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有误的是哪一项( )
A.北京故宫博物馆里珍藏着许多奇珍异宝。
B.萤石因其晶莹绚丽、玲珑剔透,被宝石届誉为“软水晶”。
C.海洋对地球上的维持生命系统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D.那位衣着华贵的少年,被那个人众星拱月般簇拥而来。
2、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腼腆(miǎn diǎn)誊写(ténɡ)
B.鼓励(lì) 出版(bǎn)
C.慈祥(qiáng)一篇(piān)
D.歧途(qī)谨慎(jǐng)
3、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蚌壳(bèng) 飞燕(yàn)
B.提供(ɡònɡ) 虬枝(qú)
C.点缀(zhuì) 踉跄(qiànɡ)
D.杯碟(dié) 顷(qīnɡ)刻
4、补全古诗文。
___________________,桃花流水鳜鱼肥。
___________________,清泉石上流。
___________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
5、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请填上相应的序号。
A.心理描写 B.语言描写 C.动作描写 D.环境描写
(1)姑娘穿上纱衣,一边梳她长长的黑头发,一边跟牛郎谈话。____
(2)湖面映着晚霞的余光,蓝紫色的波纹晃晃荡荡。____
(3)他想,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____
(4)海力布对小白蛇说:“可怜的小东西,快回家去吧!”____
6、看拼音,写词语。
1.热心肠的妈妈fēn fù( )我给邻居pó po( )送一些她刚刚做好的ɡāo bǐnɡ( )。
2.这些金碧辉煌的diàn tánɡ( )、独具风格的jiàn zhù( ),在北京nǎi zhì( )全国都是出了名的。
7、课文理解与运用。
(1)《枫桥夜泊》一诗中,写到寒山寺夜半钟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上要期末考试了,小华还一天只想着玩,你可以用岳飞的“莫等闲,______________,空悲切”来劝他珍惜时间:像这样表示珍惜时间的名言还有陶渊明的“及时当勉励,_______________。”
(3)爱国是亘古不变的情感,流淌在中华儿女的血液中,读着《示儿》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感受到陆游至死都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祖国统一”的心愿。
(4)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谈到未来,这让我们想起梁启超先生对中国和少年的美好期望“美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5)《论语》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知也。”这句话告诉我们,读书的真正智慧是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不能不懂装懂。
8、换词游戏。
(1)我真想亲昵地叫您一声“妈妈”! (_____)
(2)语文老师说,您非常年轻,正焕发出火红的青春。 (_____)
(3)您当然和普通人不一样。 (_____)
(4)我该找个什么样的模特描画? (_____)
9、课外阅读
【材料―】丰子恺先生在《书法略说》中说:“世界各国的文字,要算我们中国字为最美术的。别国的字,大都用字母拼合而成,长短大小,很不均齐。只有我们中国的字,个个一样大小,天生成是美术的。”
【材料二】10月21日,2019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在甲骨文发祥地、中国八大名都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安阳开幕。来自美、德、法、俄、日、韩、泰等29个国家的70余位外国知名汉学家,外国专家和留学生,国外华文教育机构代表和来自国内20余家大学、研究机构的200多位国内文化文字专家学者和企事业代表参加了开幕式。河南省副省长戴柏华在讲话中指出:“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中华文明的根基,也是世界上形式、内涵最丰富的文字之一,受到世界各地越来越多朋友的喜爱,成为中外友好交流的桥梁和纽带。”
【材料三】
汉字之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走红,让不少选手和观众惊呼自己“不会写字”。例如:在这次“听写大会”中,“熨帖”一词,成人组只有10%的书写正确率,“癞蛤蟆”一词也只有30%的成人能够写对。这也再次引发人们对汉字文化传承断裂这一现象的忧虑。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姚喜双说:“很多人说汉字有危机了,我觉得并不是汉字危机,而是汉字的书写能力下降了,正确规范使用汉字的能力下降了。”
现实之痛:汉字危机,并非危言耸听。用惯了电脑和手机,好多人常常会“提笔忘字”。不少中小学生在作文中滥用网络语言,狼牙山的壮士们英勇就义,也被他们恶搞为“挂了”。日常生活中,各种店铺的招牌、广告牌上的错别字层出不穷。一些商家为了引人注意,把成语乱改为广告词更是家常便饭。
【1】从材料一中你获得的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对材料二的信息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骨文发祥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安阳召开了中国国际汉字大会
