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拼音写词语。
hūn yōnɡ nüè shā quán hénɡ rónɡ qià kuān shù
( ) ( ) ( ) ( ) ( )
wū rǔ bō li áo xiánɡ xiū sè pān dēnɡ
( ) ( ) ( ) ( ) ( )
2、根据原文填空。
1.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锤子期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七律·长征》中总领全诗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都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他们会相约“待到重阳日,__________________”。他们会发现“__________________,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______________”。他们会歌咏“__________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他们会感叹“南朝四百八十寺,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拼音填上合适的字词。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张海迪kānchēng(______)nìjìng(______)成才的典范。她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在残酷的命运面前,她凭借gāngtiě(______)般顽强的yìlì(______)自学完成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课程。她zhuànxiě(______)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千千万万同时代的人都被她的精神所折服,有的人甚至对她dǐng lǐ mó bài(_______),称她为“当代保尔”。
4、完成填空。
1.野旷天低树,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笑问客从何出来。
3.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________。
4.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__。
5、积累填空。
(1)阳春布德泽,_________。
(2)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
(3)我掩面叹息,但是_________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4)昔我往矣,_________。_________,雨雪霏霏。
(5)小时候听奶奶给我讲牛郎织女的故事,只知道织女不仅漂亮,而且非常勤劳。《迢迢牵牛星》中“_________,_________”是对织女形象的完美诠释。
(6)于谦在《石灰吟》中借石灰的特性来表明自己保持高尚节操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这句俗语的意思是:不要总以为你非常努力,其实还有很多比你更加努力的人。
6、阅读理解。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三军过后尽开颜。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万水千山”在诗中是指一万条河、一千座山。( )
(2)“等闲”就是平平常常不怕困难的意思。( )
(3)“五岭逶迤腾细浪”一句的意思是五岭山脉间翻腾着细小的浪花。( )
(4)读“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时语气要低沉一些。( )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
7、读诗句,完成练习。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牵牛织女”指的是民间故事中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①作者以浪漫的想象,并结合传说,把黄河汹涌澎湃的特点写得具体、生动、形象。(_______)
②这首诗写出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不满。(_______)
③这首诗描绘了黄河的雄伟气势,抒发了作者的豪迈气概和奋发精神。(_______)
8、阅读诗段,回答问题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1】第一节诗中两个“活”字和两个“死”字各有什么不同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从哪些方面把两种人作了对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你如何理解这节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体会“骑在人民头上”和“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中“骑”和“俯”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外阅读。
玉树的阿爸和儿子
在玉树地震中,一个藏族男子失去了所有的亲人,他犹豫着要怎么个死法,要不要去哪里找来纸笔,写下遗书。突然,他听到不远处有小孩子略带嘶哑的大声哭闹。他走了过去,有一对夫妇正手忙脚乱地哄着一个大约3岁的男孩。男孩的腿断了,伤势很重,简单包扎的纱布上还渗出些血丝,但他不喊痛只是不停地大喊着“爸爸”“妈妈”。原来这是一个地震孤儿。
孩子的哭喊听得他柔肠寸断,,他答应了那对夫妇,一定照顾好这个失去了亲人的孩子,然后就寸步不离地抱着这个孩子找到了部队,又乘坐运送伤员的飞机,和孩子一起来到了成都华西医院。那些日日夜夜里,当孩子渴了。他就把水送到他嘴边;孩子伤心哭闹,他就握着孩子的手给他安慰的力量;孩子不肯打针、动手术,他就又讲故事又唱歌地哄他……这个可爱的小男孩越来越依赖他。有时候,看着孩子,他的心一下就充实了起来,仿佛亲人没有离开他,仿佛妻子肚子里的孩子突然就长成了这么大……他在忙忙碌碌中。竟忘了再去筹划自己的死法……一场地震让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互相依靠。
男孩手术成功的那天,突然张口甜甜地喊了他一声“阿爸”!他的泪水在笑容中奔涌而下。因为这个“儿子”,他有了新的动力,他说。以后他会带着小多吉一起去拼搏,给他一个美好的未来。这个心灵获得了重生的藏族男子。名叫嘎嘎,那个失去了亲人又拥有了更多亲情的藏族小男孩名叫多吉。
是啊,一次地震。却有了许多温暖的相逢:一个选择,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谁说灾难是不可战胜的?谁说面对灾难我们只能哭泣?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手忙脚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寸步不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藏族男子看到亲人都死了,他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到这个三岁孤儿后,他又想________________。
3.这个藏族男子是如何照顾小男孩的?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当嘎嘎听到多吉喊他爸爸的时候,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划线句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七根火柴
王愿坚
卢进勇看着这情景,眼睛像揉进了什么,一阵酸涩。在掉队的两天里,他这已经是第三次看见战友倒下来了。“这一定是饿坏了!”他想,连忙抢上一步,搂住那个同志的肩膀,把那点青稞面递到那同志的嘴边说:“同志,快吃点吧!”
