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咬文嚼字馆。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解释。(填序号)
挺:A. 伸直 B. 很 C. 勉强支撑
(1)毛主席推碾子还挺在行。( )
(2)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上往下跳。( )
(3)奔到了目标,他再也挺不住了,倒在地上。( )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估量 削毁 宏伟 瑰丽
B.杭洲 沉着 坠落 豪迈
C. 跳望 仇恨 崎岖 殿堂
D.瑰宝 宋朝 烟云 损耗
3、《搭石》一课中“乡亲们美好的情感”从下列事情可以看出来,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人们把精心挑选的平整方正的石头摆放在小溪中。
②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直到满意了才离去。
③一行人紧走搭石,动作协调有序。
④如果有两人同时走到溪边,总会止步,招手礼让。
⑤年轻人在溪边遇到老人,会背老人走搭石。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C.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4、看拼音,写词语。
fěn suì xiàn kēng fáng ài mí huò xiū zhù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5、写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唯独——(____) 谴责——(____) 协调——(____)
平衡——(____) 理所当然——(________)
反义词:懒惰——(____) 满意——(____) 谴责——(____)
大概——(____) 美好——(____)
6、读拼音,写词语。
(1)在zào yīn(_____)zhèn ěr yù lónɡ(____)的厂房里,母亲弯曲着jǐ bèi(_____)mánɡ lù(_____)地工作,挣钱十分辛苦,可当我提出要钱买书时,她háo bù yóu yù(______)地把钱塞给了我。
(2)父亲撑着姑爹的渔船péi bàn(_____)我去ɡǎn kǎo(_____),他在船上zhǔ fàn(____),给我缝补棉被,一刻也不休息。时值shǔ tiān(_____),他累得一头大汗,让我xīn ténɡ(____)。
7、照样子,在括号里填反义词。(6分)
如:(深)入(浅)出
抚( )追( ) 居( )思( ) 危在( )( )
贪( )怕( ) 颠倒( )( ) 喜( )厌( )
8、我能把关联词语填在句子里。
(1)秦国( )不敢进攻赵国,( )赵国有廉颇和蔺相如。
(2)花生( )外表不好看,( )很实用。
(3)( )没有太阳,地球上( )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
(4)人藏在洞里,( )不气闷,( )不嫌暗。
9、课外阅读会让你充实地过好每一天,下面这篇短文,你一定会受益。(16分)
现在的地球,都是黄色,绿色大量减少,这是怎么了?原来这是因为人们大量的砍伐树木,这不仅让鸟儿没了家,还造成了崩塌,洪水等。没有了树,我们的地球就好像少了一根支撑的梁柱。
你知道吗?废旧电池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污染物——铬( )、铅、汞( )等。由废旧电池所产生的污染,危害作用是缓慢的也是深远的。当它们和普通的家庭垃圾混合后,在一定的条件下,会慢慢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释放出有毒物质,这些有毒物质焚烧时会污染大气,渗入地下时污染地下水或江河湖泊;一旦进入土壤( )水源,将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造血功能、肾脏和骨骼。因此,它属于危险垃圾。试验表明:一支汞电池污染的水量超过一个人一生用水量的总和。
以前小河清澈见底,能看见小鱼,现在工厂为了提高效率,竟把小河当成了排放污水的好地方,小河被污水弄得肮脏不堪,过路的行人都飞快的离开。
节约用水是在保护我们的环境,就是节约资源。我们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环境,最简单易行的就是从自己做起,注意节约用水,如:用完水龙头后随时关掉水笼头;把洗菜用的水用来浇花、涮拖把、冲厕所。不要以为水笼头滴几滴水算不了什么,一个水笼头每秒滴一滴水,一年就白白流掉36方水。如果一家一户每月节约一方水,全国一个月会节约多少水呢?
幸亏现在人们都领悟到了地球以被污染,大家都已经行动起来了,我希望那些没行动起来的人们,都弯一下腰把地上的纸捡起来,让我们的明天更加美丽,整洁!
