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来宾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五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老师讲的故事津津有味,同学们很爱听。

    B.我和同桌经常在一起,简直就是形影不离

    C.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

  • 2、下列句子中描写事物的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他们说,蔺相如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

    B.爸爸和妈妈在看玫瑰,爸爸看到的是玫瑰下棘手的刺,妈妈看到的却是满园的红玫瑰。

    C.鸡没有凤凰的华丽,没有雄鹰的志向,没有麻雀的活跃,但它以朴实的态度默默奉献。

    D.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 3、下列句子中比喻不够贴切的一项是( )

    A.梦像一片雪花,在空中飘舞,我想抓住它,它却已经融化了。

    B.仲春时节,清风送爽,我们走在山路上,脚步像踩在棉花上一样轻快。

    C.故乡,是一幅挂起来的画。

    D.清脆的泉声,婉转的鸟声,嗡嗡的蜂声,微风轻吹树叶的声音,汇成了一首悦耳的交响曲。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

    1.湖面映着晚霞的余光,蓝紫色的波纹晃晃荡荡。(______

    2.嫂子在旁边,三分像笑七分像发狠。(______

    3.他想哥哥嫂子既然这样对待他,他又何必恋恋不舍呢?(______

    4.小白蛇说:“敬爱的猎人,您是我的救命恩人,我要报答您。”(______

  • 5、读《桂花雨》,按课文内容填空。

    这下我可乐了,帮着________,帮着________。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________,我就喊:“________”母亲________________一点桂花放在________,父亲________________,两种香混合在一起。于是父亲________,即时________:“________淡淡烟,________庆丰年。儿童解得________________入梦甜。”

  • 6、比一比,再组词。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7、同音异字。

    jiàn   biàn   yú chóu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 8、读拼音,写词语。

    shì yí bái hè ài mù gāo bǐng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lǎn duò yǔn nuò chì dào fáng ài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爸爸的礼物

    彭勃

    父亲是个实干家,他的一生都在忙碌着。多年劳作的成果,足以让父亲感到骄傲。而对我来说,最值得骄傲的应该是他亲手为我制作的小玩意儿。他用双手而不是用言语传达了对我无限的爱。

    七岁那年圣诞节的前夕,我跟着父亲上街,路上经过一家玩具店。透过橱窗,我看到了一个十分奇特的玩具房子,那是我从未见识过的。“房子”的墙上镂出了椭圆形的小窗,里边挂了印花布窗帘,还有精巧无比的阳台。

    “哦,爸爸,多美啊!你说圣诞老人会送我一个吗?”

    父亲看了看一百美元的标价——这在当时是十分昂贵的,他一边习惯地提了提自己的腰带,一边开着玩笑说:“我想,即使是圣诞老人也买不起这么贵的房子。”

    我有点儿失望。父亲看见了,摸摸我的头,轻轻地告诉我:“小时候,我也曾向自己的父亲讨过一辆玩具货车,但是他买不起。”

    “那你怎么办?”

    “我用木块和找来的旧轮子自己做了一辆。你知道吗,对我来说,那比店里买来的任何玩具都要贵重呢。”

    “可我不知道怎么做木头房子。”

    “爸爸会做,我们可以一起干。”

    第二天,他果然搁下了家里的许多事情,和我忙活起木头“房子”来。为了这木头“房子”,父亲陆续花了四个月的辛苦劳动。它实在是一个孩子所能得到的最好的礼物了。

    多年以后,我( )早已不再是玩玩具的年龄了,( )还会不时地把这木头“房子”找出来,( )为了欣赏,( )借此回顾往昔——我眼看着父亲用他的双手将我的梦想变为现实的那段岁月。

    待我上了大学,自己有了家之后,就更加体会到自己是多么地依恋着他,不愿意离开他。可是父亲说:“我能够为你提供许多方便,但是不能造就你的生活。我所做的一切只是在帮助你创造自己的天地。”

    我父亲没有给我写过信,也常常记不起我的生日和结婚纪念日,甚至有时连我今年几岁也不清楚,但在我的生活中无处不充溢着他对我的爱——无言的父爱。实际上,我身上最紧要的部分,都是他亲手培养和改善的,他把最珍贵的财富给了我。

    【1】如果给短文另换一个题目,你觉得换什么合适?试着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用“ ”画出文中具体描写父亲“用双手而不是用言语传达了对我无限的爱”的句子。

