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巧对对联]江西九江琵琶亭有副对联,上联是“一弹流水一弹月”,下列选项中,最适合做下联的是( )
A.一味清凉上月时
B.半入江风半入云
C.三月细雨春妩媚
D.二分明月万梅花
2、下列有关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阅读时尽量连词成句的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的读。
B.借助关键词,一边读一边想,可以提高阅读速度。
C.读的时候要集中注意力,遇到不懂的词语,要停下来想一想,可以再回读。
D.带着问题去读,也可以提高阅读速度。
3、字词积累——选出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自传(zhuàn) 犹豫(yù) 禁毒(jìn) 囫囵吞枣(hú)
B. 唱和(hè) 苔藓(xiǎn) 躲藏(zàng) 蓑衣(suō)
C. 噪音(zào) 诱饵(yòu) 实践(jiān) 品尝(cháng)
D. 皎洁(jiǎo) 干涸(gù) 吩咐(fù) 气喘吁吁(xū)
4、先说说诗句的意思,再说说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诗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借“月落、乌啼、江枫、渔火”等景物,表达了诗人 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5、根据课文及相关内容填空。
1.我们从小要养成好习惯。一是要珍惜时间,陶渊明曾经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二是节俭,魏征曾经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戒奢以俭。”三是好的读书习惯,朱熹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还在《观书有感》中用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出了要不断学习,才能保持先进和活力。
2.《山居秋暝》中描写人物动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亥杂诗》中表达诗人殷切希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渔歌子》中描写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景阳冈打虎”“醉打蒋门神”说的是《水浒传》中的一位传奇英雄的故事,这位传奇英雄是____________。“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其中的“豹子头”指的是____________。《三国演义》中,刘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桃园三结义;其中第四十六回,吴国将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联手演了一出苦肉计。
6、看拼音,写词语。
(1)他在寒冷的北风中瑟瑟发抖,手脚都dòng jiāng(_____)了。
(2)小女孩对这次的事情hòu huǐ(_____)极了。她fā shì(_____)以后再也不shuō huǎng(_____)了。
(3)鸡鸭牛马这些城里hǎn jiàn(_____)的动物,在乡下可就不足为奇了。
7、读下面一段话,根据拼音写词语。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摆脱了殖民 qīn lüè(__________)和落后挨打的局面。全国人民 tóng xīn xié lì(____________)地创造了bù jì qí shù(____________)的奇迹,以huī huáng(__________)的成绩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中国人民将会挺直 jǐ bèi(__________),bù lǚ(__________)坚定地继续去书写强国梦的动人 piān zhāng(__________)。
8、用“续”字组成恰当的词语,分别填在括号里。(4分)
观众们( )走进体育馆观看乒乓球比赛。首先进行的是男子单打比赛,在决定胜负的最后几分钟,两个运动员( )打了十几个回合胜负才见分晓。接着,( )进行女子单打比赛,运动员高超精湛的球艺,博得了观众的一片喝彩,掌声( )了整整三分钟。
9、阅读
月迹(片段)
【片段一】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我们都高兴起来,又都屏住气儿,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了呢。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却慢慢又亏了,末了,便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
【片段二】满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我们都走近去,不知道那个满圆儿去哪儿了,却疑心这骨朵儿是繁星变的。
【1】用“——”画出片段一中直接描写我们心情的句子。
【2】联系片段填空或选择填空。
(1)片段一描写镜中之月:先是白道儿,再是( ),渐渐地爬高了……最后( )。准确而又生动地写出了月亮形态的变化,主要运用了( )态描写的手法。
(2)片段二作者把满院的月光与( )和( )联系起来,既形象,又有色彩,这样细腻的静态描写让我们深切感受到月光的(①恬静柔美 ②轻柔舒缓)(用“√”标示正确的)的特点。
【3】片段一画横线的句子中的“溜”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
【4】读片段二画横线的句子,说说“我们”是一群怎样的孩子?正确的一项是( )
A.好奇心强 富有想象力
B.观察力强 疑心重
C.调皮可爱 活泼好动
10、课内阅读。
圆明园中,有 的殿堂,也有 的亭台楼阁;有象 征着 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 的山乡村野。园中 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 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 )建筑宏伟,( )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按原文填空,并加上标点、填入关联词。
【2】第一自然段主要写_____________;第二自然段主要写______________。
【3】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起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4】读了选文后,你有哪些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哦,冬夜的灯
