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秦皇岛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词语。

    (1)丁香花开了,星星般的小花zhuì mǎn_____枝头,散发着淡淡的yōu yǎ_____的甜香。

    (2)yuè bīng_____式上,当战车部队经过主席台前的时候,会场上bào fā_____出雷鸣般的掌声。

  • 2、根据积累填空

    1.站在黄河边,我情不自禁地吟诵出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一)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2.《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情节为: 接受任务→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跳下悬崖。

    3.《伯牙鼓琴》这篇文言文中写到了__________精湛的琴技和__________高超的音乐鉴赏力,两人真是难得的“知音”。

    4.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鲁迅先生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篇文章。

    5.《七律•长征》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来展开叙事抒情,诗的最后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预示着长征最后一定会胜利。

    6.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_,青山郭外斜。

    (2)_____________,死而后已。

    (3)少小离家老大回,_______________

    7.“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先生对子女心怀柔情,正如他所说的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鲁迅先生启发人们勇于实践探索,开辟希望之路,开创美好未来的名言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同样是描写月夜的景色,孟浩然在《宿建德江》中愁绪万千地感慨:“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却满怀欣喜地吟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含有“月”字的诗句)

  • 3、填空题

    1.鲁滨逊计划搭帐篷时突然下暴雨,他首先想到______

    2.______在刚到岛上的许多年中一直是鲁滨逊忠实的仆人。

    3.鲁滨逊在岛上最担心是_____

    4.鲁滨逊在岛上_____制造墨水。

    5.鲁滨逊在荒岛上第一次发现野猫似的动物,______

  • 4、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填空。

    ( )( )     死得( )     ( )( )

    全神( )     ( )( )     垂涎( )

    “死得(       )”中“得”的读音是______,这个词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

  • 5、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并完成后面的练习。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_________________人们随意破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________使他们不能再生,________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的威胁。

    思考:文段中“本来”一词可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课外阅读。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天净沙·秋》中“天净沙”是_______,“秋”是_______

    【2】这首散曲中描写的景物构成一幅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

  • 7、阅读

    《古诗词三首》。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本诗是_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_写的。

    【2】画线句中“移舟”指的是_________,该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体会“日暮客愁新”中“新”的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商山早行

    [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注释)①商山:山名,在今陕西商洛市东南。②征铎(duó):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③槲():一种落叶乔木。④明:使……明亮。⑤驿墙:驿站的墙壁。⑥杜陵:这里指长安。⑦凫()雁:凫,野鸭;雁,一种候鸟。⑧回塘:岸边弯曲的湖塘。

    1下面哪句诗最能表现出古诗描写的是深秋季节?   (  )

    A.鸡声茅店月 B.人迹板桥霜 C.槲叶落山路 D.凫雁满回塘

    2全诗紧扣“__”二字,选取了鸡声、_____、人迹、___、槲叶、枳花等典型景物,将山村黎明特有的景色,细腻而又精致地描绘出来。

    3诗中直接抒发诗人情感的诗句是“________”。

    4“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理解。

    灯光

    我爱到天安门广场走走,尤其是晚上。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①多好啊!”我心头微微一震,是什么时候听到过这句话来着?噢,对了,那是很久以前了。于是,我沉入了深深的回忆。

    1947年的初秋,当时我是战地记者。挺进豫皖苏平原的我军部队,把国民党军57师紧紧地包围在一个叫沙土集的村子里。激烈的围歼战就要开始了。天黑的时候,我摸进一片茂密的沙柳林,在匆匆挖成的交通沟里找到了突击连,来到了郝副营长的身边。

    郝副营长是一位著名的战斗英雄,虽然只有22岁,已经打过不少仗了。今晚就由他带领突击连去攻破守敌的围墙,为全军打通歼灭敌军的道路。大约一切准备工作都完成了,这会儿,他正倚着交通沟的胸墙坐着,一手拿着火柴盒,夹着自制的烟卷,一手轻轻地划着火柴。他并没有点烟,却借着微弱的亮光看摆在双膝上的一本破旧的书。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②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语。突然,他凑到我的耳朵边轻轻地问:“记者,你见过电灯吗?”

