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鹤壁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五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

    A.湖  停  船  梁山

    B.恐  威  惊  

    C.气  面  掺  随声附

    D.词  品  奉  

  • 2、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三种耐寒植物特别受到赞美,被称为岁寒三友,这三种植物指的是   (   )

    A.梅、竹、兰 B.松、竹、梅 C.梅、兰、菊 D.松、梅、菊

     

  • 3、下列句子采用的描写方法,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他扎紧裤脚,穿一双深筒钉鞋,将棉袍的下半截擦起扎在腰里。

    ②母亲掏衣兜,掏出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③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

    ④看着眼前绿油油的菜地,将军真怀疑自己是在做梦。

    A.表情 动作 语言 心理

    B.表情 外貌 语言 心理

    C.外貌 动作 语言 语言

    D.外貌 动作 语言 心理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按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      ,流进我的      ,流进

    我的      。”这个句子写出了雨中山林的       美,两个流进说明这种美不仅是眼睛看到的,而且是     感受到的。 

    2.“     地漫游了一个下午,直至夕阳    着西山的时候,红鸠鸟的歌声才把我的    唤回来。这是一个  ,从中我体会到了                 

  • 5、读古诗,理解字词的意思。

    《题西林壁》

    题:   西林:  

    不识:   横看:  

    缘:   此山  

     

  • 6、看拼音,规范地写出词语。

    xié     mù     biān   cè     wū   yè

    ( )   )春     ( )     ( )

        fènɡ   xì     diān   dǎo

    )手   夜(     ( )   ( )

  • 7、读句子,看拼音,写字词。

    (1)老师jiū______正小华的不良写字姿势,fēn fù______他不要大意,他miǎn______强接受了。

    (2)夕阳西沉,夜mù______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yù______发叫人心旷神yí______,使人心情也感到闲yì______

    (3)当你为生活中繁suǒ______的事情而压yì______时,不fáng______捧起一本书,让你心灵受到qǐ dí______,jìng______界得到提升。

  • 8、照样子,写一写。

    患:___________

    诉: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理解。

    白鹭

    ①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②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③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④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⑤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   ),减之一分则嫌(   ),素之一忽则嫌(   ),黛之一忽则嫌(   )。

    ⑥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⑦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⑧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⑨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

    ——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1将下面的字依次填入文中的括号里,最恰当的一组是(   )

    A.黑 白 长 短 B.长 白 短 黑 C.长 短 白 黑 D.黑 短 白 长

    2下面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意思的转折。

    B.本文的第①段和第段在行文中是首尾呼应的关系。

    C.本文的第⑤段运用了排比句式,突出了白鹭匀称的体态和协调的色彩。

    D.“歌未免太铿锵了”,这是说其他鸟唱的歌太响亮了,以此反衬白鹭宁静悠然的美。

    3本文赞美的是白鹭,为何要在文中加入对朱鹭、苍鹭的描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课文第⑥—⑧段描绘了三幅优美的图画,请你为每幅图起一个名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

    《鸟的天堂》(节选)

    【甲】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乙】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1】【甲】段是对榕树的______(填“静态”或“动态”)描写。

    【2】“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主要体现在:一是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画“ ”的句子形象地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

    【3】【乙】段写了______的情景,是______(填“静态”或“动态”)描写。这段话反映了作者___________的心情。

    【4】作者抓住“起初”“后来”“接着”等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语,写出鸟的天堂从静到动的变化过程。请从下面的句子中选择一句,添加表示动态描写的语句,把句子写具体。

    清早,天空中布满了阴云。

    小猫在院子里玩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港珠澳大桥

    ①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是集桥、岛、隧于一体的综合跨海工程。它从设计建设到通车前后历时十几年的时间跨度,无数的技术创新,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为我国桥梁史增添了亮丽的一笔。

    ②港珠澳大桥全长55千米,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由海中部分主体工程、两个口岸人工岛、三条连接线组成。两个口岸人工岛分别是珠澳口岸人工岛和香港口岸人工岛,三条连接线分别是珠海连接线、澳门连接线和香港连接线。其中,海中部分主体工程包括西人工岛、东人工岛和海底隧道三部分,总长约29.6千米。

    ③港珠澳大桥是目前内地建设标准最高的桥梁。它设计使用寿命120年,抗16级台风,主梁用钢达42万吨(可建60座埃菲尔铁塔),桥墩共计24个,浅水区桥墩间距85米,深水区桥墩间距10米。