我和我的妻子抛下自己诊所,来到加拿大西部的一个荒凉小镇做了乡间医生。一个冬日的夜里,有个农民打电话来,说只有他一个人,而家里他的婴儿正在发高烧。他的农场在十五公里外,我要他告诉我怎样去找。我怎么也听不明白他家的地址。这时,他说:“我会打电话给沿途农家,叫他们开亮电灯,你们看着电灯开汽车到这里,我会把开着车灯的卡车放在大门口,那样你就找到我家了。”他在电话里告诉我这个方法,我觉得不错。
启程前,我出去观察了(宽阔、广阔、辽阔)北边的天空。在冬季里,我们随时都要提(tī tí dī)防风暴,而天空堆积的乌云,可能就是寒天下雪的征兆。每年冬天,都有人被突然袭来的暴风雪冻僵在车里。没经历荒原风雪的凶猛袭击,是无法知道它的凶猛性的。 我开着车上路,车窗外面寒风呼呼的怒吼(hóu háo hǒu)。果然,沿途农家全部把灯开亮了。平时一到入夜,荒野总是漆黑一片,因为那时的农家夜里用灯是很节约的。一路的灯光指引着我,我终于找到了那个求医的人家了。 我急忙给婴儿检查病情,婴儿烧得厉害,不过没有生命危险。我给婴儿打了针,再配了一些药,然后向那个农民交代怎样(照顾、保护、护理),怎样给孩子服药。当我收拾药箱的时候,我心里想,那么复杂的乡村夜路,我怎么认得路回去呢?
这时候,外面已经下大雪了。我谢绝了农民的挽留,装着胆子启动了引擎,把汽车徐徐地驶离这户人家的门口。说实话,我的心里满怀恐惧。但是车子是在道路上开了一会儿,我就发现我的恐惧和忧虑是多余的。沿途农家的灯都仍然开着,通明闪亮的灯光仿佛在朝着我致意,在等待着……我沿途听到的,只是汽车发动机不断发出的隆隆声,以及风的哀鸣和轮下碾雪的索索声。可是我绝不感到孤独,那种感觉就像黑暗中经过灯塔一样。
【1】用“﹨”划去括号内不准确的读音和不恰当的词语。
【2】结合上下文,解释带点的词语。
指引:
执意: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明白( ) 节约( ) 复杂( ) 危险( )
【4】把下面句子改写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我谢绝了农民的挽留。
“把”字句:
“被”字句:
【5】选出你认为最能概括短文中心的一项。(__________)
①写出医生对西部农民的爱。
②写出了“我”对加拿大西部农民的了解。
③歌颂了加拿大西部农民的团结互助的精神。
12、 拐弯处的回头
一天,弟弟在郊游时脚尖被尖利的石头割破,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
在家附近的巷口,弟弟碰见了爸爸,于是他一边跷着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一边哭丧着脸诉苦,满以为会获得一点同情与怜爱,不料爸爸并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交代几句,便自己走了。
弟弟伤心、委屈,也很生气。他觉得爸爸“一点也不关心”他。在他大发牢骚时有个同学笑着劝道 别生气 大部分老爸都这样 其实他很爱你 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 不信你看 等你爸爸走到前面拐弯的地方 他一定会回头看你 弟弟半信半疑,其他同学也很感兴趣,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停了脚步,站在那儿注视着爸爸远去的背影。
爸爸依然笃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会让他回头……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他侧身左拐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后面。 虽然这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但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弟弟的眼睛里还闪着泪光。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也有一种想要流泪的感觉。很久以来,我都在寻找一个能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拐弯处的回头。
【1】“屈”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_。
“屈”在字典的解释有:①弯曲,使弯曲;②屈服,使屈服;③理亏;④冤枉。“委屈”应选第________种解释。
【2】联系上下文选择笃定的意思( )
A. 从容不迫,安心 B. 一定 C. 确定
【3】给第3自然段未加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正确的是( )。
A. , : , , , 。 , , 。
B. , :“ , , , 。 , , 。”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
伤心---近义词(________) 简单——反义词(________)
【5】在文中,"我"对爸爸的感情是通过弟弟的心情变化而逐渐升华的。试找出表现弟弟心情变化的语句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弟弟碰见爸爸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爸爸自己走了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爸爸在拐弯处回头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四自然段划线的句子的描写方式是(____________)
【7】文中最后一句话中的破折号的作用。
A. 意思的转折 B. 解释说明 C. 声音延长
【8】爸爸的爱和其他人的爱有何不同?请从文中找出一句话用横线画出。
【9】父亲在拐弯处回头,这一动作让你体会到什么?联系实际谈谈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跳水(节选)
“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zī cī)牙咧(liě liè)嘴做着怪样。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有命。即使他走到横木头上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向海里跳,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胆战心惊,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没听明白他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往下一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1】请用“√”选择正确的读音。
【2】给文中没有加标点符号的加上。
【3】请抄写孩子追赶猴子时的动词。
______________
【4】“正在这时候”指的是什么时候?
