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画上的鸟儿栩栩如生,似乎要展翅飞翔。
B.在学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时要不耻下问。
C.这本故事书里的故事情节老套、语言呆板,读起来津津有味。
D.夜幕降临,天安门广场上华灯高照,流光溢彩。
2、下面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
A.乘机
B.随机应变
C.机不可失
D.机智
3、下列句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字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以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五种字体最为典型。 字是小篆;“
”是隶书。
B.这人说话很不守信,满嘴都是谎话。母亲经常对他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可他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C.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是楷书四大家之一,其书法作品的特点是瘦硬圆通、狂放新奇。
D.“一块土,两人站,中间隔条线,两人看不见。”这一谜面的谜底是“坐”字。
4、我们在语文书中还背诵了很多的诗歌。请在下面的横线上默写《示儿》
示儿(陆游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积累与运用。
(1)古诗中有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那牧童骑牛晚归,拿着短笛随意吹奏的场景,会让我们想起雷震《村晚》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中,那天真可爱的儿童也让我喜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爱国,是王昌龄笔下历经百战的成边战士发出的豪壮誓言:___________,_________。爱国,是陆游借遗民视角抒发的无限感慨: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__________而立,___________而不惑。”
6、用 两个词语来形容小豌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基础与巩固。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①知也。敏而好( )学,不②耻下问。”先在括号里给划线字注音,再解释以下两个字的意思。①知:同“_____”,_______;②耻:______________。
8、先补充,再填空。(填序号)
A.___________,只怕有心人。
B.宝剑锋从___________,梅花香自______。
C.欲要看究竟,___________。
D.___________,万事功到自然成。
E.____万事能成,_______十事九空。
1.赵亮学钢琴时遇到了困难,想放弃,我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鼓励他。
2.每当我们上科学课做实验时,老师总是强调仔细观察的重要性,他常说:“___________。”
3.王宏考试取得了好成绩,开始沾沾自喜。作为他的朋友,我可以用“___________”这句名言来告诫他。
4.与“水滴石穿”意思一样的句子是“___________”。
9、阅读小长廊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 )有一样最可贵(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 )不像桃子( )石榴( )苹果那样( )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 )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1】补充文中的标点符号。
【2】父亲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植物的果实和花生相比,说明花生虽然____________________,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词语可以用来形容花生的有( )(多选)
A.朴实无华
B.不计名利
C.无私奉献
10、精彩赏析阁。
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出口开辟出来了。
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
“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1)“颤抖”的意思是 ,课文里表达了父亲 的心情。
(2)选文中画线的句子对阿曼达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曼达的话表现了他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11、
春雨过后,竹林里尖尖的竹笋纷纷破土而出。一夜之间,新竹遍地。
竹子是怎样长成的呢?它是一年成材的植物。冬天,竹根在土壤里吸饱了养分,气候转暖开始萌发。春季,是竹子生长的(初期 旺期 中期)。可是,这时候,常常因为土壤比较(干旱 干燥),水分不够,笋芽都藏在土里。等到一场春雨下来,土壤里水分多了,春笋吸足了水分,就破土而出,一日能长一、二尺,有时还能长高一米。春笋成竹,不到一年时间,就能长成竹林。
竹子能做成笙、笛、箩筐,能制成扁担、竹杠、脚手架,为人民盖房作梁,它都默默无言,甘心情愿。它的枝丫扎成扫帚,也能除污去尘;甚至它的落叶,也要和大地拥抱在一起,腐烂成肥料。它从根到梢,从竿到叶,把一切都献给了人类。
【1】从下面选出合适的题目填入文前的横线上。
①竹 ②竹笋 ③竹林 ④竹器
【2】把短文中两处括号里恰当的词语划出来。
【3】给“日”字只添一画写出不同的常用字,至少写出4个。这些字______
【4】“藏”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_______,“遍”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部,再查______画。
【5】第二自然段的第一个句子是一个( )。
A.疑问句 B.设问句 C.反问句
【6】能读全文后,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入下面的括号内。
(_______)一夜之间能长一、二尺,(_______)不到一年能长成(_______)
①竹林 ②新竹 ③春笋
【7】这篇短文介绍竹的用途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梢 竿 叶
【8】概括短文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感谢您指出我的错误”
“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不仅仅是中国导弹事业的奠基人,还为我国早期的核事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早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之前,钱学森就以超前的眼光,提出了“两弹结合”的构想。他是核导弹研究设计的总负责人,是科学泰斗。他的超常智慧和杰出成就令人敬佩。而发生在1964年的一个小故事,更足以折射他虚怀若谷的人格魅力。
1964年1月19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学院青年郝天护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给钱学森写了一封信。信中指出钱学森新近在《力学学报》发表的一篇关于土动力学的论文中,一个方程的推导有误。
见信后,钱学森并没有不屑一顾。他迅即找来那篇论文,重新推导论文中有关公式的方程组,发现的确是自己的失误。
1964年3月29日,钱学森提笔给郝天护回复了一封信。信中说,“我很感谢您指出我的错误!也可见您是很能钻研的一位青年,这使我很高兴。科学文章的错误必须及时阐明,以免后来的工作者误用不正确的东西而耽误事。所以我认为,您应该把您的意见写成一篇几百字的短文投《力学学报》刊登,帮助大家。您以为怎样?让我再一次向您道谢……”
这封言辞恳切的信中,他称呼对方为“您”,而且在“您”字之前空了一格,以示尊重。短短的几百字信中,一共用了13个“您”。
收到钱学森亲笔回信的郝天护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信寄出后,他还曾后悔过,怀疑过自己不自量力:人家钱先生有空搭理我吗?但令他惊喜和感动的是,钱先生在信中毫无居高临下的气势,展现的是平等待人的长者风范、谦虚谨慎的治学态度和与人为善的诚实美德。他兴奋得在走廊里大喊:“钱学森先生回信了!”
