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暴”字的最下面是一个水字。
B.“飘”字的第十三笔是横斜勾。
C.“就”字用部首查字法查字时,应查“京”部。
D.“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老屋说___ 这个句中“说”字后面应该标上冒号。
2、下列句子中,运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
A. 在山上游览,人们似乎随手就能摸到飘来的云雾。
B. 如果骆驼的脚也像小红马那样,陷进沙子里就拔不出来了。
C. 梁龙的身体很长,走起路来,好像是一架移动的吊桥。
3、下面说法正确的一句是( )
A. 苍耳靠自身弹射来传播种子。
B. 《剪枝的学问》是按“我”“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又惊又喜、将信将疑”这样的心理变化顺序来写的。
C. 煮书是指反复诵读品味,把书读熟读透。
D. 我们读书时遇到生字或不理解的词语,都只要查字典,就能解决问题。
4、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蚂蚁(mǎ) 蚂蚱(mǎ)
B.距离(jù) 款款(kuǎn)
C.绸子(chóu) 膜翅(mú)
D.瞎子(xiā) 大约(yüē)
5、看拼音,写词语。
zhì huì fēn fāng biàn rèn liú tōng
(_____)(_____)(_____)(_____)
jì xù chèn shān qiān xū wēi wǔ
(_____)(_____)(_____)(_____)
xīn shǎng pǔ tōng xùn sù bǎo cún
(_____)(_____)(_____)(_____)
zhēng qí dòu yàn méi jīng dǎ cǎ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填空,再读一读。
(1)那时候,经常发生地震。( )发生一次地震,( )影响到很多地方。( )城墙、房屋大量倒塌,( )会死伤许多人畜。
(2)每条龙的嘴里( )着一颗小铜球。龙头下面,( )着八只铜铸的蛤蟆,( )着头,( )着嘴。
7、看拼音写词语。
biǎo dì lǐ fà chóu rén
(_____) (_____)(_____)
fù qián suī rán shuāng bèi
(_____) (_____)(_____)
8、看拼音,写词语。
qì guān yuán rùn xíng shì qīng chú wēi wǔ
mó gu gǎn dòng là zhú xì shuǎ biàn huàn
9、课外阅读。
花的种类不同,其睡眠的姿态也各不相同。蒲公英在入睡时,所有的花瓣都向上竖起,看上去好像一个黄色的鸡毛帚。胡萝卜的花,则垂下头来,像正在打瞌睡的小老头。更有趣的是,有些植物的花白天睡觉,夜晚开放。如晚香玉的花,不但在晚上盛开,而且格外芳香,以此引诱夜间活动的蛾子来替它传授花粉。
【1】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用“____”在选段中画出来。
【2】这段话中列举了两种花的睡姿,分别是____和____的花。(填序号)
A.蒲公英 B.晚香玉 C.胡萝卜
【3】“胡萝卜的花,则垂下头来,像正在打瞌睡的老头。”这句话运用打比方的方法,把_________比作打瞌睡的小老头。
我也会写一个这样的句子: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选段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花的种类不同,睡眠的姿态也不同。____
(2)蒲公英入睡时,花瓣会向下低垂。____
(3)晚香玉的花格外芳香是为了引诱蛾子来替它授粉。____
(4)植物的花都是白天开放。____
10、阅读理解
鹬蚌相争
鹬在天空中飞着,不住地朝下看,想找点儿食物吃。忽然,它看见一只河蚌张开壳儿,正在沙滩上晒太阳。
“多好的一顿美餐哪!”鹬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它立刻飞下来,啄那只河蚌的肉。河蚌急忙把两片壳儿合上,紧紧地夹住了鹬的嘴巴,不肯放松。
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渴死你,看你松开不松开!”
河蚌说:“今天不放开你,明天不放开你,就会饿死你,看你还啄不啄我!”
鹬和河蚌吵个不停,谁也不肯让步。这时候走来一个打鱼的人,毫不费力地就把它们两个一起捉走了。
【1】找出鹬与河蚌相争时两个最关键的动词:_______、______。
【2】用“﹏﹏”画出鹬与河蚌互不相让时说的话。
【3】“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是一个完整的成语。请在文中找出写“渔翁得利”的句子,画上“____”。
【4】试着分析一下故事结尾三个角色不同的心理。
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别走,”裁缝把顾客叫住,“我知道您是个急性子。依我看,我做的活儿最适合您这种性子的顾客啦。”
急性子顾客挺纳闷:“为什么?”