    ④港珠澳大桥的通车,使香港、珠海、澳门三地间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通车前驾车从香港到珠海、澳门,花费至少3小时,而港珠澳大桥的开通则使通行时间缩短至45分钟,珠三角西部都将纳入香港3小时车程范围。

    ⑤港珠澳大桥是我国继三峡工程、青藏铁路之后又一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港珠澳大桥的建成,为香港、澳门、珠海乃至整个广东省的发展都将带来更大的空间。

    1根据文章内容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1)港珠澳大桥是集桥、岛、隧于一体的综合跨海工程。______

    (2)港珠澳大桥由西人工岛、东人工岛和海底隧道三部分组成。______

    (3)港珠澳大桥的设计使用寿命是120年。______

    (4)港珠澳大桥的通车,使香港、珠海、澳门三地间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______

    2文章第③自然段中画横线的部分主要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这样表达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

    3下面这段举例子的资料对文中一个自然段理解有帮助,正确的一项是(   )

    一位珠海市民表示,她喜欢去香港游玩、购物,港珠澳大桥通车后,从珠海去香港的时间肯定比之前坐船快。一位生活在香港、工作在深圳的姓陈的先生,已经开始畅想周末带家人前往珠海度假。

    A.第②自然段 B.第③自然段 C.第④自然段 D.第⑤自然段

    4短文说明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A.先总述再分述 B.不同方面 C.方位顺序 D.先总述再分述后总述

  •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至死不渝的爱

    这是一则在网络中传播很广的故事。一位母亲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了,抢救人员透过那一堆废墟的的间隙看到,她被压得变形了的身体保持着这样的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礼。人们把挡着她的废墟小心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大,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的睡着。

    随行的医生在被子里发现一部手机,屏幕上有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在场的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由于通讯遭震灾破坏,这是一条无法发出的短信,也可能是这位母亲用最后的力气写完这短信后就离开人世。

    一位叫龚晋的志愿者,在救援现场看到这样的场景:一名年轻的妈妈双手怀抱着一个三四个月大的婴儿蜷缩在废墟中,她低着头,上衣向上掀起,已经失去了呼吸,怀里的女婴依然惬意地含着母亲的乳头,吮吸着。在母亲粘满灰尘的双乳中,女婴的小脸红扑扑的。很难想象,这位母亲在弥留之际怎样将乳头放进女儿的嘴里;更难以想象,一个死去的妈妈还在为自己的孩子喂奶。如果没有龚晋这位见证者,心灵逐渐冰冷僵硬的我们根本不相信会有这样的奇迹。是的,这是奇迹,是母亲用爱创造的奇迹。也只有爱,才能创造这样振聋发聩的奇迹。

    【1】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概述文中的两个故事。

    ____________

    【2】“这是一条无法发出的短信”,既然无法发出,这位母亲为什么还要写这个短信?请你想象一下这位母亲当时是怎样想的,把它写下来。

    ____________

    【3】写出你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

    【4】用一句话来概括自己读了短文后的感受,你准备怎样写?

    _____________

  • 13、   第一场雪

    前天,气象台发布了西伯利亚来的寒流即将南下的消息;昨天,强大的冷空气就侵入了胶东半岛。

    前些天还暖和得如同阳春三月,昨天清早,天气骤然变冷,空中布满了铅色的阴云,中午,凛冽的寒风刮起来了,呼呼地刮了整整一个下午。黄昏时分风停了,就下起雪来。这是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

    雪纷纷扬扬,下得很大。开始还伴着一阵儿小雨,不久就只见大片大片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飘落下来。地面上一会儿就白了。冬天的山村,到了夜里就万籁俱寂,只听得雪花簌簌地不断往下落,树木的枯枝被雪压断了,偶尔咯吱一声响。

    大雪整整下了一夜:今天早晨,天放晴了,太阳出来了。推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啊!山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而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则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美丽的银条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大街上的积雪足有一尺多深,人踩上去,脚底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一群群孩子在雪地里堆雪人,掷雪球,那欢乐的叫喊声,把树枝上的雪都震落下来了。

    俗话说,“瑞雪兆丰年”。这个话有充分的科学根据,并不是迷信。寒冬大雪可以冻死一部分越冬的害虫;融化了的水渗进土层深处,又能供应庄稼生长的需要。我相信这一场十分及时的大雪,一定会促进明年春季作物,尤其是小麦的丰收。有经验的老农把雪比作“麦子的棉被”。冬天“棉被”盖得越厚,明春麦子就长得越好,所以又有这样一句谚语:“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我想,这就是人们为什么把及时的大雪称为“瑞雪”的道理吧。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万籁俱寂:_________

    (2)粉妆玉砌:_________

    【2】短文按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写了胶东半岛入冬以来的第一场大雪。

    【3】读第3自然段,用“_______”标出静态描写的句子,用“﹏﹏”标出动态描写的句子。

    【4】哪句话说明作者看到大雪又惊又喜?请找出并抄下来,并写出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

    【5】“瑞雪兆丰年”的意思是什么?为什么说瑞雪兆丰年?