在回信鼓励下,郝天护把自己的见解写成700字的短文,题为《关于土动力学基本方程的一个问题》,投给《力学学报》。编辑当时没有马上刊用,后来在钱老关心推荐下,发表在中国力学界的权威杂志《力学学报》上。《力学学报》创刊于1957年,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力学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主办,首任主编正是时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钱学森。能在这本重量级杂志上发表一篇文章,有时甚至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几十年过去后,郝天护由一棵学术幼苗长成了参天大树——成长为固体力学专家,东华大学教授,曾连续多年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要负责人,1995年还被选为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
当时钱学森的回信,给从首都下放到边疆的知青郝天护以极大的鼓舞,让他念叨了一辈子,感恩了一辈子。郝天护后来回忆说:“他的炽热回信对我的一生起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使我在艰难条件下也矢志不移地崇尚科学。”
钱学森对待一个无名的晚辈后学能如此谦逊爱护,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学习。
【1】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
虚怀若谷:_____
居高临下:_____
【2】短文主要介绍了“钱学森收到信,发现( )”→( )→郝天护收到回信→( )→郝天护成长为固体力学专家。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句子。
(1)“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学院青年郝天护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给钱学森写了一封信。”郝天护的心情“惴惴不安”的原因是_______,他可能会想:_______。
(2)“短短的几百字信中,一共用了13个‘您’。”日常生活中,“您”字一般用于______,从这封信中的称呼可以看出_____。
(3)“几十年过去后,郝天护由一棵学术幼苗长成了参天大树。”这句话用了___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
【4】为什么当时钱学森的回信让郝天护“念叨了一辈子,感恩了一辈子”?
_______
【5】你想用_____、_____(词语)来评价钱学森,用_______、_______(词语)来评价郝天护。
13、重点段落品析。
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冬天最美是早晨。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或是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时,那闲逸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只是到了中午,寒气渐退,火盆里的火炭,大多变成了一堆白灰,这未免令人有点扫兴。
【1】用横线分别画出这两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2】文中画曲线的句子属于( )描写。
A.动态
B.静态
C.心理
【3】在作者眼里,冬天的美在于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
白鹭(节选)
①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②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③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④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⑤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减之一分则嫌□,素之一忽则嫌□,黛之一忽则嫌□。
【1】选文通过描写白鹭的________美、_______美,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_______之情。
【2】第⑤段描写了白鹭的美,依次填入文中方框内最恰当的一组是( )
A.黑、白、长、短
B.长、白、短、黑
C.长、短、白、黑
D.黑、短、白、长
【3】文章在着重写白鹭的同时,为什么还写了白鹤、朱鹭、苍鹭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
家乡的桥
①家乡的桥是我梦中的桥。
②家乡村边有一条河,曲曲弯弯,河中架一弯石桥,弓样的小桥横跨两岸。
③每天,不管是鸡鸣晓月,日丽中天,还是月华泻地,小桥都印下串串脚迹,洒落串串汗珠。那是乡亲为了追求多棱的希望,兑现美好的遐想。弯弯小桥,不时荡过轻吟低唱,不时露出舒心的笑容。
④因而,我稚小的心灵,曾将心声献给小桥:你是一弯银色的新月,给人间普照光辉;你是一把闪亮的镰刀,割刈着欢笑的花果;你是一根颤悠悠的扁担,挑起了彩色的明天!哦,小桥走进我的梦中。
⑤我在飘泊他乡的岁月,心中总涌动着故乡的河水,梦中总看到了弓样的小桥。当我访南疆探北国,眼帘闯进座座雄伟的长桥时,我的梦变得丰满了,增添了赤橙黄绿青蓝紫。
⑥弯弯的小桥,是我梦中的桥吗?
