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句中空白处①②应选择的标点是( )
毽子越做越讲究,有黑鸡毛 ① 白鸡毛 ② 芦花鸡毛等,各种颜色的毽子满院子飞。
A.: :
B., ,
C.; ;
D.、 、
2、下列对《将相和》语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蔺相如的眼力很好,能看出和氏璧上的毛病。
B.“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往柱子上撞。”句中一个“撞”字足以表现出蔺相如的勇敢无畏,也可看出他的才智过人。
C.“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蔺相如做事考虑得非常周全,一点空子不留给秦王。
D.“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这几句话,表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
3、《落花生》一课介绍了花生的特点,表现了花生的品质,下列不是花生品质的是( )
A.默默无闻 B.不计名利 C.朴实无华 D.外表体面
4、辨字组词。
梳__________ 摄__________ 栗__________
流__________ 聂__________ 粟__________
狭__________ 殖__________ 菌__________
侠__________ 值__________ 茵__________
5、补全词语。
相( )为命 同心( )力 难以( )信
不可估( ) 一知( )解 ( )( )有味
应接( )( ) 心( )神( ) 千真( )( )
6、知识回顾。
1. 这学期,我积累了不少古诗。如,写月夜山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鸣春涧中”;写友人送别的“故人西辞黄鹤楼,__________________”;写边关将士壮志情怀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不破楼兰终不还”。
2. 在《自相矛盾》中,商人吹噓自己的盾说:“吾盾之坚,__________________。”又夸耀自己的矛说:“吾矛之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面对旁人“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的话时,自己就哑口无言了。
3. 姐姐今年十三岁了,正值______________年华,活泼可爱。
4. 我是个有同情心的孩子因为我深深记得《孟子》中的话:“_________________,仁之端也。”
5. 荷兰,是水之国,________________,也是牧场之国。
7、组词。
喻_______ 滋_______ 呕_______ 菲_______ 隐_______
榆_______ 磁_______ 欧_______ 扉_______ 瘾_______
8、根据意思写词语。(4分)
(1)希望断绝;毫无希望。( )
(2)心里想着达到某种目的或出现某种情况。( )
(3)感到没有希望,失去信心;希望落了空。( )
(4)殷切地期望。( )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窃读记(原文)
我跨进书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使矮小的身体挨蹭过别的顾客和书柜的夹缝,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头发弄乱了,没关系,我到底挤到里边来了。在一片花绿封面的排列队里,我的眼睛过于急忙地寻找,反而看不到那本书的所在。从头来,再数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是在昨天那位置了。
我庆幸它居然没有被卖出去,仍四平八稳地躺在书架上,专候我的光临。我多么高兴,又多么渴望地伸手去拿,但和我的手同时抵达的,还有一双巨掌,十个手指大大地分开来,压住了那本书的整个:“你到底买不买?”
声音不算小,惊动了其他顾客,他们全部回过头来,面向着我。我像一个被捉到的小偷,羞惭而尴尬,涨红了脸。我抬起头,难堪地望着他——那书店的老板,他威风凛凛地俯视着我。店是他的,他有全部的理由用这种声气对待我。我用几乎要哭出来的声音,悲愤地反抗了一句:“看看都不行吗?”其实我的声音是多么软弱无力!
在众目睽睽下,我几乎是狼狈地跨出了店门,脚跟后面紧跟着的是老板的冷笑:“不是一回了!”不是一回了?那口气对我还算是宽容的,仿佛我是一个不可以再原谅的惯贼。但我是偷窃了什么吗?我不过是一个无力购买而又渴望读到那本书的穷学生!
