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短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
A.花纹驳杂的石墙 蓬松的球儿 美好的境界 轻快的音乐
B.震天动地的巨响 僵硬的石头 幻想的境界 密切的关系
C.不可估量的损失 微弱的星光 灿烂的云霞 热烈的日光
D.心安理得地接受 朦胧的微光 凛冽的寒风 闲逸的心情
2、下列关于古汉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驿站”是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
B.“货郎”指的是在城乡流动零售日用品或收购日用品的人。
C.“墨客”是古代对会写文章的读书人的通称。
D.“客官”在古代指的是客客气气的当官的人。
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她的对手包括男的、女的、强的、弱的,在不计其数的对决中,她终于登上巅峰。
B.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C.洞里经常准备着开水、干粮、被子、灯火,在里面住上个三五天不成问题。
4、叶圣陶先生说过,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这学期我们学习了 ____、____、____、____等说明方法,还知道说明文的语言风格多样,有的平实、有的活泼,无论哪种风格,描述都要准确、清楚、有条理。
5、[课文背诵]
(1)吾尝终日不食,_________,__________,无益,_________。
(2)_________,其道大光。_________,一泻汪洋。__________,鳞爪飞扬。__________,百兽震惶。__________,风尘吸张。__________,矞矞皇皇。
(3)夏天最美是________。________的月夜固然美,_________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_________。即使是_________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________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6、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
(1)他fā shì( )要在航天事业方面取得huī huáng( )的成就。
(2)这个寓言故事给了我qǐ dí( ):lǎn duò( )的人于不成大事。
(3)葡萄经淡盐水jìn pào( )可shā jūn( )。
(4)lí míng( )将要到来,让我们一起迎接曙光的zhào yào( )吧。
7、看拼音,写词语。
bō zhŏng qīn lüè bái hè dŏng dé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píng héng yŭn nuò chá yè xiū zhù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8、写一句本册中你最喜欢的名言警句,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名言警句:
喜欢的原因:
9、阅读课文片段,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________________。园中许多景物都是 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______________,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 ( )有民族建筑,( )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_______________;流连其 间,_____________________。
圆明园( )建筑宏伟,( )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_____________。所以,它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文段补充完整。
【2】请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请在“□”内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4】最后一段的构段方式是( )。
A.分——总 B.总——分 C.总——分——总
【5】这两段话从( )、( )方面写了圆明园辉煌的过去。课文用这么多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是为了( )。
【6】假如此时你正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
荷叶青青
夏天,玄武湖里那一望无际的荷叶忽然叫我生出了许多感想。祖母淡淡的笑容渐渐地浮现在我的眼前。
老家的院子不大,却年年要种一缸荷花。祖母特别(爱好 喜爱)荷花,对荷花下的功夫更让人吃惊。河泥是雇人挑来的,她还要抓一把看看成色,就像看粮食。隔年的种藕早已选好,祖母自己一枝枝种下去,弄得两手污泥一直糊到胳膊肘。到了小荷叶快要冒尖的时候,祖母就守着荷花缸不让孩子们靠近,说是人呼出的热气,会让叶子枯萎。小荷叶终于长出来了,那是一片太小太小的叶子,孩子们都不屑一顾。祖母看着荷叶,却像看一个新生的孙子。
夏天到来的时候,才有真正的长秆儿荷叶亭亭地舒展开来。这时天太热了。大门成天开着,就有人探头欣赏我家独特的风景。祖母常常在门口乘凉,看到有人夸她的荷叶,就把人家请进来,沏上茶水,请人边喝边欣赏。
一天,有位年轻的母亲抱着一个孩子在门口探头探脑地张望,祖母又发出邀 请,可女人摇摇头,说出一(番 翻)话来。祖母这才注意到孩子生了一头疮,她咝咝地吸着冷气,好像要(代 带)孩子忍受痛苦。看了一会儿,她醒过神来,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一声剪下最大的一枝荷叶。原来女人是来讨荷叶的,中医给小孩开的药里,要用新鲜的荷叶。
荷叶是夏日里清凉的东西。祖母以往每年也都要分送几枝给左邻右舍泡茶喝。这一年,老邻居们是喝不上荷叶茶了。每隔几天,就妥给那个孩子剪一枝荷叶,荷花缸里的荷叶也就越来越稀少。不过,小孩子的疮倒确实一天天好起来。
家里人都可惜那一缸好荷叶,像这样剪下去,今年别想看荷花了。祖母却念念有词:真是一物降(jiàng xiáng) 一物,凉气逼暑气。荷叶派了大用场,不开花也罢了。
如今看到这一池荷叶,就像看到一池的清凉。假如祖母拥有这一池的清凉, 她又会高高兴兴地把它送给许多人吧。
【1】在文中括号内选出合适的拼音或字词,在下面画“——”。
【2】写出第4、5自然段的意思。
第4自然段:_______________
第5自然段:___________
【3】回答问题。
①“我家独特的风景”指什么?