⑦30多年过去,我戴着满头霜花回到故乡,第一紧要的便是去看望小桥。
⑧啊!小桥呢?小桥躲起来了?河中一道长虹,浴着朝霞熠熠闪光。哦 雄渾的犬桥敞开胸怀 汽车的呼啸 摩托的笛音 单车的丁零 合奏着进行交响乐 南来的钢筋 花布 北往的柑橙 绘出交流欢跃图
⑨满桥豪笑满桥歌啊!蜕变的桥,透露了家乡进步的消息,传递了家乡富裕的声音。时代的春风,美妤的追求,我蓦地记起儿时唱给小桥的歌:哦,明艳艳的太阳照耀了,芳香甜蜜的花果捧来了,五彩斑斓的月拉开了!
⑩我心中涌动的河水,激汇起甜美的浪花。我仰望天空,心底轻声呼喊:家乡的桥啊,我梦中
【1】在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写下来。
实现___________ 五彩缤纷___________ 丰富___________ 联想___________
【3】积累文中的优美词语。
____ ____ ____ ____
【4】第⑧段写故乡的变化具体从哪两方面写家乡桥的变化?
____________
16、阅读
母亲的菜园
①这个季节,母亲的菜园里已经是生机盎(ànɡ)然了。
②架上,黄瓜顶花带刺,或翠绿细长或粗壮脆嫩,鲜亮得让人垂涎欲滴;一嘟噜一嘟噜的豆角从叶片的缝隙间垂挂下来,白里带紫的豆角花默默地绽放。西红柿秧上缀满了西红柿,红的光泽莹润,青的绿中吐白,果实累累,枝条上不得不缚上矮架来支撑;肥硕的茄子挤满秧枝,紫嘟嘟的像脸蛋似的彰显笑容;壮实、疯长的倭(wō)瓜秧爬满了整个栅栏,形成了一道绿色的墙,黄色的喇叭形花朵正芬芳吐蕊呢。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其间,蹿出的几朵韭菜花正冒着特殊的香气。
③母亲不和我们住在一起,她自己住在老宅。在老宅的前院,有一块空地,那就是母亲的菜园。“谷雨前后,种瓜点豆”,墙边的小草泛绿的时候,母亲便在她的菜园里忙碌起来。60多岁的母亲用铁锹一锨锨把土翻松,用菜耙把土块打碎。土地翻浆,菜畦(qí)里的泥土湿润而又细滑,泥土被母亲整理得如炕面一样平坦。她再用平耙搂出一条条畦埂,用脚踩实。母亲做出来的菜畦规整好看,像精致的艺术品。她做起这些粗重的活有些吃力,但是,她握把工具的样子依然娴熟、稳当。
④她在一个畦里种上黄瓜、豆角、丝瓜等家常菜,然后留两个畦空着。她在朝阳的墙边,育出西红柿和茄子秧,等冷风不会再刮坏秧苗的时节,再移栽进菜畦里。母亲还在菜园的边角空闲的地方扔上几粒蚕豆,或剜(wān)几个小坑,埋进几粒甜瓜籽,等到麦收的季节,蚕豆就会开花结荚,甜瓜就会瓜熟蒂落,好吃的煳蚕豆被端上饭桌,脆甜的甜瓜让孩子们的眼睛不离园边。在麦子打苞的时节,母亲还要在篱笆边撒上倭瓜籽,让栅栏边缀满大大小小的倭瓜。
⑤母亲是个勤快人,在园子里种菜已经有几十个年头了。以前,那几畦菜的确丰富了我家的餐桌,而且亲戚或街坊邻居在串门走之前,母亲总会从园内摘些黄瓜、西红柿、豆角之类的蔬菜让他们带走。现在,大多数农户的院子被房子和畜舍等建筑挤占得满满登登,剩余的院落( )打上了水泥地板,( )成了养花种草的空间,没有地方种菜了。再说,大家都富裕了,每天都去市场买菜吃,谁还稀罕劳神费力弄园子种些廉价的蔬菜呢?然而,母亲依然默默地侍弄着她的菜园。蔬菜成熟的季节,母亲是吃不了多少蔬菜的,她把鲜嫩的蔬菜摘下来不辞辛苦地送给我们吃,笑呵呵地说:“吃妈种的菜,保证是绿色无农药的,呵呵!”她还经常把现摘的蔬菜用篮子盛着送给左邻右舍尝鲜。
⑥母亲的年岁大了,种菜很辛苦,我们劝母亲不要种菜了。妻子说:“大家都买菜吃,您不要费那样大的力气侍弄菜园了,何况,您这么大年纪了,真要是闪了胳膊扭了腰多让我们担心啊!”母亲摆着手说:“几十年了,都习惯啦,不种菜心里空落落的。在园子里种菜,自己不仅锻炼了身体,还能借送菜的时候常常看看你们,更能联络邻里感情!我心里高兴啊!”