    ________________

    【6】任选一题。

    (1)写一句描写雪的古诗。

    (2)写一两句话来抒发你对美丽雪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乐园。

    书,一度是我的堡垒,也是我的王国。

    那是初病的几年,我面对日趋恶化的疾病、不可知的命运,真有前途茫茫、不知何去何从之感。

    于是,我用书为自己建筑了一个很好的堡垒,躲在里面,可以忘掉病痛,忘掉一切不幸。至今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母亲为我出门借书,不管认识不认识的人家,都要敲门问询一番。自己村子的借完了,就到别的村子去借,她常要走很远的路。而母亲辛辛苦苦好不容易借来的书,往往在我饥不择食、狼吞虎咽之下,三两天就“清洁溜溜”了。母亲只好一趟趟走得更远。

    慢慢地,书为我开拓了一个新的人生领域,我又找到了自己,肯定了生命的意义。原来,生活的天地虽小,方格子的世界却广大无边,生老病死、悲欢离合,都由着我去创造,去发挥。由于写作,我的右臂一年四季肿胀不堪,硬得跟石头一般。父母亲友常劝我多休息,我却已沉迷其间,无法自拔了。对我,这真是一种极大的心灵享受。

    就这样,我从爱书人又迈上了写书人的艰苦路程。①______(A.由于 B.虽然 C.尽管)学识不足,经历太少,我需要看更多的书,汲取更多的知识。家中除订了许多份报纸之外,也不断地买新书。每日看书写书,写书看书,我生活在书的王国,②______(A.信心倍增 B.其乐无穷 C.宠辱皆忘)。

    我发现,一个人只要肯做,即使在三尺宽六尺长的病床上,也能为自己开拓出一片广阔的天地。

    【1】联系上下文,从括号里选择恰当词语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2】文中“清洁溜溜”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3】“对我,这真是一种极大的心灵享受”,“这”指____________

    【4】第3自然段中作者详细地写了母亲到处借书,其用意是(  )

    A.以母亲到处借书给“我”看来反衬父亲的冷漠。

    B.以母亲到处为“我”借书来表现母亲对“我”的关爱之情。

    C.以母亲到处借书都供不上“我”看,衬托“我”如饥似渴地读书的情景。

    【5】短文的结尾段含义深刻,请你从这段文字中提炼出一句富有哲理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课外阅读。

    芭蕉树

    春天,两鬓斑白的女教师带着一群活波可爱的小学生,在校园的一个角落里种了一棵芭蕉树。

    土地虽说贫瘠,芭蕉的生命却也顽强。伴着日出,送着月落,几经风吹雨打,芭蕉长大了,开花了。看她翠绿的衣裙,是那样清新悦目,腼腆的神韵,楚楚动人,像一亭亭玉立的少女。

    晨曦中,小学生站在芭蕉下,“咿”“喔”“呜”地念着刚学会的拼音字母。暮霭里,孩子们笑着,闹着,在芭蕉旁游戏。静静的夜晚,老师的窗户里的灯光,给芭蕉穿上了斑驳的花衣。当秋风吹去芭蕉叶,发出丰收的欢笑声时,芭蕉成熟了,女教师领着学生们砍下了丰硕的果实,留下了已经憔悴了的芭蕉树。

    学生们指着芭蕉树,迷惑不解地问:“老师,它,还会结果吗?”

    “不会了。”

    “那为什么还留着呢?”

    “因为它还有用。”

    不久,从芭蕉根部滋生了几个浅红的嫩芽。又不久,嫩芽长成了小芭蕉,一样绿色的衣裙,一样腼腆的神韵。小芭蕉越长越大了,而老芭蕉却越来越憔悴,终于,它完全枯萎了。学生们冲进了老师的办公室,伤心地说:“老师,老师,老芭蕉病得很厉害。”女教师摘下自己的老花眼镜,将目光从备课本中收回,抬起头来和蔼地说:“那是因为它身上的养分全都输送给了小芭蕉。“那老芭蕉的心里一定不好受。”女教师深情地望着学生们,肯定地说:“不会的,它心里一定很快乐。”