我不再去书店,许多次我经过文化街都狠心咬牙地走过去。但一次,两次,我下意识地走向那熟悉的街,终于有一天,求知的欲望迫使我再度停下来,我仍愿一试,因为一本新书的出版广告,我从报上知道好多天了。
我再施惯技,又把自己藏在书店的一角。当我翻开第一页时,心中不禁轻轻呼道:“啊!终于和你相见!”这是一本畅销书,那么厚厚的一册,拿在手里,看在眼里,多够分量!受了前次的教训,我更小心地不敢贪婪,多串几家书店更妥当些,免得再遭遇到前次的难堪。
每次从书店出来,我都像喝醉了酒似的,脑子被书中的人物所扰,踉踉跄跄,走路失去控制的能力。“明天早些来,可以全部看完了。”我告诉自己。想到明天仍可以占有书店的一角时,被快乐激动的忘形之躯,便险些撞到树干上去。
可是第二天走过几家书店都看不见那本书时,像在手中正看得起劲的书被人抢去一样,我暗暗焦急,并且诅咒地想:皆因没有钱,我不能占有读书的全部快乐,世上有钱的人这样多,他们把书买光了。
我惨淡无神地提着书包,抱着绝望的心情走进最末一家书店。昨天在这里看书时,已经剩下最后一册了,可不是,看见书架上那本书的位置换了另外的书,心整个沉下了。
正在这时,一个耳朵架着铅笔的店员走过来了。看那样子是来招呼我的(我多么怕受人招待),我慌忙把眼睛送上了书架,装作没看见。但是一本书触着我的胳膊,轻轻地送到我的面前:“请看吧,我多留了一天没有卖。”
啊,我接过书害羞得不知应当如何对他表示我的感激,他却若无其事地走开了。被冲动的情感,使我的眼光久久不能集中在书本上。
当书店的目光灯忽地亮了起来,我才觉出站在这里读了两个钟点了。我合上最后一页…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所有的智慧都被我吞食下去了。然后抬头找寻那耳朵上架着铅笔的人,好交还他这本书。在远远的柜台旁,他向我轻轻地点点头,表示他已经知道我看完了,我默默地把书放回书架上。
我低着头走出去,黑色多皱的布裙被风吹开来,像一把支不开的破伞,可是我浑身都松快了。摸摸口袋里是一包忘记吃的花生米,我拿一粒花生米送进嘴里,忽然想起有一次国文先生鼓励我们用功的话:
“记住,你是吃饭长大,也是读书长大的!”
但是今天我发现这句话还不够用,它应当这么说:
“记住,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
1、概括全文内容,并说说对标题中“窃读”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赏析第13段画线句“我低着头走出去,黑色多皱的布裙被风吹开来,像一把支不开的破伞,可是我浑身都松快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语言、动作等体会店老板、店员对“我”窃读的态度。
店老板十指分开,压住整本书“你到底买不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是一回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店员“若无其事”“请看吧,我多留了一天没有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上下文,分析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多处写了“我”对读书的痴狂,试找出一处做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巢
我要启程了。
妈妈,您却哭了。
我要启程了。昨天黄昏时我告诉您,说天边飞过一队大雁,您默默凝视着我,为什么目光里竟闪过一丝黯然?今天早上,我把自己在雁阵里的位置指给您看,您却哭了,问:“为什么不能晚点儿……比如说明天……”
心永远属于您,妈妈,但翅膀不属于巢。我要启程了,因为我是雁。
我要启程了。小木屋里昏黄的油灯,整整亮了一夜。您坐在我的床头,就像守护我小时候的那只旧摇篮。一定是想起了那些雨横风狂的夜晚,想起了那裹在黑暗里的严寒,想起了您的怕雷声的小雏雁是怎样颤颤地依偎(wēi wèi)在您的身边;一定是想起了您曾注入给他的一切,生命、青春和勇敢,想起了他给您带来的一切,幸福、未来和尊严;一定是想起了那条路,那条您没能飞完的路,又要由一双更有力的翅膀,铺向金秋的蓝天……是的,一定是想到了这一切,因为妈妈哭了。
我要启程了。是怕打湿我的双(冀 翼)吗?您转过身,悄悄地擦去泪珠,又最后叮嘱我,别忘了回家的路……
放心吧!妈妈。无论我要飞多高多远,也无论这飞翔里有多少风暴,多少艰难,只要有您的祝愿,就没有什么能把我的翅膀折(shé zhé)断,我也就定能为您衔回绿色,衔回绿色的春天!
我要启程了。再见妈妈。
再见了,我的巢……
【1】请用“√”选择括号中正确的读音或汉字。
【2】“我要启程了”,“妈妈却哭了”,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短文中妈妈只说了一句话,请你用横线画出来,然后用心读一读,想一想,你觉得妈妈说这番话时心里在想什么?