⑦我深深地被母亲的话触动了。我明白了,母亲的菜园里不仅生长了很多蔬菜,还生长了母亲许多的爱和牵挂!
【1】在第⑤段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请用文中的一个四字词语来形容第②段所描绘的景象。
_____________
【3】摘抄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自然段划横线的句子主要反映了母亲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说“母亲的菜园里不仅生长了很多蔬菜,还生长了母亲许多的爱和牵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用一两句话表达你对自己母亲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阅读
童年的旋律
一想起童年,我的耳际便立刻回响起一首首童谣……
爸爸经常告诉我,我刚咿呀学语的时候,每天上午奶奶总是把我搂在怀里,一边拉着我的小手,一边轻轻唱道:"小呀么小儿郎,背着书包上学堂……"唱到来劲儿时,奶奶总爱跟着节奏,用双手比着各种动作,逗得我张开小嘴,咯咯地笑个不停。
妈妈也时常告诉我,每天 晚上,奶奶总要把我抱在怀里,一边轻轻抚着我的小脑袋,一边低声哼着:"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她用那洋溢着慈爱的童谣,把我送入一个个甜蜜的梦乡。
夏天的夜晚,奶奶喜欢拉着我到家门口的草地上乘凉,月光下,有时她拉着我的手,指着月亮吟道:"月儿弯,月儿圆,月儿弯弯像小船,月儿弯弯像圆盘。"星空下,有时她和我数着星星,一起快活地唱着:"天上星,地上灯,星儿眨呀眨眼睛,灯儿亮呀亮晶晶……"那明月、繁星、草地,还有祖孙俩的童谣,伴随着我度过了许多难忘的夏夜。
奶奶肚子就像一个童谣的篓子,掏不完,唱不尽。每一支歌儿都把我带进奇妙的童话世界,每一首童谣都蕴涵着奶奶深深的爱,每一个旋律都充满着奶奶无限的情。
如今奶奶已年近八十,她那根根银发,条条皱纹,仿佛就是十几年前的那一支支儿歌,一首首童谣。望着她那苍老而慈祥的面容,我似乎又回到了荡漾着歌和充满着爱的童年时代——童年的旋律是我最美好的记忆。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咯咯地( )快活地( )
深深的( )无限的( )
根根( ) 条条( )
(2)“咿呀学语”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写了作者_________的事情,主要写了_________和_________,那一首首童谣伴随作者走过了_________的童年时代。
(4)童年的旋律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9、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2019年10月1日上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20余万军民以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70华诞。升旗仪式结束后,习近平主席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随后,习近平主席乘车沿着宽阔的长安街检阅部队。然后,以“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群众游行开始。游行分“建国创业”“改革开放”“伟大复兴”三个篇章,约10万名群众和70组彩车组成36个方阵和3个情境式行进。7万羽和平鸽展翅高飞,7万只气球腾空而起,伴着《歌唱祖国》的激昂旋律,大会园满结束。
【1】观察图片,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一词形容当天的天气,可以用“___________”一词赞美当时的场面。
【2】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图片反映的是我军装备方阵通过天安门广场时的情景。( )
(2)群众游行分“建国复兴”“伟大创业”“改革开放”三个篇章。( )
(3) 7万羽和平鸽展翅高飞,7万只气球腾空而起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腾飞的70年伟大岁月。( )
【3】如果以上述材料为内容出版一个宣传专刊,请你设计句切合内容的主题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你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改写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板一下子钻进那一堆被顾客拒绝接受的衣服里。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战国时,秦国很强大。秦国在和氏璧事件中没占到便宜。(用关联词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给句子换一种说法,保持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蔺相如躲着廉颇。蔺相如要维护赵国的利益。(用关联词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照样子,给下面的句子换一种说法。
例:楚王尊重晏子。
楚王怎能不尊重晏子呢?
楚王不能不尊重晏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得信守自己的诺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想想自己看过哪些书?这些书中有哪些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你由衷地欣赏和喜爱。试着写写自己所喜爱的人物形象,说说你喜爱他(她)的原因。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