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白杨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五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面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 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

    B. 她长得很像我的妈妈。

    C. 春光似海,盛世如花。

    D. 老奶奶那爬满皱纹的脸高兴得像一朵绽开的花。

     

     

     

  • 2、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圆明园的毁灭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B.老师讲得神采飞扬,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

    C.金碧辉煌的故宫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美丽。

    D.这里繁花似锦,寸草不生

  • 3、下面与其他三句名言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B.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C.朱熹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D.高尔基说:“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将相和》中的“将”是指______,“相”是指_________,课文按照_______________顺序记叙了三个故事,写出了将相之间由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

    2.我们会用“______________”劝说同学要随时随地多向身边的人学习;会用“_________________” 告诉大家要谦虚,不要不懂装懂。(填孔子的名言)

    3.非澹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不拘一格降人材。

    5.月落乌啼霜满天,_________________

  • 5、息息相关(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因为……所以 无论……都

    宁可……也不 虽然……但是

    只要……就 只有……才

    (1)( )生命存在,这种力( )显现。

    (2)( )遇到多大因难,他( )不泄气。

    (3)( )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 )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

    (4)朱自清( )饿死,( )要美国的救济粮。

    (5)( )知识的海洋是漫无边际的,( )学习是永无止境的。

    (6)( )这种生命开始的一瞬间就带了斗争来的草,( )可以傲然地对那些玻璃棚中养育着的盆花哄笑。

  • 6、给多音字组词。

    澄 chéng ______ dèng _______

    散săn _________ sàn ________

    种 zhòng _______ zhŏng _______

    兴xìng ________ xīng _______

    答 dá ________________

    便biàn _______ pián __________

    盛 shèng ________ chéng _______

    担dān _______ dàn ________

  • 7、读拼音,写词语。

    1.父亲送我去bào kǎo________学校和上学都不住旅店,而是住在小yú chuán________上。

    2.我因为意识到考试的重要性,所以没有时间去lǐng lüè________mǎn tiān xīng dǒu________、小河里孤舟缓缓夜行的诗画yì jìng________

    3.参加完bì yè________典礼之后,我们将迎来一个漫长的shǔ jià________

    4.万花筒里那千变万化的图案花样,是我最早的chōu xiàng________美的qǐ dí________者吧!

  • 8、名句默写。

    (1)蓬头稚子学垂纶,_______________。(胡令能《小儿垂钓》)

    (2)水光潋滟晴方好,_______________。(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3)最是一年春好处,______________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4)_____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5)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________。(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课内精彩片段回放。

    圆明园的毁灭(节选)

    圆明园中,有(  )的殿堂,也有(  )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1把选文中的句子填写完整。

    2从选文中我们可以知道圆明园的景观可分为三类:____________

    3漫步园内,流连其间,你仿佛来到了哪里?又有着怎样的感受呢?仿照例句,试着写一写。

    我仿佛来到了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题为毁灭,却用较大篇幅描写辉煌,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

    牛郎织女(节选)

    一天,牛郎去喂牛,那头( )老的牛又讲话了,眼眶里满是泪花。它说:我不能帮你们下地干活了!咱们快分手了。我死了以后,你把我的皮剥(bāo bō)下来留着,碰到紧要的事,你就披上我的皮……”老牛话没说完就死了。

    【1】用“/”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字、音。

    【2】用一句话概括这一段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一段话,你会联想到文中的哪些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牛郎织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称为我国四大民间故事。

    【5】读完了全文,牛郎织女两位主人翁深受人们的同情,大家希望他们有个美好的未来,正如苏轼的一首词中写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理解

    《燕子》

    燕子善飞,妇孺皆知。其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120公里,堪称是鸟类大家庭中最善于飞翔的成员之一。燕子又具有高超的飞行特技:它们一会像箭一样贴墙飞行,一会儿又垂直地直冲云天;它们能够倏忽地来个180度大转变,或者翼不振,翅不摇,干脆在空中(飞翔 滑翔)几分钟。