    又是一个静静的夜晚,女教师坐在案前批改作文。翻开一本作文,只见上面用稚嫩而工整地笔迹写道:“我长大以后,也乐意做一个老师,用自己的心血哺育更小的弟弟妹妹,就像老芭蕉一样。”女教师被感动了,热泪溢出了她的眼窝……

    夜,静谧安宁。窗外,芭蕉绿叶婆娑起舞;窗内,老师手中的红笔不停地圈点着……

    1请找出描写芭蕉树样子的句子写在下列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老师说枯死的老芭蕉树是快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借老芭蕉比喻什么?借小蕉比喻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热泪溢出了老师的眼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忆读书(节选)

    我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       )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国文教科书,(        )七岁时开始自己读“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的《三国演义》。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此后,我决定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居然越看越明白。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我第一次读《三国演义》,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便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后来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迫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武松、鲁智深,都有极其生动的性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凑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但我觉得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要强多了。

    《红楼梦》是我在十二三岁时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所包含的一个朝代和家庭兴亡盛衰的滋味。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得不到的。

    【1】选文的作者是(            

    A.冰心

    B.郭沫若

    C.琦君

    【2】选文括号中应填的关联词语是()

    A.因为…… 所以 ……

    B.虽然……但是……

    C.不是……而是……

    【3】“我”回忆的读书经历有:(1)七岁时,由一知半解到越看越明白,越来越爱读《_______》。

    (2)爱读《_______》并将其与《荡寇志》进行比较。(3)十二三岁时看《_______》与中年时再看此书有了不同的感受。

    【4】从读书中“我”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关于读书的名言很多,请你写出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永不凋谢的玫瑰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是乌克兰一所乡村中学的校长,早已过世了。他记下过这样一则真事:校园里的花房里开出了一朵最大的玫瑰花,红艳艳的花朵就像一张可爱的婴儿的笑脸——你肯定从来没见过这么大,这么美的花儿!全校的同学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许多同学来看。

    这天早晨,又有许多同学来观赏玫瑰花。他们一边看,一边赞不绝口。这时,来了一个大约三四岁的小女孩,她径直走向那朵最大的玫瑰花,摘下来,抓在手中,从容地向外走去。

    同学们惊讶极了,有的非常气愤,有的甚至要上前制止那小女孩。正在旁边散步的苏霍姆林斯基校长看到了,走过去,弯下腰,亲切地问小女孩:“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

    “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不相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后我再把花送回来。”女孩害羞地说。 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同学们不语了,教育家的心颤动了。苏霍姆林斯基牵着小女孩,从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她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妈妈的,_________________。” 这个故事长久地激励着我,我幻想着生活中能有这样的美好。

    【1】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写出下列成语的意思。

    赞不绝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径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一、二句话概括苏霍姆林斯基记录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惊讶”一词出现两次,同学们第一次“惊讶”是因为__________; 第二次“惊讶”是因为______________;我对_____________感到惊讶,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认真品读五、六自然段,想想苏霍姆林斯基为什么要把玫瑰花送给小女孩的妈妈,再把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话补充在“ ”上。

    【5】深层探究:

    (1)你认为题目“永不凋谢的玫瑰”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觉得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课内阅读。

    鲸的身子这么大,它们吃什么呢?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它们在海洋里游的时候,张着大嘴,把许多小鱼小虾连同海水一齐吸进嘴里,然后闭上嘴,把海水从须板中间滤出来,把小鱼小虾吞进肚子里,一顿就可以吃两千多公斤。齿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它们遇到大鱼和海兽,就凶猛地扑上去,用锋利的牙齿咬住,很快就吃掉。有一种号称“海中之虎”的虎鲸,常常好几十头结成一群,围住一头三十多吨重的长须鲸,几个小时就能把它吃光。

    鲸跟牛羊一样用肺呼吸,这也说明它不属于鱼类。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等肺里吸足了气,再潜入水中。鲸隔一段的时间必须呼吸一次。不同种类的鲸,喷出的气形成的水柱也不一样: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有经验的人根据水柱的形状,就可以判断鲸的种类和大小。

    【1】上面这几段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

    【2】写出“凶猛”的近义词和反义词: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第二自然段中写须鲸喷气形成的水柱特点的两个词语是“_______”和“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体会作者运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1)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__两种说明方法,写出了______

    (2)第二自然段中画线的部分运用了_______的说明方法,具体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