B.汉字的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喜欢中华文化。
C.汉字已成为新时代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D.汉字是世界上形式、内涵最丰富的文字。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4】阅读材料三“汉字之忧”,没有正确概括“汉字危机”是( )
A.汉字文化传承出现了断裂,让人忧虑。
B.汉字书写和正确规范使用汉字的能力下降了。
C.汉字简架结构复杂,不易书写。
D.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失写症”。
10、阅读理解。
跳水(节选)
①船长的儿子才十一二岁,他也笑得很开心。猴子忽然跳到他面前,摘下他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很快地爬上了桅杆。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用爪子撕,好像故意在逗他生气,孩子吓唬它,朝着它大喊大叫。猴子不但不理,还撕得更凶了。
②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他脱了上衣,爬上桅杆去追猴子。他攀着绳子爬到第一根横木上,正要伸手去夺帽子,猴子比他更灵巧,转身抓着桅杆又往上爬。
③“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上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哭笑不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龇牙咧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短文中选取关键词概括填空,完成情节发展图。
情节 | 猴子 | 孩子 |
1 | (_________) | (_______) |
2 | (_________) | 孩子气得脸红追猴子 |
3 | 猴子将,帽子挂横木 | (________) |
【3】故事围绕猴子和孩子的表现推动情节发展。写猴子,主要通过__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方面表现它的放肆和灵活;写孩子,主要通过_________等方面表现他恼羞成怒的样子。
【4】从文中你知道孩子陷入绝境的原因有哪些?写出你的见解和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③节中画线句子在情节发展上有何作用?请选择合适的答案。
(1)“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_____)
A.引出对孩子处境危险的描写。 B.引出对船长果断行为的描写。
C.引出下文对孩子害怕心情的描写。
(2)“有个人听得大叫一声。”(_____)
A.水手的大叫惊动了船舱里的船长。 B.水手的大叫使孩子意识到处境的危险。
C.水手的大叫把猴子吓跑了。
11、课外阅读。
_______
春雨过后,竹林里,尖尖的竹笋纷纷破土而出,一夜之间,新竹遍地。
竹子是怎样长成的呢?它是一年成材的植物。冬天,竹根在土壤里吸饱了养分,气候转暖开始发芽。春季,是竹子生长的旺期,可这时候,常常因为土壤比较干燥,水分不够,笋芽都藏在土里。等到一场春雨下来,春笋吸足了水分,就破土而出,一天能长到一二尺,有时还能长高一米。春笋成竹,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能长成竹林。
竹子的作用可大啦!它能做成笛、箩筐,能制成扁担、竹杠、脚手架,为人民盖房作梁,它默默无言,心甘情愿。它的枝丫扎成扫帚,也能除污去尘;甚至它的落叶,也要和大地拥抱在一起,腐烂成肥料。它,从根到梢,从竿到叶,把一切都献给了人类。
【1】请选择一个题目写在文章上面的横线上。
(1)竹笋 (2)竹子 (3)竹子的作用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破土而出”指尖尖的竹笋_______。“默默无言”指竹子成材后_______。
【3】用“____”画出竹子长得快的语句。
【4】第2自然段和第3自然段分别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画出来。
【5】本文主要赞扬了竹子_______的精神。读了本文,我还想到了跟竹子一样的_______,因为
_______。
12、课外阅读提升。
长城砖
绵延万里的古长城,作为军事防御工程,在这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已经失去了它的作用。于是,长城砖觉得它们是世界上最低下、最无能、最可怜的砖了!它们十分羡慕那些盖起了一栋栋高楼的红砖,也羡慕那些筑起一座座厂房的青砖,甚至连农民盖围墙用的那些半头砖,它们也有点羡慕了!
这天,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有一块普普通通的长城砖,忽然被人们拆了下来,送上飞机,运到美国一座大城市去展览。这块自惭形秽的砖,居然被送进一个垫着软缎的玻璃匣里,陈列在展览大厅的镀金架上!从美国各地赶来参观的人,排成一条望不到头的长龙,按顺序经过那个镀金架子,并且只允许停留七秒钟的短暂时间,他们急忙发表这次参观的感想。
“啊,我终于看到了伟大的长城砖了!”一位大学教授激动地说,“它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比我们美国的历史还要长十倍呢!”
一位金发女郎接着说:“万里长城是两千多年以前的人类用相当原始的工具建造起来的——我之所以不说是中国人而说是人类,是因为这项伟大工程是全人类的骄傲!”