    【4】“对我来说,那比店里买来的任何玩具都要贵重呢”,这句话中的“那”具体指的是_________,父亲认为它比任何玩具都要贵重,原因是__________

    【5】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第一句话的前半部分似乎让人觉得父亲有点儿冷漠,可后半部分却又说在“我”的生活中无处不充溢着父亲对“我”无言的爱。这样说矛盾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短文中,父亲给予“我”的“最珍贵的财富”是什么?生活中,你的父母给予你的“最珍贵的财富”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短文。

    北京的树叶

    ①我带着南方人一种特有的绿色的骄傲,步入了北京城。然而,深秋时节的北京城,很快便以她那壮丽而辉煌的色彩,驱除了我的偏见。

    ②首先把我征服的,是北京的树叶。从机场进入市区,夹道的松树、柏树,高高的白杨树,全是绿的,就在这绿色中间,呈现出我在家乡所看不到的深深浅浅的黄,闪闪烁烁的金,团团簇簇的红,一时辨认不清的乔木、灌木,把千百种奇妙的色彩纷繁而又和谐地展现在我的面前,使我又惊又喜。

    ③后来,我漫游天坛,发现北门那两排银杏树,满身都停满了金黄的蝴蝶,时有秋风吹来,整个天空都是翻飞的蝴蝶,然后纷纷扬扬地飘落到地面。待细细一看,却又都变成了用黄绢裱制的小扇面,层层叠叠地静静地卧躺下了。瞧,宽边上,还留着一道未曾褪尽的绿镶边呢。哦,这树叶的色彩,主次真是相得益彰啊!

    ④我登香山,探访那秋日里最后一批黄栌树的红叶,我又发现在那残留枝头和铺满地上的红叶中,竟也有我在南方想象不到的层次:金黄,橘红,红,猩红,赭(zhě)红……几乎没有两片树叶是相同的,就是同一片叶子也绝不雷同,往往是柑黄中渗透着桃红,干红中凝结着玫瑰紫。

    ⑤北京城这彩色的秋天啊,终于使我明白:大自然并非只有一种颜色,也并非只有一种黄,一种红……

    【1】深秋欣赏北京树叶的色彩,作者的观察地点分别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自然段运用了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描写相结合的方法,让人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开头、结尾相互照应,这样写更能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

    【4】读第②—④自然段,写出北京树叶色彩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

    父亲陪我跑步

    我的父亲是位体育老师,在一次为学生做跨栏的示范动作时摔伤了膝骨而截肢。父亲深受打击,但他说:“哪怕变成残疾人,你爹这辈子的事业也还是运动。”①于是,父亲选择装上假肢,选择蹒跚学步,再到一路小跑……经过炼狱般的痛苦锻炼之后,父亲凭自己的努力终于挺过来了,终于又回到了自己热爱的操场上。

    【批注①】从画线句子中的两个“选择”可以感受到父亲____________,从两个“终于”中可以感受到“我”对父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我15岁那年得了一场大病,痊愈后身体非常虚弱,功课也落下了。我自卑,茫然,对什么都失去了信心,脾气变得非常暴躁。看到我这副样子,父亲竟然替我报名参加由县工会举办的一场5公里越野比赛。我死活也不愿去参加,父亲拉下脸,气得大声喊道:“即便跑趴下也得去参加比赛!②你还像是我的儿子吗?还像是个男子汉吗?”父亲的这番话像针一样扎在我的心上,令我痛苦万分。

    【批注②】连用两个反问句强烈地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赛那天,我带着万分的委屈和抵触心理走进了赛场,四周已挤满了观众。一声枪响,运动员们像离弦之箭一样朝前冲去。而我半公里还未跑下来,就已感到胸闷、气喘,几次差点儿被凌乱的脚步绊倒。别的运动员已将我远远地甩在了后面,我仿佛看到观众的脸上露出讥笑的神色,对我指指点点,一串委屈的泪水从我眼眶中流出……

    正当我想退出比赛的时候,我听见背后有艰难而又努力的脚步声朝我逼近,同时还听到浊重的喘气声。我觉得奇怪,难道还有谁会落在我的后面?我回头一看,顿时愣住了原来是父亲。父亲脸色苍白,一缕白发湿漉漉地贴在额头,假肢发出吱扭吱扭的响声,但父亲仍然咬紧牙关跑着,望着前方的眼神是那么坚毅……