(1)利用工具书给加点的字注音。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深远——
不堪——
(3)请你给短文写一个题目:
(4)短文举例说明了现在环境污染的情况,请你说一说文章写了哪几种破坏环境的行为?
(5)作者列举了几种节约用水的方法,你有没有小妙招呀?说出来大家分享一下。
10、阅读
汉字与中国心
1998年春,我在纽约时,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
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汉字,的确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知己”“眷眷”“依依”……都能使受到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通过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能体现汉字中文的这些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古典诗词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悼亡诗、咏物诗、军旅诗等。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言简意丰,凝练含蓄,具有意境美、语言美、音韵美、形象美等特点。一个中国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背诵许多古典诗词了。过年时吟“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雨时吟“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秋时吟“明月几时有”;送别时吟“劝君更尽一杯酒”;喜悦时吟“漫卷诗书喜欲狂”;慷慨时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表达方式。
我曾经对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以我国古典诗词为例,全部改成拼音文字以后,还能设想原汁原味的诗词的存在吗?
(本文作者王蒙,选文有改动)
【1】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
(1)戏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铸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心潮难已: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汉字、中文的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古典诗词对中国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说一说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会那么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填空。
(1)文中提到“大地”“海内”“天涯”“知己”等词语分别指什么?
“大地”指_____________;“海内”指_____________;
“天涯”指_____________;“知己”指_____________。
(2)写出文中下列几句诗句的后半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_______。
明月几时有,_____________。
劝君更进一杯酒,_____________。
大江东去,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我爱花生花
人们常常咏赞烂漫的樱花,雅容的牡丹,圣洁的白莲,我却要赞美貌不惊人的花生花。我觉得花生花虽平凡,却蕴藏着另一种美。
花生的花,一般在七月开,青青的花生株上,露出一点一点鲜黄的嫩苞。清晨浴着露水,湿漉漉的:中午,反射着阳光,亮晶晶的。//就在这时,小苞绽开了!一朵,两朵,娇小而醒目地点缀在万绿丛中。//几天后,到了盛花期,那时,你若从花生地边走过,一眼便可见到那些小小的黄花疏密有致地洒在椭圆形的绿叶丛中。绿里透黄,犹如翠绿的大毯子镶着粒粒金灿灿的宝石。微风吹过,送来缕缕清香,沁人心脾。
花生花没有娥娜的姿态,看上去的确比不上樱花、牡丹、白莲。不过记得一位名人说过:不是因为美丽才显得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显得美丽。我也并非初次看到花生花就觉得它美,我对它产生特殊的感情,是有一段经历的三年前,我和妈妈路过一块花生地,看见那星星点点的小黄花,刚想伸手去采一朵①“不要采!”妈妈制止我,“花生的花,不像桃花、梨花,花生的花,没有一朵是空花,开一朵花,地下就长一颗花生,你采掉一朵,就要少长一颗花生”。
“是真的?”
②“妈妈还骗你?孩子,桃花、梨花容易谢,即使结出果子,也挂在枝头。可是花生花却很谦虚,它把果实埋在地下,不让人知道花生结果是自己的功劳。”
妈妈的话使我感到惊奇,同时也引起了我的深思:多可爱的小黄花!千千万万朵小黄花默默地开,悄悄地谢,最后钻入土里长出千千万万颗花生。从此,我对花生花产生了特殊的感情。每当看到它,我就会联想到那些朴实无华、不慕名利、默默无闻地为人类贡献自己的普通劳动者。
【1】文章采用的写作方法是( )
A.借物抒情
B.借物喻人
C.托物言志
【2】短文的第2自然段分三层描写了花的外在美,先写______,接着写______,最后写______。写这些是为了_______
A.让人们知道花生花开得很慢。
B.讴歌下文中有类似花生花的美好品质的人。
【3】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①句:从妈妈的话中,你知道花生花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句:妈妈拿______和花生花作对比,突出了花生花蕴藏着的另一种美,这种美是指____________。
【4】这篇短文通过描写花生花赞美了什么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牵着母亲过马路
周末下午偕妻回家,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一定要上街买点好菜招待我们。母亲说:“你们回来,妈给你们煮饭,不是受累,是高兴呀!”我便说:“我陪你去吧!”母亲乐呵呵地说:“好,好,你去,你说买啥,妈就买啥。”
到菜场需要走一段人行道,再横穿一条马路。正值上下班时间,大街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的人群匆匆而行。年龄大了,母亲的双腿显得不灵便。她提着菜篮,挨着我边走边谈些家长里短,我宽容地耐心地听她诉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母亲这把年纪,自然爱絮絮叨叨,别人不愿意听,儿女们还能不听?