    我不由得一愣,摇了摇头,说:“没见过。”我说的是真话。我从小生活在农村,真的没见过电灯。

    “听说一按电钮,那玩意儿就亮了,很亮很亮。”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③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半个小时以后,我刚回到团指挥所,战斗就打响了。三发绿色的信号弹升上天空,接着就是震天动地的炸药包爆炸声。守敌的围墙被炸开一个缺口,突击连马上冲了进去。没想到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猛烈的阻击,在黑暗里找不到突破口,和突击连失去了联系。

    整个团指挥所的人都焦急地钻出了地堡,望着黑魆魆的围墙。突然,黑暗里出现一星火光,一闪,又一闪。这火光虽然微弱,对于寻找突破口的部队来说已经足够亮了。战士们靠着这微弱的火光冲进了围墙,响起了一片喊杀声。

    后来才知道,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这一仗,我们消灭了敌人的一个整编师。战斗结束后,我们把郝副营长埋在茂密的沙柳丛里。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事情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1】文中三次出现“多好啊”,联系上下文,把每一处表达的内容分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第①处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②处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③处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读文章的第一、二自然段和结尾,你发现了_____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

    【3】从郝副营长的语言、动作、神态中,你感受到了他怎样的品质?请结合具体内容谈一谈(至少两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这个故事,说说你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内现代文阅读。

    草原(节选)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①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②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选文画直线的句子,按照从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描写了由________________、平地、________构成的草原美丽风光。

    【2】作者把草原和草原上的羊群分别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想象一下,还可以把草原上的羊群比作什么?写一写。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描写景物的同时,没有忘记描写自己的感受。选文画浪线的句子中,直接写景色的句子是______(填写序号),描写自己感受的句子是______(填写序号)。选段中还有这样直接写自己感受的句子,请你找出来,抄写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写景中融入感受,这种写法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最后一句的描写是为了说明(     

    A.草原上的牛马懂得欣赏美景,也被陶醉了。

    B.草原上的牛马多,突出了草原景色的特点。

    C.连动物都这样喜欢草原,何况人呢,突出了草原的美丽景色使人陶醉。

    D.草原上有丰富的青草,美景美食令牛马对它有了很深的感情,舍不得离去。

  • 11、拓展阅读。

    色彩

    生命是张没价值的白纸,

    自从绿给了我发展,

    红给了我热情,

    黄教我以忠义,

    蓝教我以高洁,

    粉红赐我以希望,

    灰白赠我以悲哀;

    再完成这帧彩图,

    黑还要加我以死。

    从此以后,

    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

    因为我爱他的色彩。

    1诗的首句生命是张没有价值的白纸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先说绿最后说,这个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命既然有悲哀,并且黑还要加我以死,可诗人为什么还说从此以后,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觉得这首诗好吗?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汤姆的诡计

    波莉姨妈让汤姆刷墙,汤姆干一会儿就心灰意懒了。他想到无所事事的孩子们快乐地走过,而且嘲笑他星期六还得干活,他急得团团转。他想用玩具诱惑伙伴们替他刷墙,可这些家当还不够换取半小时的自由。

    正当走投无路的时候,他有了一个很妙的主意。他拿起刷子,心平气和地干起活来。班恩拿着个大苹果走过来,凝视了片刻,说:“嗨,你真倒霉!星期六还得干活。”汤姆对那只苹果馋涎欲滴,却不动声色。他俨然艺术大师,上下打量刷过的地方。煞有介事地进行润色。“喂,我去游泳,你去不去?”