    燕子老是在飞,似乎它们永不感到疲倦。可是很多人不知道,这是它们自身的弱点造成的。燕子有两只很小很小的小脚,瘦小的脚难以(支撑 支持)燕子的身躯,使它们在地上站立时不能够灵活地保持平衡。因此,它们学会了一切都在飞翔中解决的本领:在飞行中吞吃猎获物;在飞行时饮水,甚至在喂自己的孩子吃饭时,也( )蹲坐在巢沿上,( )扑楞着翅膀,像直升飞机那样停留在巢前的空中,将食物一一喂给孩子们。

    那么,燕子的飞行本领为什么如此高强呢?原来,燕子的身躯呈流线型,两只翅膀既窄又长,每秒钟可以振动20次,它们的尾巴几乎是整个身躯长度的三分之一,这些对飞翔是特别重要的。燕子的身体特别轻巧,平均重量仅为20克,堪称是最轻量级的飞行员。

    1根据文意为文中第①②段的画横线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2根据文意,填入本文第②段括号中最恰当的一组关联词是( )

    A. 不是……就是……   B. 不是……而是……   C. 不仅……而且

    3第③段中的这些指代什么?请你分几个方面概括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

    (1)它们一会像箭一样贴墙飞行,一会儿又垂直地直冲云天。 ______

    (2)燕子的身体特别轻巧,平均重量仅为20克,堪称是最轻量级的飞行员。_______

    5其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120公里,堪称是鸟类大家庭中最善于飞翔的成员之一。这句中的之一可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

    生命的一部分

    刘心武

    书,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我每天都离不开书。每天必看书。有一回出差,路上竟把手提包丢了,到了下榻的招待所,懊丧得不行,手提包里的钞票及一些生活用品丢了固然可惜,但最可惜的是带出来的一本心爱的书。我每次出差总要带上一本或几本最提神的书,出差时也同在家里一样,躺到床上后必然要读书,我不能想象,自己可以上床后不读书便安然入眠。但那一晚真够狼狈,临时去借书又不可能,躺在床上后,百无聊赖,浑身不自在,忽然,我眼光扫到了屋中书桌上的台历,啊,那不也可当作一本书吗?于是,我兴奋地跳下床,抓过台历,那是一本儿有关中外历史知识的台历,真棒!于是我津津有味地翻阅起来,那一个夜晚就此免去了空虚和寂寞,我像往常一样读了书。

    在旅行途中,在火车上、飞机上,我自然更要读书。

    不可一日无书。古人早就倡导过抓紧榻上、厕上、马上的时间读书。仔细想来,马背上何等颠簸,古人却仍要抽空读书,我们今天的条件无论如何总要比马背上好,怎能荒废时间,整天不读一行书呢?

    自然,读书要力求读好书,读讲真理的书,传播知识的书,陶冶性灵的书,赏心悦目的书。但世上的书多如繁星,也很难说我们遇到的书都那么有价值,那么美妙,怎么办呢?我的做法是:经过几代读者考验,即经过时间老人筛选,成为名著、经典的书,要重点读。时下热门的书,可以拿来翻阅,但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如果觉得确实好,则细读,倘若觉得虚有其名,粗读可矣。有一些偶然遭逢的书,无妨翻翻,发现某本书是“瞎糊弄”“骗钱货”,也不失为一种收获,因为可以悟出一些关于社会构成状况与人生面临抉择态势的道理。有的社会上普遍评价很一般的书,出于好奇心,我们总想拿来读读,其实只要不让逆反心理把我们的思绪推向混乱与偏颇,在好奇心驱使下,把那样的书拿来翻翻也无大碍,绝大多数读过一定数量好书的人,自然而然地会批判性地阅读。

    当书构成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以后,我们的灵魂必将变得 ,我们的眼睛必将变得 ,我们的行为也必将变得

    爱书吧,从你识字开始,书应该是你不可离异的终生伴侣!