______
②概括地叙述祖母是怎样种好荷花的?
__________
③祖母家的荷叶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
④“荷叶派了大用场,不开花也罢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多看一本书
如果有人问我:“你这一生感到最吃亏的是什么?”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说:“书看得太少了!”
小时候,我最怕打架,被人打了也不敢还手。挨打的时候,心心里实在很难过,但现在想想,一点也不觉得被人欺侮有什么吃亏的。
当我还很年轻的时候,有同事向我借了钱,赖账不还。那时我每月的工资除了有一部分必须寄给妈妈外,剩下的只够自己吃饭好不容易从牙缝里挤出一点钱,却被同事“吃”了,心里自然不是滋味,但现在想想,这也并不是吃亏。
可是,书读得太少,只读完小学就开始工作。从15岁出外到现在,30多年了,我处处要付出比别人多的时间,劳心劳力,却不一定能获得跟人家一样的收获。这样的吃亏,才是一辈子吃亏!
有一次,我看到一本书里面有一句话写得真好:“多看一本书,多活一个人生。”
我马上把它剪下来,放在书桌上,作为我的座右铭,让它时时提醒我—多看一本书。
【1】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两次写到“但现在想想”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认为什么样的吃亏才是真正的吃亏?请用文章原话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如何理解“多看一本书,多活一个人生”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的座右铭是什么?请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特殊的墙
暑假里有一天,我做完作业,无意间打开电视机。这时,电视里正在播抗洪抢险的紧张场面。只见滔滔的洪水奔腾而下,抢险大军背着一包又一包沙袋,快速冲上堤坝。谁知水流湍急,沙袋刚扔下去,就被洪水冲走了,把一辆卡车推下去堵决口,谁知又被洪水冲走了。怎么办?怎么办?在这紧急关头,只见抗洪战士手挽着手,纵身跳入洪流中,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
墙——不是该用砖和水泥砌成的建筑吗?
面对这堵“墙”,我愕然了。这是一堵不平凡的“墙”,它是由堂堂七尺男儿之躯,是一颗颗燃烧着的爱国有民的赤诚的心垒成的。它完全可以与我国的世界之最的万里长城一样震惊中外,甚至比万里长城更伟大。
今天的社会上,不是还有一些人也在筑“墙”吗?他们是贪国家之财,用来堆砌个人的安乐窝。这种人,也许能在这堵“墙”里取得暂时的欢乐,但这堵“墙”迟早是要倒塌的。
面对此情此景,我再也坐不住了。我拿起自己心爱的储钱罐,跑出家门……
【1】用课文中加点的词语造句。(他在紧急关头总是沉着机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讲的三种“墙”,分别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其中的两种墙要加上双引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作者跑出家门干什么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鸟的天堂(节选)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将作者对大榕树发出赞叹的句子抄写下来:_________
【2】“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是写鸟的_________和________;“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是写鸟的__________。
【3】用“ ”画出文段中表示“应接不暇”的句子。
【4】从文中摘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句子各一个。
静态描写:__________________
动态描写:__________________
【5】文段最后一句话中,“鸟的天堂”加引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没加引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A.这的确是鸟儿栖息的好地方,是鸟儿生活的乐园
B.对大榕树的称呼
14、阅读短文,同答问题。
因爱而生长
我曾经在一所规模很小的私人学校里教书。
一天早上,女校长对孩子们宣布:“今天,我们要开始一项伟大的实验。”她举起两小束常春藤:“这里有两束常春藤,你们看它们是不是一样的?”