穿过马路,就是菜场了。母亲突然停了下来,她把菜篮挎在臂弯,腾出右手,向我伸来……
一刹那间,我的心灵震颤起来:这是一个多么熟悉的动作呀!
上小学时,我每天都要穿过一条马路才能到学校。母亲那时在包装厂上班。学校在城东,厂在城西,母亲担心我出事,每天都要送我,一直把我送过公路才折身回去上班。横穿马路时,她总是向我伸出右手,把我的小手握在她掌心,牵着走到公路对面。然后低下身子,一遍一遍地叮嘱“有车来就别过马路”,“过马路时要跟着别人一起过”。
二十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小手已长成一双男子汉的大手,昔日的泥石公路已改造成混凝土路,昔日年轻的母亲已经皱纹满面,手指枯瘦,但她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她一生吃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罪,这些都被她掠头发一样一一掠散,但永远也抹不去爱子的情肠。
我没有把手递过去,而是伸出了一只手从她臂弯上取下篮子,提在手上,另一只手轻轻握住她的手,对她说:“小时候,每逢过马路都是你牵我,今天过马路,让我牵你吧!”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笑容荡漾开来,像一个老农面对丰收的农田,像一个渔民提着沉甸甸的鱼网……
【1】短文第一自然段有几句话解释了“喜不自禁”的意思,请用“ ”画出。
【2】短文中第____自然段写了作者的回忆,回忆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不超过10个字),引起作者回忆的原因是___
【3】“小时候,每逢过马路都是你牵我,今天过马路,让我牵你吧!”这句话写了两种牵手,分别是谁牵谁的手呢?从这两种牵手中你能分别体会到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仔细阅读短文的最后一句话,请你想象母亲此时的神情和心情,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短文,回答问题。
碧水丹山话武夷
在祖国无数的名山胜景中,武夷山可谓独树一帜。“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三三见九,指的是盘旋在群峰中的九曲溪;六六三十六,指的是九曲溪畔簪竖笋立、风姿各异的三十六座山峰。这句诗,道出了武夷山水的特色。
先说山。一般的山岭,都是有土有石,土石相杂而成的,可武夷山的许多山峰,却由巨石构成,一石一峰,山就是石,石就是山,壁立千仞,拔地而起。论高度,武夷山风景区的诸峰不算很高,其中最高的三仰峰,海拔也不过700多米,仅及五岳诸峰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可是,它给人的感觉却高峻异常;加上怪石嶙峋,奇险处处,使爱山嗜峰者目不暇接。①大王峰一飞冲天,号称武夷群峰之首。从这边看,它像一只倒竖的靴子,转到那边看,又像老寿星的额头。玉女峰像一位修长的丽人,站立在九曲溪畔,风姿绰约。②一线天巨岩裂隙一百丈余,崖顶狭缝宽仅尺许,置身其间,好像来到了另一个世界。爬接笋峰,要抓铁索,攀悬梯,蹬石壁,陡峭可畏。仙掌石屏矗天,似仙人巨面,堵山障海……这么多的奇峰怪岩,几十座相聚在一起,怎不令人神往。
再说水。武夷山的水——九曲溪特别清,而且老是在群峰中迂回。从星村的九曲经八曲、七曲,顺次到一曲,拐了九个大弯,所以叫九曲溪。“十里溪流通宛转,千寻列岫尽嶙峋。”武夷山的主要景点,大都罗列在九曲溪畔:石根壁笋,各浸水中;奇峰异峦,随波摇曳。人们在溪上顺流而下,一泻十五里。无论男女老幼,哪怕娇弱伤残,只要你能坐,就能尽阔“一片丹山翠万重,寒流曲曲倒芙蓉”的秀色。