    【5】请运用一种说明方法简单写一件事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阅读

    蘑菇转了一个弯

    ①那一年,我即将大学毕业,为了找个单位,天天出去“扫街”,但仍一无所获。我学的是建筑设计专业,找了几家建筑设计院,人家要的不是博士就是硕士。负责人看着我的简历说,你读书时,还获过不少奖,不错!可是,我们这里暂时不缺建筑设计方面的人才,要不你先来我们这里干个保安什么的吧!等有机会再安排你。

    ②这番话点燃了连日来积压在我心头的委屈,好歹我也是个优秀毕业生啊,让我去干保安,也太小看人了!我一口回绝了那家公司。那段时间我非常苦闷,就回了趟老家。

    ③父亲问我为什么回来,我便把找工作的遭遇向父亲说了。

    ④父亲听后笑了笑,说,现在像你这样心态的年轻人很多。算了,别想了。哎,对了,这几天山上磨菇正多,你不是最喜欢喝蘑菇汤吗?明天咱们去采吧。

    ⑤父亲的话引起了我对儿时生活的回忆……

    ⑥这天晚上,我睡得很香,梦中又见到了满山鲜嫩的蘑菇,闻到了蘑菇汤浓浓的香味·

    ⑦没想到第二天早晨,当我和父亲来到山上时,已经有很多人在那里采了。父亲说,咱们晚了一步。我听了很失望,今天的蘑菇汤喝不成了。父亲看出了我的心思,就说,咱们摘一些山果回去吧,这里的山果没有打过农药,也是绿色食品呢!

    ⑧于是,我和父亲就动手采了起来。别看父亲50出头的人了手脚还挺利索,我明显赶不上他的速度。一顿饭工夫,我们便摘了满满一麻袋山果,父亲说,今天摘的山果太多了,咱们也吃不了,这种鲜东西,搁几天就会坏的,咱们一起背到镇上的水果店去卖给他们。

    ⑨没想到还真卖了不少钱!这时,父亲让我在水果店等他片刻。一会儿父亲就拎了满满一袋子东西回来了。

    午饭时,父亲竟然给我做了一锅香喷喷的蘑菇汤,我很吃惊,蘑菇不是都让人采走了吗?

    父亲看出了我的疑惑,说,蘑菇是我用卖山果的钱买的。如今我们这里的人都喜欢在山上采摘些东西去卖钱。其实,当很多人都在抢同一样东西时,我们不定能够顺利得到,有时候我们不得不走一些弯路,这是没办法的事,因为捷径并不多。可是你不明白这个道理啊!

    我明白父亲的用意了,父亲是用这件事来启迪我啊!

    后来,我还是去那家公司做了保安,一个偶然的机会,领导发现了我的才能。当时领导很惊诧地问我,原来你还是个专业人才,怎么愿意做保安呢?我告诉他,我不来公司做保安,你就不会发现我的才能

    父亲已经使我学会了,让蘑菇转了一个弯。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回绝——( )        利索——( )       顺利——( )

    【2】请根据文章内容,把下列情节补充完整。

    ________→父亲提议上山采蘑菇→________改摘山果卖得不少钱→___________,父亲解惑,“我”去公司做保安

    【3】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

    【4】下列对文章主旨理解最恰当的是(     )(多选)

    A.面对挫折,不要气馁,只要坚持,就会有成功的一天。

    B.只要目标明确,有时候走一点弯路同样能够取得成功。

    C.如果善于发现,生活中就有一条捷径等你去走。

    D.有时候换一种方式,打破思维定势,也许离成功更近。

    【5】请你根据上下文的情节进行合理想象,适当运用描写方法,再现第⑤段中“我”儿时生活的情景。

    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在这次抗击新冠疫情的斗争中,各地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句子训练营。根据提示写句子。

    (1)报警的(   )不是值夜班的看守,(   )被划破的玻璃!(填上关联词,并用所填词造句)

     

    (2)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缩句)

     

    (3)吃音玻璃就是消除噪音的能手。(改为反

    问句)

     

     

  • 22、缩句:它是我国古代造型雕刻艺术和冶炼、铸造技术的结晶,是我国悠久文化历史的代表性杰作。

    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

    从以下题目中任选一个,习作,400字左右。

    (1)校园景色

    注意:①按照一定的顺序写;②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使画面更加鲜活。

    (2)难以忘怀的

    生活中,总有许许多多忘怀不下的,可能是某样物品,可能是某段场景,可能是某句话语,可能是某个人……在你的生活中,有什么是难以忘怀的?忘怀不下的原因是什么?请补全题目,写一篇文章。选择具体的事、物或人,把难以忘怀的原因写清楚,写具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题目: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