    【1】推想“百无聊赖”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2】把下面的词语恰当地填在第六自然段的横线上。

    A.明亮而深邃             B.理智而富于创造性                 C.充实而丰富

    【3】作者阅读不同书籍的做法是:名著经典的书要_____________;时下热门的书,可以拿来__________,但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偶然遭逢的书,无妨_________;社会上普遍评价很一般的书,会______________

  • 13、一碗鸡汤

    大龙山区有个叫桂花尖的山峰。1928年秋天,国民党军队企图进犯红五军驻地桂花尖下的毛湾村。彭德怀军长得到了情报,立刻帮助乡亲们转移到山坳后面,然后在周围上的山上布下了埋伏,摆了口袋阵,又亲自事了一个连扼守在桂花尖山顶上,准备全歼来犯的敌人。

    桂花尖的山顶上有棵大桂花树,树下有个棚子。从棚边往西望,毛湾村庄尽收眼底;棚子原来是姓范的老人守野猪的,这时老人就住在棚子里。彭军长带了一个连就守在这棚边。 头一天,敌人没有来。炊事员每次送饭来,彭军长总是先给范老爹添好送去,老人十分感动。开晚饭时,炊事员送来了一碗鸡汤,那鸡汤真是香味四溢,闻到都使人要掉口水。彭军长首先拿起搪瓷碗满满舀了一碗。战士们感到很奇怪:平时有什么好菜,彭军长从来不先吃,今天怎么先舀鸡汤呢?正当战士们迷惑时,彭军长把一碗鸡汤端到范老爹面前。

    老人见军长先给他端来一碗鸡汤,眼眶湿润了。他活了几十年,见过多少兵:扎长辫子穿马褂的清兵   给过他鞭子   扎宽皮带   穿皮鞋的国民党兵 给过他枪托   戴歪帽子   叼烟枪的土匪兵   给过他脚尖   如今,红军的军长,却亲手端鸡汤给他。想到这里,老人情不自禁流下了热泪,他感动地说:“彭军长,这,这??还??要??得?你们为我们老百姓打匪军,我们没有什么慰劳你们还要你端鸡汤,这怎么过意得去啊!”

    彭军长一手端碗 ,一手拿起老人的手来接碗 ,说道 :“老人家,红军同老百姓就是一家人,有盐同咸,没盐同淡,一碗鸡汤一样香,一样甜哩。”

    老人听着彭军长讲话,一不小心,鸡汤泼了一些出来。在彭军长再三说服下,老人喝下了这碗鸡汤。

    后来,白军知道红军部队作好了准备,没敢来进犯。红军和乡亲们又回到了毛湾村。下山后,范老爹逢人就讲彭军长给他端鸡汤的事。以后,有人到桂花尖山都说那里还有鸡汤的香味呢!

    1把文中第三自然段所缺的标点符号补充完整。

    2写出这篇文章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摘录点明中心思想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 ”句子的作用是_______

    ① 说明老爹见多识广。

    ② 想起他们,老爹就恨。

    ③ 那些兵和红军对比,反衬红军与老百姓亲如一家。

  • 14、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父爱是金(节选)

    我和父亲的关系一直是淡淡的,从小学开始到上中学,父亲一直很少过问我的学习,更不用说为了我的学习而忙碌。中考时,我只考上了一所离家很远的二流高中。母亲求助于父亲,希望通过关系帮我找一所好一点儿的学校。而父亲的回答是:“朽木在哪儿都一样。”那夜,我的心凉到了极点,泪水浸湿了大半个枕巾。

    日子很苦,没有希望的生活失去了应有的朝气。我在浑浑噩噩中打发着时光,酗酒、打架,以致不得不要父亲来收拾残局——学校通知父亲来领我回家。我在一种报复的满足感中等待父亲的到来。

    一个下午,父亲找到我时,我又被酒精麻醉得差不多了。他绷着脸,一言不发,只是呆呆地看着我。我所有的委屈在一瞬间迸发:“你从来就没关心过我,现在你总算满意了吧……”父亲哆嗦着打了我两个耳光,头也不回地推门而去。