______________
【5】在那个危急时刻,船长是怎么想的?
______________
【6】你觉得船长的办法好吗?好在哪?
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书香”家风代代传
郭军平
我到现在还热爱读书。这不能不归功于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的父亲是乡村教师,做过三十多年校长,默默地为家乡教育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读书是他的习惯。我的母亲虽然是农民,小学没有毕业,但是受父亲影响,一辈子也爱读书。父母都爱读书,影响得我们也爱读书。每年的农闲时节、星期天、寒暑假,一有空,我们全家人就会每人抱着一本书,兴致勃勃地啃读。我们村子农闲时间打牌的风气很盛,我的父母不打牌,唯一的爱好就是读书,这给我们传下了良好的家风。因此,在成长的关键时刻,我们的思想园地都没有荒芜,都没有被其他的不良嗜好占据。这是家风最可贵的地方。
“学以致用”,这是父亲经常说的一向话。从父亲读书的种类来看,他都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而读,而不是盲目地读书。这说明父亲读书是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提高自己认识客观事物的水平,并不是纯粹的“书呆子”式的死读书……这提高了我读书的思想认识。于是,在上学和工作中,我凡是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都去找书本,结果都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书,简直成了我学习和工作的良师益友,大大提高了我学习和工作的效率。母亲读书没有明确的功利目的。她只是随性而读,尤其是爱读文学类书籍。常常把地读过的封神演义《西厢记》《红楼梦》《聊斋志异》里的人物故事讲给我们听。这让我们很受益,激发了我们的想象力。到现在,我都记得母亲讲起人物故事来津津有味、生动活泼的情景。中国古典名著里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从小就深深地扎根在我们的头脑中。这为我们人生成长树立了一个辨别善恶美丑的标尺,让我们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没有误入歧途。当然,母亲对文学的爱好也深深地影响了我。每到节假日,我都会拿着不多的零花到县城新华书店旁边的小书摊如饥似渴地阅读。这为我后来爱上文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丁零零,门口一阵车铃声,原来是邮递员给父亲送来了订阅的报纸。我一看,是《中国剪报》《老年报》。年过七旬的父亲至今仍然保留着当年的读书习惯。这一良好的家风应代代相传下去。
(有改动)
【1】文中说“这是家风最可贵的地方”,“家风最可贵的地方”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父亲和母亲在读书方面各具持点,分别可以用“__________ ”“___________ ”来概括。
【3】书成为“我”的良师益友的主要原因是( )
A.父亲母亲都爱读书,“我”受到他们的影响。
B.读书是我们家的家风,“我”要让它传下去。
C.书帮“我”解决了不少学习和工作中的难题。
D.“我”喜欢书中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4】家风是融在家族血脉中的骄傲。良好的家风对社会而言,就是一种道德的力量。除了文中“读书”的家风之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家风值得提倡?请写出两种,并选择其中一种说说值得提倡的理由。
值得提倡的家风:(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四季之美(节选)
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_____________西山时,动人的是_____________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_____________,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_____________。
冬天最美是早晨。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或是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也要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时,那闲逸的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 )只是到了中午,寒气渐退,火盆里的火炭,大多变成了一堆白灰,这未免令人有点儿扫兴。
【1】根据课文,在横线上填空。
【2】请你在“( )”中填入正确的标点。
【3】选文描写了哪两个季节的美景?它们最美的是在什么时候?
