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抗日 工司 台湾 郊外
B.年轻 港口 情影 敬意
C.强烈 民族 统治 宽敞
2、下面一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近几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又有了改善。
B.五根手指即使能团结一致,也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C.李刚光荣地获得了“优秀少先队员”。
D.参加这次扫墓活动,我们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3、下面作品、出处和作者有误的一项是( )
A.《祖父的园子》——《呼兰河传》——萧红
B.《草船借箭》——《三国演义》——罗贯中
C.《景阳冈》——《水浒传》——吴承恩
D.《红楼春趣》——《红楼梦》——曹雪芹
4、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 )( )绝壁( )( )凛凛
啧啧( )( )( )( )无能
精( )绝( ) 惟( )惟( )
举世( )( )( )( )瑰丽
(1)________的莫高窟位于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________上,里面的彩塑________、________。
(2)每当看到________的国旗班战士,人们无不________。
5、积累与运用
本单元我们了解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海力布,________、________的牛郎和________、______的织女,以及________、________的王母娘娘。
6、日积月累。
1.《己亥杂诗》中表达诗人期待着改革一扫笼罩九州沉闷局面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食堂门前的垃圾桶里倒满了饭菜,老师语重心长地说:“一粥一饭,___________;半丝半缕,__________。”告诫孩子们,要从小事做起,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3.莎士比亚说:“书籍是_____________”。
7、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村晚》中体现孩童天真悠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我”害怕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奇怪是因为______________。
(3)《猴王出世》选自我国古典长篇____________(章回体 纪传体)小说《西游记》第___________回。课文主要写了花果山上的一块__________孕育了一只石猴,因敢于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______________的故事。
(4)《红楼春趣》一文选自清代小说家___________写的《______________》,这是一部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
(5)人闲桂花落,___________。月出惊山鸟,____________。
8、回顾所学知识,完成填空。
(1)美哉,我少年中国,______!壮哉,我中国少年,_____!
(2)七夕今宵看碧霄,______。
(3)______,由奢入俭难。
(4)古时候像龚自珍这样忧国忧民的诗人大有人在。陆游临死时还不忘叮嘱他的后代:“王师北定中原日,______。”林升对国家的命运感到深深的忧虑:“暖风熏得游人醉,______。”而梁启超先生则认为振兴祖国的重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5)许地山告诉我们:人要做_____,不要做___,而对别人______的人。
9、阅读,与经典对话。
两茎灯草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得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能知道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这个片段主要写的是________。
【2】请用心读画“ ”的句子,猜测严监生当时的内心:____。
【3】“登时就没了气”与上文的____相呼应,前后对比来读,体会到严监生____。
10、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古人用各种方法传递信息:《烽火戏诸侯》介绍用 传递敌人入侵的信息;《“我们胜利了”》介绍用 的方法传递胜利的信息;《装在瓶子里的信》介绍用 传递一封信。
2. 《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介绍了从古至今信息传递形式的主要发展经历:古代,依靠驿差 ;近代,有了依靠交通工具的 ;现代,发明了 ;当代,依靠 。人类在追求高效率信息传输方式的步伐从未停止过。
3.海内存知己, 。
4. ,忠言逆耳利于行。
11、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足够宽敞、足够坚实。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窝口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下雨时雨水向四周留去,不会落在窝里。
【1】片段围绕“松鼠的窝”依次介绍了哪三方面的内容?松鼠建窝的步骤是怎样的?请完成下列图表。