十分别致的是,漂流在九曲溪上的不是普通的小船而是长长的竹排,这似乎更能激起诗人画家的雅兴。头顶上,白云悠悠;座椅下,碧流濯足。游客的心,和溪水贴得更近,充满了山野的情趣。那九曲溪,开阔处(1) ,卵石可数;贴崖处(2) ,徐徐而行;转折处(3) ,声震山谷,使游人鞋裤尽湿,似乎有点儿紧张。水声,鸟声,风声,组成了一首美妙的交响曲,使你完全融入了大自然的怀抱。
从九曲开始,沿途经灵峰、鼓子峰、紫芝峰、环佩岩、三仰峰、仙掌峰……一直到大王峰,这么多的奇峰异峦,在你面前匆匆而过。你好像一会儿到了黄山,一会儿到了三峡,一会儿到了阳朔,仿佛天下美景,都来到了眼前。沿河的山峦上,还有大量的古人题诗刻石和高悬于绝壁之上的三千八百多年前的夏代船棺……
黄山之奇,华山之险,三峡之峻,阳朔之秀,武夷兼而有之。难怪戚继光在这里的三清殿上题诗说:“他年觅取封侯印,愿向君王换此山。”
【1】“独树一帜”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自然段中“三三秀水”是指________,读第三自然段可以知道,它的特点是:_______且_____;“六六奇峰”是指________。第二自然段中两处画“ ”的句子分别写出了它_____、_____的特点。
【3】第四自然段的“ ”处应分别填入下列哪个词语?将序号填在下面横线上。
A.从容不迫 B.波平似镜 C.激流汹涌
(1)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__
【4】文中主要描写武夷山水之景,却在第四、五自然段记叙了人们在山水间的所见所感,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先看清题目要求,再听两遍录音,完成下面各题。
爱心在传递,温情在感染
旱情牵动着每个人的心。在旱区一线,不少爱心人士伸出援手,奉献爱心,演绎这一个个人的故事。东兰县长乐镇安定村有两个村民小组127名群众饮水极度困难,需到8公里外挑水。人称“送水书记”的张启贤自掏腰包500多元购买了装水用具,利用自家的农用车和摩托车,
坚持每天跑两趟到8公里外的地方运水,供村民无偿饮用。巴马县是世界“长寿之乡”,全国不少地方的人都到此长期居住疗养,这些人被称为“候鸟人”。旱情发生后,他们自发组织起来,用私家车为旱区群众义务送水。3月27日,广西工学院设立3个爱心点,开展“捐赠一瓶水,爱心送灾区”的义卖活动,同学们把矿泉水瓶摆成爱心图案。市民们花1.5元购买两瓶矿泉水,所买的矿泉水和卖矿泉水的收入,将全部捐赠给灾区人民。眼下,来自北京、上海、广东好澳门特别行政区等地的爱心款物正源源不断发往灾区。
【1】人称“________”的张启贤利用自家的农用车和摩托车,坚持每天跑两趟到8公里外的地方运水,供村民____________。
【2】来自北京、上海、广东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等地的爱心款物正____________,发往灾区。
【3】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⑴ 巴马县是世界“鱼米之乡”,全国不少地方的人都到此长期居住疗养,这些人被称为“候鸟人”(____)
⑵ 广西工学院设立3个爱心点,开展了“捐赠一瓶水,爱心送灾区”的义卖活动。(____)
15、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尼尔斯分明听到了雄鹅的拼命呼救,可是他倚在马厩门口动弹不得。他之所以迟迟疑疑不出来相救,倒不是因为他知道雄鹅被杀对他自己会有好处——在那一瞬间他甚至连想都没有想起这一点——而是因为,如果他要跑出去搭救雄鹅,他就要现身在爸爸妈妈面前,而他极不情愿那样做。“爸爸妈妈为我操碎了心,”他思忖道,“我又何必再为他们增添几分悲伤呢?”