    回到宿舍,舍友递给我一大包粽子,说今天是端午节。他给我讲述了一个我永生难忘的场面——父亲求校长再给我一次机会,说得涕泪俱下,父亲最后表态:“给孩子一个月时间,要是不改,我再来把他领回去。”那晚,粽子在我的枕边散发着诱人的香味。我彻夜未眠,开始认真考虑同父亲的关系。

    不知是那两个耳光打醒了我,还是那诱人的粽子香味唤回了失去的希望。父亲再也没有被校长“召见”。

    第二年八月,我又一次背起行囊远走他乡。我考上了一所虽不是名牌,但绝对锻炼人的大学。父亲不顾刚被摔坏的腿,执意要送我去车站。一路上,父亲什么也没有说。我跟在他后面,默默地走路。

    到了车站,父亲帮我把包放好:“凡事靠自己,轻易莫求人。”父亲说这句话时花了好长时间。我泪水直流,父亲却转身往回走。“爸!”我轻轻地喊了声。父亲没有回头。

    “爸!”我大喊了出来。

    我看到了缓缓转过身来的父亲——他已是泪流满面。

    那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看见父亲流泪。从此以后,我不再哭泣,不管多苦多累,受多大委屈,在父爱的陪伴下,我始终昂首前行。

    有人说父爱如山,也有人说父爱似海,而我要说,父爱是金。

    【1】下列对“朽木在哪儿都一样”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父亲认为“我”就是朽木。

    B.父亲不好意思动用关系求人。

    C.父亲的意思是是否能成才和环境好坏没关系,需要自己努力。

    【2】根据情境,用合适的词语概括“我”的心情。

    (1)上高中时,父亲不肯动用关系帮“我”找个好一点儿的学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大学时,父亲不顾被摔坏的腿,执意送“我”去车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心凉到了极点”到觉得“父爱是金”“我”同父亲的关系是以一件什么事为转折点发生改变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泪水直流,父亲却转身离去,父亲可能在想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写出你是怎样理解“父爱是金”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阅读理解

    港珠澳大桥

    ①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是集桥、岛、隧于一体的综合跨海工程。它从设计建设到通车前后历时十几年,无数的技术创新,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为我国桥梁史增添了亮丽的一笔。

    ②港珠澳大桥全长55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有海中部分主体工程、两个口岸人工岛、三条连接线组成。两个口岸人工岛分别是珠澳口岸大工岛和香港口岸人工岛,三条连接线分别是珠海连接线、澳门连接线和香港连接线,其中海中部分主体工程包括西人工岛、东人工岛和海底隧道三部分,总长约29.6千米。

    ③港珠澳犬桥设计使用寿命120年,可抗16级台风,主梁用钢达42万吨(可建60座埃菲尔铁塔),桥墩共计224个,浅水区桥墩间距85千米,深水区桥墩间距110米。

    ④港珠澳大桥的通车是香港、珠海、澳门三地间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通车前驾车从香港到珠海;澳门至少花费三小时,而港珠澳大桥的开通则使通行时间缩短至45分钟,珠三角西部都被纳入香港3小时车程范围。

    ⑤港珠澳大桥是我国继三峡工程、青藏铁路之后又一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港珠澳大桥的建成,将为香港、澳门、珠海乃至整个广东省的发展带来更大的空间。

    【1】第③自然段运用了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

    【2】第④自然段中的“至少”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这个例子最适合放在文中的哪个段落里?(                 

    一位珠海市民表示,她喜欢去香港游玩、购物,港珠澳大桥通车后,从珠海去香港比之前坐船快多了。

    A.第①段

    B.第②段

    C.第③段

    D.第④段

    【4】文章的说明顺序是(                 

    A.先总述后分述

    B.不同方面

    C.方位顺序

    D.先总述再分述后总述

  • 16、阅读地图,完成练习。

    如果给你一张地图,你能准确找到目的地吗?请你认真观察下面这张地图,帮小明到达想去的地方。

       

    【1】小明家的东面是______,西面与______隔街相对。

    【2】湖在小明家的______方,超市在小明家的______方。

    【3】小明现在站在饭店南门,如果他想沿着饭店门口这条东西方向的路去游泳馆,那么他可能会路过哪些地方?