【2】“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句中“勉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 )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 )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松鼠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跑。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松鼠在秋天拾榛子,塞到老树空心的缝隙里,塞得满满的,留到冬天吃。在冬天,它们也常用爪子把雪扒开,在雪下面找榛子。
【1】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2】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这段话侧重写了松鼠乖巧的行为特征,从“有人触动大树”时的反应来表现( );从储备食物过冬来表现( );从蹦跳的动作来表现( )。
A.它的轻快 B.它的聪明 C.它的警觉
13、阅读
鲸生活在海洋里,( )体形像鱼,许多人管它叫鲸鱼。其实它( )属于鱼类,( )
哺乳动物。在很远的古代,鲸的祖先跟牛羊的祖先一样,生活在陆地上。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鲸的
祖先生活在靠近陆地的浅海里。又经过了很长很长的年代,它们的前肢和尾巴渐渐变成了鳍,后肢完
全退化了,整个身子成了鱼的样子,适应了海洋的生活。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这段文字是从哪方面介绍鲸的( )
A.鲸的生长。 B.鲸的种类。 C.鲸的进化。
3.从这段话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短语或词语中可以看出鲸的进化过
程是漫长的。
4.鲸是哺乳动物,变成现在鱼的样子,是由于( )
A.生活习惯变化。 B.环境变化。 C.形体变化。
5.鲸的哪些生活习性能说明它是哺乳动物( )
A.鲸吃食 B.鲸用肺呼吸
C.鲸睡觉 D.鲸是胎生的
14、课外阅读
(一)
史进看了,却认的他,原来是教史进开手的师父,叫做打虎将李忠。史进叫道:“师父,多时不见。”李忠道:“贤弟如何到这里?”鲁提辖道:“既是史大郎的师父,同和俺去吃三杯。”李忠道:“待小子卖了膏药,讨了回钱,一同和提辖去。”鲁达道:“谁奈烦等你,去便同去。”李忠道:“小人的衣饭,无计奈何。提辖先行,小人便寻将来。贤弟,你和提辖先行一步。”鲁达焦躁,把那看的人一推一跤,便骂道:“这厮们散开,不去的洒家便打。”众人见是鲁提辖,一哄都走了。
(二)
鲁提辖又问道:“你姓什么?在哪个客店里歇?那个镇关西郑大官人在哪里住?”老儿答道:“老汉姓金,排行第二。孩儿小字翠莲。郑大官人便是此间状元桥下卖肉的郑屠,绰号镇关西。老汉父子两个,只在前面东门里鲁家店安下。”鲁达听了道:“呸!俺只道哪个郑官人,却原来是杀猪的郑屠。这个腌臜泼才,投托着俺小种经略相公门下做个肉铺户,却原来这等欺负人。”回头看看李忠、史进道:“你两个且在这里,等洒家去打死了那厮便来。”李忠、史进抱住劝道:“哥哥息怒,明日却理会。”两个三回五次劝得他住。
(三)
店小二拦住道:“金公,那里去?”鲁达问道:“他少你房钱?”小二道:“小人房钱,昨夜都算还了。须欠郑大官人典身钱,着落在小人身上看管他俚。”鲁提辖道:“郑屠的钱,洒家自还他。你放这老儿还乡去。”那店小二那里肯放。鲁达大怒,叉开五指,去那小二脸上只一掌,打的那店小二口中吐血,再复一拳,打下当门两个牙齿。小二扒将起来,一道烟走了。且说鲁达寻思,恐怕店小二赶去拦截他,且向店里掇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约莫金公去的远了,方才起身,径投状元桥来。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无计奈何:________
约莫:________
【2】在三个片段中,找出三种描写人物方法的句子抄写下来并写出描写方法。
(1)________描写方法是________
(2)________描写方法是________
(3)________描写方法是________
【3】给三个片段分别加小标题。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4】品读三个片段,评价鲁提辖是个怎么样的人?
片段一中看出鲁提辖是个________的人,片段二中看出鲁提辖是个________的人,片段三中看出鲁提辖是个________的人。由此看出评价一个人要从________进行评价。
【5】绰号往往反映了人物的性格,写出下列好汉的绰号。
宋江________ 林冲________ 柴进________ 吴用________
【6】阅读名著,肯定会遇到许多问题,请你提几点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
________
15、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一)学生体质状况调查
下面是某市教育和体育局公布的该市学生体质状况的最新检测结果。
检测项目 | 升降趋势 | 检测项目 | 升降趋势 |
身高 | ↑ | 肺活量 | ↓ |
体重 | ↑ | 视力 | ↓ |
胸围 | ↑ | 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 | ↓ |
【1】阅读信息,判断对错
(1)身高与体重都呈上升趋势,说明学生体质很好。( )
(2)肺活量随着学生身高的增加在增加。( )
(3)男子1000米的成绩远不如女生800米的成绩。( )
(4)肺活量的下降,说明学生的体质在下降。( )
【2】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视力在下降,说明学生看的书多。
B.此次检测共检查了学生的七项指标。
C.表格综合信息说明学生应多参加运动,强身健体,提高身体素质。
【3】请你为“阳光体育”设计一则宣传标语。__________
16、阅读。
航天员的太空生活
①太空是个充满魅力的世界,在太空生活更富有神秘色彩。自1961年4月12日苏联航天员成功地飞上太空以来,人类已有500多人次进入太空,去太空生活已成为许多富有探险精神的人和宇宙开拓者梦寐以求的事。在太空生活,微重力(失重)会给人带来一些麻烦,但这正是太空生活的特色和乐趣所在。那么航天员是如何在太空生活的呢?