所有的孩子都严肃地点了点头。
“我们将给这两束常春藤相同的阳光和水分,但不是相同的注意力。”她说,“我们把一束常春藤放在厨房里的柜台上,让它完全离开我们的注意;而另一束就放在这个房间里的壁驴架上,我们将一起来看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
“在下个月的每一天,我们都将对着放在壁炉架上的这束常春藤唱歌,我们会告诉它有多么爱它,它是多么美丽。”
4个星期后,实验的结果令我们吃惊;厨房里的那束常春藤长得又长又细,病蔫蔫的,一点精神都没有;但是大教室的那束则完全不同。它在歌声、积极的思想和语言的滋润下。长得很旺盛。
为了把这项实验更推进一步,我们把厨房里的那束常春藤也搬到了大教室里,和壁炉架上的那束放在一起,第4个星期时,它们就分不出彼此了。
这次实验让我知道:所有的事物都会因爱而生长。
【1】根据语境的不同用“精神”造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束常春藤被分别放在哪里?它们的生长情况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放在壁炉架上的常春藤生长旺盛的原因是( )。
A.壁炉旁边很温暖。
B.孩子们用善意和关怀滋润它。
C.壁炉旁边的阳光很充足、很温暖。
【4】文章最后一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读了本文你有何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书法艺术
(材料一):
在国际艺苑中,书法一直被尊为“东方艺术的结晶与象征”。毕加索当年偶然在博物馆中见到中国书法后相当震撼,惊叹这是“艺术中的艺术”。
(材料二)
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指:义务教育阶段书法教育以语文课为主,小学3——6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用于毛笔字学习、普通高中可开设书法选修课。
(材料三)
一项关于“书法学习”的网络调查显示:
①71.4%的受访者表示一个人的字代表着一个人的形象气质;
②72.5%的受访者认为练习书法能静心,提高学习效率;
③42.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字拿不出手,羡慕写得一手好字的同学;
④74.7%的受访者认为,即便在互联网时代,传承中国书法、传承中华文化仍很重要。
(摘自《中国青年报》)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毕加索惊叹中国书法是“东方艺术的结晶与象征”。(______)
(2)教育部要求,小学3~6年级每周要安排1课时练习书法。(______)
(3)教育部要求普通高中也要开设书法选修课。(______)
【2】书法成为小学三至六年级必修课,民众怎么看?你的结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以上三则材料,请你谈谈中小学生学习书法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以下垃圾分类常识资料,完成习题。
材料一: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可以促进资源回收利用,可以实现垃圾减量, 可以优化人居环境。
材料二:垃圾分类的优点:
①促进资源回收利用,加快循环经济发展。
②实现垃圾减量,促进绿色发展。
③优化人居环境,提升文明水平。
材料三:如何进行垃圾分类?
绿桶:厨余垃圾
蓝桶:可回收垃圾
红桶:有害垃圾
黄桶:其他垃圾
可回收垃圾: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厨余垃圾: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
有害垃圾: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
其他垃圾: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
材料四:根据《厦门市经济特区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如果乱扔或者混扔垃圾,将会对个人处以五十元到二百元的罚款,如果经过劝导拒不改正的,将会处以最高一千元的罚款;如果单位乱扔或混扔垃圾,那么将会对单位处以一万元到五万元的罚款,倘若单位拒不改正的,将会被处以最高二十万元的罚款。根据《办法》规定,如果因为垃圾不分类受到处罚的信息将会被纳入社会信用信息的平台,依法计入专门的信用档案。
【1】以下关于垃圾分类处理程序正确的是( )
A.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
B.分类投放—分类运输—分类收集—分类处理
C.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处理—分类运输
D.分类处理—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投放
【2】以下关于垃圾分类的优点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促进资源回收利用,加快循环经济发展。
B.实现垃圾减量,促进绿色发展。
C.优化人居环境,提升文明水平。
D.进行个人罚款,提高财政收入。