可是,当他们把雄鹅带进屋里,把门关上时,男孩子再也沉不住气了。他像脱弦之箭一般冲过庭院,跳上房门前的槲木板,奔进了门廊。他习惯成自然地在那里把木鞋脱下来,光着脚走向门口。可是他实在不愿意让自己的这副小人儿怪模样在爸爸妈妈面前出现,所以他抬不起手臂来敲门。“这是雄鹅莫顿性命攸关的时刻呀!”他心头悚然一震,“自从你离开家门那一天起,难道他不就成了你最知心的朋友了吗?”他这样反躬自问。霎时间,雄鹅和他生死与共的经历全都涌现在他的脑际,他想起了雄鹅怎样在冰冻的湖面上,在暴风骤雨的大海上,还有在凶残的野兽中间舍命救他的情景。他的心里溢满了感激和疼爱之情,终于克服了自己的恐惧,不顾一切地用拳头拼命捶打屋门。
【1】“他思忖道”,与“思忖”意思相近的词是_________________。
【2】“在那一瞬间他甚至连想都没有想起这一点——而是因为”句子中的破折号是什么作用( )
A.声音的延长
B.解释说明
C.语意转折
D.引文后标明作者
【3】尼尔斯迟迟不救雄鹅的原因是( )
A.怕被父母骂
B.怕父母看到自己而伤心
C.救雄鹅对自己没好处
D.害怕见到父母
【4】第二自然段写雄鹅与尼尔斯生死与共的经历,目的是( )
A.突出雄鹅的善良品质
B.为下面尼尔斯的改变做铺垫
C.表明尼尔斯的经历非常危险
D.与尼尔斯自私的行为形成对比
【5】文段中的尼尔斯与课文中的尼尔斯相比,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永远记住您,老师
[美国]海伦·凯勒
在安妮·沙利文来我家任教以前,不止一个人对我母亲说过,我是个傻子。对他们的言论我没有太多的气恼,因为我明白,那时我虽然已经7岁,但在我降临到这个世界才19个月时就成了一个又聋又哑的女孩。因为聋,我没能学会说话,因为盲,我没有看到繁花似锦的大自然,更没有体会到生活的温馨与美好。我的举止简直就像一只动物,在沉寂和黑暗中爬行。
值得庆幸的是,这都是安妮·沙利文来我家之前的事了。安妮是一位充满生机、具有超常耐心和丰富想象的姑娘——一名天生的教师,她梦寐着有一天能把一个又聋又盲的生灵培养成一个有用的人。
对这位年轻老师来说,这是一个多么大的挑战啊!我清晰地记得多少次她在我的小手上拼写单词。但是我对单词和字母的拼写都毫无反应,我以为她手指在我手上的运动是一种游戏。但是有一天,我终于明白了。那还得从她来后一个月教会了我“水”这个词谈起。
那是发生在安妮带我去打水的井边,她在不停地抽水,当水溅到我手上,我已感到了水的凉意。她就不停地在我另一只手上拼着字母“w—a—t—e—r”,终于,我明白了“水”这个词。那是我几年来第一次感到快乐,我把手伸向安妮的手。她明白我想知道更多我能接触的物体的词。渐渐地,许多词包含着老师辛苦的汗水,就这祥从她的手传到了我的手。最先学会的这些词改变了我的生活天地。
怎样玩耍也是安妮先教会我的一件事。一天她来到我的房间快乐地笑个不停,把我的手放在她脸上感觉面部的颤动,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出“laugh”(笑)。然后她用手轻轻地触我,使我痒得发出一阵大笑。尔后,安妮又教我翻滚,单脚跳和蹦一系列动作。在那几天中我就不停地学习、练习这些动作,就像一个发育健全的儿童。
一个双目失明的人,只有受到正常人的待遇时,才会知道自己蕴藏的力量,安妮是最先认识到这一点的人。她从不怜悯我,也不表扬我。除非我是尽了一个正常人所能尽的最大努力。正是在她的鼓舞下,我才决定上大学。
在我上学的几年里,安妮每堂课都坐在我的旁边。由于老师所授课的大部分内容都不曾用布莱叶文印刷(一种专为盲人印刷的特殊字体——通过手的感觉来“读书”),安妮就把老师所授的内容速记下来,再一字一句写在我的手上。
安妮老师的眼睛越来越糟了。一次她对我说,她连一英寸前的东西都看不清了。当医生得知安妮每天要为我拼五个小时以上的单词时,他叫道:“你这是在干蠢事!”为此,我常常谎称已认得书上的内容,其实我不懂,但我愿意这样做。
老师常对我说:不管发生什么事,都必须继续努力,失败了再重新开始,一旦完成了一个目标,你会觉得自己更加强大。正是由于安妮老师的不断鼓舞,才使我在她离开人世之后,仍照着她的话顽强地走下去。
【1】作者回忆了安妮老师帮助自己的哪三个具体事例,分条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安妮教给“我”的不仅是知识,还有______。在安妮的教育下,“我”从一个别人眼中的______,成长成一个______的人。