“照您的性子,您肯定会一拿到衣服就穿在身上,不是吗?”裁缝( )说。
顾客( )说:“那当然。我可不耐烦把新衣服藏在箱子里。”
裁缝( )说:“那么,您要是在别的季节拿到新棉袄,也不得不由着性子穿上。可是您 在秋天、夏天还是春天穿一件棉袄,人家 会笑话您的。我呢,决不会让人笑话您。非但如此,在您穿上我做的美观大方的新棉袄的时候,大家还会围着您直夸奖,甚至羡慕您呢。”
这位顾客歪着头想了想,不得不承认裁缝说得有道理。于是,做衣服的事儿就算说定了。
【1】在文段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想象人物说话时的动作或神情,在文段的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内容。
【3】文段中画线句子的意思是( )
A.这位顾客歪着头想了想,承认裁缝说得有道理。
B.这位顾客歪着头想了想,不承认裁缝说得有道理。
C.这位顾客歪着头想了想,承认裁缝说得没有道理。
【4】从“那当然”“不耐烦"等词语中,你体会到顾客______________的特点。
【5】你认为裁缝说的话有道理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位顾客歪着头,想了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这肥皂泡,吹起来很美丽,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若是扇得好,一个大球会分裂成两三个玲珑娇软的小球,四散分飞。有时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这脆薄的球,会扯成长圆的形式,颤巍巍的,光影零乱。这时大家都悬着心,仰着头,屏住呼吸,——不久,这光丽的薄球就无声地散裂了,肥皂水落了下来,酒到眼睛里,大家都忽然低了头,揉出了眼泪。
【1】画“﹏﹏﹏”的句子写出了大家 的心理。
A.紧张、担心
B.害怕、恐惧
C.期待、憧憬
【2】“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中“五色的浮光”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轻清透明”写出了肥皂泡的三个特点,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对选文中画“ ”的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句话是写肥皂泡在吹得太大、扇得太急的情况下出现的景象
B.“颤巍巍”“光影零乱”是对肥皂泡的动态描写,写出了肥皂泡颤巍巍地飘游时所呈现出的景象
C.这句话写的是肥皂泡在扇得好的情况下出现的景象,写出了肥皂泡的柔软娇嫩
D.“扯成长圆的形式”写出了肥皂泡在风力的作用下,形态发生变化,给人一种很快就要散裂的感觉,令人担心
【4】“大家都忽然低了头,揉出了眼泪”一句中的“眼泪”一是指______二是指_______。
13、课内阅读。
《一面五星红旗》(节选)
①突然,老板眼里闪出亮光,他用手指着我脖子上的五星红旗,惊奇地问:“那是什么?”
②我犹豫了一下,把国旗慢慢解下来,再展开。这面做工精致的五星红旗,经过河水的冲洗,依然是那么鲜艳。
③老板拍了拍我的肩膀,告诉我可以用这面旗子换面包。
④我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老板转身拿起一块面包,见我没有反应,以为我嫌少,又拿起两块面包递给我。
⑤可以吗
交换吧
老板冲我打着手势
我摇摇头
吃力地穿上大衣
拿着鲜艳的国旗
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
突然,我摔倒在地上,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⑥我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医院的病房里,身边站着的就是面包店的老板。他见我醒了,冲我竖起大拇指,说:“安心养一养,费用由我来付。”
【1】在文中“”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凝”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 ,再查音节 。“凝”的解释有:①气体变为液体或液体变为固体。②聚集,集中。文中“我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的“凝”的意思应该是( )(填序号)。我还能为“凝视”写一个近义词( )
【3】第⑤段画“——”的句子中作者通过 、 、 、 这些动作的描写,可以看出当时的“我”( )
A.情绪很低沉,认为老板给的两块面包还太少。
B.宁可饿死也要捍卫国旗尊严的精神和“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C.还在犹豫中,想到店门口再想想。
【4】读完上面的短文,我想对文中的“我”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我真希望变成一棵树,这样就没人在你玩的时候叫你吃饭了。我心里想着,就觉得身上痒痒的,低头一看,发现许多小树枝正从我身上冒出来。呀,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
你猜,我变的树上会长什么?当然不是苹果啦,梨也不对——对了,鸟窝!