    父亲紧赶几步追上我,一句话也没对我说,只是与我并肩齐跑。③那一刻,我已经忘记了所有的不适和痛苦,脑袋中只有一个念头在闪现:跑,快跑,绝不能停下来。终于到达了终点,我听到了一片掌声和欢呼声。我和父亲相互扶着走出人群,心里是那么骄傲和热乎。然而,父亲的假肢已被鲜血染红了……

    【批注③】从画线语句的__________描写中,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请用列小标题的方式概括选文中描写的场景。

    替我报名→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我”的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下列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①自卑   ②痛苦   ③委屈   ④骄傲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①②④③

    【3】下列对父亲的特点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A.勇敢面对生活

    B.热爱生活,有追求

    C.关爱孩子,给孩子信心

    D.慈祥而温柔

    【4】选文中的场景和细节描写十分感人,读读文中画线的语句,完成框内的批注。

  • 12、阅读天地。

    《圆明园的毁灭》(节选)

    ①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绮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②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③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   下至唐            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所以   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   艺术馆。

    【1】给第③自然段空白处加上恰当的标点。

    【2】结合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举世闻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众星拱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三段文字从圆明园的布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再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我们应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语气来读这些文字。

    【4】第③自然段划线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怎样理解第③自然段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为什么用大量的笔墨来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内语段阅读。

    我自1980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腿伤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便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等等。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词句的,无病而呻、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己!

    【1】“唯一的消遣”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子中作者用______的手法来讲述自己__________的理解。

    【3】作者认为怎样的书是好书呢?下列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能感染人,陶冶人,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扩大知识面,有助于写作的书。

    B.语言华丽,长篇大论。

    C.人物个性鲜明,故事情节感人。

    D.古代小说要精彩而不烦琐,现代文艺作品须充满真情实感。

  • 14、课外阅读

    迷途笛音

    ①那年我六岁。离我家仅一箭之遥的小山坡旁,有一个早已被废的采石场,父母从来不准我去那儿,其实那儿的风景十分迷人。

    ②一个夏季的下午,我随着一群小伙伴偷偷上那儿去了。就在我们穿越一条孤寂的小路后,他们却把我一个留在原地,然后奔向“更危险的地带”了。

    ③等他们走后,我惊慌失措地发现,再也找不到要回家的那条孤寂的小路了。我像只无头的苍蝇,到处乱钻,衣裤上挂满了芒刺。太阳已经落山,而此时此刻,家里一定开始吃晚餐了,父母正盼着我回家……想着想着,我不由得伤心地呜呜大哭起来……

    ④突然,不远处传来了声声柳笛。我像找到了救星,急忙循声走去。一条小道边的树桩上坐着一位吹笛人,手里还正xuē   xiāo)着什么。走近细看,他不就是被大家称为“乡巴佬”的卡廷吗?

    ⑤ 你好,小家伙  卡廷说  看天气多美 你是出来散步的吗  

    ⑥我怯生生地点点头,答道:“我要回家了。”

    ⑦“请耐心等上几分钟,”卡廷说:“瞧,我正在削一支柳笛,差不多就要做好了,完工后就送给你吧!”

    ⑧卡廷边削边不时地把还(末   未)成型的柳笛放在嘴里试吹一下。没过多久,一支柳笛便递到我手中了。我俩在一阵阵(清   青)脆悦耳的笛音中,踏上了归途……

    ⑨当时,我心中充满感激。而今天,当我自己也成为祖父时,却突然领悟到他用心良苦!那天当他听到我的哭声时,便判断我一定迷了路,但他并不想在孩子面前扮演“救星”的jiǎo jué)色,于是吹响柳笛以便让我能发现他,并跟着他走出困境!卡廷先生以乡下人的纯朴,保护了一个小男孩强烈的自尊。

    【1】用“√”选择括号里合适的读音和字。

    【2】给第⑤自然段填上合适的标点。

    【3】这篇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不改变句意的前提下,给文中画“﹏﹏﹏”的句子换个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画横线的句子体现了“我”当时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6】请仿照文章运用动作、语言或神态描写,描写一个“期待落空”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卡廷的良苦用心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我”对卡廷的称呼有什么变化?结合短文写出发生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课外拓展阅读。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这既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资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

    太阳是决定地球外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根据近代天文学家的理论,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过了40亿年后,太阳将逐渐膨胀而演化为红巨星,最后将地球完全吞吃到它的“肚子”里。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实在是太巨大了,“只要太阳吼一吼,地球立即抖一抖”。至于人类,却承受不了地球的任何抖动!不过,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4000万年的年代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所以,研究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至少要以人类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4000万年为奋斗目标!

