔透明的音乐厅”,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把“秋天的大自然”比作“辽阔的音乐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秋天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很动听。
B.在秋天的时候,最适合到辽阔透明的音乐厅里去听音乐家们演奏。
C.“辽阔透明”写出了音乐厅的豪华气派,赞美了建筑师的聪明智慧。
D.秋天到了,音乐家们专门演奏以“秋”为主题的乐曲,非常值得去听。
2、下列朗读停顿正确的一组是( )
A.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B.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C.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3、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钓鱼(dào) B.合拢(lónɡ)
C.玩耍(suǎ) D.悄悄(qiāo)
4、我非常惊讶,赶忙贴到墙根,注视着它的一举一动。选出能够替换句中划线词的词语( )
A.惊吓
B.吃惊
C.惊动
5、写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木地板满意地舒展着身子,躺在阳台上。( )
(2)手推车为农夫服务了很多年,它慢慢变老了。( )
(3)他把小木片拼成美丽的木地板。( )
(4)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舒服极了。( )
6、词语搭配。
( )的服装 ( )的小鸟 ( )的枝干
( )的国旗 ( )的铜钟 ( )的服装
( )的墙 ( )的学校 ( )地听着
7、你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不同的季节?
春:暖和 春光明媚 夏:___ __________
秋:___ ___________ 冬:___ __________
8、看拼音,写词语。
9、课外阅读。
种花的邮差
有个小村庄里有位中年邮差,他从刚满二十岁起便开始每天往返五十公里的路程,日复一日将忧欢悲喜的故事,送到居民的家中。就这样,二十年一晃而过,人、事、物几番变迁,唯独从邮局到村庄的这条道路,从过去到现在,始终没有一枝半叶,触目所及,唯有飞扬的尘土罢了。
“这样荒凉的路还要走多久呢?”
他一想到必须在这无花无树、充满尘土的路上,踩着脚踏车度过他的人生时,心中总是有些遗憾。
有一天当他送完信,心事重重地准备回去时,刚好经过了一家花店。“对了,就是这个!”他走进花店,买了一把野花的种子,从第二天开始,他带着这些种子撒在往来的路上。就这样,经过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他始终持续撒播着野花种子。
没多久,那条他已经来回走了二十年的荒凉道路上,竟开起了许多红、黄各色的小花;夏天开夏天的花,秋天开秋天的花,四季盛开,永不停歇。
种子和花香对村庄里的人来说,比邮差一辈子送达的任何一封邮件,更令他们开心。
在不是充满尘土而是充满花瓣的道路上吹着口哨,踩着脚踏车的邮差,不再是孤独的邮差,也不再是愁苦的邮差了。
【1】与“一晃而过”的“晃”字读音不同的是( )
A.摇晃
B.晃眼
C.晃动
D.晃来晃去
【2】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荒凉——_____ 遗憾——_____ 持续——_____
【3】邮差没种花之前,经过从邮局到村庄的道路时,心情会是( )的。
A.高兴
B.无所谓
C.有点失落、遗憾
D.悲痛
【4】概括这篇短文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枝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天里频频点头。
【1】选段中画“ ”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画“﹏﹏﹏”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2】这段话描写了秋天里的银杏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景物。
【3】秋天的雨给植物带来了___________,我们要读出对秋天的雨的_________之情。
【4】将选文中能表现秋天丰收的语句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除虫大将军
提起啄木鸟,人人都熟悉。它是著名的树医生,树木见它都会笑。
啄木鸟除虫的本领可大啦!它身上有许多法宝。它有一个凿子嘴,又尖又长,能凿开坚硬的树皮。它有一条钩子舌,能把舌尖插入树皮,钩出害虫。它有两只隔木耳,藏在木质里的害虫有一丝声音,也逃脱不了它的耳朵。它会闻声啄破树皮,捉拿潜敌,而且百发百中。它还有一对铁钩爪,别看它腿短,却十分有力,一上树就能将树干抓得牢牢的。
凭着这些法宝,啄木鸟每天吃害虫1900只左右,它救活了多少棵病树啊!真是了不起的除虫大将军。
【1】请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陌(mò)生( ) 平凡( ) 柔软( )
【2】根据下面一段话的意思,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在正确的选项后打“√”。
它会闻声啄破树皮,捉拿潜敌,而且百发百中。
闻:①听见 ( ) 中:①中心,当中 ( )
②名声 ( ) ②动作正在进行 ( )
③用鼻子嗅气体 ( ) ③恰好,命中目标 ( )
【3】文中的“除虫大将军”是指____________。还有许多小动物也是除虫能手,请你写出其中的一种:__________。
【4】除虫大将军身上有哪些法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称它为“除虫大将军”?( )
A.这是它的妈妈给它起的名字。
B.它身上有很多法宝。
C.它每天吃害虫1900只左右。
12、课内阅读。
①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②小城的公园更美。这里栽着许许多多榕树。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树下摆着石凳,每逢休息的日子,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
③小城的街道也美。除了沥青的大路,都是用细沙铺成的,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好像踩在沙滩上一样。人们把街道打扫得十分干净,甚至连一片落叶都没有。
——《海滨小城》节选
【1】读第一自然段可以看出庭院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还把凤凰树开的花比喻成了一片片_____。
【2】“开得那么热闹”中的“热闹”一词说明了( )
A.小城赏花的人多
B.树上有很多小动物,所以热闹
C.凤凰花开得很茂盛、艳丽。
【3】读第②自然段和第③自然段,这两段主要从____和____两个方面对海滨小城进行了描写。
【4】用“ ”划出第②自然段和第③自然段的关键句。
【5】读划波浪线的句子,这句话将_____比作撑开的绿绒大伞,形象地写出了榕树的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有趣的树木
我国云南省的西双版纳自治州,人们称它是植物王国皇冠(①)上的绿宝石。那儿到处是绿油油的热带植物,生长着许多有趣的树木。
有一种树,叫做黑心树,不仅名字古怪,而且样子也长得高大古怪,更怪的是树干的中心,居然是乌黑色的,多么有趣啊!傣族兄弟给它取了一个很有趣的名字,叫它“挨(②)刀木”。原来黑心树还有一个古怪的本领,你把它的主干锯了,第二年就会从残桩上长出二三枝新主干,再锯再长,越长越多。当地居民在住宅附近种上十来棵这种树,一年到头的烧柴就不用愁了,所以,又叫它“烧柴树”。
密林中另一种有趣的树,叫做轻木。这种树生长十分迅速,一年就能成材。它高大挺拔,而重量却非常轻,0.5立方米的木材一个人就能背(③)起来。轻木是世界上最轻的木材之一,用它制造的家具搬运起来可省力啦!