我变的树上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三角形的、正方形的,还有长方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菱形的……风一吹,它们就在枝头跳起了舞。
我会请小兔 小刺猬 小松鼠 小鸭子 小鳄鱼 小狐狸住在里面 如果你喜欢也可以住进来
你怎么住进来?别担心,我会弯下腰,让鸟窝离你很近很近,你只需轻轻一跳或者轻轻一爬,就像平时上你的小床那么容易。
【1】在第4自然段中空白处填上标点。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喜欢——(____)
容易——(____)
【3】文中的“我”变成了一棵怎样的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都请谁住进来?它们又是怎样上来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理解
________________
乡村是一幅美丽的画,它的模样深深地印在我心里,让我百看不厌,如痴如醉。
步入乡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朵朵五彩缤纷的花儿,有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花……它们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阳光如温暖的手轻轻地抚摸着花儿,像是给花儿披上了一层金纱。那一朵朵沐浴在阳光中的花儿,绚丽多彩,昂首挺胸地站在屋前,在微风中摇曳着。
鸡,乡下人家按照家乡习俗,每家每户都要养几只的。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叽叽咕咕”地呼唤着小鸡,率领着小家伙们在场地中觅食,或是看见几只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耀武扬威地走来走去。
乡村总会有那么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河水一年四季欢快地流淌着。到了夏天,太阳炙烤着大地。而在石桥边,在树荫下,就会见到一群孩子在水中嬉戏,不时溅起的一朵朵水花,像一朵朵盛开的白莲。那欢快的笑声,那淙淙的流水声,应和着蝉儿的鸣叫声传入耳中,似乎拂去了不少炎热。
我们还可以看到农民伯伯们正在收油菜,他们流下的汗像一颗颗晶莹的珍珠。每根麦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那齐刷刷的麦芒,好似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风吹动着小麦,发出“沙沙”的声音,那声音真动听。
啊!我爱乡村,更爱这如诗如画的乡村美景。
【1】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短文题目的是( )
A.我爱乡村 B.乡村如画 C.夏天的乡村 D.丰收的乡村
【2】风吹动着小麦发出的声音是( )
A.沙沙 B.丁零 C.咕咕 D.叽叽
【3】“阳光如温暖的手轻轻地抚摸着花儿,像是给花儿披上了一层金纱。”中的“抚摸”可以换成下面的( )
A.抚慰 B.摩擦 C.碰触 D.爱抚
【4】这篇短文的结构是( )
A.并列 B.总分总 C.先总后分 D.先分后总
【5】下列说法中,与短文内容不符的是( )
A.农民伯伯们正在收油菜和小麦。
B.夏天到了,孩子喜欢到河里嬉戏。
C.乡下人家按照家乡习俗,每家每户都要养几只鸡。
D.步入乡村,可以见到五彩缤纷的花儿,有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花……
【6】“那欢快的笑声,那淙淙的流水声,应和着蝉儿的鸣叫声传入耳中,似乎拂去了不少炎热。”中的“似乎”能去掉吗?请说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喜欢乡村吗?说说你的理由。(两点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你到过乡村吗?还见到了其他的什么景色呢?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照样子,写一写。
例:雨珠——一串串雨珠——一串串明亮的雨珠
山花——(_____)——(_____)
斗笠——(______)——(______)
17、口语交际。
育新小学三(2)班进行了班干部轮流制。人人轮流做班干部,两个月一换,以便每个同学都能参与班级管理。对于这种做法你赞同吗?请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下列传统节日以时间为序重新排列。
除夕 重阳节 端午节 春节
清明节 中秋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它飞得很低,这样可以大概减少阻力。(提示:语序不当)__________
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相吻合。(提示:缺少成分)__________
20、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
暑假里的一天,气候闷热。一会儿,天空乌云蜜布,刮起了大风,雷电紧跟着的闪电,震的窗户直响。雨下起来哗哗地,越下越大,向窗外去,远远的的景物看不见了,近处的景物也看不清了。
21、题目:我做了一件 事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以补充“错、傻、好”等,题目要通顺合理。
②写的时候要注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初步写出自己当时的真实感受。
③字数不少于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