【3】从文中的两个画线句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__。
【4】安妮给予海伦·凯勒的“正常人的待遇”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安妮的做法?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我来读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故乡
只因为我在故乡度过了人生最初的十几个年头,因而从离开它的那一刻起,思乡便成为一种病:无从治愈,无法自已。
每当深夜,皎洁的月光洒上床头,抑或昏黄的路灯将摇曳的树影投上天花板,我总要想起故乡的一切。在如泻如瀑的月光下,小伙伴们应该都已经甜甜入睡,屋子里只有轻轻的鼻息,衬托起夜晚的宁静;而我的老屋里却空无一人,月光银练般流过窗格,悄然落向闲置的床帷;田野上的小路寂无行人,只有庄稼在微拂着长大的阔叶;远处的河堤依稀可辨,桦树林传来遥远的叶动声;更遥远处,不眠人似有似无的歌声飘忽不定……
我是那样地思念故乡,它与我少年的彷徨,青春的无奈共存着。多少个无眠的夜晚,我为它写过无数首思念的诗歌,因为它是我永远的恋人。
故乡,抽象成一种情绪在心头,就像它的天空里轻纱薄翼般的白云,久久地漂浮着,衬着天空那种忧郁的蔚蓝。久久地,直到我长大。
(1)从文中找出以下词语的近义词。
摇动( ) 空闲( ) 忧愁( ) 悄悄( )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①无法自己:
②轻纱薄翼:
(3)画线的句子中的“它”指的是( )。
(4)找出文中的一句比喻句写在横线上。
(5)“明月千里寄乡思”,这段中作者除了写明月外还通过描述家乡
的( )、( )、( )、( )等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
(6)作者写过无数思念故乡的诗歌,你也背过许多思乡的诗句吧!看到明月想起“( ) ,( )。”当秋风起时想起“( ),( )
18、阅读短文。
地球上的( )和( ),都是太阳送来的。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 ) □到处是( ) □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不会有人□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1】在文中“□”处依次填入恰当的标点。
【2】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请在文段中用“ ”画出来。
【3】在括号里写出两组意思相反的词语。
【4】用加点的关联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说说你对“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学类文本阅读
明亮的眼睛
①小群是个双目失明、失去母亲的苦孩子。他非常热爱这个世界,这都因为父亲就是小群的眼睛。
②很小的时候,父亲让小群触摸柔软的凉凉的东西,说:“这是水,可以流动,长江、黄河和大海都是这样的水组成的,水多了便浩荡奔腾,可以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不久,小群真的由父亲和父亲的一位朋友带到海边去玩,父亲还教会了小群游泳。
③难度最大的是向小群解说颜色。小群生下来就面对着一个黑暗的世界,怎么让他理解这个世界的五光十色呢?比方给他解释红色:太阳就是红色的,它发光,能把黑夜变成白昼;它发热,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把人晒暖和。“我懂了,”小群说,“红色就是让人感到光亮和温暖!”“不全对。”父亲细致地解析,“血也是红色的,但它不会发出什么光来;人血也是温热的,鱼血却是冷的,但鱼血也是红色的。红色并不总同光和热联系在一起。”小群困惑了起来。父亲再作耐心的解析:“发热发光的是太阳,而不是红色;只是太阳能发光发热,同时又是红色的。红色只不过是有视力的人看到的一种颜色。”经过这样的循循善诱,小群才逐渐有所领悟。
④以后,虽然父亲也这样反复地给小群讲解天空的蓝色,大地的黄色,作物的绿色,但是小群却对同光和热有点联系的红色情有独钟。
