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死亦为鬼雄。(《夏日绝句》)
A.返景入深林
B.江流天地外
C.生当作人杰
2、选择字义。(4分)
致:(1)送给,给予;(2)招引,使达到;(3)意态,情况;(4)细密,精细。
(1)许多小树被人和车辆碰撞致死。( )
(2)胡锦涛总书记致电美国总统,向他们的受灾群众表示亲切的慰问。 ( )
(3)小明做的飞机模型非常精致。 ( )
(4)我把刚才班上发生的事情大致向老师做了汇报。 ( )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古代神话的一项是( )
A.《普罗米修斯》
B.《羿射九日》
C.《盘古开天地》
D.《女娲补天》
4、下面动物找错了家的一项是( )
A.狗——窝
B.猪——圈
C.鼠——巢
D.马——厩
5、将下面的句子插入语段中,最恰当的位置是哪里?( )
只有大雨在泼洒、在跳跃,天地间烟雨茫茫,茫茫烟雨。
①西湖的大雨别是一番景象。②一天早晨过后,小雨越下越紧,忽然间,大雨的哗哗声由远而近,瞬间天如倾盆,雨如瓢泼。③只一会儿工夫,西湖不见了,芭蕉不见了,各色草木全不见了。④西湖变得风姿绰约,宛若刚出浴的美人,碧玉般洁净。
A.①前
B.①②句之间
C.②③句之间
D.③④句之间
6、下列动物的家,表述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鸟巢 虎圈
B.马窝 牛棚
C.鱼塘 虎穴
7、下面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错的一项是( )
A.惩处(chénɡ) 清晰(xī)
B.签订(dīng) 纠缠(chán)
C.屈辱(rǔ) 土炕(kàng)
D.崛起(jué) 振兴(xīng)
8、给下列形近字组词。
昧__________ 纪___________
味___________ 记___________
9、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并完成后面的题目。
解落三秋叶,________________。
过江千尺浪,________________。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诗中描写了以下几种事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妈妈,我的小海龟跑掉了。我到处找都没找到它。”六岁的小伊芙急切地对妈妈说。她的妈妈,大名鼎鼎的居里夫人正坐在地板上,身边尽是书。
“伊芙,你在哪里跟小海龟玩的?”
“院子里,”小女孩说,“小猫要惹它,它藏起来了。”
妈妈站起来,拉住女儿的手:“走,带我到丢失海龟的地方去看看。”
伊芙把妈妈引到一条狭窄的小路上。“就在这里,”她说,“嗬,可怜的小海龟。”
“你没有见到它有多久了?”
“五分钟吧。”小女孩回答。
“那么,它不会走出五米远的。你就在离这里半径五米的圆圈里仔细找找看。”
伊芙双膝跪下,翻开厚厚的落叶,拨开密密的草丛,不久就在妈妈指定的范围找到了小海龟。她惊叫了一声,抓住了它。
【1】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①大名鼎鼎_______________
②急切_________________
【2】照例子写四个词语。
例:厚厚的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
【3】居里夫人向女儿伊芙问了两个问题,一是________ ,二是________ ,使小伊芙迅速地找到了小海龟。
【4】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1】这段话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探究—(________) 阻碍—(________) 马上—(________) 揭示—(________)
【3】用波浪线划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仿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4】从(________)和(________)这两个词中可以看出科学家科学家研究蝙蝠飞行的秘密的不容易。
12、牵牛花
叶圣陶
①手种牵牛花,接连有三四年了。水门汀(tīnɡ)地没法下种,种在十来个瓦盆里。泥是今年又明年反复用着的,无从取得新的泥来加入,曾与铁路轨道旁种地的那个北方人商量,愿出钱向他买一点儿,他不肯。
②从城隍(huánɡ)庙的花店里买了一包过磷(lín)酸骨粉,掺和在每一盆泥里,这算代替了新泥。
③瓦盆排列在墙脚,从墙头垂下十条麻线,每两条距离七八寸,让牵牛的藤蔓缠绕上去。这是今年的新计划,往年是把瓦盆摆在三尺光景高的木架子上的。这样,藤蔓很容易爬到了墙头;随后长出来的互相纠缠着,因自身的重量倒垂下来,但末梢的嫩条便又蛇头一般仰起,向上伸,与别组的嫩条纠缠,待不胜重量时重演那老把戏;因此墙头往往堆积着繁密的叶和花,与墙腰的部分不相称。今年从墙脚爬起,沿墙多了三尺光景的路程,或者会好一点儿;而且,这就将有一垛完全是叶和花的墙。
④藤蔓从两瓣子叶中间引伸出来以后,不到一个月功夫,爬得最快的几株将要齐墙头了,每一个叶柄处生一个花蕾,像谷粒那么大,便转黄萎去。据几年来的经验,知道起头的一批花蕾是开不出来的;到后来发育更见旺盛,新的叶蔓比近根部的肥大,那时的花蕾才开得成。
⑤今年的叶格外绿,绿得鲜明;又格外厚,仿佛丝绒剪成的。这自然是过磷酸骨粉的功效。他日花开,可以推知将比往年的盛大。
⑥但兴趣并不专在看花,种了这小东西,庭中就成为系人心情的所在,早上才起,工毕回来,不觉总要在那里小立一会儿。那藤蔓缠着麻线卷上去,嫩绿的头看似静止的,并不动弹;实际却无时不回旋向上,在先朝这边,停一歇再看,它便朝那边了。前一晚只是绿豆般大一粒嫩头,早起看时,便已透出二三寸长的新条,缀一两张长满细白绒毛的小叶子,叶柄处是仅能辨认形状的小花蕾,而末梢又有了绿豆般大一粒嫩头。有时看着墙上斑驳痕想,明天未必便爬到那里吧;但出乎意外,明晨竟爬到了斑驳痕之上;好努力的一夜功夫!“生之力”不可得见;在这样小立静观的当儿,却默契(qì)了“生之力”了。渐渐地,浑忘意想,复何言说,只呆对着这一墙绿叶。
⑦即使没有花,兴趣未尝短少;何况他日花开,将比往年的盛大呢。
(选文有删改)
【1】【整体感知】关于牵牛花,短文中没有写到的是( )。
A.牵牛花美丽的花朵
B.牵牛花的藤蔓
C.绿豆般大的嫩头
【2】【提取信息】第③段“这是今年的新计划”中的“新计划”指的是( )
A.把瓦盆摆在三尺光景高的木架子上。
B.从城隍庙的花店里买一包过磷酸骨粉,掺和在每一盆泥里。
C.买一点新的花泥。