    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如果人们认为400年前伽利略是近代科学之父的话,那么这400年来科学、技术以及工业、农业的发展,就远远超过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的400万年间的成就。与此同时,近400年来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也大大超过了在400万年间人类所消耗的资源总量!如果按照现在消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试问4000年后乃至4000万年后的地球将是什么样的面貌?

    地球上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虽然人类可以用消耗可再生资源的办法补充一些不可再生资源,但这在数量上毕竟是有限度的。所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将取决于地球上的资源能在多少年内按照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的正常生活。

    其实,4000万年只是一个保守的说法,太阳的光和热,完全可能持续更长一些时间,即使太阳系内出现某些反常事件,如小行星撞击地球,但也不太可能在4000万年内发生,而且人们完全能发射有超强破坏力的导弹,使小行星改变航道;所以,地球上的居民,至少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是大可不必“杞人无事忧天倾”的。

    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

    【1】本文从两个方面回答了“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的问题,一方面是太阳能否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另一方面是_______

    【2】在第3自然段中,作者说“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他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

    【3】在第4自然段中,作者说“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来自人类自身”的威胁指什么?

    ____________

    【4】读完本文,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_________________

  • 16、课外阅读

    别了,我爱的中国

    ①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我倚在高高的船栏上,看着船渐渐地离岸了,船与岸之间的水面渐渐地宽了。我看着许多亲友挥着帽子,挥着手,说着“再见,再见!”我的眼眶(润湿  润泽)了,我的眼泪已经滴在眼镜上,镜面(迷糊  模糊)了。

    ②船慢慢地向前驶着,沿途停着好几只灰色的白色的军舰。不,那不是悬挂着中国国旗的军舰,那是帝国主义的军舰。

    ③两岸是黄土和青草,再过去是地平线上几座小岛。海水满盈盈的,照在夕阳之下,浪涛像顽皮的小孩似的跳跃不定,水面上一片金光。

    ④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

    ⑤我不忍离了中国而去,更不忍在这大时代中放弃自己应做的工作而去。许多亲爱的勇士正在用他们的血和汗建造着新中国,正以满腔热情工作着、战斗着。我这样不负责任地离开中国,真是一个罪人!

    ⑥然而,我终将在这大时代中工作,终将为中国而努力,而贡献我的身、我的心。我离开中国,为的是求得更好的经验,求得更好的战斗的武器。暂别了,暂別了,在各方面斗争着的勇士们,我不久将以更勇猛的力量加入到你们当中来!

    ⑦当我归来的时候,我希望这些帝国主义的军舰都不见了,代替它们的是悬挂着中国国旗的伟大的中国舰队。如果它们那时候还没有退出中国海域,还没有被我们赶出去,那么,勇士们,我将加入你们的队伍,以更勇猛的力量,去(驱动  驱逐)它们,毁灭它们!

    ⑧这是我的誓言!

    ⑨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

    (背景材料)本文作者郑振铎(18981958)文章写于1927年,当时中国正遭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处于民族存亡的危难时刻,郑振铎作为一个爱国热血青年,为避开国民党政府的压迫,毅然出国,在他离开祖国之际,写了一组感人的文章——《离别》,本文是其中的一篇。

    1在文中(  )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在下面打“√”。

    2文章第③自然段是一段动人的景色描写,与前文中对帝国主义军舰的描写形成了强烈的________,表达了“我”对祖国的________之情。

    3阅读文章,结合补充的资料可知,作者自称是“罪人”,是因为作者在祖国处于_________时刻离开,这是一种______的心情。然而,他并不是一个真正的“罪人”,是因为他只是暂时离开,要去国外求得更好的战斗的武器来________侵略者,求得更好的经验来________祖国。

    4下面对画“________”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许多爱国志士正为建设美好的祖国而忘我地奋斗。