“是的,是的!”一位尖嗓子的男孩兴奋地喊道,“我们的历史老师也说过,万里长城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里程碑!”
“长城砖啊!我们看到了你,就仿佛看到了祖国!”一位华侨老夫妇互相搀扶着走过来,热泪盈眶地说,“你坚强、刚毅、庄重,包藏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灵魂!你是世界上最光荣、最壮观、最宝贵的砖啊!”
……
匣子里的长城砖,听着人们热烈的赞美,由惊讶而沉思:“啊——我们往往只是因为不知道自己的真正价值,才妄自菲薄;只因为不知自尊,才失去尊严啊!”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自惭形秽:_________
妄自菲薄:________
【2】“人们一边参观长城砖,一边发表自己的感想。”短文中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所说的话。
【3】“匣子里的长城砖,听着人们热烈的赞美,由惊讶而沉思。”它“惊讶”的是______;它“沉思”的是______。
【4】读了这个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
13、请你计阅读《花是种给别人看的》,思考一下,看看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除了看到的画面,你还读出了哪些看不到的动人情感。试着填写表格。
花是种给别人看的
爱美大概是人的天性吧。宇宙间美的东西很多,花在其中占了重要的地位。爱花的民族很多,德国也不例外。
四五十年前我在德国留学的时候,曾多次对德国人爱花之深切感到吃惊。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把花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背影。我问女房东:“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她莞尔一笑,说道:“正是这样!”
正是这样。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的窗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种的花。
许多年后,我又来到德国,走在街上,抬头一看,又是家家户户的窗口上都堵满了鲜花。一个朋友问道:“离开德国这样久,你发现这儿有什么变化吗?”我说:“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美丽”的东西很多,其中也包含着美丽的花。
在德国,花是种给别人看的,我觉得这种做法颇耐人寻味。
14、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常与大拇指合作的是食指。他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曲线。他的工作 不如大拇指吃力, 比大拇指复杂。拿笔的时候全靠它拖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由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它具有大拇指所没有的机敏,打电话、扳机枪必须请他,打算盘、拧螺丝、解纽扣等,虽有大拇指相助,终是他主干的。
【1】结合文章语言风格思考,在横线上填写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虽………却……
B.虽然……但是…… C即使……也……
【2】文中写出了食指的外形特点是:_____________,食指工作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3】读选文,你感受到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食指形象。
【4】请用“ ”画出你感觉风趣的语言。
【5】说说语言风趣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
15、野蔷薇
[日]小川未明
很久以前有一个大国和一个比较小的王国相邻着,很长一段时间里,两国都没有发生什么事情,和睦相处着。
在国界线上,两国都只派了一位士兵来驻守确定国界的石碑。大国派来的是个老人,小国派来的是个青年。两人一左一右地站在石碑两边。周围是安静极了的群山,偶尔才能看到一些路过的人影。
起初,两人在还不熟悉的时侯,由于彼此存在着不知敌友的戒心,一直都没怎么说过话。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两人竟成了好朋友。①大概因为这里除了他们两人再没有可以说话的对象了,还有就是春天的阳光总是和煦地照在他们两人的头顶上。
在这条国界线上,生长着一株没有人培植却很茂盛的野蔷薇,在花开的日子里,蜜蜂们很早就聚集到了这里,那些振动翅膀发出的嗡嗡声,一直传到还没起床的两人的耳朵里。好像在说:“喂,快起床了,你看蜜蜂都来了。”于是两人不约而同地起了床,走到外面一看,果真太阳已经升得老高,此时正神采奕奕地在树梢顶上闪着光。于是两人又都走到岩石边,用从岩石缝里流出来的山泉漱口,这样两人在洗脸的时候就见面了。
“啊,您早,今天的天气真好!”
“是啊,真是个好天气,天气一好,心情也跟着舒畅起来了。”
于是,两人就这么一起站着说话,一起抬头看周围的景色。虽然是每天都能看见的风景,但是只要一抬头总能在里面看到昨天所没有的新鲜感。
那个年轻人最初不会下象棋,自从跟着老人学了以后,这一阵子,只要是和暖的天气,两人便会坐下来,对战起来。
开始的时候老人的棋术比青年强很多,所以总是让着青年,到了后来,即使按着规矩下,有时老人也会被击败。
青年和老人都是很好的人。两人都非常正直、亲切,虽然在下棋的时候,大家都是拼着命地想打败对方,但是在心里,两人却是从未有过的融洽。
有时候老人下着下着就会大笑起来:“看来我是要被打败了是吧。老是这么躲来躲去的还真是叫人受不了,要是真的在战场上可怎么办才好哇?”