那同志抬起一双失神的眼睛,呆滞地望了卢进勇一眼,吃力地抬起手推开他的胳膊,嘴唇翕动了好几下,齿缝里挤出了几个字:“不,没……没用了。”
卢进勇手停在半空,一时不知怎么好。他望着那张被寒风冷雨冻得乌青的脸,和那脸上挂着的雨滴,痛苦地想:“要是有一堆火,有一杯热水,也许他能活下去!”他抬起头,望望那雾蒙蒙的远处,随即拉住那同志的手腕说:“走,我扶你走吧!”
那同志闭着眼睛摇了摇头,没有回答,看来是在积攒着浑身的力量。好大一会,他忽然睁开了眼,右手指着自己的左腋窝,急急地说:“这……这里!”
卢进勇惶惑地把手插进那湿漉漉的衣服。这一刹那间,他觉得同志的胸口和衣服一样冰冷了。在那人腋窝里,他摸出了一个硬硬的纸包,递到那个同志的手里。
那同志一只手抖抖索索地打开了纸包,那是一个党证;揭开党证,里面并排着一小堆火柴。焦干的火柴。红红的火柴头簇集在一起,正压在那朱红的印章中心,像一簇火焰在跳。
“同志,你看着……”那同志向卢进勇招招手,等他凑近了,便伸开一个僵直的手指,小心翼翼地一根根拨弄着火柴,口里小声数着:“—,二,三,四……”
一共有七根火柴,他却数了很长时间。数完了,又询问地向卢进勇望了一眼,意思好像说:“看明白了?”
“是,看明白了!”卢进勇高兴地点点头,心想:“这下子可好办了!”他仿佛看见了一个通红的火堆,他正抱着这个同志偎依在火旁……
就在这一瞬间,他发现那个同志的脸色好像舒展开来,眼睛里那死灰般的颜色忽然不见了,爆发着一种喜悦的光。只见他合起党证,双手捧起了它,像擎着一只贮满水的碗一样,小心地放进卢进勇的手里,紧紧地把它连手握在一起,两眼直直地盯着他的脸。
“记住,这,这是,大家的!”他蓦地抽回手去,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用尽所有的力气举起来,直指着正北方向:“好,好同志……你……你把它带给……”
话就在这里停住了。卢进勇觉得臂弯猛然沉了下去!他的眼睛模糊了。远处的树、近处的草,那湿漉漉的衣服、那双紧闭的眼睛……一切都像整个草地一样,雾蒙蒙的,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它高高地擎着,像一只路标,笔直地指向长征部队前进的方向……
这以后的路,卢进勇走得特别快。天黑的时候,他追上了后卫部队。在无边的暗夜里,一簇簇的篝火烧起来了。在风雨、在烂泥里跌滚了几天的战士们,围着这熊熊的野火谈笑着,湿透的衣服上冒着一层雾气,洋瓷碗里的野菜“咝——咝”地响着…… 卢进勇悄悄走到后卫连指导员的身边。映着那闪闪跳动的火光,他用颤抖的手指打开了那个党证,把其余六根火柴一根根递到指导员的手里,同时,又以一种异样的声调在数着:
“一,二,三,四……”
【1】推动这篇小说情节发展的线索是哪一项( )
A.路标
B.草地
C.一本党证 D七根火柴
【2】无名战士牺牲时,作者写卢勇进“眼睛模糊了”,“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既说“模糊”又说“清晰”,应该怎么理解?选出正确的一项( )
A.这是夸张的写法,目的突出无名战士的“那只手”,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B.因为卢勇进为牺牲的战友流泪,所以远处的景物“模糊”,只能“清晰”看见近处的手.