    B.许多爱国志士不怕流血牺牲,正在为驱逐外国侵略者、建设美好的祖国而战斗。

    C.许多勇士正用他们的血和汗,为美好的祖国创造财富。

    5“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在文中出现的几次?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剥豆

    一天, 我与儿子相对坐着剥豌豆。

    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地离位,新拿一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盆朝我面前推推。看他碗里粒粒可数的豆,我问:“想比赛?”“对。” 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可这不公平, 我盆里已不少了,你才刚开始。”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想放在他碗里。“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我才能试出自己的速度。”一些喜悦悄悄在我心里散开。一时, 原本很随意的家务劳动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皆敛声息语。“让儿子赢, 使他以后对自己多一些自信。”这样想着,我的手不知不觉就慢了下来,借拾豆的机会稍停一下。“在外面竞争是靠实力, 谁会让你? 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想到这里,我剥豆的速度分明快了。儿子手不停,眼却时时在两个容器中瞟来瞟去。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学校的考试名次,够他累的了……剥豆的动作不觉中又缓了下来。转念一想:“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我剥豆的节奏自然又紧了许多。

    一大袋豌豆很快剥光。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凭常识,我知道儿子肯定输了,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新拿来了碗, 先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满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 也是一碗,只是凸出了,像隆起的土丘。“你赢了。”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全没有剥豆时的认真和执著。“是平局。我本来有底子。”我纠正他。“我少,我就是输。”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认真和我争。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清澈的笑容。细想起来,己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多余了。

    【1】写出同义词。

    敛声息语——( )               瞻前顾后——( )

    【2】文中母亲剥豆的速度时快时慢, 请用自己的话分别说明其中的原因。

    慢下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快起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刻画人物采用的主要描写手法有语言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母子,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        

    我从小爱吃玉米, 玉米棒清脆可口。玉米粒又香又甜,多好吃啊!可我家没种玉米。每当看到伙伴们捧着玉米棒说笑的时候, 我总是扫兴地走开。几次下来,我终于产生了一个坏念头。

    有一次,我悄悄地溜进了邻居家的玉米地,摘了个玉米,“哪个掰我家的玉米? ”冷不防一个声音传来,我看到邻居那怒气冲冲的脸,拼命地往家里跑……

    从那以后,伙伴们骂我“小偷”。我感到羞愧,抬不起头来,我咬着那个偷来的玉米,怎么也不觉得甜,心里只有苦楚。

    第二年 我自己翻了一块地   向邻居讨了几十粒玉米籽儿全部种下   每天给它们浇水  还锄草  除虫  精心地照料着   我要重新抬起头来   希望全在这玉米上了   我心里常默默地说 玉米 玉米 快点长吧

    玉米成熟了,我轻轻地掰下玉米棒,第一次吃着自己辛勤劳动得来的玉米,觉得它是那样的甜, 那样的香。我把玉米郑重地送到每个人手中,他们都称赞我。小妹妹高兴地喊着:“真甜。”大家都说:“真甜。”我心里甜滋滋的,眼里充满了幸福的泪水。

    从那以后,再也没人骂我“小偷”。我从劳动中品尝到了最大的甜头。

    劳动,它能使你获得物质和精神财富,但愿每个人都能从辛勤的劳动中品尝到甘甜。

    【1】给短文加上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给第 4 自然段加上标点。

    【3】“ 我从劳动中品尝到了最大的甜头。”你认为这个“ 最大的甜头”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认真阅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用你生活中的一个事例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

  • 19、阅读。

    《独享“体罚”之秘密》

    ①考试前,弗洛斯特女士照例从墙上把那块著名的松木板子取下来,比画着对我们说:“我们的教育以诚实为宗旨。我决不允许任何人在这里自欺欺人、虚度时日。这既浪费你们的时间,也消磨我的时间,而我早已不年轻了。下面就开始考试。”说着,她在办公桌后坐了下来,拿起一本书翻了起来。

    ②我勉强做了一半,就被卡住了,任凭绞尽脑汁也无济于事。我顾不得弗洛斯特女士的禁令,暗暗向好友伊丽莎白打招呼。果然,伊丽莎白传来了一张写满答案的纸条!我慌慌张张地向讲台望了一眼还好,她正读得入神,对我们的小动作毫无察觉。