           

    A.医院、电影院、超市、书店、咖啡厅

    B.商场、书店、超市、公园、咖啡厅

    C.商场、家、书店、学校、咖啡厅

    【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小明从家里去学校上学坐地铁更方便。( )

    (2)小明从医院去书店坐地铁出行更快。( )

    (3)小明家周围有学校、医院、商场、书店,特别方便。( )

    (4)从小明家出发走路去游泳馆,一定会路过超市。( )

    【5】这张地图中,有两个单位的名称写错了,请你用“”圈出来,并把正确的名称写在横线上:______、______。

    【6】小明学校打算带同学们去公园春游,请把他们的出行路线图写出来。

    ____________

  • 17、读电影里的书

    ①张桂梅有一个梦想:筹建一所免费的女子高级中学。在民族中学任教期间,她发现,女生不仅数量少,还时不时有女娃从课堂上消失。于是,她走进大山寻找答案。有一次家访经历让她至今难忘:女孩的父母为了3万块钱的彩礼,硬是要将13岁的孩子给嫁出去,张桂梅做了大量的工作,也无济于事。后来,张桂梅再也没有见到这个女孩这也成了她一生的痛。

    ②每年寒暑假张桂梅都带着自己获得的一大堆奖状、荣誉,来到大城市的街头“化缘”“帮帮忙嘛,一块两块都可以。”这种看似“疯狂”的举动,换来的是鼻涕、口水、谩骂,甚至被人放狗咬。从2002年到2007年,张桂梅只募捐到了一万块钱。“超人”校长也开始心灰意冷了。转机出现在2007年,张桂梅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在北京开会时,她破了洞的裤子吸引了一位记者的关注,促膝长谈后,第二天,《我有一个梦想》的采访见诸报端,火遍全国,最后终于筹得建校经费,梦想开始起步。

    ③2008年8月,中国第一所公办免费女子高中正式落成,9月就开给“着”开学。张桂梅担任校长,并招来了17名教职员工。然而随之而来的并不是一帆风顺。因学校条件差,老师们打算辞职,后来被张桂梅的无私打动,决定留在学校。留住了老师,接下来就是留住学生。家访成了张桂梅最重要的工作、她开始挨家挨户“人”。在家访的路上张桂梅摔断过肋骨迷过路发过高烧可正是这一次次的家访,更加坚定了她将女子高中继续发展下去的决心。她对那些女孩的父母说:“一定要让孩子们读书,我们不收一分钱,只要孩子想念,我们都能帮。”就这样,在张桂梅的不努力下,终于把这些孩子“”到了校园。

    ④华坪女高佳绩频出,张桂梅的身体却每况愈下。2021年,她用贴满膏药的手,“捧”起代表党内最高荣誉的“七一勋章”、因为常年辛苦工作,20多种疾病轮番折磨着她。把药当饭吃,张桂梅撑过一天又一天,拒绝住院治疗,她要把时间留给孩子们。这些病痛的折磨下,她仍然在坚持一项颇有仪式感的工作。每天清晨5点多,第一个起床,从教学楼一楼爬到四楼,把每一层楼道的电灯打开,为学生们带去新一天开始的信号。

    ⑤让学生们远方有灯、脚下有路、眼前有光,张桂梅点亮万千大山女孩的梦想,照亮她们的前程,她的无私与奉献,感动着千千万万人。

                                                                     ——新闻报道改编

    【1】给每个自然段加个小标题。

    【2】第③自然段内,正确的标点符号是(        

    A.,      、……

    B.,         

    C.,         

    D.。           ……

    【3】课文第③自然段中多次出现了“抢”字,请你联系上下文说一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课文内容,这篇文章结尾的特点是(       