青年因为正战在兴头上,眼看就要赢了,所以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眼睛放光,直追对方的将。那些小鸟也蛮有意思地在树梢上唱着歌。野蔷薇也一阵一阵地散发着醉人的清香。
②在那个地方也有冬天,当天气变得寒冷起来的时候,老人就开始怀恋自己的故乡了,开始想住在那里的儿子和自己的小孙子了。
“真想早点请假回去看看哪!”老人时常感慨着。
“可是,”青年说,“如果您回去了,就一定由一个我不认识的人来代替,要是个亲切温柔的人倒也罢了,万一是个满脑子敌我戒备思想的人就难办了。就请您务必多留些日子吧,您看,马上春天就要来了。”
不久,冬天就过去了,春天到了。可是,此时,这两个国家正为着利益的关系开始了战争。眼看着,两个每天生活在一起的好朋友就要变成敌人了,真是件难以想像的事呀!
老人说:“你和我从今天起就要变成敌人了。我虽然很老了,但至少还是个少佐,如果你把我的头拿回去,你一定可以立功得赏的,就请杀了我吧。”
听到这样的话,青年一愣。
“您在说什么呀!③我跟您怎么会是敌人呢?我的敌人应该是别人。现在战争正在北方进行着,我要到那里去参战了。”说完这些,青年就走了。
在国界线上,孤零零地只剩下老人了。自从青年离开的那一日起,老人就开始茫然地打发日子。野蔷薇开了,蜜蜂从日出到日落,成群地飞舞。④此刻,战争正在很远的地方进行着,即使老人竖起了耳朵去听,睁大了眼睛去看,也没办法听到一丝铁炮的声音,或者看到一点黑色的硝烟。
老人从那天起,就一直担心着青年的安危。日子就这么一天天地过去了。
一天,这里来了一个过路的人。
老人就向他询问起战争的情况。那个人就告诉老人,小国战败了,那个国家的士兵都被杀了,战争结束了。老人想,那样的话,青年不是也死了吗?他心里放不下,垂头往石碑座上一坐,就迷迷糊糊地打起盹来了。他感到从远方来了很多人,一瞧,是一支军队,而且骑马指挥的就是那个青年。这支军队非常肃静,一点声音都没有。当他们从老人身边经过的时候,青年默默地向老人敬了一下礼,并且闻了闻野蔷薇花。
老人刚想说什么,一下子就醒了。打那以后过了一个多月,野蔷薇就枯死了。
后来,就在这年的秋天,老人也请假回南方去了。
(选自杜志建主编《大家小文》)
【1】色调有冷暖之分,读完此文,你觉得这篇童话的色调是怎样的?请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安排老人与青年下棋的情节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质疑是走向深入阅读的重要一步。文中画线句有什么看似矛盾或不合理的地方?请选一句,写出你的疑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以“野蔷薇”为题有什么好处?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拓展阅读实训
我的故乡
在福州北岭连绵千里的群山中,沉睡着我美丽的家乡。每当我回想起故土,整个心儿便悠然飘了回去,飘到了那青青的山上,飘到了那芳香的泥土上,飘到了那清清的溪流上……啊,故乡!