    ③这次作弊的代价首先是一个漫长难熬的周末。晚上,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早就听人说过,教室里连一只蚂蚁的爬动也逃不过弗洛斯特女士的眼睛,这么说,她现在只是故意装聋作哑罢了。思前想后,我拿定主意,决定和伊丽莎白一起去自首。

    ④周一下午,我们战战兢兢地站到了弗洛斯特女士身边:“我们知道错了,我们以后再也不做这种事了。

    ⑤“你们能主动来认错,我很高兴。这需要勇气,也表明你们的向善之心。不过,大错既然铸成,你们必须承受后果,否则你们不会真正记住!”说着,弗洛斯特女士在试卷上写上了“试卷零分”四个大字。

    ⑥这时,又看到她拿起松木板子,我们惊恐万分。她吩咐我们分别站在办公桌的两头,我们不敢怠慢。“现在你们都伏在自己身边的椅背上,闭上眼睛,那不是什么好看的戏。”

    ⑦我哆哆嗦嗦地在椅背上伏下身子。啪的一声宣告了惩罚的开始。看来,老师决定先对付伊丽莎白了。我尽管没挨揍,眼泪却流下来:伊丽莎白是四为我才受苦的!接着,传来了伊丽莎白的呜咽。

    ⑧啪!打的又是伊丽莎白,我不敢睁开眼睛,只是加入了大声哭叫的行列。

    ⑨啪!伊丽莎白又挨了一下,她一定受不了吧!我终于鼓起了勇气:“请您别打了,别打伊丽莎白了!您还是打我吧,是我的错!——伊丽莎白,你怎么样了?”

    ⑩几乎在同时,我们都睁开了眼睛,越过办公桌,可怜兮兮地对望了一下。想不到伊丽莎白竟红着眼睛说:“你说什么?是你在挨揍呀!”

    疑惑中,我们看到老师正用那木板在装了垫子的座椅上抽了一板,啪!哦,原来如此。这便是我们受到的“体罚”,并无肌肤之痛,却记忆至深。在弗洛斯特女士任教的几十年中,我无从得知这样的“体罚”究竟发生了多少回。因为有幸受过这种板子的学生大约会像我行一样:在成为弗洛斯特女士的崇拜者的同时,独享这一份秘密。

    (本文作者是美国的兰妮麦克穆林,选入时有改动)

    【1】弗洛斯特女士的禁令是什么?(       

    A.不允许撒谎。

    B.不允许虚度时日。

    C.不允许自欺欺人。

    D.不允许考试作弊。

    【2】“我”为什么觉得周末漫长难熬?(       

    A.担心考试成绩不及格。

    B.妒忌伊丽莎白的成绩比“我”的好。

    C.在犹豫要不要向弗洛斯特女士承认错误。

    D.猜测自己的做法有没有被弗洛斯特女士发现。

    【3】文中的“体罚”指的是什么?(       

    A.通过对人身体的责罚,来进行惩罚或教育的行为。

    B.松木板子打在伊丽莎白身上。

    C.试卷上的“试卷零分”四个大字。

    D.“我们”闭眼伏在椅背上,听老师用松木板抽打座椅。

    【4】对本文的题目“独享‘体罚’之秘密”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被体罚是一件让人难堪的事,因此“我们”不想被别人知道。

    B.弗洛斯特女士不让“我们”把体罚的事告诉别人,所以“我们”只能把这件事藏在心里。

    C.“我”和伊丽莎白都认为这件重是“我们”做得不对,所以不敢声张。

    D.弗洛斯特女士用独特的方式教育了“我们”,“我们”对她充满感激和敬重。

    【5】弗洛斯特女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结合短文内容,至少说明两点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句子训练营。

    (1)小时候,我(   )对什么花,( )不懂得欣赏。(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并用关联词造句)

    造句:  

    (2)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改变说法,意思不变)

     

    (3)我喜欢的桂花。

    扩成比喻句:  

    扩成拟人句:  

     

  • 21、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

  • 22、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成一个句子。

    (1)没有一个人将小草叫做大力士。小草的力量之大,的确是世界无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苍蝇和蜘蛛都没有注意到松脂滴下来。他们淹没在老松树黄色的泪珠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妙笔生花。

    在这个学期里,学校、班级一定举行过许多活动,请你选择一次活动写一写。400字左右。

    要求:用场面描写的方法,把场景写清楚,写具体。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