【3】旧鞋子、旧衣服属于哪一类垃圾?( )
A.可回收垃圾
B.厨余垃圾
C.有害垃圾
D.其他垃圾
【4】小明的奶奶经常不进行垃圾分类,经多次劝导拒不改正,根据材料四,可以对其处以( )
A.五十元到二百元的罚款。
B.最高一千元的罚款。
C.一万元到五万元的罚款
D.最高二十万元的罚款。
17、阅读。
鼓浪屿的快镜头
我住在鼓浪屿岛中心,辐射到海边的小路有无数条,我每天习惯从体育场伊始,经港仔后浴场,顺着新建的环岛路,直奔渡口,大约60分钟,从不觉得枯燥与单调。石头、树木、建筑物,每天都在增加或删减细节给我看。
最先吸引我的总是植物日新月异的表情和层出不穷的花招。扶桑虽然粗枝大叶,单瓣的伞状花冠却开得细嫩如绢;复瓣的扶桑则沉沉垂下,不胜隔夜的露珠之重。攀篱翻墙的喇叭花,广播的是小草小花小道消息。菠萝蜜把肥嘟嘟的果实掖在胳肢窝里,像一只只刺猬抱附在巨大的树干上。
石坡上高踞着一所欧式旧宅,宽敞的长廊环绕,屋顶却四处见光。爬山虎穿门入户,芦苇耀武扬威招摇在窗棂间。荒园深处,野鹧鸪的啼声颤悠悠地拽过柠檬桉银色的枝条,弹出抑扬顿挫的尾声。唯昂然屹立的花岗岩石柱,与时光抗衡,毫不退让,犹保持昔日荣光。
有一天我发现这所房子的屋顶修缮好了,红色的砖墙恢复了娇艳的肤色;再一天就看到窗帘在重新刷白的百叶窗后面温柔地低垂。围墙缺口已规划成典雅气派的大理石门廊。沿着石坡,三角梅、扶桑、一品红正当令。尤其正楼两侧的花圃里,忽然金灿灿开出一片阳光三分野趣,哟,是都市人阔别好几辈子的油菜花。
眼看着一栋破败的大房子,一天天抖擞丰满而且充满人情味,我便即兴编排出一些聊斋情节、琼瑶故事来自娱自乐。
傍晚了,游客们散尽,一天的油水十分丰厚。一群群偷嘴的小麻雀从洗碗槽飞起,见我并无谴责呵斥之意,遂又拉帮结伙回到泔水桶讨食。它们想必忘记了收割后,阳光晒得热腾腾的泥香扑鼻的大田,以及田中央孤零零,憨态可掬的稻草人。
桄榔树下一对老两口相偕坐在石椅上看日落,浪花偶尔溅到老汉的胡子上,旁边老妻就伸出袖管帮他揩一下。默想自己若老了,可有与丈夫互相扶持来这儿闲度时光的福分?赶紧把旁边一张空椅的落叶扫了扫,拇指在椅背摁一虚印,为10年后订座。
接着立刻想到要活过这十年,须加紧锻炼,保养各器官的正常运作。伸胳膊蹬腿,前俯后仰,腰背像缺油的轴承咯吱咯吱响;双肩乱动,看上去似跳迪斯科或草裙舞。又根据《健康文摘》介绍,拣一段平坦直溜的柏油路面,倒退疾走。走到老两口身边,见他们的笑纹加深,大有赞赏之意,不觉把步子提得更加轻捷雄壮,心中配以进行曲。
当我如此贪得无厌,将风景一一摄入心扉,感情我自己也成了他人眼中的晨景?
(选自作家出版社《真水无香》作者舒婷,有改动)
【1】本文是作者捕捉到的一组鼓浪屿的快镜头,依次描写了( )
A.形态各异的植物、石坡上的欧式旧宅、一群群偷嘴的小麻雀、一对看日落的老两口。
B.石坡上的欧式旧宅、形态各异的植物、一群群偷嘴的小麻雀、一对看日落的老两口。
C.一群群偷嘴的小麻雀、形态各异的植物、石坡上的欧式旧宅、一对看日落的老两口。
D.一对看日落的老两口、形态各异的植物、石坡上的欧式旧宅、一群群偷嘴的小麻雀。
【2】“攀篱翻墙的喇叭花,广播的是小草小花小道消息。”对这句话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喇叭花活泼的姿态
C.表达了作者对喇叭花的喜爱之情
D.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喇叭花爱传播小道消息
【3】第七自然段中划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
A.总起全文
B.承上启下
C.总结上文
D.埋下伏笔
【4】关于本文,以下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最先捕捉到的鼓浪屿的快镜头是欧式旧宅。
B.写植物的时候作者把菠萝蜜的果实比作刺猬。
C.傍晚时分的镜头,作者写了一群群偷嘴的小麻雀。
D.写人的时候,作者描绘了一对看日落的夫妻。
【5】第三自然段中划线句子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习惯每天从鼓浪屿岛中心走到海边,一路上大约用时60分钟,为什么从不觉得枯燥与单调?作者的所见所感给你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内阅读。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爱慕—( ) 分辨—( )
可贵—( )
【2】“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中的“一样”指的是___。
【3】这段话写出了( )。
A.花生果实的特点
B.花生的好处
C.花生的可贵之处
【4】父亲在谈论花生的好处时,将花生的果实与桃子、____、____这些水果相比较,突出了花生具有______、_______的可贵品质。
【5】父亲说这些话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
1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草地夜行
茫茫的草海,一眼望不到边。大队人马已经过去了,留下一条踩得稀烂的路,一直伸向远方。干粮早就吃完了,皮带也煮着吃了。我空着肚子,拖着两条僵硬的腿,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着。
迎面走来一个同志,冲着我大声嚷:“小鬼,你这算什么行军啊!照这样,三年也走不到陕北!”他这样小看人,真把我气坏了。我粗声粗气地回答:“别把人看扁了!从大别山走到这儿,少说也走了万儿八千里路。瞧,枪不是还在我的肩膀上吗?”