与轻木相反,这儿的铁力木是世界上最重的木材之一。铁力木四季常绿,高达30米。它的木色黑沉沉的,入水即沉,真有点像铁块。一块直径40厘米、高25厘米的铁力木砧板,力气小点的人还端不起来。铁力木不但重,而且木质致密、坚硬异常,是建筑和制作名贵家具的优良用材,还能用来制作高级乐(④)器。
西双版纳生长着5000余种(⑤)植物,有趣的树木还多着呢!
【1】给文中括号前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A.guān B.guàn________ ②A.āi B.ái________
③A.bēi B.bèi________ ④A.yuè B.lè________
⑤A.zhǒng B.zhòng________
【2】全文是先_______再_______,后_______的构篇方式。( )
A.总;分;总 B.分;总;分 C.总;分;分
【3】黑心树最主要的特点是( )(多选)
A.全身都是黑的。
B.树干的中心是乌黑的。
C.主干锯了会再长二、三枝主干,再锯再长,越长越多。
【4】下列不属于轻木特点的是( )
A.生长迅速 B.高大挺拔的特点 C.四季长绿高大
14、阅读短文
小草
春天来了,桃红柳绿,春光明媚,好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每当这时,却很少有人想到那山坡上、大路旁的小草。
小草虽然卑微,却有着坚强的性格和蓬勃向上的精神!寒冬刚过,小草便抽出了嫩芽。无论是在高山还是平原,到处都可以看到小草翠绿的身影。小草不怕狂风暴雨,不怕电闪雷击,不怕野火烧身。哪里有春风,哪里就有小草。我爱那漫山遍野绿茵茵的小草!
小草默默无闻地装点着大地,给人们带来了优美的环境。小草将一生献给了大地。但它从来没有什么要求,怎能不叫人产生敬意呢?
我要赞美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我要歌颂小草无私奉献的品德。我爱小草,更爱千千万万具有小草精神的人!
【1】小草具有怎样的性格和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小草令人产生敬意?( )
A.它有无私奉献的品德。
B.它有顽强的生命力。
C.它使春天变得更美丽。
【3】在文中找出一个排比句和一个拟人句,写在下面。
排比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画出本文的中心句。
15、课外阅读。
石榴
①我的家乡在枣庄,这里有(驰名中外 里里外外)的石榴园。
②春天来了,石榴树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③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地谢了,树上结出了一个个小石榴。金秋时节,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向外(看望 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④这时,你摘下一个石榴,剥开外皮,只见玛瑙般的子儿颗颗紧偎在一起,红白相间,晶莹透亮。取几粒放入口中嚼嚼,酸溜溜、甜津津的,顿时感到清爽无比。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打“√”。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1)喜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白相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写词语。(不能用文中的词语)
(1)例:郁郁葱葱 ________________
(2)例:酸溜溜 ________________
【4】作者按照季节的顺序,对石榴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描写。
第②段先写了__________ (季节)石榴树的__________ 。接着写了__________(季节)石榴树的叶子和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③段写了__________(季节)石榴成熟的过程。
第④段写了石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找出第③段中画出描写石榴外皮颜色变化的句子,并把描写颜色的词语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仔细读一读第③段标“___”的句子。
(1)选择题:这句话运用的是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A.比喻 B.拟人)
(2)加点的词语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做题。
1.照样子写词语。
例:百发百中 _________ _________
2.照样子写句子。
例: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_________得____________
3.菜园里种了很多蔬菜,有土豆、西瓜和黄瓜等。(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练习。
(1)下图中的哪篇寓言不是中国古代寓言?
用“ ”画出来。
(2)目录中的《 》讲了一个人自称爱好某种事物,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的故事。
18、照样子,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例: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云飞天外。
1.池边绿树,____边红雨,____落溪边。
例:在水塘边散步,听听蝈蝈的歌唱。
2.____________________,听听____________________。
例:王老师急得直跺脚。
3.妈妈忙得_________
___________得_______
19、修改句子。
1.星期天,在家里写做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好久没有听到小明清脆的歌声,高兴的笑脸。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早晨,金灿灿的太阳光冉冉地从东方升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我有一条很红的鲜红的红领巾。
________________
(2)妈妈卖了许多水果,都是我爱吃的。
________________
(3)我们必须讲卫生的习惯。
________________
21、妙笔生花。
仿照课文第五自然段的写法,围绕“一到休假日,街上就热闹起来”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