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第一段中,________是静态的,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虫鸣是动态的。这样动静结合的描写使画面更鲜活。
【5】读一读,选文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致与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蔺相如。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怒发冲冠,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就和璧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秦王怕他真的把璧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能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1】“蔺相如看这情形”中“这情形”指的是什么?用“ ”在文中画出来。从这情形可以看出秦王________。
【2】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的原因是___________;他又提出要举行隆重的典礼的原因是_________。由此可以看出蔺相如__________。
【3】画“____”的句子写的是蔺相如的言行,对他这样做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秦王不讲理在先,而如今璧在蔺相如手中。
B.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C.一个“撞”字,把蔺相如的勇敢无畏体现得淋漓尽致。
D.他想璧碎了,秦王就得不到这块璧了。
17、探究靓舞台。
《落花生》一课虽然语言浅显,故事简短,却使我们从花生这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道理。其实,只要我们留心体味生活,很多平凡的事物都会让我们有很多感悟。其实,小草、大树、春蚕、蜡烛……生活中许多事物都给我们做人的启示。请你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相信你也会得到许多关于人生、关于生活的启示。
事物 | 特点 | 受到的启示 |
|
|
|
|
|
|
|
|
|
18、多彩的花枝
①老师要和粉笔打交道,一支支粉笔书写下知识的同时也腐蚀着他们的手指。冬天到来的时候,李老师的手指常常被冻裂,一堂课板书下来,疼痛不已。上课前擦的润肤油,不到几分钟的时间就被粉笔灰吸得一干二净。
②有一堂课,她需要板书一黑板内容,写到一半的时候,她手上的裂口流出很多血,染红了手中的粉笔。那点点“梅花”分外引人注目,学生发现了老师手上的血,不再说话了,她拿出纸擦掉上的血,继续书写。
③第二天上课,她一走进教室,发现学生们的眼神和往常不一样,有一种期待、一种激动,那种神情意味深长,就像捉迷藏的孩子希望自己的秘密不被人发现。班长喊起立,全班学生向老师问好,他们并没有把目光放在老师身上,眼睛全盯头讲台上的粉笔盒。这让她感到很蹊跷,莫非今天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当她粉笔盒里拿出粉笔准备书写时才发现,那些粉笔整整齐齐全部穿上了外套,一根根粉笔被五颜六色的彩纸裹了起来,像花园里多彩的花枝。
④李老师以为学生们在开玩笑,准备撕掉包裹粉笔的彩纸。可是,地却惊奇地发现那纸上写着:老师,我们看到您板书时手上流血,就用纸把粉笔包起来,这样您写字时手就不会疼了!她又拿起一支,发现纸上写着:________________…每张彩纸上都写着让她心动的话语。
⑤这是多么富有诗意的创意啊!她微笑着向学生道谢。此刻,她握着那细细的粉笔,看着这一盒“多彩的花枝”,感觉那不是一支支粉笔,而是一双双湿暖的小手,是那些孩子一颗颗温暖的心。她的眼睛湿润了,泪水慢慢地涌了出来。
【1】短文主要描写了两个场景,第一个是:___________;第二个是:__________________。从这两个场景中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第②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是对李老师的________描写,从中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_______”画出短文第③自然段中学生们的眼神和往常不一样的语句。
【4】联系上下文想想,包裹粉笔的彩纸上还会写什么,写在文中横线上。
1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战士们怕烫似的马上躲远。将军没有追过去,也知道自己没法追。他站在原地,一时不知怎么办才好。终于,他眼睛一亮,看到了饭桌边上的一桶汤。他走过去,把手中的菜倒进汤里,而后拿起汤勺,在桶里搅了几下。随后,他舀起一勺汤。
没有人招呼,战士们自觉地围了过来。一勺一勺的菜汤舀到了战士们的碗里。将军看到不少人的眼角有些晶亮,自己的鼻子又开始发酸,本来想说些什么,脑子乱了,只张了张嘴……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战士们躲远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战士们和将军的举动能让我们分别体会到他们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啊!(改成反问句)
(2)沙地里种着西瓜。(扩句)
(3)冬天的北京,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修改病句)
(4)写一句你知道的鲁迅的名言。
(5)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调换词语顺序,使句子意思发生变化)
21、名句理解
每个人对于书的体验不同,感受也不同。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叶文玲认为:书,被人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你觉得还可以把书比喻成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
22、照样子,选择带点的关联词语另写一句话。
例: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在飞行。
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如果要写一位老师,你会写哪一位呢?他(她)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可以写呢?请回忆生活,选择有趣的故事写一写,并写出他(她)的特点。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