【4】“我要启程了”这句话在短文中反复出现,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青山处处埋忠骨(节选)
①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②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毛主席签字的一瞬间,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③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④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1】选文第①自然段是对毛主席_________、神态和__________等的描写,写出了毛主席思想感情的变化。一开始毛主席希望_________,这是他作为一位父亲最真实的情感;……后来他决定把儿子_________,这是一位国家领导人最伟大的胸怀。
【2】“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透过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第④自然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忠骨”是指忠烈者的遗骸,在选文中指毛岸英的遗体。
B.“马革裹尸”就是指战马阵亡后,用皮革把尸体裹起来。
C.这句话的意思是:为国牺牲的烈士们即使不能归葬家乡又有何妨,每一寸土地都是忠烈之士的埋骨之所。
D.这句话表明了毛主席对儿子遗体安葬问题的态度,真实地再现了他丰富的内心情感,也让我们看到了作为父亲和国家领导人的毛主席内心的柔软与坚强。
12、课内阅读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鸡探过身,喊道:“大姐,別给他!没你这么当妈的!你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着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饯买书哇?”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1】“皱皱的毛票”说明____。“龟裂的手指”说明____。
【2】本段采用的描写方法是____和____。
【3】文中划线的句子,重复出现了四次的词语是____,这样写好在哪里?
____
【4】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A.省略了我看到的部分。 B.表示声音的延长。 C.表示话没说完。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经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5】文中两个加点字的含义是:“知”____;“谓”____。
【6】对号入座:①学习方法 ②学习态度 ③既有学习方法,又有学习态度
A.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C.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
【7】对文中画线句子理解正确地一项是( )
A.疑问句,引发思考;
B.反问句,说明心到了,眼睛也会看到;
C.反问句,点明,只要用心了,眼和口自然会到,说明心到的重要性。
13、阅读《四季之美》片段,并回答问题。
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 】。
【1】按原文内容把选义补充完整。
【2】用“______”画出片段的中心句。
【3】作者看到了夕阳下的__________和大雁,听到了风声和__________,感受到秋天黄昏的美丽动人。这里主要用的是__________描写的方法。仿照这种描写方法,试着把下面的画面写具体。
漫步村庄,我被一条清澈的小河留住了脚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精彩阅读
起初周围是寂静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chǔ chù)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yīng yìng)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xìng xīng)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当小船向高塔下面的乡村划(huà huá)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在文中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
【2】用“_____”在文中画出表示“应接不暇”的句子。
【3】按文中内容填空。
(1)“大小、小的、花的、黑的”这是写了鸟的_____。“有的……有的……有的……”是写了鸟的______。
(2)“昨天我的眼睛骗了我”这句话的意思是:昨天不是_____,而是_____。
(3)最后一句话第一个“鸟的天堂”加了引号是因为____;第二个没有加引号是因为____。(把序号填在横线上)
a.对大榕树的称呼 b.这的确是鸟栖息的好地方,是作者由衷的赞叹。
15、课内阅读
猎人海力布(节选)
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他想到这里,就镇定地对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你们看,鸟都飞走了。”接着,他就把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见一群鸟议论避难,以及为什么不能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别人,都原原本本照实说了。海力布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石头。
大家看见海力布变成了石头,都非常后悔,非常悲痛。他们含着眼泪,念着海力布的名字,扶着老人,领着孩子,赶着牛羊,往很远的地方走去。他们走在路上,忽然乌云密布,狂风怒号,接着就是倾盆大雨。半夜里,听见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大山崩塌了,地下涌出洪水,把他们住的村子淹没(mò)了。
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据说现在还能找到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呢。
【1】照样子,写词语。
世世代代(AABB式):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狂风怒号(形容天气):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是对海力布的什么描写?从中你看出来海力布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海力布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石头。(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如,乌云密布(顿时,天色十分昏暗,天空中的乌云像一块巨大的黑色幕布渐渐地拉开,要盖下来一样,黑压压的。)
倾盆大雨( )
【5】人们为什么要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理解
登天都峰
徐霞客是明代著名的旅行家。他风餐露宿,历尽艰险,塌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
一次,他和朋友一起攀登黄山的天都峰。天都峰是黄山的第一高峰,上山的道路很陡,几乎是直上直下,使人望而生畏。
走了一段路,他的朋友就抱怨起来:“这路真难走,我的衣服都被汗湿透了。”
徐霞客笑着说:“我还好,咱们慢慢走吧!”
又走了一段,到了半山腰,他的朋友气喘吁吁地说:“我的包袱太重,我背不动了。”
徐霞客接过他的包袱说:“我的包袱不太重,我帮你背吧!”