小时候,我最喜爱到大山上去玩。大山绿得可爱,树林在微风中摇曳,远远望去,好似绿色的波浪,自天边轻轻翻滚而来。山坡上,可以看见褐色的牛仔悠闲地吃草,它们身上有着圈样的花纹,嘴有节奏地咀嚼着,怡然自得。有时,还会有一两只雀儿停在它们的肩上,怪有趣的。在田间,人们辛勤地耕作着,种下青青的秧苗,也种下了春天的希望。田野上方,一排电线划过长空,飞倦的鸟儿停在上面,犹如五线谱上一个个跳动的音符,谱写出一首春天的赞歌。
大山的水好清好清,一眼山泉,清澈透明,冬暖夏凉,从山涧奔涌下来,总也流不尽,干渴的人们一口一扣喝干了它,可它又不紧不慢地渗了出来。大山的水真甜啊,喝一口,细细品尝,甜进心里。仔细端详那山涧,还能在里面发现田螺,青蛙之类的小动物。听村里人说,就连动物们也爱喝那水呢。
那乳汁浇灌出来的草地绿得可爱,大山就像铺上了一层绿色的地毯。那各种各样的野花,给绿毯绣上了彩色的图案;那缓缓流动的小溪,给大山镶上了明丽的银边……那时候,我和小伙伴们常常在翠绿柔软的草地上翻跟头,有时还比赛,看谁翻得多,结果个个翻得头晕眼花,昏昏沉沉半天才缓过神来。
在翠绿的树林间,宽敞的公路旁,卧着家乡的老屋。沉重的黄土块被村里日的大手一把一把地垒起来,在摆上些麦秸就筑成了许许多多这样的屋。其中最漂亮的一栋就是我爷爷的屋。灰色的墙,红色的瓦,室内宽敞,有上下两层,屋檐的四角向上翘起,像古代的宫殿。小时候,我就是在这屋中长大,度过我欢乐的童年。村人也十分热情好客,和蔼可亲,常常招呼我去做客,我也总是很有礼貌地道谢。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童年一晃而过,我离开了山村,到城里读书去了,但我始终不忘我的理想——
我要把心中的歌,唱给这片土地。
我要把心中的爱,献给这片土地。
【1】第一自然段中,作者主要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2】第二自然段划线句子的描述中,作者的观察顺序是(______)
【3】找出和倒数第二自然段中“始终不忘我的理想”相照应的句子。
【4】文章的第三、四自然段主要描述的是什么?
【5】本文中,作者运用的最多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这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6】写一写你的家乡风景。
17、课外阅读练习。
大海的呼吸
大海会呼吸吗?是的,它呼吸时威风凛凛,令人生畏。你到海边去看看,那海浪一起一伏地涌向岸边,飞溅起多多浪花。要不了多少时间,原先你站立的那边沙滩就被水浸没了,沙滩和岩石都不见了。几小时以后,海水悄悄地退了回去,你曾留下脚印的地方又显露了出来。
海水这种按时涨落的现象,就是大海在有节奏的呼吸,而且天天如此,年年不变。它的名称叫“潮汐”。
海水永不停息地一涨一落,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在钱塘江入海口附近层防止过装满12吨重石块的铁丝笼,可是在一次海潮之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能不能利用海潮这匹烈马呢?人们用实际行动作了肯定的回答。
早在1912年就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潮汐电站。有人做过计算,如果把地球上的潮汐能都利用起来,每年可发电12400亿度,相当于110座葛洲坝水电站的发电量。
1.给加点字注音。
显露( ) 潮汐( ) 威风凛凛( )
2.照样子仿写词语。
无影无踪 无( )无( )无( )无( )
无( )无( )无( )无( )
3.大海的“呼吸”叫,它的特点是
4.本文采用的说明方法有(多选)( )
A 举例子 B 作比较 C 列数字 D 下定义 E 打比方
5.读一读本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想一想加点的词语能不能删掉?为什么?
18、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不一样的风景
大凡上海中小学校门口,早晚都可以看到这样的“风景”:各种车辆排成队,家长挤成堆,有父母送子女的,有老一辈接第三代的,风雨无阻,乐此不疲,舐犊之情,可谓深矣!
然而有一天,我在台湾台北市丽山小学门口看到了另一种“风景”。路边街上站着许多名肩别袖章、口衔哨子的人员,用哨音和手势指挥、护导学生过马路、进出校门。目睹此情此景,使我不由好奇地和身边的一位老婆婆交谈了几句:“请问,你们每天都这样做吗?”
是啊 老婆婆笑笑说 这样做可以保证每个孩子快快乐乐出门 平平安安回家
原来他们是丽山小学“爱心家长导护队”的成员,家长们全是自愿参加,无偿奉献,几年来,寒暑不弃。
这些家长在早、中、晚,上、下学时间准时上岗,保护丽山小学儿童安全。每个时段需要12人(4个岗位),每周共需120人次,每次值勤约需25分钟,用简单的手势和适当的哨音,完成一次完美的服务。
两相对照,我不禁想起古代圣贤的一句话:“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保护好自己的孩子是容易的,但要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爱护他人的孩子却是很难做到的!
同祖同宗,却是不一样的“风景”。而不一样的“风景”,对下一代所产生的教育作用是完全不同的,我们的教育难道不值得反思吗?