    汤姆把刷子蘸满石灰,像美术家一样来来回回地刷着,一边漫不经心地回答道:“我倒更喜欢干这个,小孩并不是每天都有刷墙的机会的。”说着,退后几步看看退后几步看看效果如何。

    班恩以前从来没有想过这件事。他注意着汤姆的一举一动,越来越产生了兴趣。“喂,汤姆,让我刷一会儿。”班恩说。

    “不行!不行!你没有见波莉姨妈对这围墙有多么讲究!一定要刷得非常仔细。我想,在一千个或许两千个孩子里面,也找不出一个能干好这活的孩子来。”“真这样吗﹖多有趣!就让我试试吧。汤姆,我会很仔细的。”“好——不行,班恩,我怕你——”“我这苹果给你。”

    汤姆放下刷子,显出很不情愿的样子,但心里巴不得这样。

    班恩在太阳下干得满头大汗,离了职的艺术家却坐在附近阴凉的地方,啃着苹果。孩子们陆陆续续来了,想过来嘲笑一下,却一个个留下来刷墙了。并且还得以一个心爱的玩具为代价。

    活儿一小时接一小时地干下去。下午快过一半时,汤姆发财了。他得到了一个风筝、十二粒弹子、一个可以透光的蓝色玻璃瓶……这段时间他过得愉快又清闲,许多孩子陪着他。围墙刷了三层浆,要是他的灰浆没有用完的话,全村孩子最心爱的东西可能都会被他骗光。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A.心灰意懒:__________ B.走投无路:__________

    【2】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句子中的“这件事”是指( )(填序号)

    A.星期六帮大人刷墙。

    B.自己也能刷墙。

    C.汤姆竟然想去刷墙而不想去游泳。

    D.小孩并不是每天都有刷墙的机会的。

    【4】文中加点的“离了职的‘艺术家’”指的是( )。(填序号)

    A.班恩

    B.汤姆

    C.刷墙工匠

    D.波莉姨妈

    【5】结合短文内容把“汤姆放下刷子,显出很不情愿的样子,但心里巴不得这样”的心理活动具体地描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

    【6】汤姆为了让伙伴们替他刷墙,想出了“诡计”,有人说他是个坏孩子,你怎么看?

    __________________

  • 13、藏羚羊的跪拜

    至今,我每次穿过藏北无人区时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那只将母爱浓缩于深深一跪的藏羚羊。

    以前,捕杀野生动物是不受惩罚的。当年可可西里举目可见藏羚羊、野马等,眼下却是凤毛麟角了。

    当年一个肩披长发,留者浓密大胡子,脚蹬长统藏靴的老猎人经常在青藏公路附近活动。他云游四方,朝别藏北雪,夜宿江河源,饿时大火煮黄羊肉,渴时一碗冰雪水。猎获的那些皮张自然会卖来一笔钱,他除了自己消费一部分外,更多的用来救济路遇的朝圣者。每次老猎人在救济他们时总是含泪祝愿:上苍保佑,平安无事。

    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促使他放下叉子枪的是这样一件事——清早,他从帐篷里出来,准备喝酥油茶时,突然瞅见草坡上站着一只肥壮的藏羚羊。他眼睛一亮,送上门来的美事!他丝毫没有犹豫,转身回到帐篷拿来了叉子枪。他举枪瞄起来,奇怪的是,那只肥壮的藏羚羊没有逃走,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两行长泪从眼里流了出来。老猎人认为藏羚羊给他下跪自然是求他饶命。他是个猎手,不被藏羚羊的求饶打动也在情理之中。他双眼一闭,扳机在手指下一动,枪声响起,那只藏羚羊栽倒在地。它倒地后仍是跪拜的姿势,眼里的泪迹也清晰可见。

    那天,老猎人没有当即将藏羚羊开宰、扒皮。他的眼前老是浮现着给他跪拜的藏羚羊。他有些蹊跷,藏羚羊为什么要下跪呢?这是他几十年狩猎生涯中唯一见到的情景。夜里躺在铺上他久久难以入眠,双手一直颤抖着……

    次日,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对那只藏羚羊开膛扒皮,他的手仍在颤抖。腹膛在刀刃下打开了,他吃惊地叫出了声,屠刀咣当一声掉在地上……原来藏羚羊的肚子里,静静的卧着一只小藏羚羊。这时候,老猎人明白了肥壮的藏羚羊为什么要弯下笨重的身子给自己下跪:它是在求猎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条命呀!