②太空食品是由航天系统的专家们精心研制开发的,品种丰富多彩。每餐饭都是用食品袋提前包好的,每个食品袋上均标有哪一天哪一餐的字样,每袋食品仅供一名宇航员食用。太空食品均为脱水食品,临吃前要用注射器注入一定数量的水,然后放进烤箱里加热食用。
③在太空吃饭的规矩比地面复杂得多。太空仓内备有简易餐桌,餐桌具有磁性,能吸住金属餐具。吃饭时,航天员必须先把脚固定在地板上,身体也用坐椅上的带子系紧以免飘动。动作不能太大太猛,以免食物飘走。夹菜要夹准、夹牢;最好用叉子,食物进嘴时要快,以免食物“飞走”。吃饭时严禁说话聊天,那样会使食物飞出嘴外,造成生活舱的环境污染,同时稍不注意还会被吸进鼻腔,容易发生危险。
④在太空睡觉,就不能遵循地面早起晚睡的习惯。由于空间站宇宙飞船或航天飞机等载人飞行器的飞行高度通常都在400千米左右,绕地球飞行一圈的时间约一个半小时,这样,在太空舱内睡觉是不分昼夜的,只能按钟点机械地安排睡眠。
⑤太空人睡姿奇特,这是由于在失重环境中,航天员失去了在地面上“上”“下”感觉处于飘浮状态造成的。在太空舱内睡觉只要不危及舱内设备和人员安全,到处都可以睡,可以飘在舱里睡,可以挂在壁上睡,可以绑在床上睡,也可以吊在梁上睡。为了获得安全感,航天员一般睡在特别的小床上或固定在窗壁上的睡袋里。用睡袋睡觉是一个好方法,睡袋拉紧后能给人体施加一定的压力,使人消除摇摇欲坠的恐慌感。同时在睡袋里睡觉,手脚不会飘浮在外,避免了手脚对仓内仪器设备的碰撞,增加了安全性。
⑥洗脸、刷牙、理发、洗澡在地面是自由度比较大的动作。在失重环境下要进行这些活动是非常麻烦的,总的说来是从三个方面着手解决的。首先,要从设备上想办法,即制造失重状态下使用方便合理的器材和设备。如洗澡要建成一个浴罩。又如,洗发液也是特制的免冲型洗发液,它在失重条件下能变成十分细小的颗粒,洗头时它很容易带走头上的污垢,洗完后用毛巾一擦,洗发液和污垢就可清除得一干二净,这种新型洗发液在地面上也有推广应用的前景。其次,洗脸等要合理简化。例如,洗脸刷牙就可简化,一般用湿毛巾擦一擦脸就算洗脸了;刷牙时用手指蘸上牙膏来回擦几下,然后用湿毛巾将牙齿擦干净,刷牙就算完成了。第三,要从操作使用方面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如,理发必须两人合作:一人剪一人用吸尘器吸剪下的头发,要是不遵守两人合作的理发规矩,就会严重污染环境。
(1)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①在太空食用食品时可以自由挑选,想吃什么选什么。_____
②太空人用的洗发液是特别的免冲型洗发液,这种洗发液在地球上也能用。_____
③在太空中作息,也像在地球上一样,昼作夜息。_____
(2)请选择你认为最准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里。
①在太空中睡觉,用上睡袋,好处多,主要是( )
A.既温暖又防蚊虫叮咬。
B.既方便又容易入睡。
C.既安全又消除恐惧感。
D.既舒适又不会做梦。
②太空中理发,必须两人合作,目的是( )
A.培养合作能力。
B.避免污染环境。
C.利于美容美发。
D.增进人际交流。
(3)本文从在太空中_____、_____和活动等方面来介绍航天员在太空的生活。
(4)第3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请在文中画上“横线”。第5自然段中太空人睡姿奇特是由于在 环境下,航天员处于 状态造成的。第6自然段中在介绍解决航天员失重情况下活动麻烦的办法时用了 的说明方法。
17、课内阅读。
将相和(节选)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和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写出下面句子的描写手法。
(1)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_________
(2)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________
(3)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__________
【2】用一个小标题概括选文第二段话的内容__________。将相和好的表面原因是蔺相如的_________和廉颇____________。实际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从选文第一段话中的人物对话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理解。
蚕神的来历
①上古时期,有一对父女养了一匹小公马。一次,女孩的父亲外出远行,过了很久依然没有回来。女孩想念父亲,她开玩笑地对小公马说,若马能把父亲接回来,她就嫁给它做妻子。
②马听到这话,挣脱缰绳,飞驰而去。不知跑了多少天,马终于来到女孩父亲住的地方,见到了女孩的父亲。
③父亲回到家里,看见一切安好就放心了。他看小公马这么聪明和重感情,就待它更好了,拿上等的精细饲料喂它。可是,马不吃也不喝,一见女孩从房里出来,就又跳又叫,神情异常。
④父亲得知原因后很生气,觉得这是一件丢人的事。自己的女儿怎么能嫁给一个牲畜呢?于是他就用弩箭射死了马,并且把马皮剥下来,放在庭院里暴晒。
⑤一天,父亲外出。女孩看着干干的马皮,想着这牲畜真不知轻重,还想娶人为妻,就指着马皮,说着奚落的话。突然一阵狂风骤起,马皮乘风跃起,把女孩整个地包裹住朝门外飞去,在空中转了几圈,便消失在原野上。
⑥几天后,父亲才在一棵大树的枝叶间发现自己的女儿。不过,她已经身裹马皮,变成了一条蠕动的小虫,慢慢摇摆着马一样的头,吐出一条白而亮的细丝,缠绕在树枝的周围。好奇的人们都赶来观看,大家就把这个小虫叫做“蚕”,说它吐出丝来缠绕自己;又把这树叫做桑树,因为女孩在这树上丧失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⑦就这样,女孩做了蚕神。