好容易爬到了离山顶不远的地方,他的朋友喘着粗气,筋疲力尽地说:“我的鞋磨破了,脚掌也磨出了血,我实在走不动了。”说着,坐在地上,简直不想起来了。
“我的包袱里还有一双鞋,你换上吧!”徐霞客把鞋递给朋友,热情地鼓励说,“我们慢慢走,一定可以走上去!”
他们好不容易登上了峰顶。他的朋友这时才发现,徐霞客的衣服比自己还湿得厉害,两个包袱把他的腰都压弯了,两只脚都磨开了口子,脚掌也流着血。他的朋友惭愧地说:“原来你并不比我轻松,可你为什么一点不叫苦呢?”
徐霞客回答说:“上山怎么会没有困难呢?如果我们都叫苦,互相抱怨,恐怕我们就上不来了。”
【1】根据意思写出成语:
⑴ 形容旅途生活十分艰苦,在风里吃饭,在露天睡觉。 ( )
⑵ 累得大口大口地喘气。 ( )
⑶ 累得没有一点力气和精神。 ( )
【2】在登山途中,徐霞客如何帮助他朋友克服了 、 、 的困难。
【3】本文记叙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赞扬了徐霞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神。
17、课内阅读。
四季之美(节选)
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冬天最美是早晨。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或是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也要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时,那闲逸的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只是到了中午,寒气渐退,火盆里的火炭,大多变成了一堆白灰,这未免令人有点儿扫兴。
【1】读画横线的句子,回答下列各题。
(1)此句属于______(动态/静态)描写。
(2)“这情景”指的是( )
A.明亮的黑夜。
B.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
C.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
D.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
【2】选文第2自然段是围绕“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
【3】冬天,作者明明喜欢早晨,为什么还要写中午呢?
__________________
18、(题文)阅读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_______ 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
爬的敌人,脸上露出____________。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罢,
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 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
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____________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__________的声音!这声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把这段话补充完整。
2. 给这段话加上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_。
3. 从五壮士英勇跳崖的事件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读了这一段话,你有什么感想?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
爸爸错怪了我
①语文课上,王老师正在有感情地朗读《冬眠》。她的语调十分动人,我们班上每一个同学都非常喜欢听,我还常常模仿她的语调朗读课文呢!忽然,我听到王老师把惊蛰(zhé)的“蛰”读成了第四声。
②“老师,您读错了。”我站起来说道。
③王老师先是愣了愣,看了看我,随即让我坐下。这时,前后左右的同学都向我瞪眼睛,歪鼻子……//
④放学回家,我把语文课上发生的事告诉了爸爸,没想道爸爸发火了,他冲着我说:“你还懂不懂礼貌?你这是对老师不遵重的行为。老师是你的长背,乱提意见这还了得?”
⑤“这是你的看法,我们老师可从来没这样说过。”我嘟着嘴,只是轻轻地说了一句。
⑥谁知爸爸听见了,走过来,朝我就是一巴掌,我委屈地哭了。//
⑦第二天,王老师知道了,就到我家来家访,她对爸爸说:“昨天,刘刚同学向我指出了读错的字音,下课后,我查了查字典,刘刚的意见是正确的。”
⑧王老师又回过身来对我说:“谢谢你向我指出了错误,希望你今后再向我提出更多的意见。”
⑨我低着头,激动地说:“我不该不举手发言……”
⑩王老师走后,爸爸抚摸着我的头说:“是爸爸不好,爸爸错怪了你。”//
【1】本文第4自然段中有三个错别字,把错别字写在括号内,并依次写上正确的字:
( )______ ( )_______ ( )______
【2】根据短文解释词语并选择其中一个词语造句。
(1)随即:___________________
(2)委屈:____________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划直线的句子改为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地点转换的顺序将短文分成了三段,并写出第二段大意。
第二段(第④-⑥自然段)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生活中,你一定也有被人错怪的经历吧,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请具体描述一下。(不少于5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改为“被”字句。
那个渔民的儿子把埋在沙里的琥珀挖了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
21、用一段话写出你对书的认识,用上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所以亲爱的同学们,捧起书来,读书吧!
22、根据词语的不同意思写句子。
A.便宜(不应得的利益):我们不要养成占小便宜的习惯,那是容易吃大亏的。
B.便宜(东西价钱低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与表达。
同学们,你一定有自己特别钟爱的东西吧?是你最喜欢的玩具,还是你亲手制作的小作品?是你养的宠物,还是你外出旅行带回的纪念品?……请选择你最心爱的一件物品,写一写它的样子,你为什么爱它,记得要写出自己的喜爱之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