他看了看我,笑了起来,就和我并肩朝前走。他比我高两头,宽宽的肩膀,魁梧的身材,只是脸又黄又瘦,两只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
“小同志,你的老家在哪儿?”他问我。“金寨斑竹园!听说过吗?”“啊,斑竹园!有名的金寨大暴动,就是从你们那儿搞起来的。我在那儿卖过帽子。”
一点儿不错,暴动前,我们村里来过几个卖帽子的人。我记得清清楚楚,爸爸还给我买了一顶。回家来掀开帽里子一看,里面有张小纸条,写着“打倒土豪劣绅”真想不到,当年卖帽子的同志竟在这里碰上了。
我立刻对他产生了敬佩的感情,就亲热地问他:“同志,你在哪部分工作?我怎么从来没有见过你呀?”“我吗?在军部。现在出来找你们这些掉队的小鬼。”他一边说,一边摘下我的枪,连空干粮袋也摘了去,“咱们得快点走呀!你看,太阳快落了。天黑以前咱们必须赶上部队。这草地到处是深潭,掉下去可就不能再革命了。”
听了他的话,我快走几步,紧紧地跟着他,但是不一会儿,我又落下了一大段。
他焦急地看看天,又看看我,说:“来吧,我背你走!”我说什么也不同意,这一下他可火了:“别磨蹭了!你想叫咱们俩都丧命吗?”他不容分说,背起我就往前走。
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也被黑暗吞没了。不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一再请求他放下我,怎么说他也不肯,仍旧一步一滑地背着我向前走。
突然,他的身子猛地往下一沉。“小鬼,快离开我!”他急忙说,“我掉进泥潭里了。”
我心里一惊,不知怎么办好,只觉得自己也随着他往下陷。这时候,他用力把我往上一( ),一下子把我( )在一边,大声说:“快离开我!咱们两个人不能都牺牲!……要……要记住革命!……”
我使劲伸手去( )他,可是什么也没有( )住。他陷下去了,已经没顶了。
我的心疼得像刀绞一样,眼泪不住的往下流。多么坚强的同志!为了我这样的小鬼,为了革命,他被这可恶的草地夺去了生命!
我抬起头来,透过无边的风雨,透过无边的黑暗,仿佛看见了一条光明大路,这条大路一直通向遥远的陕北。我鼓起勇气,迈开大步,向着部队前进的方向走去。
【1】阅读短文,以“行”为线索梳理课文内容。
艰难独行——__________——紧随其后——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合适的动词填在文中括号里,并完成练习。
抓 顶 拉 甩
从这些动词中,体会到老红军___________,体会到小红军________________。
【3】读读描写老红军语言的句子,体会他的内心,并摘录一处,照样子完成表格。
语言 | 语气 | 内心 |
小鬼,你这算什么行军啊?照这样,三年也走不到陕北! | 凶巴巴 | 希望“我”加快行军速度 |
|
|
|
从老红军的语言中可以体会到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句子长廊。
1.水流抚摸着我们。(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改写句子)
2.这时候的科罗西已失去了理智,抄起一个墨水瓶狠狠朝弗朗蒂的脑袋上砸过去。(仿写连动句)
3.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惧感紧紧地抓住了我。(缩句)
4.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改为陈述句)
21、句子创作沙龙(按要求完成句子)。
1.我刻苦读书。(改为双重否定句)
2.我怎能不感动呢?(改为陈述句)
3.我津津有味地读着书店里的书。(缩句)
22、按要求写句子。
(1)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朗润园荷香远溢,宿鸟幽鸣,必须说是赏月胜地。
改成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
23、任选一题进行习作。
(一)题目:我爱家乡
要求:内容要具体,运用本单元所学习到的表达感情的方法,来写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二)生活中有很多令人回味的东西,一个微不足道的事物可能会牵动一份真挚的情感,请以某种具体的事物为文题,写一篇表现人间真情的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