D.把瓦盆排列在墙脚,从墙头垂下十条麻线,每两条距离七八寸,让牵牛的藤蔓缠绕上去。
【3】【体悟情感】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与体会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叶圣陶先生为了解决养花的泥土问题,尝试了两种方法,让我们体会到叶圣陶先生尽心尽力地照顾牵牛花。
B.“庭中就成为系人心情的所在”具体表现在“早上才起,工毕回来,不觉总要在那里小立一会儿”,表现了叶圣陶先生焦急的心情。
C.“老把戏”指牵牛花的末梢倒垂下来,嫩条重新“蛇头一般仰起,向上伸,与别组的嫩条纠缠”的现象,赋予牵牛花一种主动意识,流露出作者对牵牛花的疼爱之情。
D.本文记叙了作者在庭院种牵牛花和赏牵牛花的事, 表达了作者对牵牛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方法探究】作者观察牵牛花不但特别仔细,还连续观察了一段时间。读一读下面的两句话,选择作者用到的观察方法。
A.细致观察 B.连续观察
(1)前一晚只是绿豆般大一粒嫩头,早起看时,便已透出二三寸长的新条,缀一两张长满细白绒毛的小叶子,叶柄处是仅能辨认形状的小花蕾,而末梢又有了绿豆般大一粒嫩头。________
(2)今年的叶格外绿,绿得鲜明;又格外厚,仿佛丝绒剪成的。________
【5】【发表看法】本文并没有细致描写牵牛花,但是作者两次提到“他日花开,将比往年的盛大”,你觉得这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材料,完成后面练习。
材料一: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传统美德,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有“弟子事师,敬同于父”的说法,教师节,旨在肯定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会议决定将每年9月10日定为教师节。1985年9月10日是中国的第一个教师节。
材料二:“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是连续举办多年的大型公益活动,先后推出近百名全国最美教师,“2018年寻找最美教师”活动的主题是“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下图是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活动的标志。
材料三:央视网消息:“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国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每逢教师节前夕,尊师重教的习近平总书记总会到学校看望这些筑梦人或致信表示祝贺,并对教育改革、教育公平、学生成长、人才培养和学校发展寄予殷切希望。
【1】阅读上面的材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题)
A.1985年9月10日,是中国第一个教师节。
B.设立教师节,主旨是肯定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
C.“弟子事师,敬同于父”的意思是弟子、父亲都敬重老师。
D.“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是2018年教师节活动主题。
【2】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向大家介绍“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活动标志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材料三,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学生也应把对老师的尊敬体现在行动中,体现在细节上。谈谈从实际行动上,我们应该如何尊师重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
(1)这段话中有比喻句,用“——”线画出来。
(2)请写出文中几个表示颜色的词语。
(3)文中“慢慢地滑过”中的“滑”字用得真好,你能换上几个意思相近的词吗?
(4)比一比,哪个词更好?为什么?
15、语文实践。
食物分级表 | |
可经常食用 | 水煮蛋、西红柿、苹果、核桃、红薯等 |
适当食用 | 黑巧克力、牛肉干、火腿肠、葡萄干等 |
限制食用 | 炸鸡块、膨化食品、可乐、雪糕、冰激凌等 |
(1)参照这张表格检查一下,你平时吃的食物有益健康吗?请写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丁丁是个胖男孩,特别喜欢吃炸鸡块,喝可乐。你对他有什么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这里景色秀丽。泉水清如明静,山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和郁郁葱葱的树木,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真像一幅漂亮美丽的风景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在修改下面的书信:两处错字,两处格式错误,一处语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读了这本书,都受到了教育。
(2)全班同学都来了,只有张红没有来。
19、两题任选一题。
(一)生活中都会发生许多事,有些是我们亲身经历的,有些是我们看到的,听到的,选一件你印象深的事,按一定的顺序把这件事情写清楚。
(二)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地方,你愿意和大家分享么?请把这个地方介绍清楚,并把喜欢的理由写充分。
要求:题目自拟;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连贯;书写工整,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少于250字。(注意: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真实的学校和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