C.这样写,能给人强烈的感受,其教育人的作用,突出无名战士那只手。
D.“模糊”是些失去了战友的悲痛;“清晰”是写对烈士精神的敬仰。
【3】文章中的无名战士具有怎样的精神( )
A.用自己的行动鼓舞大家前进的献身精神。
B.一心想着部队,对革命事业无比忠诚、大公无私的崇高精神。
C.爱护集体财务,严肃认真的精神。
D.至死不渝的完成国家交给的任务的可贵精神。
【4】“齿缝中挤出了几个字”中的“挤”字用得巧妙,请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多处描写无名战士的眼神,请认真品读短文,用横线画出其中两处描写无名战士眼神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6】文中叙述的是中国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无名战士的感人事迹,谈谈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京剧趣谈》(节选)
中国古人时常要骑马。可骑马在舞台上没办法表现,舞台方圆太小,马匹是无法驰骋的。真马出现在舞台上,演员也怕它失去控制。京剧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段,终于战胜了这种尴尬——用一根小小的马鞭就彻底解决了,而且解决得无比漂亮。这种表演方式十分符合中国的美学。巨大马匹被整个省略,但骑马人那种特定和优美的姿态却鲜明地显现出来。同时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马鞭本身具备一种装饰的美,而且不同人物在使用马鞭时,也各自形成了一套约定俗称的方法。
【1】联系上下文,说说“约定俗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京剧中用什么表现手段表现骑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能支撑“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这个观点的句子抄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荆赞》,完成练习。
荆赞
①我爱游西山,尤其爱在炎夏游西山。当你刚走进山区,便有一股醉人的香气扑面而来。这香气来自哪里?你只要稍加注意,就会发现它来自一种并不引人注目的灌木。这灌木一丛丛、一簇簇,到处都是。荆的枝条挺拔,枝叶茂密;它的叶柄长,叶面呈掌状分裂。荆有一股略带辛辣的浓烈香气,闻了使人陶醉,每次游山归来,荆的余香总是缭绕不散。
②荆,不但给人以香,还给人以甜。炎夏,正是荆花盛开的季节。满山荆花满山香,招得蜂来蝶往。这是放蜂的好季节,蜜蜂所采的荆花蜜洁白如乳,香甜可口。荆花蜜的采制当然有蜂的 ,可也不能忘记荆花的 啊!
③荆,可以说它浑身是宝。它的枝条细长而柔韧,可以用来编篓。它的籽可以入药,主治风寒感冒、胃气不和等症。就是它的叶子,也是制造蚊香的一种主要原料呢!
④荆,具有预强的生命力。它见缝插针,悬崖陡坡,山巅谷底,都有它的立足之地。它不怕晒,不畏寒,不惧贫瘠和干旱。它生机勃勃,代代繁衍,在数量上,它也占了山区灌木中的大半。
⑤荆,是很有一点儿精神的。它不用人播种,不用人浇水,不用人施肥,不用人剪枝,却给人以香甜,以枝叶,以自己的一切。荆的这种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礼赞吗?
【1】选择恰当的词语,依次填入第②自然段的横线处。
A.功劳 B.劳累 C.功能 D.辛苦
【2】过渡句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短文的过渡句是( )
A.荆,不但给人以香,还给人以甜。
B.荆,可以说它浑身是宝。
C.荆,具有预强的生命力。
D.荆,是很有一点儿精神的。
【3】短文第③自然段和第④自然段分别写了荆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特点。
【4】读短文中画“ ”的句子,想象画面,写出自己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认为荆的精神值得我们礼赞,请谈谈你对这种精神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摩西奶奶: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
今年,我一百岁了,趋近于人生的尽头。回顾我的一生,在八十岁前,我一直默默无闻,过着平静的生活。八十岁后,我将我的绘画事业推向了巅峰,我成了所有美国人都耳熟能详的大(器 气)晚成的画家。
有人问,你为什么在年老时选择了绘画,是认为自己在画画方面有成功的可能吗?①我的生活圈从未离开过农场,我曾是个从未见过大世面的贫穷农夫的女儿、农场工人的妻子。在绘画前,我以刺绣为主业,后因关节(炎 严)不得不放弃刺绣,拿起画笔开始绘画。
有年轻人来信,说自己迷茫困惑,犹豫要不要放弃稳定的工作,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人的一生,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是幸运的。有兴趣爱好的人,才会生活得有趣,才可能成为一个有意思的人。当你不计功利地全身心做一件事情时,投入时的愉悦、成就感,便是最大的收获与(保 褒)奖。
七岁的曾孙女抬头问:“我可以像曾祖母一样开始绘画吗?现在开始还来得及吗?”我将她拥入怀里,摩挲着她的头发,紧握着她的小手,注视着她,认真回答:“任何人都可以作画,任何年龄的人都可以作画。”②不喜欢绘画的人,也可以选择写作、歌唱或是舞蹈等,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寻找到你心甘情愿为之付出时间与精(力 利),愿意终生喜爱并坚持的事业。
人生并不容易,当年华已逝、色衰体弱,孩子们,我希望你们回顾一生时,会因自己真切地活过而感到坦然,淡定从容地过好余生,直至面对死亡。
【1】用“√”选出文中括号内的正确的字。
【2】对文中句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虽然摩西只是个普通人,但她实现了自己的绘画梦想,并且获得了很大的成就,说明普通人也可以拥有梦想、实现梦想