⑤渐渐地,小群觉得世界不是陌生黑暗的,而是熟悉多彩的。他懂得世界上有许多用不着看便能感受的事情。可是有一次,小群真生父亲的气了。那次,小群让父亲买个红色的米老鼠书包,当书包买回来小群背着上学的时候,一位阿姨赞赏地对小群说:“小群这个绿色书包可真漂亮!”小群回家便对父亲喊:“爸爸,我让您给我买红书包,您怎么给我买绿色的呢?您知道我看不见便骗我!”说着,小群便哭了起来。
⑥父亲听了,愣住了,半天没吱声,过了好一会儿才为小群擦眼泪,说:“爸爸对不起你,小群……那天买书包时售货员说只剩一个米老鼠的书包,所以绿的也买下了……小群,爸爸是爱你的。”小群感到爸爸用他那慈爱的大手抚摸着自己的脸庞和头发,小群就在那一刻理解了爱!
⑦时光就这样慢慢地流过,小群读书的成绩越来越好,当小群学会了按摩、能够自食其力的时候,父亲却突发脑溢血去世了。父亲的匆匆离去让小群痛不欲生。小群想,今后谁还能做自己的眼睛呢?
⑧然而,就在给父亲开追悼会的时候,小群听到了一句话,这句话犹如红太阳的光芒照亮了小群的一生。一位叔叔在追悼父亲时说:“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追求和奋斗,他对身边的人充满爱心,作为一位双目失明的人,他让我们每一个结识他的人都从他身上汲取了力量和勇气……”
⑨就在这一刹那,父亲对生活、对自己的那份热爱和勇气仿佛一下子全贯注在了自己的身上。“父亲呀,”他默默地祈祷,“我会长出一双明亮的眼睛的,就在我的心上!”
【1】文中写了父亲关爱小群的三件事,请你简要概括如下:
第一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
(1)情有独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食其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认真读⑤——⑥节,简要说说小群为书包责怪父亲时,父亲为什么“愣住了,半天没吱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⑦节中,“小群想,今后谁还能做自己的眼睛呢?”联系上下文揣摩小群的心理,体会他的内心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认真读第⑧节,“然而,就在给父亲开追悼会的时候,小群听到了一句话,这句话犹如红太阳的光芒照亮了小群的一生。”请你谈谈这个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结尾说:“我会长出一双明亮的眼睛的,就在我的心上!”联系全文内容,简要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读例句,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画面写具体的,仿照例子写一写。
例:树上热闹起来了,到处都是鸟。
树上变得热闹了,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傍晚,晚霞染红了天空。
__________________
21、大家赞叹着,议论着。他没有任何反应。(用关联词语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1】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缩句: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燕子飞过田野
扩句(至少扩两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4】他很累。
用上“甚至”补充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3、习作。
花生会让我们想到那些默默无闻作贡献的人,蜜蜂让我们想到勤劳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落叶让我们想到自由快乐的情感……看到生活中的事物,比如,路灯、蜡烛、梅花、竹子、黄牛、蜜蜂 …… 你会想到什么,请写下来。
要求:(1)题目自拟。(2)字迹工整,不写错别字。中心要明确,能够借助一种具体事物的描写抒发感情或者说明做人的道理。(3)字数不少于4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