    A.照应开头,体现了张桂梅的梦想很难实现。

    B.升华主题,赞扬了张桂梅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

    C.揭示了主愿,表达了学生们对张桂梅的感谢。

    D.首尾呼应,体现出张桂梅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

    【5】电影《我本是高山》在各大影院上映,这部电影根据张桂梅真实事迹改编。看过电影后,同学们发表了影评。通过这篇文章,你也了解了张桂梅,一起参与评论吧!把你对张桂梅的评价写下面的方块里。

  • 18、课外阅读。

    绿地是城市之肺。科学测验表明,每人呼吸需氧量须由150平方米的绿叶面积提供,也就是说每人须依靠一株枝叶繁茂的乔木的产氧量而得以健康生存。在绿树成阴的城区,空气中的细菌可减少3至6成,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氟化氢等有害气体被绿色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灰尘减少10%至27%,城市噪音减弱。清洁、安静的绿色世界有利于心脏病、高血压、神经衰弱患者的调养和康复,人均寿命可延长2至3岁。工作节奏不断加快的都市人,在园林化的环境中,中枢神经、呼吸、血流得到调节,视、听、嗅觉和思维的灵敏性得到增强。人的生命与绿树的生命本是交融一体的,绿树是人类生命之源。那些为眼前利益而肆意伐树毁绿的人们,可曾意识到他们的举动无异于操利刃戳杀自己的心肺,残害自己的身躯啊!据专家的估算,我国某个大城市每年因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工作日损失为620万个,经济损失达4亿元。如增加城市绿化,无疑可大大减少这笔损失。

    【1】请用“﹏﹏”画出这段说明文字的中心句。

    【2】选段的三个空格里,依次应填入的一组词语是( )

    A.过滤 阻挡 吸收

    B.过滤 吸收 阻挡

    C.吸收 阻挡 过滤

    D.阻挡 过滤 吸收

    【3】根据文意,下面对城市绿地的作用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能为人类提供氧气。

    B.可减少细菌、灰尘,减弱城市噪音。

    C.可使都市人视、听、嗅觉和思维的灵敏性得到增强,还能不断加快都市人的工作节奏。

    D.有利于心脏病、高血压、神经衰弱者的调养和康复。

    【4】下列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把答案写在后面括号里。

    ①绿地是城市之肺。_________

    ②科学测验表明,每人呼吸需氧量须由150平方米的绿叶面积提供,也就是说每人须依靠一株枝叶繁茂的乔木的产氧量而得以健康生存。_________

    ③据专家的估算,我国某个大城市每年因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工作日损失为620万个,经济损失达4亿元。如增加城市绿化,无疑可大大减少这笔损失。_________

    【5】“据专家的估算”删去好不好?为什么?请作简要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永远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不会有人。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可爱的世界。

    【1】找出这段话的两组反义词。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从正面说太阳和人类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

    【3】用上“如果没有……就没有……也就没有……”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按要求完成句子。

    (1)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明对老师说:“是我不对,请老师批评我。”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银白色的飞机在蔚蓝的天空中平稳的飞行。(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听了这段报告,使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句子百花洲。

    (1)改拟人句。(1分)

    小鸟在枝头鸣叫。

     

    (2)改陈述句。(1分)

    难道这不是真理吗?

     

    (3)改感叹句。(1分)

    这难道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4)扩句。(1分)

    小朋友来到公园。

     

     

  • 22、缩写句子

    (1)毛主席夜以继日地为了解放全中国的事业操劳着。

    ________

    (2)全国的老百姓就是我们胜利的可靠保证。

    ________

    (3)警卫员端端正正地向毛主席敬礼。

    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

    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请你以“________的自述”或“________的制作”为题目,向大家介绍一种学习用品(如钢笔、文具包、书包等),或者自己最喜欢的一项手工作品。写时做到:(1)把题目补充完整,内容真实。(2)分段叙述,突出重点;用恰当的说明方法介绍清楚。(3)语句通顺,书写认真;不套背范文。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