B. 说明摩西奶奶只是个普通人,她的成功是非常偶然的,我们不能模仿她
【3】对文中句②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果我们不喜欢绘画,可以选择其他的爱好,比如写作、歌唱或者舞蹈,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就可以
B. 只要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事业,我们就成功了
C. 我们要为自己喜欢的事业付出努力
D. 兴趣和爱好是需要坚持不懈的,要不然的话就不能成功
【4】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注意要把答案写在相应的位置上。
光合作用的背叛者——寄生植物
①在大家的印象中,植物都是绿油油的,靠光合作用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但有一些植物,却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开始对其他植物打起了算盘.它们偷偷地潜入其他植物的根系、茎干中,靠窃取宿主的营养来为自己的生长提供便利。当这些植物尝到了从其他植物那里吃白食的甜头后,它们就渐渐背叛了光合作用,走上了依赖异养的不归路。世界上大约有4500种寄生植物,约占开花植物总数的1%,分布于280个属,20个科。包括还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半寄生植物,如梅寄生,和彻底抛弃光合作用完全依赖寄生获得营养的全寄生植物,如大花草。而按照其寄生部位不同,我们还可以将寄生植物分为根寄生植物和茎寄生植物两大类。前者如肉苁蓉,后者如菟丝子。
②需要注意的是,一些看上去像是在进行寄生生活的植物,实际上并不是真的寄生植物。比如一些生长在其他植物枝条上的附生植物,如苔藓和地衣。一些蕨类和某些高等植物,如兰花和凤梨,也存在这样的附生现象。但这些植物同样可以在电线杆和石墙上生长。它们跟所附生的植物并没有直接的组织联系,也不从这些植物身上获取营养,只是将这些植物作为自己的栖息地而已。而还有一类会对其他植物造成严重伤害的植物,如生长于印度尼西亚热带雨林中的垂叶榕等绞杀植物,会攀附到其他树木之上,向上攀缘到达树冠层以获得充足的阳光。在这一过程中,绞杀植物过紧地束缚会影响到其攀附树木的生长和水分、营养运输,有时这些树木就会因为得不到足够的阳光和水分而死亡。但这些植物由于不直接从其攀附对象身上获得营养,我们也不将其算作寄生植物。此外,还有一类完全失去光合作用能力的植物﹣﹣菌异养植物,是寄生于真菌之上的,现在也不算作寄生植物。我们一般只将寄生于其他植物上,并从其体内获得营养的植物称作寄生植物。
【1】什么叫寄生植物?
_____。
【2】寄生植物可以怎样分类?请你从文中选择一种,用示意图表示。
____________
【3】文章第二自然段围绕画线句子,介绍哪几类非寄生植物?请把名称写下来。
____________
【4】读第一自然段中的画线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请问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
15、句子乐园。
1.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被字句)
变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少的地方,是他喂海鸥的领地。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花生具有这么多可贵品质,难道不值得赞美吗?(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将下列句子改为拟人句。
(1)太阳出来,月亮消失了。
。
(2)月亮一出来,满天的星星就不见了。
。
(3)夜空中的小星星一闪一闪的。
。
(4)今天,太阳被厚厚的云层遮住了。
。
17、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陈述句。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加工厂。(按要求改写句子)
1.妈妈对小东说:“我把你的书包缝好了。”(改为第三者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出来的话必须算数。(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子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海岛上有许多太平洋绿海龟用来孵化小龟的巢穴。(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他是一个好人。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杭州的西湖难道不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吗?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下面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难道不美丽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还算是个党员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还有比画眉鸟的叫声更好听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难道地球不可爱吗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演讲比赛、朗诵会、运动会、广播操比赛、戏曲进校园展演……学校的这些活动,你都参加过哪些?选一次精彩的活动写下来。自拟题目,字迹工整,格式正确,表达准确,不少于400字。