【1】文中有哪些地方写得特别神奇?请你找到其中两处,并用“____”画出来。
【2】下面这句话,放在文中哪个位置最合适?( )
这马一见到主人,就两眼流泪,嘶叫不止。女孩的父亲心里想:家里一定出了什么事,便来不及多想,拉过马的缰绳,飞身上马,急急忙忙赶回家。
A.①②段之间
B.②③段之间
C.③④段之间
D.④⑤段之间
【3】理解故事内容并填空。
本文主要讲述了上古时期女孩父亲外出久久未归,于是_______________。于是,小公马带回了父亲,______________。一天,女孩奚落马皮,马皮乘风裹住女孩朝门外飞去,在空中转了几圈,便消失在原野上。最终,女孩丧失了生命,成为了蚕神。
【4】有人说:“这匹马竟想娶人为妻,不自量力,无怪乎被杀了。”有人说:“这对父女出尔反尔,恩将仇报,受到报应也是活该。”你是怎么理解的?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理解。
钱学森
1955年10月1日清晨,广阔无边的太平洋上,一艘巨轮正劈波斩浪驶往香港。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人,迈着稳健的步伐踏上甲板。阵阵海风不时掠过他那宽大的前额。眺望着水天一色的远方,他屈指一算,已经在海上航行15天了。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呀!①他,就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
钱学森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随后赴美留学,师从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当时,钱学森享受着(A)的待遇,有(B)的生活和(C)的工作条件。可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他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②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在隆隆的礼炮声中诞(dàn)生了。这一年的中秋之夜,钱学森和十几位中国留学生一起欢度佳节。他们一边赏月,一边倾诉思乡情怀。年年中秋,今又中秋,在这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个中秋节,他们谈论着祖国的美好前景,感到格外兴奋。
此刻,钱学森埋藏心底很久的愿望越发强烈起来:早日回到祖国去,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建设服务。他向留学生们袒(tǎn)露了心迹。有人劝道:“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现在回去搞科研究,只怕有困难。”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听说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然而,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经过五年的漫长岁月,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1】将下列三个词分别填到A、B、C处,正确的一项是( )
①优越 ②富裕 ③优厚
A.③①②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①②③
【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这句话凸显了钱学森的巨大价值。
B.经过五年,钱学森才回到中国,是因为美国人的阻拦。
C.“埋藏在心底很久的愿望”是指钱学森想早日回到祖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3】如果把文中①处画波浪线的句子换成下面的句子好不好?为什么?
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的轮船快一点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②处画直线的句子表现了钱学森的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照样子写句子
例:外祖父轻轻地刮去画上的污迹。
外祖父轻轻地把画上的污迹刮去。
画上的污迹被外祖父轻轻地刮去。
①你一定要保存好这幅画。
②外祖父递给我一个绣着血色梅花的手绢。
21、根据提示写句子。
(1)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改成反问句)
(2)可不是让你一天背下来哟。(给句子改变说法,意思不变)
22、按要求做。(8分)
(1)松鼠是小动物。(扩句)
(2)鲸的后肢经过漫长的年代,终于变化了。(修改病句)
(3)灰尘是个人人讨厌的东西。 生活离不开灰尘。(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4)我国是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国家。(修改病句)
23、作文
题目:未来的我
提示:你时空穿越了未来,请你想象一下未来的自己是怎样的?会做些什么事?条理清楚,书写认真,不少于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