【1】给文中的第3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
【2】给下面的句子换种说法(不改变句意)。
而不一样的“风景”,对下一代所产生的教育作用是完全不同的,我们的教育难道不值得反思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我”在上海中小学门口看到这样的风景:__________________;在台北丽山小学门口却是这样一番景象:__________________。互相对比后,“我”感到__________________。
【4】简要回答。
文中说,“同祖同宗,却是不一样的‘风景’。而不一样的‘风景’,对下一代所产生的教育作用是完全不同的。”作为下一代,你认为两种不同的“风景”会对你产生两种怎样不同的教育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别出心裁的“小说旅馆”
袁文良
在美国俄勒冈州的纽波特海湾,有一家旅店被人们称为“小说旅馆”。从外观看去,这个只有3层楼的旅馆与周围的其他建筑没有什么不同,但每年却有数以万计的游客特别是一些喜爱读书的人在这里下榻。
早在8年前,同在一家酒店供职的科利尔和莎莉斯在工作中发现,有相当多的客人特别是一些文化人在旅途之余不愿光顾酒吧、赌场、健身房等地,也不喜欢看电影、电视,而是愿意静下心来读一些名著,而在当时,酒店又无法满足这部分客人的“特殊”需要。于是,科利尔和莎莉斯便一同辞职,集资购买了海湾处的一幢楼房,装修后取名为“西里维亚旅馆”,设客房20套,房间内没有电视机,旅馆内也没有酒吧、赌场、健身房、游泳池等设施。
走进这家旅馆,人们会发现旅馆的房间没有编号,每一套房间都是以世界一位著名的作家或闻名于世的小说主人公来命名的,其房间的摆设与布置也与该作家或主人公有密切关联。如在“福尔摩斯客房”内,衣帽架上挂着的那顶半圆筒状的帽子和黑色披风,以及桌子上放着的大烟斗,使人仿佛感到这位驰名世界的“神探”就近在眼前,此时如果再翻阅《福尔摩斯探案》的小说,人们会产生一种自己正在与福尔摩斯讨论案情的感觉;在“海明威客房”中,人们可以看到旭日初升的景象,通过房间中的一架残旧打字机和挂在墙壁上的一只羚羊头,人们似乎联想到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战地钟声》里动人的情节描写。
也许是由于旅馆特殊的设置,人们逐渐忘记了旅馆的原名,都以“小说旅馆”而代之。在旅馆的每个房间和庭院内,随处可见阅读小说、静心思考、埋头写作、交流读书心得的游客。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说旅馆”的影响日渐扩大,越来越多的游客都以能在这家小旅馆住一宿为乐,一些新婚夫妇甚至还以在这家旅馆以法国女作家科利特命名的“科利特客房”中欢度蜜月为荣。正因为慕名前来的游客越来越多,想在“小说旅馆”住宿,需要提前两个星期预定。
【1】请写出三个与“阅读小说、交流心得”构词结构相同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与“似乎”相近的三个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中的引号有什么作用,请选择。
A.强调 B.特殊含义 C.特定称谓 D. 引用
(1)酒店又无法满足这部分客人的“特殊”需要。( )
(2)有一家旅店被人们称为“小说旅馆”。 ( )
(3)使人仿佛感到这位驰名世界的“神探”就近在眼前。( )
【4】判断对错
(1)“小说旅馆”已经经营八年了。 (_______)
(2)小说旅馆”是这家旅馆的名字,因为房间与小说人物有关而得名。(_______)
(3)这家旅馆是以其独特而闻名。 (_______)
(4)《老人与海》与《战地钟声》的作者是一个人。 (_______)
【5】填空。
(1)我们中国的四大名著是( )、( )、( )、( )。
(2)文章中提到了三个客房的名字,它们是( )、( )、( )。
【6】文章开头和结尾有两处描写体现出这家旅馆的兴旺,请找出相关语句,用横线画出来。
【7】请你猜一猜,这家旅馆可能还有什么名字的客房?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读一读,想想这句话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照样子写一写。
例: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你有过类似的体验吗?写一写。
例: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不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将下面的直接引语改成间接引语。
1.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句子练习。
1.凛冽的寒风把繁华的大街吹得冷冷清清。(缩写句子)
2.你对我有救命之恩,我怎忍心使你遭受杀身之祸呢?(不改变意思换个说法)
23、学习作。
题目:他(她)_____________了
要求:① 在横线上填一个适当的词语,如“生气”、“伤心”、“发怒”、“激动”等,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 通过一件事来写。回想一下,当时发生了什么事?事情的前因后果是什么,注意写出这个人当时的语言、动作、神态,表现出他的内心活动。语句通顺、前后连贯。书写工整,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