    老猎人的开膛剖腹半途而停。当天,他没有出猎,在山坡上挖了个坑,将那只藏羚羊连同它还没有出世的孩子掩埋了,同时埋掉的还有他的叉子枪……

    从此,这个老猎人在藏北草原上消失了。没人知道他的下落。

    (1)解释词语。

    凤毛麟角:   忐忑不安:  

    (2)仔细读4~6小节,理出事情的发展顺序。(3分)

    发现藏羚羊( )藏羚羊( )藏羚羊( )藏羚羊

    (3)为什么说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 画出描写藏羚羊跪拜的句子。藏羚羊为什么向老猎人跪拜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老猎人为什么把藏羚羊连同它没出世的孩子掩埋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藏羚羊的跪拜让老猎人觉得蹊跷,夜里躺在铺上也是久久不眠,双手一直颤抖,此时他会想些什么呢?请展开想象,写一写老猎人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保护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共同的呼声.请你拟一条公益广告词,宣传这一主张.

     

     

  •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秋天的怀念(节选)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①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③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文中第2自然段中的“那步田地”是指( )

    A.母亲因为种那些田地生病了。

    B.母亲带着病来到那块田地。

    C.母亲生病了,但还能种田地。

    D.母亲的病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

    【2】母亲由“絮絮叨叨”到忽然不说了,原因是( )

    A.担心“我”又陷入痛苦中,不再带着她去看花了。

    B.了解“我”从小就喜怒无常,所以说话变得更加小心。

    C.结束这个话题,怕“我”再次因残酷的现实而深陷绝望。

    D.担心她的絮絮叨叨会耽误了“我”休息的时间。

    【3】围绕“看花”这一线索,用简洁的语言梳理情节。

    “我”拒绝看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文中三处画波浪线的句子,回答问题。

    (1)三句话分别写出了母亲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些心情都源自一位母亲_______的情感,三个句子在表现情感上共同的方式是_____

    【5】文中哪句话与画横线的句子相互照应,用“ ”画出来。

    这两个句子都是 描写,结合“我”的内心变化可以看出这种描写在抒情上的作用是

    【6】第1自然段中母亲“悄悄地躲出去”的原因是________,又“偷偷地听着”是因为___________,从中看出这是一位_______的母亲。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人生路上,有时一个微笑,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世间的美好。人生路上,__________。人生路上,__________。(仿照例句,续写两句话,与例句构成排比句)

  • 16、一粒种子的力量很大。(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写句子。

    1.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缩句)

    2.独脚海鸥只有一只脚,停落时得扇动翅膀保持平衡。(改双重否定句)

    3.诺贝尔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诺贝尔是一位举世闻名的企业家。(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4.爸爸说:看到这壮观的场面,我不禁想起了惊涛拍岸这个词。 改为转述句)

    5.武汉市荣获全省卫生文明城市的原因是全市人民努力的结果。(修改病句)

    6.我能看得出草虫的村落里,哪里是街道,哪里是小巷。(改反问句)

     

  • 18、语言运用——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实验乘火箭上天的人。(缩句)

    ______________

    2)既然我的老师们播下的种子在他们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了,为什么我们播下的种子不会在自己的学生身上结果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姑娘说:“哥哥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改成转述句)

    _____

  • 20、按要求写句子

    (1)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盲姑娘听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魏源的籍贯是湖南省隆回县人。(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太阳离我们那么远。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照样子,用一句话描写同学看书入迷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时光匆匆,不知不觉已经六年了,你即将离开学习生活了六年的小学,此时此刻你对小学生活是否充满了怀念,对你的同学、老师是否还有许多想说的话?教室里是否还有你珍藏的故事?请以“教室里的记忆”为话题,写一篇400字左右的作文。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